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有感——忆童年!

芸芸

<h3> 最近,看《都挺好》,被苏家三个男人气到。父亲是个只想着自己,又天天作妖的自私鬼;大哥打肿脸充胖子,虚伪又喜欢道德绑架;二哥啃老啃得理直气,还会打自己的妹妹。看到大嫂、二嫂和明玉几个优秀又明事理的女孩子被如此祸害,让人很是不能够理解!</h3> <h3> 想象一下,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妈妈性格强势、重男轻女,爸爸窝窝囊囊,遇事就躲,自己是那个被轻视甚至被厌恶的女生。大哥可以花去家中大半积蓄到国外留学,二哥工作了也能从家中随时“借”钱,自己想上个理想的大学都不能,只能为省钱上免费的学校。甚至最后在家都没有容身之处,因为哥哥需要卖老房娶妻买房付首付。你不甘心,用逃离的方式和这个家告别,终于有一天出人头地。但血缘的牵绊,还是让你始终躲不过一地鸡毛。</h3> <h3>  《都挺好》的故事,就开始于重男轻女的母亲过世。别人眼中风光无限的苏明玉,背后是一个永远等不到母亲“道歉”的童年。然而,被伤害的孩子,总是最渴望亲情。葬礼上重新见到家的人苏明玉还是不可避免地走近苏家父子的生活,于是,开始了新的伤害。有人说,这是编剧刻意制造戏剧冲突。但我们都知道,为什么这剧会让很多人觉得扎心,因为里面让人想到了太多的人间真实。</h3> <h3>  看完整部剧,我的童年往事立刻涌上心头!可以说,我是嗓子眼被一股酸楚、委屈的东西堵着,泪眼婆娑地看完整部剧的……父亲在我5岁时候的离去;9岁我便寄人篱下在姨妈家5年;14岁之后的童年就是噩梦;吃着野菜,啃着树皮;大雪纷飞的冬季,我和弟弟双脚依然是登山布鞋,脚后跟的皮肉溃烂掉,与鞋子黏在了一起;将钥匙丢失,我们兄妹三人拥抱在一起,在麦堆里挖了个坑,睡在里面3天3夜;雨水进了屋子,我们睡在冰凉的地面上,从此,兄妹三人都患上了风湿腿痛,就怕下雨天;为了给哥哥结婚,母亲的膝盖不知道跪过多少亲戚;那年,我考上了大学,母亲夜夜泪流满面……正因为这些苦难,才成就了我今日比较要强的性格!与其说苏明玉受苦,她至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从精神方面考虑,我很能理解她的苦楚与辛酸。</h3> <h3>  曾见过有人说,不愉快的童年经历尽管会给我们带来伤害,人在成年后却往往能从中汲取力量,要学会感激这些经历。可我觉得,这完全是流氓理论。那些痛不欲生的日子,都是你咬着牙一天一天熬过来的,凭什么要感谢别人的伤害,要感谢也是感谢自己,感谢自己没有倒下,才没有辜负这人间一趟。</h3> <h3>  《都挺好》里,有场戏,让人看得很难受:那是明玉跟客户赔罪,喝得大醉,回去却没上床,直接歪在了浴缸里。想起外套没脱,又脱下挂好,然后攥着手机,继续在浴缸里睡觉。看到这一幕,总是想到自己夜晚多次被噩梦惊醒,脑袋里总是在备课,批改作业……多次握着手机与家长沟通时,便睡着了!求人办事,不敢喝酒,都故意壮胆喝上几杯,以表诚意。很多次一个人很无助,睡梦中泪眼婆娑,但依然要安慰自己!饱受伤害的人,总是这样,即使倒下,也会用坚硬的外壳包裹自己。那些本不该遭受的痛苦,失去的童年、安全感和信任,即使长大成年,独当一面,依然如阴影,极难消散。</h3> <h3> 对于在原生家庭受到创伤的人,说从心底里原谅是很难的,说原生家庭没有影响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不是就要在委屈和悲伤中度过一生呢?“子女等待父母道歉,父母等待子女道谢”无限的循环,总要有人打断。就像剧里说“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但你也可以选择放下”。</h3> <h3>  与其在爱与不爱的困扰中委屈自己,不如为骄傲的心寻找新的栖息,尤其从现实的角度有几件事一定要做:</h3><h3>1.经济独立,给自己底气;</h3> <h3>2.与不尊重你的人保持适当的距离,你的世界不只鸡毛蒜皮;</h3><h3>3.不要自我怀疑,你值得一要美好;</h3><h3>4.不要害怕成为“他们” ,你就是你自己。</h3> <h3> 和最好的自己相爱,让自己的真心能来去潇洒。最后,想对每个曾委屈过的孩子说:别人都祝你快乐,我只愿你,遍历山河,觉得人间值得。</h3><h3><br></h3><h3><br></h3><h3> 作者:孙芸蓉</h3><h3> 2019.3.26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