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箫,一管清竹,素淡笔直。
将他静置,他便温润内敛,<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不露锋芒,</span>如谦谦君子。</h3> <h3> 轻轻吹他,幽幽沉沉,婉转低回,似乎生来便是孤独,不喜高声言语的。
这种孤独,是知音难觅不肯将就的孤独。<br></h3><h3> 于是突然萌生制作一款能与之气质相当的箫穗作为陪伴的念头。</h3> <h3> 每在古画中寻找箫饰的影子,画者总是一笔带过,证明这坠饰是自古存在的,却又是模棱两可的。而今最多的,却是粗糙的大红色机织中国结别在箫上,反而令箫的清雅之气殆尽。</h3> <h3> 对箫越是热爱,内心为他寻到佳人的渴望便越强烈。我想了各种办法,甚至闭上眼,用想象的触角去摸画她的样子。<br></h3> <h3> 直到我想到她——古法回笼流苏。</h3><h3> 流苏,只一个名字便被漾起诗心。
她是烟雨江南里灵动不俗的女子,袅袅婷婷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br></h3><h3> </h3> <h3> 古法流苏需要手工将原生丝线搓成紧密的一条流苏线,每根流苏线底部做打圈处理,<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使其紧致垂坠,凝而不散。</span></h3><h3> 流苏150根线,意味着需要将300根丝线手工搓织成150根流苏线,并在每根线底部再做回笼处理。初步的流苏线织成后还需经过,上板定型、烘蒸、晒干等七八个步骤。</h3><h3> 可以看到很多明清时期文玩都是采用这类型流苏,历经百年保存仍旧完好。</h3> <h3> 她有着古雅不俗的内蕴,古时君子佩剑,淑女抚琴,腰间佩玉,手中折扇都因她变得浪漫而富有诗意。</h3><h3> 箫的温润内敛配上流苏的轻盈婉约,是才子佳人的邂逅。他的一沉一吟,她的一颦一笑,刚柔相济之间,令人心旷神怡!<br></h3> <h3> 湘水之湄,江风徐徐,执箫静伫,箫声流转间,流苏随着曲调与风的起伏,悠悠起舞。</h3><h3> 这是一副唯美完满的诗画。<br></h3> <h3> 如若有一天,你遇见了挚爱的Ta,</h3><h3> 愿你想到曦子的手作——</h3><h3> 赠君青流苏, </h3><h3> 一见且如晤。</h3><h3> 凭此脉脉同诉。</h3> <h3>————————————————</h3><h3>【箫遥阁·长沙】洞箫教学 </h3><h3>【箫君蘭曦】文玩&手作</h3><h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万家丽北路归心苑
箫遥阁·君曦工作室
电话:19918989520 曦子
长按二维码添加曦子:<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