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叶杭州旅行记

慧英

<h3>图片风景摄影拍照/高玉叶</h3><h3>图文整理编辑/徐英</h3> <h3>  高玉叶一家在2019年3月份,从北京坐飞机去合肥下机住夜,第二天坐大巴车去无锡,又去苏洲,杭州,上海,漂阳,南京,还有嘉兴市,常州市,桐乡。圆满的旅行重返家园!</h3> <h3>  合肥,简称庐,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h3><h3>合肥地处中国东部地区、长江下游、巢湖之滨、濒江近海。全市下辖4个区、4个县、1个县级市,总面积11408.48平方公里。2015年,建成区面积4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79万,城镇人口548.4万人,城镇化率70.4%。 </h3><h3> 合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秦建制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曾为扬州、合州、南豫州、庐州、德胜军、淮南西路等治所,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历为江淮地区行政军事首府。 </h3><h3> 合肥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是全国首座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中日韩围棋三国赛的永久举办地。截至2015年,合肥有高等院校59所,国家实验室3所,国家重大科学装置4座,是仅次于北京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h3> <h3>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是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h3> <h3>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h3> <h3>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苏州人多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h3> <h3>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省会,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纽,中国最大的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第二大中心城市。杭州经济发达,有“钱塘自古繁华”之称,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 全市面积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3068平方千米。总人口660.4万人,其中市辖区409.5万人。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有57个街道、110个镇、39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678个社区、65个居民区、3666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44个街道、49个镇、3个乡,597个社区、4个居民区、807个行政村。</h3><h3>  辖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滨江、萧山、余杭8个区,临安、富阳、建德3个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以香樟为市树,桂花为市花。</h3> <h3>杭州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每年吸引两千多万中外游客。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她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自然风光情系天下众生。</h3><h3>  有着2200年的悠久历史的杭州还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人文景观同样丰富多彩,古代庭、园、楼、阁、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帘玉带、烟柳画桥,或万千姿态、蔚然奇观,或山清水秀、风情万种,尤以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岳王庙、西泠印社、龙井、虎跑泉等最为著名。“江南忆,最忆是杭州!”</h3> <h3>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距杭州、苏州均为60公里,距上海106公里。属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1]乌镇原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 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5A级景区,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1]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有六千年历史,是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h3> <h3>无锡</h3><h3>古称梁溪、金匮,被誉为“太湖明珠”,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就位于无锡。无锡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四大米市之一。无锡同时也是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布码头、钱码头、小上海之称。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风景绝美秀丽,历史千年悠长,是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具有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厚重而悠长的历史文化。“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正是诗人郭沫若用来形容江南名城无锡美丽风景的,无锡还有万达旅游城,可以游览央视基地—三国影视城、蠡湖公园,中水珍珠研究所,观世界第一水上摩天轮。</h3> <h3>上海第一地标——东方明珠,登塔眺望,东方明珠塔各观光层柜台里1000多款造型独特、制作精美的各式旅游纪念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东方明珠塔每年接待来自于五洲四海中外宾客 280 多万人次,是集观光、餐饮、购物、娱乐、游船、会展、历史陈列、广播电视发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文化景点。东方明珠塔业已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荣列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登塔一览“小上海”风光;参观上海历史陈列馆,乘黄浦江游船,一览两岸精彩风光(如高温/台风/寒冬等无法安排游船,改为观光隧道),游览上海CBD-浦东新区;午餐后,逛上海老城厢-城隍庙、万国建筑博览-外滩、十里洋场中华五星商业街-南京路步行街。</h3> <h3>溧阳市,隶属于江苏省常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部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位于北纬31°09'-31°41',东经119°08'-119°36',东邻宜兴,西与高淳、溧水毗邻,南与安徽省的广德、郎溪接壤,北接句容、金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市总面积1535平方公里,辖10个镇、1个街道、3个各园区[1],户籍人口76.25万(2017年末)[2]。公元前221年,溧阳始建县制,区域包括今溧阳市大部以及高淳区和溧水区的东南部。1949年,建立溧阳县人民政府,先后属苏南行署武进行政分区、常州专署、镇江专署管辖。1990年,撤县设市,属常州市管辖。 溧阳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乡”、“茶叶之乡”,溧阳文化属 吴越文化,溧阳人属江浙民系使用 吴语。盛产稻、麦、油、茶、蚕茧、螃蟹、板栗、西瓜、毛竹等。</h3> <h3>地形</h3><h3>溧阳境内有低山、丘陵、平原圩区等多种地貌类型,地势南、西、北三面较高,腹部与东部较平。南部为低山区,山势较为陡峭;西北部为丘陵区,岗峦起伏连绵;腹部自西向东地势平坦,为平原圩区。</h3> <h3>水资源</h3><h3>溧阳属太湖水系,位于太湖湖西水网区,境内河网纵横,库塘星罗棋布。溧阳有水域面积42.6万亩。干河主要由南河、中河、北河、丹金溧漕河、溧戴河、竹箦河、赵村河。库容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有2座,分别是沙河水库、大溪水库,且水质一直保持国家II级饮用水标准。</h3> <h3>南 京</h3><h3>  南京简称“宁”,别名“金陵”,也曾称建业、建康、石头城等,现为江苏省省会,是长江下游西部的中心城市。它位于江苏省西部,东依宁镇山脉,地势险固,风景秀丽。诸葛亮曾对南京一带的山川形势评价说:“钟阜龙蟠,石城虎踞”。</h3> <h3>南京是历经苍桑的十代都会。三国鼎立,她目睹群雄角逐争战;六代兴替,她阅尽王朝的曲终幕落;明初,她以举世无双的巍巍城垣显示了泱泱大国之风;晚清,她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被冠上自己的名字而蒙受辱;太平天国,历史在这里风雷激荡;辛亥革命,潮流在这里奔突迂回;抗日战争,日军在这里留下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血腥的一页。今天,当你漫步于石头城下、秦淮河边、明故宫里、天王府中、中山陵旁、雨花台前,面对斑斑史迹,自会思绪万千,恍若进入了遥远的历史海洋。弯弯秦淮河、繁华的夫子庙、巍巍的中山陵,自然开朗的南京城仍是一派十代都会尊严深厚的历史文化气象。</h3> <h3>  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东郊汤山猿人头骨的出土,表明35万年以前,就有了"南京猿人"的足迹。自公元229年东吴建都南京始,南京曾十次成为京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h3> <h3>  南京地理区位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地处长江“金三角”地区,是中国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城市。南京对外交通四通八达,形成了航空、高速公路、铁路、长江航运的立体交通体系和网路。</h3> <h3>南京,山环水抱,葱笼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貌久负盛名。自然界厚赐于南京龙蟠虎踞的山川形胜,历史在此又遗存下灿烂的文化。孙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诚难觅此佳境”。位于城东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在绿色葱葱的紫金山中,布局宏伟。太平天国遗址,殿阙巍峨。数十处南朝陵墓刻,硕大洗炼,堪称一代巨制,国之瑰宝。栖霞寺内舍利塔,造型雄健,比例匀称,装饰华丽,是我国现存石塔中不可多得的佳品。总统府、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碑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见证。玄武湖,三面环水,一面临城,秀峰塔影,碧波荡漾,堪称“金陵明珠”。莫愁湖,蕴含动人凄丽的传说,湖光倩影,花团锦蔟,典雅、幽秀而豁达、奔放。</h3> <h3>  独具南京特色被誉为中国织锦工艺“活化石”的云锦及“国之瑰宝”的雨花石,成为南京旅游商品的代表。美味的秦淮风味小吃及盐水鸭,享誉中外。今天的南京,既是现代文明的经济都会,更是虎踞龙盘的秀山丽水,城桓殿阙,街巷格局,园林苑囿,绿地广场......共同构筑起一幅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多彩画卷,展现出“绿色古都,文化之城”的独特魅力。</h3> <h3>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24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自公元229年东吴孙权迁都南京以来,历史上先后有10个朝代在此建都,故有十朝都会之称。</h3> <h3>  古老的秦淮河玉带般蜿蜒舒展,站立桥头,眼前宛然是历史在悠悠流过;点缀两旁的玄武湖和莫愁湖静如处子,似在幽然倾诉;钟山、栖霞山迤逦悠长,“神龙”般延续着千年的守卫;金陵古城默然而立,城内的沧桑繁华刻写着它的年轮。</h3> <h3> 南京文化古迹遍布,从中可以探寻历史的源头:中山陵依山而建,结构严整,观之而生一股浩然之气;夫子庙建筑群古色古香,漫步其间,让你体味明清时代的市井繁荣;中华门气势宏伟,设计巧妙,置身城内,壁垒森然,耳边似有战马嘶鸣;此外还有灵谷寺、石象路、三国东吴所筑石头城遗址、明代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以及革命纪念地雨花台等,引人遐思无限。</h3> <h3>  古老悠久的文化遗产,现代文明的经济都市,与巍为壮观的自然景观构成了南京独特的城市风貌。南京,这座兼具古今文明的园林城市热忱欢迎您的到来。</h3> <h3>嘉兴, 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介于北纬30度21分至31度2分与东经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间,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望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辖区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辖2个区2个县3个县级市,户籍人口352.12万(2016年末)。 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1911年,辛亥革命党人光复嘉兴,成立嘉兴军政分府。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5月,嘉兴解放。 嘉兴自古为繁华富庶之地,素有“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 ,成为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是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1][2][3]。著名景点有:南湖、乌镇、西塘、钱江潮、南北湖、月河历史街区等。 2018年12月21日,嘉兴被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列入 “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h3> <h3>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夏商时嘉兴属百越之地。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战国时,划入楚境。秦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两汉时煮海为盐,屯田为粮。三国时吴国雄踞江东,析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改称嘉兴。两晋、南北朝时,嘉兴得到进一步开发,“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h3> <h3>隋朝开凿江南河,即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宝十年(751)析嘉兴县东境及海盐、昆山等县部分辖地置华亭县。唐代嘉兴屯田27处,“浙西三屯,嘉禾为大”,嘉兴已成为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在嘉兴设置开元府,嘉兴从此自苏州分离出去,领嘉兴、海盐、华亭3县,是为嘉兴首次设州府级政权。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吴越王钱元瓘之奏请,在嘉兴置秀州,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德4县。北宋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h3> <h3>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龙等港口外贸频繁,海运兴隆。明宣德四年(1429)析嘉兴县西北境为秀水县,析东北境为嘉善县;析海盐县置平湖县;析崇德县置桐乡县,嘉兴府下辖7县,称一府七县。此后四五百年内嘉兴府县体制基本未再变动。其时,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日渐繁荣,棉布丝绸行销南北,远至海外,嘉兴王江泾镇的丝绸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嘉善有“收不完的魏塘纱”的谚语,桐乡濮院镇丝绸“日产万匹”,名闻遐迩。</h3> <h3>常州,是江苏省地级市,地处江南、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文化旅游名城[1],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与苏州、无锡构成苏锡常都市圈。[2]截至2015年,常州辖天宁区、钟楼区、新北区、武进区、金坛区五个市辖区和溧阳市一个县级市,21个街道办事处、37个镇、807个行政村、323个居委会,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 常州是一座有32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3],曾有过延陵、毗陵、晋陵、南兰陵、武进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改常州,于1949年设市。[2]中国大运河常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常州是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齐梁故里,被称为“中吴要辅”。[4]常州境内风景名胜、历史古迹较多,有中华恐龙园、嬉戏谷、春秋淹城等主题公园和天目湖、南山、太湖湾、滆湖等自然风景区。[2]常州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常州有季札、展昭、陈济、吴稚晖等历史名人,主要特产有萝卜干、大麻糕、野山笋等。[2]2018年12月6日,常州市入选“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排第4名。</h3> <h3>撤销常州市武进区和戚墅堰区,设立新的武进区,以原武进区(不含奔牛镇、郑陆镇、邹区镇)和戚墅堰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立的武进区的行政区域,武进区人民政府驻湖塘镇延政中大道28号。撤销县级金坛市,设立常州市金坛区,以原金坛市的行政区域为金坛区的行政区域,金坛区人民政府驻西城街道华阳南路88号。将原武进区的奔牛镇划归常州市新北区管辖,将原武进区的郑陆镇划归常州市天宁区管辖,将原武进区的邹区镇划归常州市钟楼区管辖。在撤销戚墅堰区的同时,经省政府批准,将戚墅堰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h3> <h3>  桐乡市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隶属于嘉兴市。1985年列入全国首批开放县(市)。东距上海131公里,北离苏州74公里,西邻杭州65公里,居沪、杭、苏金三角之中。下辖3个街道、9个镇、2个新区,2010年总人口82万。 桐乡市地处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5℃。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11.0℃。 2017年实现生产总值(GDP)802.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8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406.05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370.89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2:50.6:46.2。[1]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市)。[2]2018年12月,桐乡入选2018年度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榜第37位,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排名榜第86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