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宝贝

李秀瑜

<p class="ql-block">[原创] 李秀瑜/文</p><p class="ql-block"><br></p><h1> 长江、嘉陵江环绕的重庆古城,在近八公里长的城墙中,有九开,八闭,共十七座门。每个城门都有各自的功能。人来人往,商品货物分类依序出入城门。如:“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翠微门,挂彩缎,五色鲜明;千厮门,花包子(棉花),白雪如银。”其中:“临江门,粪码头,肥田有余。"说的是临江门河边,停有的木船,用于装载粪便,故,称为:粪码头。 </h1><p class="ql-block"><br></p> <h1>  重庆的建筑,无论穿斗、楼房或四合院,少有卫生间。人们出恭解便,要么上公共厕所,要么在家中使用夜壶、尿罐。抗战开始,下江人涌入,使用木桶坐便,所以,“倒罐子”的吆喝声又添加了“倒桶"一词。</h1> <h1>  每天早晨和傍晚,城里有数百人挑着粪桶,拉着粪车穿行于山城大街小巷,吆喝着:“倒罐子!” “倒桶!"家庭主妇们闻声而动,纷纷提罐倒桶,然后,用清水涮洗物件,完成循环。</h1> <h1>  收粪工将收集的粪便集中送到临江门沧白路、太平门四方街、南纪门响水桥城墙边倒入粪池,通过粪槽,流入停在江边的木船上。满满的粪船运往郊区和郊县农村,作为肥料使用。</h1> <h1>  重庆有俗语戏说:“家家户户都有宝,尿罐马桶少不了。” 农谚又说:“庄稼是枝花,全靠肥当家。” 这城市人的排泄之物,在农村可是宝贝哟。 </h1><h1> 是"宝",自然有人收宝。为了不产生混乱,做到收"宝”有序,就得制定规矩,由专职和专人管理。否则乱套,后果不堪设想。以前,厕所,又称为“官茅司",故名思义,自古以来,厕所是由官方管理的。据《周礼》记载,中国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在路边道旁建有厕所。在《说文字释》中诠释「厕」字时说,“厕,言人杂在上,非一也……言至秽之处宜常修治,使洁清也。”<br></h1> <h1> 解放后,政府出资,成立了"国营重庆肥料公司",修建厕所,培训专业收粪工人。定时,早晨6点至8点,晚上7点至10点钟向居民收集。桶装加盖,严禁滴漏,定点装入粪车,运往上述集中点下槽装船。按计划分配给近郊农村生产队用肥,则重点是保证对蔬菜生产队使用,以保障城市居民菜盘子的蔬菜供应。</h1> <h1>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段时间,重庆曾经发生过农村社员入城偷粪、抢粪的事件。</h1><h1> 文革开始了,重庆肥料公司的工人,造反夺权,批判各级走资派。刘少奇树立的全国掏粪英雄石传祥,也成为批判对象。人们忙于斗争,批判、学习,疏忽了本职工作,打乱了有序收“宝”。特别是武斗期间,枪炮声中的重庆城,吃、喝、拉撒成了严重的问题,一时间,垃圾遍地,厕所满坑,臭气熏天的三千年古城陷入了瘫痪。由驻渝部队和造反两派组成的"革联会",一面组织解放军武装运粮、运煤、运菜入城,以稳定市民。同时通知农村人民公社,发动社员同志进城收粪。</h1> <h1> 消息传开,巴县、长寿县、綦江县等,数千人的业余收粪大军陆续入城,取代了专业肥料公司。他们挑着不加盖子的粪桶,走街串巷,不分时间地出入于工厂、机关、学校和居民宿舍。那臭味与吆喝声此起彼伏。</h1> <h1>  重庆辖区外的江津县、江北县,合川县、广安县、武胜县等,因严重缺肥,闻讯后,立即组织了百十个生产队社员来重庆城里“抢粪”。他们进城后不吆喝,不声张,且不分时间,白天黑夜悄悄地在各个厕所里直接捞取。自然与辖区社员发生冲突,引发斗殴。</h1> <h1>  当局立即采取措施,制定地方保护政策,实施“城肥供应证”和肥料“准运证”,凡运粪车、船凭证出入。控制和禁止了“抢粪”事态恶性发展。后来又出现人为“偷粪”,于是持证取粪的生产队,为了维护本队权益,派出老弱社员入城在厕所旁昼夜蹲守,以抵制违规"偷粪”。</h1><h1> 由农民收粪、守粪持续了几十年。</h1> <h1>  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在重庆历史上绝无仅有。没有记入《重庆大事记》中,当时《重庆日报》也没有任何报道。这段历史却留在了前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早期的画作中。</h1> <h1>  那一年,川美油画系学生罗中立,在一个雨雪交加的除夕夜里,看到公厕旁边,有一个忍饥挨饿的守粪农民,瞬间震动了画家的心灵。同情、怜悯、感慨中,罗中立记录下了这情景,创作《守粪农民》。后来,深度创作为油画《父亲》。打动亿万国人,对促进农村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h1> <h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重庆实施旧城改造。改变了城市的住宅,家家户户的卫生间连着小区化粪池,经生物发酵,液体排入污水处理厂,沉淀部分由肥料公司收集后制成有机肥料,销往农村,促进瓜果蔬菜生长,循环于生态中。“倒罐子”的吆喝声与装卸物件(尿罐、马桶),一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h1> <h1><br></h1><h1> 2019年3月28日于丽江程海</h1><h3>(备注:部分图片由网络下载,向藏家致谢,如有不妥,立即删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