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相约---漫步“顺昌路”

孺子牛

<h3><i><b>“有生活品味,才能品味生活”。</b></i></h3><h3><i>这是矗立在淮海中路嵩山路口的一幅现代广告画。也许,这句话恰巧揭示了本文要表达的一种想法。</i></h3><h3>.</h3> <h3>今天(2019年3月24日)早上,我们三对夫妻共六人,相约在淮海中路嵩山路口集合。</h3><h3>这张照片中的两位、阿彬与阿德,1965年毕业于此路口的“东风中学”(照片中的大楼,即是早年的东风中学)。</h3><h3>在此,也给他俩留下一个“怀旧”吧!</h3><h3>.</h3> <h3>我们今天此行的主要任务是: 怀旧、漫步“顺昌路”。</h3><h3>此照片摄于顺昌路太仓路口,照片中的1、3、5三位,自小生活在顺昌路的南头,大家对顺昌路的感情,至今仍是久久存于心中。</h3><h3>照片中,左起依次为: 阿彬、小沈、小莉、小陶、阿德。尽管现已老了,然而我们之间,依旧是当年的称呼哦!</h3><h3>.</h3> <h3>我,也在这儿一起留个影吧!(阿德摄)</h3><h3>.</h3> 顺昌路(太平桥) <h3><i>顺昌路,以前叫菜市路。是上海老城厢外、西边的一条挺有故事的南北向道路。</i></h3><h3><i>据上海地方志记载,1917年,这条路上建了个1100平方米的室内菜场,因为人气旺,周围的商业也都发展起来。</i></h3><h3><i>说到顺昌路,我还是要从“太平桥”说起。</i></h3><h3><i>“太平桥”,本是跨打铁浜的一座古桥,该桥位于打铁浜、晏公庙浜汇合处(今顺昌路、自忠路口)北侧,东西向、木质,建于19世纪末,1912年拆除。随后,桥名演变为片区名。</i></h3><h3><i>传统的太平桥片区,大致以今顺昌路、自忠路口为中心,北自兴业路口、南至复兴中路、东起济南路、西达自忠路219弄左右。</i></h3><h3><i>.</i></h3> <h3>顺昌路的北头,起自太仓路。照片左边,即是东西向的太仓路。</h3><h3>.</h3> <h3>沿顺昌路向南步行几分钟,顺昌路即被掩盖于一处绿地湖泊之间~这,就是2001年兴建的开放式公园~“太平桥公园”。</h3><h3>.</h3> <h3>太平桥公园,好比是城市森林中的一叶绿肺,给这个区域带来了满眼的绿色与清新的空气。</h3><h3>今天真不巧,因为施工的原因,湖水(“太平湖”)被抽去大半,故未能拍摄到公园的许多美丽景色。</h3><h3>.</h3> <h3>我们在公园里草草兜了一圈,就继续向南、朝顺昌路进发了。</h3><h3>.</h3> <p class="ql-block">说到这里,我要插一段,讲讲大平桥地区曾经较有名气的“大同戏院”。</p><p class="ql-block">“大同戏院”,位于顺昌路90号(兴业路口)。</p><h5>“大同戏院”的前身,为民国24年(1935年)2月2日建成、开幕的“月光大戏院”(见此老照片)。</h5><h5>民国26年(1937年)2月5日,更名为“亚蒙大戏院”,专映电影。解放后改建了舞台,以戏曲演出为主。</h5><h5>1952年4月,易名为“大同戏院”,专演绍剧、越剧。1957年11月,浙江绍剧团在此演出由六龄童、七龄童主演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拍成戏曲片,轰动沪上、闻名海内。1966年,更名为“大庆剧场”。</h5><h5>1992年,改建后更名为“上海雅朦文化发展中心”,附设“雅朦娱乐总汇”。其原址,现为“太平桥公园”的一部分。</h5><p class="ql-block">.</p> <h3>走到太平桥公园南边的自忠路出口,回首一望公园: 绿荫后面的高楼,映衬着园内和煦的阳光,倒是一幅很美的画面。</h3><h3>.</h3> <h3>站在公园的自忠路门口向南望去,马路两边的行道树后面都是美仑美奂的高楼。</h3><h3>这,难道还是我记忆中的顺昌路吗?</h3><h3>.</h3> <h3>沿着一路的新造高楼、走到复兴中路。我特地拐向西边、朝黄陂南路方向走去。</h3><h3>那儿,早年有一家“人民银行”(复兴中路301号),是我岳父生前顶顶信任的老银行。我今天要去看一看。</h3><h3>.</h3> <h3>我看到,这爿银行现已成了一家“博物馆”。</h3><h5>金融博物馆暨银行博物馆于2016年2月5日在上海正式开馆。</h5><h5>该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301号,展览面积近4000平方米,展出各类珍贵金融历史文物5000余件,是目前国内馆藏最丰富、珍稀文物最多的金融行业博物馆。</h5><h3>.</h3> <h3>合肥路。在顺昌路口西望,右边的第一幢楼是凹凸大厦;左边的第一幢楼是“新人民摄影公司”。</h3><h3>.</h3> <p class="ql-block">这幢位于顺昌路330号的“凹凸大厦”,是天厨味精公司的原址。1966年,天厨味精公司搬迁,原址改为“凹凸彩印厂”。由此,该楼称为“凹凸大厦”。</p><h5>中国著名化工专家、“味精大王”吴蕴初曾在顺昌路设立味精精制工场,生产“佛手牌”味精。</h5><h5>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开国大典。开国大典后的一天,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子从大洋彼岸回到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和便宴招待。一见面,周总理就说:“味精大王回来了,欢迎!欢迎!”这位味精大王就是吴蕴初。</h5><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老照片: 位于菜市路(今顺昌路)上的天厨味精公司。</p><h5>1923年,吴蕴初与酱园老板张逸云合伙创办企业,在新桥路(今浙江南路)设立粗制工场,在菜市路(今顺昌路)设立精制工场。首批产品问世,吴蕴初取名“味精”,以佛手为商标,又冠味精厂名为“天厨”二字,寓意珍奇美味来自天上庖厨。他们打出“天厨味精,完全国货”的广告,凭着味美、价廉、国货,深得人心,销路大开。两年后,他们扩资成立天厨味精公司。</h5><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佛手牌”味精。当年,作为“完全国货”的佛手牌味精,击败了原先充斥中国市场的日本名牌产品“味之素”。</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合肥路101号,“新人民摄影有限公司”总部。</p><p class="ql-block">现在,此地有拍身份证照片的业务,70岁以上的老人还可以免费哦!(打印照片除外)</p><p class="ql-block">记得,这里原先是蛮有名气的“大同南货店”。住在附近的居民,甚是喜欢在此“兜兜转转”、购买美食。</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沿着“人民摄影公司”向西的合肥路107号,是一家已有70年历史的“切面店”~~“华良切面店”。记忆中,多少年来,“华良”的门前总是排着长队。</p><p class="ql-block">今天,阿德小陶到店门口看了看,说:人太多了,下次来买!</p><h5>走进店堂,你会发现里头放着一整排奖杯: “切面大王”、“皮子大王”、“面制品大王”。据说,这都是老店在当时原卢湾区粮食局组织的比赛里拿的奖。</h5><p class="ql-block">.</p> <h3>站在合肥路口,向北回望今天走过的顺昌路。</h3><h3>除了凹凸大厦予以保留之外,只见马路两边新的高楼林立,旧时太平桥的烟火气荡然无存。</h3><h3>.</h3> <p class="ql-block">在这段路上,我还是十分怀念当年位于顺昌路315号的“雅庐书场”。</p><p class="ql-block">这是从网上下载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据悉,“雅庐书场遗址”已列入上海市文物保护点。</p><p class="ql-block">.</p> <h5>雅庐书场大事记:  </h5><h5>1920年6月20日,雅庐书场在柳林路48号创办,名为同乐大戏院,由严祖莱、蒋一飞等6人合资经营。1959年6月1日,因公私合营,迁入顺昌路315号,挂牌为“雅庐书场”。  </h5><h5>1966年,曾改名为“红旗书场”,不久停业。1978年,复业后日夜开书两场,几乎场场爆满。</h5><h5>1993年,全年演出场次超千场,成为本市唯一超千场的书场。1994年,装修后的书场连续200天场场爆满,最多时一天演出四场。  </h5><h5>2010年,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评弹艺术展演基地”。2011年,顺昌路地块改造,书场拆迁。  </h5><h5>2016年4月1日,雅庐书场在黄浦区文化馆重新开张。</h5><p class="ql-block">.</p> <h3>现今,雅庐书场设在位于重庆南路308号的黄浦区文化馆内。(网上下载照片)</h3><h3><br></h3><h3>.</h3> 顺昌路(合肥路南) <p class="ql-block"><i>合肥路以南的这段顺昌路,对于我们一行来说,是越走越熟悉、越走越激动。</i></p><p class="ql-block"><i>因为,我们中的三位(阿彬阿德小莉)从小生活在这块地方;我们中的两位(小沈小陶)七十年代嫁到这儿;而我,则在那个年代成了此处的女婿。</i></p><p class="ql-block"><i>.</i></p> <p class="ql-block">顺昌路374号,“康医生尿裤专卖”。</p><p class="ql-block">二十多年前,顺昌路的这一段已被称为“纸尿裤一条街”。今天看来,卖纸尿布、纸尿裤的店家似乎已少了好几家。</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顺昌路385-387号。</p><p class="ql-block">“东东砂锅美食”,是顺昌路上比较大的饭馆。他主打的是砂锅菜肴,大约有20多个品种。</p><p class="ql-block">别看上楼时的楼梯又陡又窄,吃砂锅餐时的味道倒是挺鲜的。</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顺昌路394号。</p><p class="ql-block">奇怪?这门头上竟然还是“卢湾区妇幼保健所”的牌子!</p><p class="ql-block">据我所知,早年间,卢湾区妇幼保健所已与中德医院合并为“卢湾区妇幼保健院”。况且,现在已没有了“卢湾区”,就象没有了“南市区”一样。</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再走近一看: 黑漆大门紧闭,上书: 单位门前,不得停车!</p><p class="ql-block">看来: 这里,仍是一家“单位”,仍是有“人员”进出!</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顺昌路410号,“上海中国工商银行顺昌路分理处”。</p><p class="ql-block">我在八、九十年代曾多次到这家银行办事,现在竟也关门大吉啦?我到网上查阅,它的信息更新日期是2019年3月8日。也就是说,本月头上,这个银行还在?</p><p class="ql-block">.</p> <h3>顺昌路442号,红岭百货店。</h3><h3>我在七十年代时就开始经常光顾这爿“百货总汇”,总的感觉是店堂很大、货品丰盛。</h3><h3>现在,它挂着“百年老店”的招牌。我问了几位“老土地”,都说这块招牌应该不会假。</h3><h3>.</h3> <h3>为了表示对“百年老店”的尊重,也为了不忘却逝去的岁月。我特地站在店门前,留个影。</h3><h3>.</h3> <p>顺昌路469号,东风腌腊商店。</p><p>记忆中,这里一向是家品种丰富的咸肉、南风肉、腊肠及火腿专供商店,常年顾客盈门。</p><p>.</p> <p>顺昌路476号。“胜鹏”水果店?</p><p>几十年来,店名改了多次,只有一点没有改: 卖水果。</p><p>到了此处,即是顺昌路建国东路口了。</p><p>.</p> <h3>建国东路96号。</h3><h3>这个门樘,位于水果店的南隔壁。我十分欣赏石库门门楣上的“协裕”两个字: 团结协作、共同富裕!</h3><h3>.</h3> <h3>建国东路99-101号,“海烟”烟行。</h3><h3>这家,原先是叫“永顺昌”烟杂店。记得,当年“改开”初起,我看到此店柜台内陈列着包装别致的“555”、“KENT”、“Marlboro”,感觉“开眼界”了。</h3><h3>.</h3> <p>我们暂时离开顺昌路,向西拐入建国东路。</p><p>为啥?时间不早了,照应肚子顶顶要紧。</p><p>于是,一行六人走进了“上海砂锅饭店”,(建国东路125-129号)。</p><h5>这家饭店是解放后开设的,当时叫“大庆饭店”。1984年,饭店经营者推出全新的砂锅系列菜单,品种达近百种,店名也随之改为“上海砂锅饭店”。</h5><h5>由于该店的各种菜肴都以砂锅作为烹饪器皿,加上砂锅菜肴滋味鲜美、价廉物美,当年,去建国东路吃砂锅菜成为美食家的一种时尚。</h5><p>据说,“上海砂锅饭店”也是上海第一家以砂锅菜单为特色的饭店。</p><p>.</p> <h3>我们登上二楼雅座,六人一围。刚上了几个菜,就急着要“干杯”了!</h3><h3>其实,我们都不善饮酒,只是为此行相聚而感到高兴!</h3><h3>.</h3> <h3>午餐毕,走到“砂锅饭店”西首的第一个弄堂口,建国东路143弄。</h3><h3>这条弄堂即是“安顺里”。</h3><h3>目前,“安顺里”已列入上海市文物保护点。</h3><h3>自小,阿彬与阿德在此长大。小莉家的前门在永年路,后门也是在安顺里的。</h3><h3>.</h3> <h3>自从小沈嫁给阿彬、小陶嫁给阿德,她们亦曾分别在安顺里居住有年。</h3><h3>至今,安顺里仍有着他们两家的老房子。</h3><h3>当年,阿彬阿德小莉求读的小学,就是设在安顺里的“顺昌路第二小学(北校)”。</h3><h3>由此,当你看到小沈小莉兴冲冲地站在弄堂口的这张照片时,你完全可以理解她们的心情了!</h3><h3>.</h3> <h3>弄堂口过街楼的楼梯下,现在搁满了杂物,还停放着电瓶车脚踏车。</h3><h5>我想起当年,这儿总是坐着一位老太太,守着一只煤球炉,闷声不响地“塌”着“鸡蛋片”。她的身旁的一方木盒子,码放着许多待出售的金黄色“蛋片”,实在是香味撩人。</h5><h5>我纳闷的是: 明明是位老太,弄堂里的老老少少都叫她“小妹妹”!</h5><h3>.</h3> <h3>走进弄堂沒几步,阿德们遇到了老邻居。一聊起许多往事,心中就有无限感慨!</h3><h3>.</h3> <h3>走到这个横弄口,看到挂着“社区警务室”的牌子。</h3><h3>这里,那时的“公用传呼电话站”。我记得很清楚,电话号码是: 283776 !你若要问我是如何记牢的,我告诉你“通关密码”: 两瘪三、切切肉!</h3><h3>.</h3> <h3>横弄堂笃底、18号,“建三居委会”。</h3><h5>他的全称,应该是: 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建国东路第三居民委员会。</h5><h5>我记得,这块区域以前是属“卢湾区顺昌路街道”。现在,区名撤并了、街道也撤并了。</h5><h3>看到弄堂里的景象,想到: 老城区的居委干部们肯定很辛苦,在如此憋促的“螺蛳壳”里,要做好社区治理这项工作,也真是难为他们了!</h3><h3>.</h3> <h3>看!原本就不宽敞的安顺里,直弄堂、横弄堂,停放着绵延一长串的电瓶车。加上天气晴朗,头上挂满了晾晒着的衣裤、床单。</h3><h3>一眼望去,堪称生气勃勃、蔚为壮观的一派景象!</h3><h3>.</h3> <h3>你不要以为这里全是充满着脏、乱,也有令人眼睛一亮的镜头哦!</h3><h3>在弄口墙脚,居民们种的绿植,充满着春的气息。</h3><h3>在安顺里,这样的绿化,有许多处。可以这么说: 只要你心中有美,你就可以创制出眼前的美!</h3><h3>.</h3> <h3>安顺里的最后一条南横弄口,我和小莉。</h3><h3>.</h3> <h3>这条横弄走进去,看到这扇熟悉的后门、后窗口熟悉的水斗(上面竟然搁着一台洗衣机!)。这里,就是小莉曾经住过几十年的地方。</h3><h3>.</h3> <p class="ql-block">安顺里的南口头,弄堂门楣上挂的是永年路142弄门牌。</p><p class="ql-block">.</p> <h3>这张照片,右起,依次为永年路128号(毓敏家)、130号(小莉家)、132号(小小商店)。</h3><h3>我猜,看到此地现在的样子,安顺里的小伙伴们一定会回想起儿时在永年路小菜场顽皮的情景吧!</h3><h3>.</h3> <h3>我俩在此驻足,共同回忆“老底子”。</h3><h3>.</h3> <h3>永年路130号门口。</h3><h3>阿炳低头沉思、小沈抬头眺望,他俩的后面、小陶在指点着什么……</h3><h3>.</h3> <h3>永年路144-146号,当年是一家比较大的肉店、水产店。</h3><h3>现在,他仍然是一家品种丰富的副食品商店。</h3><h3>.</h3> 顺昌路(上海美专) <h3><i>曾经的“大都会南边陲”,如今已是上海的中心城区。上海美专的旧址,就位于顺昌路与永年路交叉口的西南侧。</i></h3><h3><i>早在1923年5月,由刘海粟等创办的“上海美术专门学校”(1930年改称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从浙绍公所租借得杜神父路(永年路)上的永锡堂部分房产和地皮,新建校舍二百余间。</i></h3><h3><i>今天,我们也顺道再走一走当年的“上海美专”区域。</i></h3><h3><i>.</i></h3> <h3>对于永年路130号斜对面的这幢房子,我总觉得较有气派,不知是什么来头。</h3><h3>一问小莉,才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美专”!</h3><h3>.</h3> <h3>这就是“美专”在永年路的出入口。这条弄堂,被称之为“美专里”。</h3><h3>.</h3> <h3>走进“美专里”,只见右手边的一排清水红砖墙与临街高窗,显示出它的昔日辉煌。这就是美专的“老楼”。</h3><h3>.</h3> <h3>瞧!弄堂里还有一口已封了水泥的老井。</h3><h3>.</h3> <h3>这是楼内一楼的一间~当年美专的公用厨房。现在,它仍是居民们的共用厨房。</h3><h3>.</h3> <h3>楼内通向二楼、三楼的宽阔楼梯。</h3><h3>小莉和我说,她小时候常与玩伴们自三楼骑着这个楼梯的木制扶手背,一口气滑到一楼!</h3><h3>.</h3> <h3>现在,这幢老楼里住满了居民,显得十分逼仄。</h3><h3>.</h3> <h3>顺着弄堂左拐,豁然开朗!这是一个小广场,右前面是“公共厕所”。我们继续沿着左边往前走……</h3><h3>.</h3> <h3>这儿,顺昌路564号的后门。装修得蛮整齐的,现在成了社区设置的“老人就餐点”。</h3><h3>.</h3> <h3>一拐弯,看到了“美专”的另一幢大楼。</h3><h3>原来,顺昌路564号、是这幢楼的一部分。</h3><h3>.</h3> <h3>这幢大楼,老土地们称之为“新教学楼”。这是大楼的背面照片,它的正门,应该在顺昌路。</h3><h3>现在,楼内住满了各色居民,显得杂乱无章。</h3><h3>.</h3> <h3>“新教学楼”的外观和内部。</h3><h3>这张照片,我是从网上下载的,估计是二十年前拍摄的。</h3><h3>.</h3> <h3>老照片。美专的“新教学楼”。</h3><h3>.</h3> <h3>老照片。美专的“新教学楼”正门,设在顺昌路560号。</h3><h3>.</h3> <h3>从“新教学楼”斜楼梯前的空地拍摄“美专里”老楼。</h3><h3>现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已列入了上海市文物保护点。</h3><h3>.</h3> <p class="ql-block">这里,下载一张旧时的“行号图”,有助于弄清“美专”的地理方位。</p><p class="ql-block">我们在“新教学楼”旁边的弄堂(顺昌路550弄、当地居民称作“大新邨”)走出,又到了顺昌路。</p><p class="ql-block">干脆,再去看看顺昌路永年路口吧!</p><p class="ql-block">.</p> <h3>我们向北,走过顺昌路永年路口。</h3><h3>.</h3> <p class="ql-block">顺昌路528号,盛兴点心店。</p><p class="ql-block">这家“百年老店”,现在也成了“网红”。阿德阿彬小莉三人走近一看: 依然是“客满”!</p><p class="ql-block">此时,他们大概是想起了少年时在这里吃汤团的情景吧!</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顺昌路518号。现在成了“手机电脑维修点”。</p><p class="ql-block">记得在七、八十年代,这里是一家“废品回收站”。它主要是回收旧书报纸,我曾经在此地觅到过一些旧书,现今成了我的“珍藏”。</p><p class="ql-block">.</p> 天祥里,徐家汇路 <p class="ql-block"><i>顺昌路的最南端,与徐家汇路相交。</i></p><p class="ql-block"><i>这儿,曾经有著名的泰康食品公司大楼、新式石库门里弄“天祥里”及“恒庆里”。沿徐家汇路,则有基督教“惠中堂”、“五爱中学”原校址(现为“比乐中学”校址)。</i></p><p class="ql-block"><i>.</i></p> <h3>回头再走进永年路,为的是要走一遍永年路149弄(天祥里)。</h3><h3>“天祥里”,是永年路上最有名气、最大的一条弄堂。</h3><h3>目前,“天祥里”已列入上海市文物保护点。</h3><h3>.</h3> <p class="ql-block">早年,在我的眼中,天祥里是一条宽阔、悠静的大弄堂。</p><p class="ql-block">如今,它也似乎成了拥挤、杂乱的场所。</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弄堂两边的彩条布、旧雨披,根本无法掩盖堆着的躺椅、童车及其它杂物。挤压着通道的电瓶车、自行车,加剧了人们行走的困难。</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在这寸土寸金之地,墙上的居委宣传栏及墙边的健身器材,成了整条弄堂的闪光点。</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走到天祥里的南头,这是顺昌路612弄(信陵邨)范围。</p><p class="ql-block">612弄31号,是“打浦桥街道徐二社区居民委员会”。</p><p class="ql-block">看来,要搞好此处的弄堂治理,居委会是非常吃力的。</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这句话,确实精准!</p><p class="ql-block">面对着老城区中的简屋旧房、狭窄的弄堂、无数个高龄老人……我们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走出顺昌路612弄(信陵邨),我们看到了新建的大楼。这里,应该是早年“泰康食品公司”的地盘。</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虽然,这儿的“泰康公司”大楼没有了,但是,泰康出品的“万年青饼干”,今天在南京路的“泰康食品店”,仍旧买得到、仍旧是一股奶油香味。</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兜兜转转到这儿,阿炳忽然想起,说,“顺二小学”的老同学元杰,就是住在“大兴邨”(顺昌路550弄)里的。正说时,元杰突然出来逛马路,和我们巧遇了!</p><p class="ql-block">此照片中,与笔者同框的,就是元杰老同学。</p> <p class="ql-block">在泰康公司稍北面,顺昌路596-598号,是“为光文化用品商店”。元杰陪同我们一起走了过去(照片中穿米灰色羊毛衫者)。</p><h5>到了这儿,阿彬、阿德、元杰和小莉一下子都凑近了仔细看。因为,这爿店就是小时候经常要进去买铅笔、橡皮、练习簿的“伟大书店”。</h5><h5>不知为啥,明明是“文化用品店”,小辰光却偏偏叫伊“书店”!</h5><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这是顺昌路南头的最后一块路牌。</p><p class="ql-block">从这儿向北望,这段顺昌路: 左边、是已经动迁封存的老房,右边、则尚未启动动迁。</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六人,今天漫步逛街,自北向南,走遍了整条顺昌路。离开顺昌路时,阿彬提议,再去看看教堂及五爱中学!于是,我们沿着徐家汇路向东走,眼前,就是“教堂”~惠中堂。</p><p class="ql-block">“惠中堂”,位于卢湾区徐家汇路40号。看上去,一派安静肃穆的景象。</p><h5>惠中堂建成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光绪六年(1880年)美国基督教安息日浸礼会派来沪上传教的台佛史所建。</h5><p class="ql-block">“惠中堂”,现在是上海市文物保护点。</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惠中堂的东侧门,与“比乐中学”相邻。哦!现在的比乐中学位置,肯定是早年我们所熟悉的“五爱中学”。</p><h5>五爱中学创建于1889年,始名“惠中中学”,由美国教会安息浸礼会创办。</h5><h5>1951年市政府接管后改名为五爱中学,1978年被政府确定为区级重点中学。1991年香港实业家李惠利先生捐资助学,学校改名为李惠利中学。1999年9月,初高中脱离,高中部更名为五爱高级中学,迁往制造局路666号(上海师专原址)。</h5><p class="ql-block">经查阅资料得知: 2018年,这儿挂上了“比乐中学”的牌子。</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这儿是徐家汇路肇周路口。</p><p class="ql-block">早先的“惠中中学”,后来的“五爱中学”,再后来的“李惠利中学”,现在成了“比乐中学”。</p><p class="ql-block">橙色的学校大楼蛮有气派,大楼中线镶有“比乐中学”的字样。学校正门,设在肇周路420号。</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老来相约---漫步顺昌路”活动,暂时到此完成。</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六人在此握手告别,道一声再见。</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i>再写上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i></p><p class="ql-block"><b><i>生活,如大河奔流。我们每个人,都将在各自的岁月中,得到丰富的经历、深刻的感悟。关键是,你怎么对待生活。正如这幅图片: </i></b></p><p class="ql-block"><b><i>生活,在于选择……</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 孺子牛,完稿于2019年3月30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补白:今天是2022年3月26日。</p><p class="ql-block">三年前,我怀着对顺昌路深切的感情写下了本文。承蒙许多朋友特别是该区域的老邻居老同学们心同此情,在评论区纷纷予以点赞热议,在下表示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现今,得知顺昌路南头区域一带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势相当严峻,我十分惦念着仍旧居住在那儿的许多老邻居老同学。我们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各项防护、早日战胜疫情!祝愿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p><p class="ql-block"> --- 孺子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