土耳其游之四(终):奥斯曼建筑博物馆番红花(Safranbolu)和教堂-清真集大成者伊斯坦布尔

笑声

<h3>看见这朵番红花了吗?</h3><h3>这也是本篇的主角之一番红花小镇名称的由来,该城正是因此地曽大片种植蕃红花而得名。</h3><h3><br></h3> <h3>但这里真正的看点是,八百栋十七世纪奥斯曼时代依山而建的精致房屋。今天依然有人居住,活生生的奥斯曼建筑博物馆,宛若一个时光样本。</h3> <h3>蜿蜒起伏的古老房舍,每户都可透过家窗欣赏街景,且每家亭台都不会遮挡邻居视野,真真切切比我们提前400年进入美景共享时代呀。</h3> <h3>一幢幢依山而建,石板铺道、狭窄巷弄中的传统奥斯曼式木造大宅,在暖阳落日里,让人仿佛重温到昔日奥斯曼时代的辉煌。</h3> <h3>400年了,它们依然活着,且越活越精致!</h3><h3>当年的浴室(建于1322年)今天仍在使用</h3> <h3>人们喝着新茶品着旧楼</h3> <h3>古道与今人相映成趣</h3> <h3>微笑好客与害羞含蓄同在</h3> <h3>民居与寺塔交织呼应!</h3><h3>衔接伊斯坦布尔到黑海之间的丝绸贸易古道,依然低调地散发着被鞋摩擦了几百年的亮斑。</h3> <h3>绕了半个土耳其,终于又回到伊斯坦布尔,来到了该城地标跟前——圣索菲亚大教堂!</h3> <h3>站立在那里已有1500年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看到这么多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们,有些不好意思地躲在了曼妙的云雾之后。</h3> <h3>建于AC527年拜占庭帝国时代的天主教圣索菲亚大教堂,自十五世纪穆罕默德二世踏入伊斯坦布尔后,便经稍加修改即转成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比如在原教堂周围加建了4个高大的宣礼塔。</h3><h3>这座建筑得以存活还要感谢穆罕默德二世在宗教方面对异教徒的宽容。他曾说:"在每一座清真寺旁,都要有一座基督教堂。从而也缓解了被征服民族的对冲。</h3> <h3>现在这座人类的建筑隗宝已成为真正的圣索菲亚(智慧)博物馆了!</h3> <h3>仔细看看融天主与伊斯兰元素于一体的这幅画面——圣母玛利亚、我是安拉、星月宣礼塔共生共存!</h3> <h3>圣索菲亚大教堂,虽然不是最大的教堂,但确是最多元的古老教堂。以其举世无双的圆顶和辉宏气势成为后来奥斯曼图腾性建筑风格的范本。</h3> <h3>  触摸那束来自天堂的光</h3> <h3>建于1616年的蓝色清真寺,可以说是千年后对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复制。建完这座清真寺,奥斯曼帝国的国库已变得囊空如洗了。</h3><h3>一般清真寺或者有1个宣礼塔(表示平民所建),或者有2个宣礼塔(表示贵族所建),或者有4个宣礼塔(表示皇家所建),但最多不能超过6个(因为麦加禁寺有6个宣礼塔)。</h3><h3>而当蓝色清真寺建了6个宣礼塔后,麦加禁寺不得不再另外追加1个,变成6+1个宣礼塔。</h3> <h3>一进门,首先经过的是水池,每一个进来朝拜的人都要先洗去凡尘。</h3> <h3>一看到大片大片的地毯,就知道这一定是清真寺而不是教堂了。因为,清真寺是脱了鞋跪在地上做礼拜的!并且规定女子进入一定要佩戴围巾不能露发、不能着紧身衣裤。</h3><h3>据说女人的头发和腿部是最具诱惑力的,一定要遮严实了!</h3> <h3>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伊斯坦布尔的历史!</h3><h3>BC700,一个叫做拜占斯(Byzas)的人率先在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hrous strait)高地砌石建拜占庭城。</h3><h3>AC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Conotantine)将该城扩建5倍,并赐名君士坦丁堡。</h3><h3>1453年奥斯曼人攻陷,更名为伊斯但布尔。</h3><h3>所以,伊斯坦布尔曾是两大帝国古都,西方东方文化生根融会并对欧洲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之地。</h3> <h3>“水下宫殿”,一个始建于君士坦丁大帝的宫廷贮水池。贮水容量可达10万吨,山泉从几十公里外的森林引入供皇室使用。</h3> <h3>“水下宫殿”中的美杜莎(Medusa,古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据说,是雅典娜女神把她的头发变成了一堆丑恶的蛇,任何看到她眼睛的男人都会立即变成石头)石像倒置水中,是怎么回事?</h3><h3>是让前来这里的男人都变成石头来撑起这座储水池?</h3><h3>“水下宫殿”中的石柱确实是各式各样的,有圆形的有方形的,有雕文的有光秃的,莫不是真的由不同类型的男人变的?</h3> <h3>劳工的眼泪已深深地滴刻岩石,印在石柱之上了!</h3><h3>可见修建这座“水下宫殿”时,其惨状是否也可与孟姜女哭倒长城相比?</h3> <h3>多玛巴切新皇宫(Her new palace of Sodom,"填海而造的花园"),又称新皇宫。始建于1843年,属于奥斯曼帝国的晚期作品了!内部装潢和家私的奢华程度只有看了后才知道,不过里面不给照相,你就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想象力吧!</h3> <h3>新皇宫耗资十亿马克,据说为了装饰整个宫殿,一共用了十四吨黄金和四十吨白银。</h3> <h3>奥斯曼帝国最后的六位苏丹曾住过这里。土耳其共和国国父凯末尔也曾在这里居住、办公,直至病逝。</h3><h3>里面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国王的图书馆,书架一直高到天花板。真有爱读书的国王呀!</h3> <h3></h3><h3>新皇宫现在已被改建成了国家博物馆。</h3> <h3>伊斯坦布尔的征服与荣耀的故事,遗留在此的各种奇观足以让任何迷恋历史的人沉醉其中。</h3> <h3></h3><h3>你是否可从小女孩的表情中看到历史和观念赋予土耳其人的那种优越心态和充满高尚的民族自豪感呢?<br></h3> <h3>这狮子的坐姿也够优雅的了!</h3> <h3>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Kapali Carsi,建于1461年,对应于我国的元朝)呀,竟由65条街道和4400个商店组成,并且装潢得像宫殿一般!</h3> <h3>听说里面的很多商品来自中国的义乌。在这里我虽然没有买任何东西,却被友好的土耳其人善意地配合镜头而深深感动!</h3> <h3>正专心埋头擦拭银器的小工一抬头发现了我的镜头,竟自然地露出温馨的微笑!</h3> <h3>土耳其人酷爱红茶,从早餐开始就有红茶,并一天都不间断地喝。我想在这个大巴扎里也许卖茶送茶人的生意比其他商品更有的赚吧!</h3><h3>土耳其语中叫茶为cha,可见茶来自中国,且最早是由丝绸之路开启了土耳其的茶文化。</h3> <h3>这位独侠客也像我一样,什么也不买,把整个大巴扎当做摄影天堂了,在一路狂拍!</h3> <h3>塔克辛广场(Taksim Meydanı)为独立大街的终点,这条长约3公里的优雅步行街大概是伊斯坦布尔最热闹、最人气的地方。 不同于老城区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她展现着伊斯坦布尔充满自由、活力和现代化的一面。</h3> <h3>正赶制糕点的大妈。</h3><h3>据说土耳其大妈体型改变的原因有二:一为较少运动;二为吃的太甜。</h3><h3>当你尝过土耳其的甜品后,如果你是一个爱美的妹妹,我想你定会不敢再去碰它了!</h3> <h3>以滑稽动作吸引小朋友前来买雪糕的小贩</h3><h3>用长长的铁铲挑起大大的雪糕,噼噼啪啪,高声吆喝!</h3><h3>卖个甜筒也能表现出如此这般的激情!</h3> <h3>做五彩面的师傅,那份专注呀,也够敬业了!</h3> <h3>自娱自乐的歌手</h3> <h3>街头表演《最后的莫西干人》的印第安人</h3> <h3>还有那不知超载了多少人的老爷车........这就是独立大街夕阳下投射给我们的人生剪影!</h3> <h3>来到伊斯坦布尔,你的相机最好随时处于待命状态。走着走着,不经意间就会有触动你按下快门的画面!</h3><h3>看,一大早赶去上班的匆匆脚步!</h3> <h3>穿着奥斯曼朝代服饰的店小二,站在门口的那份淡定和闲适</h3> <h3>创建于1453年的伊斯坦布尔大学突然出现在我们的身后!</h3><h3>我们的导游就毕业于此,他好不自豪地拉着我来个合影!</h3><h3>据说,土耳其最好的专业为医学,现在做植发的技术世界一流,所以有许多人专门为植发而来到土耳其!</h3> <h3>哇!小巷深处一转角,写生的景致扑面而来!</h3> <h3>从这位小生那忧郁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了那位从学建筑的转行为写作而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慕克。</h3><h3>面对一座湮没在帝国遗迹的余烬中衰老的危房,用伊斯坦布尔特有的内视灵魂,将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变成了自己的忧伤........</h3> <h3>还有从加拉太桥(Galata)一掠而过看到对面的亚欧跨海大桥(从车窗抓拍)!</h3> <h3>一路尾随马尔马拉海上大船的海鸥,让我更深切的理解了"鸟为食亡"的内涵和外延</h3> <h3>结束了伊斯坦布尔的行程,就要离开土耳其了!</h3><h3>这才发现,我们将“负重”返航,因为不论是历史的还是现今的;不论是世俗的还是宗教的;不论是亚洲的还是欧洲的;不论是自然的景观、还是人为的古迹..........土耳其一切的一切把我们的身心塞得满满的!</h3> <h3>即便是去地毯专卖店,也会被推销伙计那一指禅的飞毯神功搅动着脑子快速搜索儿时在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里读到的阿拉丁飞毯的故事。</h3> <h3>在阿瓦若斯(Avanos)指定瓷器销售点,见识了陶瓷的制作过程!</h3> <h3>这是什么颜色?</h3><h3>土耳其蓝呀!</h3> <h3>在安卡拉号称最美安卡拉羊皮的时装店里,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也获知了羊皮穿在身上令皮肤感觉舒服的原因。</h3> <h3>帅哥团友的即兴走台步令人刮目相看,中国人民走出去了!并能自信地展示自我了!</h3> <h3>我也不择输!和土耳其美女来个合影吧!</h3> <h3>土耳其的土地大小相当于我国的四川省。想想看,我们靠着4个轮子从西跑到东,足足十几天,每天望窗外的时间不下6,7个小时。如果没有不断变幻的沿途美景,那将是多么令人徒生倦意呀!</h3><h3><br></h3> <h3>在土耳其,当你透过车窗看到那一片片被各种作物——橄榄树、樱桃树、柑橘树、葡萄树、冬小麦覆盖的广袤大地时,你终会明白为什么历史上这么多帝国都对它如此青睐!<br></h3><h3><br></h3> <h3>最后,用我的一个瞎想来结束此次的土耳其之旅吧!</h3><h3>在来土耳其之前,我一直疑惑为什么一个学建筑专业的大学生要改行专职去写小说?</h3><h3>来到土耳其后,我恍惚悟到帕慕克从一个学建筑专业的大学生转为以写作为谋生之业,这也许是历史的必然!</h3><h3>因为,伊斯坦布尔的建筑曾达顶峰,而顶峰之后需要的是将其蕴含的文明的感伤和渗入灵魂的呼愁用文字展示出来。</h3><h3>所以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必然!</h3><h3>谢谢关注! </h3><h3> 生生不息制作于2019年3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