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的故事(四)【上学篇】

风平浪静

<p class="ql-block"> 六七年八月在“大学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歌声中背着书包进了学堂,当年上学年龄要七周岁,我母亲领我去报名的时候被告知年龄不够,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后勤大院当时和我一样年龄不够的几个人都上了学,我上的学校名字叫易三小学,是以当地的一个英雄盛易三的名字命名的学校。从大院上学到学校要过东面小门,穿过东院每天从黑楼经过,那时候黑楼已没人在用空闲着,有点阴森森的,而且那个黑楼还有地下室,据说这个地下室过去是地牢关过人,在文化大革命讲阶级斗争的时候,每天从那经过不免被人多想。</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照的黑石院墙就是旧大院的院墙,:这排红房子的东头就是原来黑楼的位置,后来东院两头大门被锁后,我们上学都是从这条小路穿过去的。我家最早到蓬莱的时候还在这个胡同住过。</p> <h3> 走过东院就是画河,画河是条穿蓬莱城而过的小河,小河并不宽也不深,但水很清澈、很干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原生态。每天上学经过夏天可以在水里玩耍,冬天踩着石头过河,这也是我们每天上学的乐趣,那时易三小学的正门是北大门,进大门正对着的是一幢像教堂样尖屋顶的房子,我一年级的教室就在那幢房子里,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正是文化大革命热火潮天的时候,那时候的班级不叫班叫排,没有了少先队员的称呼,改叫红小兵,,每个班叫红小兵排,我从上一年级到三年级我离开蓬莱,我一直担任红小兵排长的职务,那时候红领巾还带,但胳膊上还带着一个牌牌。</h3> <h3>就是这个红小兵的牌</h3> <h3> 那时候每天到学校上课前都要向毛主席敬礼!唱革命歌曲,唱的最多的是《东方红太阳升》《大海航靠舵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然后读毛主席语录,读的最多是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老三篇几乎每个人都能背下来,而且背的滚瓜烂熟,不但在学校读在家里也读,在家里什么时候读呢?吃饭之前在毛主席像前站立,手捧红宝书读完毛主席语录才能坐下吃饭,甚至晚上睡觉之前读完才能睡觉,现在说起来像在说笑,但那确确实实是发生过的。在上学后我记忆最多的是背老三篇、学样板戏、跳忠字舞、背毛主席语录,几乎每个人老三篇张嘴就来,样板戏每人都能啍几句,忠字舞个个会跳,因为学校课间操就是跳忠字舞,伴舞的歌曲就是《敬爱的毛主席》,至于毛主席语录那是必学的,在我上学最初的三年中,经常有毛主席的最新语录发表,这时候学校的大喇叭就会一遍一遍不停的播放,然后全校停课学习,不论什么时候有毛主席语录和最新指示发表,广播里都会一遍一遍播放,然后放鞭炮敲锣打鼓庆祝,然后全蓬莱城工、农、商、学、兵全体全城大游行。,</h3> <h3>照片来自网络</h3> <h3>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游行的情景,每次游行都会有各种标语口号,有举毛主席像的一个方队;有扯横幅的;有举红旗的;还有举牌子的,各种方队。我是经常举牌子的,牌子要自己做,找根木杆一块长方型的纸背订到上面,再在红花绿纸上写上标语贴上就搞定,其它的料当时都容易找,就是纸箱背不好找,当时我经常找我大姐帮我要,因为她在县医院,药房有她朋友,每次都是大姐的朋友给留的。那时侯不上课参加游行还是挺兴奋的,全校都出动每个班排着队一边走一喊着口号,我们班都是我领着喊口号,有时候会全县集合在县城大会场,就在九五零五部队对面(应该是现在的鲁粮宾馆那里)开大会,在大会上经常会看到我大哥代表学生发言,我父亲代表部队发言。开完会就开始游行,游完了再回去上课。</h3> <h3>  当时除了上课还有许多政治任务,当毛主度语录发表时,我们就会组成很多宣传小组,分片2~3个人一组,挨家挨户宣传,我当时就负责武装部南片画河东上水门一带,挨家敲门进去只要家里有人就给人背毛主席语录、唱样板戏。所以那一带我非常熟悉,经过了五十多年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h3><h3> 当时学校组成革命宣传队,我上学不久就被选入,那宣传队的老师有一个叫王福美(音)的老师。我应该是我们这级学生最早被选入宣传队的吧,每天放学练功排节目,宣传队里大的学生比我大六七岁,小的也是比我高一级的像白萍、刘冬丽,所以有些节目我都参加不了,但当时有两个节目我参加了演出,而且印象很深,一个是舞蹈《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当时演这个节目是没有我的,因为中间有一个人不知什么原因不能参加了,老师就安排我参加,负责这个节目排演的是一个高年级学生是叫崔玉秋的,看着我这个小不点不愿要我,但是老师安排的也没办法,第一次参加演出完了后,有领导说有的同学表情太严肃,好像说的就是我,其实很正常,那时太小又很紧张当然表情好不到那里去了,参加演出的还有个节目就是忆苦思甜大戏《村头大树下》,就是个情景剧,讲的是一个老奶奶在村头的大树下给一群孩子进行忆苦思甜教育,我就是个跑龙套的,跟着跑过场。 </h3> <h3>  这个节目在蓬莱很轰动逢场必演,应该是第一次演出是在蓬莱县礼堂,就是在九五零五部队边上那个,那一次是全县各个阶层都有参加的演出,属于那种大型演出,我参演的两个节目都参加了演出,那次我大哥也参加了那次演出,他当时已参加工作在汽改厂上班,我那天上学时有点发烧因晚上有演出就坚持去上学,晚上又没回家吃饭,我母亲担心我,让我大哥过来看看我还给我带的吃的,当晚参加演出的人很多后台也很乱,他在礼堂找到我时是和李振东大哥一块过来的,他俩是一个厂的,他们当时演的是什么节目已经不记得了。我们当晚演出节目的剧照被挂在了蓬莱主要街道县革委会门口的宣传栏里,《村头大树下》的剧照就是节目的尾声,老奶奶坐在石凳上四周散着孩子在听她讲过去的故事,我就在照片的最左下角那个坐在地上手托着下巴的那个小女孩,可惜当时没有相机把这珍贵的照片留住。</h3> <h3> 后来在我三年级离开蓬莱后,蓬莱成立了一个专门演出的学校简称“蓬小红”,在当地很有名气。七三年初撤销,学生又全部回到易三学校,我如果没离开蓬莱的话一定是“蓬小红”的一员。那时候学校不仅有宣传队还有其他队,其中就有仪仗队,就是每次游行都在最前面的锣鼓仪仗队,我有幸被锣鼓队的老师选中,那时候锣鼓队的没有低年级的都是高年级的,我也是我们级部当时唯一个被选去的,发给我一个破萨拉鼓在边上看别人打,好像是第二天鼓队老师就不要我了,因为是宣传队那边的老师来找了,都是放学以后排练干了这样就没时间干那样了。这就是一个小插曲,其实在我的上学生涯中这样的小插曲还很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