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画意境之美在摄影中的借鉴

良子诗影

<h3>“中国画的神,不仅在画的生动,如活的一样,还要传达出一种境界、一种诗味、一种淡淡的寂寞、一种平静中的哀愁。” ~~~节选自朱良志先生的《曲院风荷》 非常喜欢上面这句话,对中国画、甚至是中国艺术的审美都有很高的概括。 我们经常在欣赏一幅画或者摄影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评价:“哇,好有意境”,“好有感觉”。“感觉”这个词,其实就是符合中国审美的一种高深的意境,“意境”其实就是一种符合中国审美的感觉。哈,这样说话是不是很绕口啊?其实“意境”这个词,在中国人心目中已经是一种常识,就像我们问一个人,什么才是美啊,其实很难回答。我们今天就试着解释一下“意境”这个词,结合摄影中的一些感悟,给大家聊聊。 如果你要想理解中国画的审美,必须要了解中国诗歌。中国传统审美里,诗画同体。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比如对于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很多画的境界是能表现出花的香味,一幅好的梅花图,看画的人似乎能闻出梅花的香味,而且这种香味是暗香,是含蓄的表达,而不是香水般的味道,这就是诗和画的关系。所以我们说意境,在诗和画中是相通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自己的目标是诗意摄影,而不是画意摄影,我的目标是学习诗意中的意境,而不是绘画的表现方式。估计我拍的照片外国人是很难真正欣赏的,也是这个原因吧。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中国画强调的是人格化,画作不仅物的形态的体现,更是心灵、心境的映射。我有孤心明月,则画面清净神明;我有淡泊明志,则画面空灵幽远。中国画的意境的有多远,其实是你内心境界有多高,所以中国画的审美,实际上是做人有很大关系,同时受道与禅的影响,含蓄、委婉、宁静、淡泊、幽冷、清高、孤寂、隐逸等等,都是中国君子心境的追求和向往,这也构成中国意境审美的基础。 下面从几个纬度谈谈个人想法。<br></h3> <h3>1、香气。</h3><h3>香气和审美有什么关系呢?首先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是一种自我表达,笔墨纸砚是工具,画本身是载体。从诗经里的“兰之猗猗,扬扬其芳”,到屈原的“香草美人”,香,其实演化成自我高洁品性的指代。以香明心志,是诗歌中常见的形式,比如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香是高洁灵魂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内心品性的载体。所以,意境是一种拟人化的存在,类似于修辞学中的通感,画面的美不是普通的美,是代表着某种美好品性的美,这是意境很重要的一点,比如画梅花,更多的是表现梅花耐寒、清高、孤独的品性,通过画面来表达梅花的这种“暗香”,而不是一味地表现梅花色彩、形态等,更多的表现人格。所以即使再绚丽的色彩,也未必能表现出意境来,就是因为偏离了这个方向。对于摄影来讲,拍摄一个对象,比如梅花,首先要理解梅花在中国审美中的人格意义(具体的人格意义请参考拙文《浅谈梅花摄影》),所有的拍摄的目的,包括构图、用光、用色以及后期都要围绕着这个人格意义,比如表达梅花的孤独,可以在构图上选取单枝梅花,同时形态要能表现出梅花的倔强等等。<br></h3> <h3>2、宁静;</h3><h3>中国艺术的审美是以道家哲学为基础的,道家强调虚静无为,静为噪君。哲学家讲的静,不是静止的静,更多的是指心灵的宁静、平和,甚至是无欲无求。中国画的审美,更是以静为美,你看倪云林的山水画,寥寥几笔,勾勒出一片宁静之境。个人感觉,中国画的基调是“静”,而西方画的宁静之感相对弱很多,特别是中国水墨画,其本质上就是宁静的。对摄影来讲,怎样更容易表现“静”呢?一方面色彩成分要尽量少,不需要纷杂的色彩,这也是摄影的减法之一。构图留白多,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所谓宁静致远,这个远不是距离上的遥远,是让人想象的更广更远,这是个心理概念。最后,有时候静需要动来点缀和衬托,比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桂花落是动,这个动却能更加衬托作者表达的宁静。<br></h3> <h3>3.含蓄;</h3><h3>含蓄是中国文化里最具特色的吧,我们总是很委婉,不喜欢直白,我们看苏州园林,一进门,要么设置屏风、假山,要么曲径通幽,总之不会让你一览无余,这就是含蓄之美。我们喜欢雾里看花,我们喜欢虚无缥缈,我们喜欢朦朦胧胧。你看中国山水画,基本都会有云雾相伴,画高山,只要山腰有云雾,山才能显得感,更显得有仙气,这是含蓄朦胧的效果。含蓄让人捉摸不透、让人想入非非,从而达到深度审美的目的。摄影中表现含蓄朦胧的方式很多很多,前后景虚化、多重曝光等等,有兴趣可以参考拙文《浅谈摄影中的虚实表现手法》。<br></h3> <h3>4.冷寂;</h3><h3>冷寂就是寒冷寂寥,我们老说什么什么很“高冷”,高处不胜寒,身处高位的人很冷寂,境界很高的人也很冷寂。中国文人骨子里是高冷的寂寞的,因为优秀的人总是寂寞孤独。“寂寞沙洲冷”,这里面有多少难以说出的孤寂和高冷?中国画的主色调其实也很冷色调的,水墨画本身就是冷色调的,这和西方画的暖色调大不相同。对于摄影来讲,表达意境,冷的基调总会更接近意境,当然也不是说一定要全部冷色,即使有暖色,也是为冷色服务的,或者说是衬托冷色的,这点比较好理解啊。<br></h3> <h3>5.孤独;</h3><h3>孤独和冷寂有点接近。人生而孤独,而且清高的灵魂总是卓尔不群。扬州八怪是孤独的,被称为“怪”的人怎么会不孤独,你看郑板桥的竹,那种桀骜不驯,不一不彰显着他内心的孤独。你看八大山人的花鸟,一孤鹰翻着白眼,傲视众生,这又是怎样的倔强与孤独?摄影中能表现孤独的手法也不少,但不是一种方法就能表现,比如我们可以使用少和孤的意象,搭配极简的构图,也可以通过喧嚣来衬托孤独等等。<br></h3> <h3>6.空灵;</h3><h3>空灵是中国审美里极为独特的存在,好像西方画没有这个概念。这又得说到道教文化,道家认为“无”生万物,“空”的作用比“实”更大,所谓“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都是强调空的作用,国画中的留白,其实就是一种“空”,空而通,则灵气必现,空灵注重言外之意、画外之韵。对摄影来讲,留白是表现空灵之气的手法之一,虚实也是。<br></h3> <h3>7.残缺;</h3><h3>很多画家都喜欢画残荷,还有更多画家喜欢画枯枝,文人喜欢太湖丑石,还有“花退残红青杏小”的千古佳句,这些意象都是和残缺相关。西方也有残缺之美,比如维纳斯的断臂。残缺之美在中国审美里尤为多见,残荷之美,可能是感慨生命之轮回,残花之美在于与鲜花强烈之对比。残缺的目的不是为了残缺而残缺,是为了歌颂生命,歌颂轮回,歌颂自我牺牲,这是另一种境界吧。<br></h3> <h3>8.和谐;</h3><h3>中国文化就是和谐的文化。和谐之美不仅让读者心理平衡、舒服,也可以是表现意境的好手段。西方人的黄金分割点是一种和谐之美,这更多的从构图上的和谐,画面的均衡性才是心理上的和谐,而归于自然、天人合一才是灵魂上的和谐之美,中国画的意境里有返璞归真的野趣之美,也有天人合一的真趣之美。对于摄影来讲,均衡对和谐之意境作用很大。<br></h3> <h3>9.归隐;</h3><h3>每个中国文人心中都有一片后花园,有人归隐田园,如陶渊明,有人归隐湖泊,比如范蠡的渔隐,还有人归隐闹市,比如苏州私家园林。每个中国文人都有终极的心灵归宿,归隐的情怀就是他们最终的心灵归宿。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归隐是最后的精神避难所,归隐是最后的精神家园。梅兰竹菊是归隐,一叶扁舟也是归隐,大家有没有发现,为什么中国山水画一般都会有扁舟呢?为什么李白会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呢?为什么苏东坡会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呢?后来才渐渐明白,小舟代表着归隐,就是“渔隐”之喻。对于摄影来,讲选取这些代表归隐的意象,本身就可能表现归隐,比如江上小舟。<br></h3> <h3>后记:</h3><h3>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近两年不少朋友跟我交流,常会这么问,说自己拍的照片,无论构图、用光还有色彩搭配都很不错,但就是缺少感觉。于是就像写一篇关于意境的文章,希望能结合摄影做个简单的阐述。没想到这是我花费最多时间的一篇文章,一方面作为理工男来讲,对文艺和审美确实一知半解。另一方面,我的摄影水平太难诠释中国审美的博大与高级,所以这些照片实在配不上中国的意境之美,但鉴于版权,只好硬着头皮放上来了,期待后续能拍出更多真正有意境的照片,在此共勉。<br></h3> <h3>我的微信公众号,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多交流。<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