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之都,梅州一一2019年春节游(七)

金佛山人

<h3>知道梅州,是网上在说,这里客家人特别多,叶剑英元帅就是这里的人。汕头到梅州的火车,四点过发车,不再是动车或高铁,只是普通火车。到达梅州,已经八点了,火车站周边城市宣传是"客家之都“,一点也不谦逊。附近有个商业综合体,一层入口有家麦当劳。我们嫌它没中餐,上楼去食品一条街,开门的店也没有吃的,连超市除了饼干,面包都没有。回到麦当劳,汉堡剩得也不多,他们也说不知道今天来吃的人为什么那么多。</h3> <h3>梅州的历史也非常悠久,《禹贡》分天下为九州时,梅州地属扬州南境。春秋时属七闽地,战国时先后属越国、楚国,秦汉时期分属南海郡龙川县和揭阳县。秦末赵佗称王时则属南越国&nbsp;。后设置敬州,宋朝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梅州”的名称即始于此&nbsp;&nbsp;。清雍正为“嘉应州”,宣统复名梅州。</h3> <h3>梅州,原为中央苏区、革命老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东部与福建省龙岩和漳州接壤,南部与潮州、揭阳、汕尾毗邻,西部与河源接壤,北部与江西省赣州相连。梅州是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梅州地势北高南低,面积15876.06平方公里,人口550.11万。</h3> <h3>梅州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一个落&nbsp;脚点和衍播四海的出发地之一,与赣南、闽西等并称闽粤赣边区客家大本营。&nbsp;梅州也是著名的华侨之乡,祖籍梅州的海外侨胞人数多、分布广、实力强,对故乡贡献极大,旅外华人华侨达700多万人,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港澳台同胞也达200多万人,而台湾500万客家人中,就有180万祖籍在梅州。</h3> <h3>梅州文化是典型的客家文化,客家民居是中国五大民居之一。客家人创造的圆形土楼、四方土楼和围龙屋堪称客家民居的代表之作。不要以为土楼只在福建,这里也有很多古朴的客家民居,&nbsp;包括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等。梅州是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客家话为主要语言。境内除丰顺县的汤坑、汤南、留隍3个镇约11万人使用潮汕方言外,绝大部分人都使用客家方言。</h3> <h3>梅州自古以来因“梅花”而盛名,是中国目前唯一以“梅”命名的城市。南宋诗人杨万里宦游梅州时曾写下“一路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的绝妙&nbsp;诗句。梅花被认定为梅州市市花,现在的梅州城已建成多处梅花山、梅花园、梅花岛、梅花带以及梅花种植基地等,更把“梅花香自苦寒来”确定为“梅州人精神”。</h3> <h3>梅州是革命老区,全境均为原中央苏区范围。周恩来、朱德、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开展革命活动,&nbsp;八一南昌起义军、红四军都曾在这里浴血奋战;三河坝战役、汤坑战役、梅城战役等战斗就发生在这里,在这块光荣的土地上,创建了东江革命根据地、九龙嶂革命根据地等,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中央红色交通线”、抗日韩江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等,涌现了众多革命英烈。</h3> <h3>从火车站到宾馆还有点远,超过一公里,到处在修路,乱糟糟的,没找到车站,走着去,权当散步。我们走到宾馆,也没碰到车来,幸好没等车。住下来后,为去下一站作准备,我们准备从厦门返回,查了一下火车票,只有晚上的,而且是半夜三点。这样折腾,一晚上都没法睡觉。本想到龙岩一路玩到厦门,虽然我们单位春节放得长一点,但算了一下时间,假期不夠。那就舍弃几个地方,这里离漳州不远,春节长假已过完,高速路应该不堵了,那就乘汽车吧。</h3> <h3>这趟行程还没去过真正的古镇,查了一下,附近有个松口古镇,是岭南四大古镇之一,明天就去那里。去之前,先把后一天的到漳州的汽车票买了。车只有两趟,九点半是始发车,十一点半是过路车,还是始发车保险。高德查了一下,附近有一趟去松口古镇的车,但站台没有招牌,问了一下附近的商家,也说没有,高德导航不靠谱。转车也可以去,退而求其次,就转车吧。</h3> <h3>到松口古镇的车,虽然也标了多少路,其实已经算不得公交,是长途车,是乡村客运。在成都,这几年外出都没有去赶过乡村客运,发现这里的乡村客运与我原来印象中,已经变化很大了。车况变好了,每班车有发车时刻,不再是要等人满才走。梅州到松口,距离不近,要路过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一条线,正好一起游玩。</h3> <h3>古时岭南有四大古镇,分别是梅县松口、潮汕澄海、顺德杏坛和南雄珠玑,如今的澄海和杏坛已经基本城市化,珠玑巷更像一座村庄,唯有松口古镇依然保存旧貌,只是曾经的繁华早已成为过眼烟云。松口古镇已有千年历史,地处闽粤赣三省的交界处,松口古镇建制早于梅州,它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也是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h3> <h3>松口古镇建制早于嘉应州(今梅州),经千百年孕育,保存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文物古迹天然风景比比皆是。查阅松口各姓族谱,唐代便有汉人陆续迁入松口,由于百姓杂居,松口居民姓氏超过120个,为全国罕见。这里深深刻上了南洋文化的烙印,如松口的街道属于中西结合的风格,并且早在清末明初时这里便出现了洋楼建筑。经千年孕育,具有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享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h3> <h3>走进松口古镇时,繁华早已落尽,空余下寂寥寥的街道,空荡荡的码头。古街格局依然完整,要不是那几辆汽车的话,恐怕还可以穿越到百年之前。老旧建筑在古街上并不少见,满满都是怀旧的味道。松口古镇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梅州第一古镇,但知名度并不高,也没有多少游客来到松口。</h3> <h3>宋末元初,来自福建汀州府各县的汉人大量迁入松口,由于梅江、松源河两岸土地肥沃,雨水充足,利于农耕,水陆交通方便,利于商贸,他们很快在这块热土上安居乐业繁衍。明末清初,松口人口爆满,只能纷纷迁移外地谋生,其中有部分外出南洋群岛,他们首先要经过的便是松口港,故而松口港成为客家人海外迁徙的第一站,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发地之一。</h3> <h3>进入古镇,首先经过的是梅东桥,它是梅州市梅县区20世纪80年代以前梅江的三座大桥之一。梅东桥于1937年动工兴建,历时13年,于1950年竣工,这座桥还凝聚着海外华侨的乡梓之情,建桥资金由华侨捐资,它像一条长虹把松口地区南北联接起来,站在梅东桥桥面桥栏上,可饱览松口镇沿河店铺和沿江两岸风光,它是松口老八景之一。</h3> <h3>从大桥端头顺石台阶而下,就进入丁古镇。建于明末的老街繁荣路,街道两边中西合璧的骑楼林立,尽管墙体斑驳,依然无法掩盖当年的繁华和气派,骑楼楼面上雕刻的充满南洋风情的灰塑几何图案,仍然清晰可见,仿佛正向人们诉说这个古镇与海外千丝万缕的联系。离桥不远的街上,有家建筑挂有"太史第”的牌子,附近没有说明介绍,网上也没有找到资料,不知在诉说怎样的历史故事。</h3> <h3>崇庆第又称“古秀阶”,建于20世纪40年代初,是当时几户人家出资合建,委托古秀阶理事,当地人便把这屋子叫做“古秀阶”了。整座房屋及池塘均用水泥、花岗石建造,共有10天井、9厅、73房、2口水井。“崇庆第”三个字乃清末榜眼朱汝珍所题,大门直进分别为下、中、上三个厅堂,厅堂房梁上的画令人叹为观止,工笔精细,人物栩栩如生。上堂后面的空地过去是半圆形两层楼的围龙屋,屋后的果园,同样是半圆形,与大门口的半圆形鱼塘相对称。</h3> <h3>勤诒庄又称“谢天昌”,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107年,有8天井、10厅、87间房,总占地面积4295平方米,其中建房面积3200平方米,走入勤诒庄的外大门,是宽敞的院子,从写着“昭武第”的内大门穿过写有“昭武都府”的二道门,分别是下堂和上堂,开基始祖谢廷光官封昭武都尉,夫人佘氏于清朝同治11年10月受同治帝诰命封为恭人,这道圣旨完整地保存在上堂(即宝树堂)。</h3> <h3>火船码头是松口古镇不可不去的地方之一,这里依然是百年前的旧貌。旧时,江西、福建及蕉岭、平远一带人出南洋均从松口火船码头搭乘电轮,由汕头港转乘大轮,这里成了客家人飘洋过海生离死别的第一站。据说火船码头在最繁华时每天有300多条来往船只停泊,有6000多位旅客从这里进出,盛况可想而知。</h3> <h3>松口港曾是广东省内河第二大港口,是粤东、闽粤赣交汇地各县客家先民挥泪下南洋的第一站,客籍华侨根系于此, 枝遍四海,这个“火船码头”(即蒸汽船),因此成为海外华侨记忆中的起点,千年古镇松口现拥有海外华侨8万多人,历史上的客籍华侨漂洋过海多由火船码头登船,沿韩江转汕头直下南洋谋生, “一条江水向东流,送郎送到火船头,哪有利刀能割水,哪有利刀能割愁……”,站在这个昔日人来船往,如今却显得宁静沧桑的破旧码头,耳边不由响起妇女的山歌声,眼前不禁浮现出当年码头上客家人即将漂洋过海,惜别亲人的场景。</h3> <h3>松江大酒店位于松口古街区繁荣路,于1932年建成,四层高的洋楼,曾是梅州地区最早、最大的旅店。昔日,梅州地区的华侨出洋谋生或归国返乡多在此处投宿,松江大酒店是华侨漂洋过海的驿站,也成为了他们的心灵港湾。与火船码头共同见证了华侨背井离乡、远涉重洋的悲欢离合。它还是很多历史的见证,北洋军阀刘俊部曾在松口激战7天,松江旅社还曾作东路北伐军的司令部。码头建筑墙壁上还有历年洪水水位刻度,最高水位是1960年6月10日的60.4米,这里很多建筑外观看上去是干打垒土筑墙,居然没被水浸泡瘫塌,也算奇迹。</h3> <h3>近代很多风云人物都来过松口。1924年5月,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蒋介石,由汕头乘船赴梅县县城途经松口时,曾作短暂停留并下榻松江旅社。1926年6月,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莅临松口公学发表演讲,宣传革命时,也曾下榻松江旅社。1926年9月,国民革命军东路北伐军军长、潮梅警备司令何应钦部也来到这里。今天松口大酒店作为博物馆,展示当年松口古镇的旧貌和历史文化。</h3> <h3>松口古镇其实面积不小,街道纵横,在鼎盛时期,有1000多家的商铺林立其间,这里曾经商贾如云,汇集了众多机构及各种商铺,有“不夜城”、“小香港”之称。松口人对海外通邮、通航、通商不需经过当时的嘉应州城,海外信件的信封上只要写明"中国汕头松口转某村某人",便可经汕头港直转松口,所以有‘自古不认州’的美誉。</h3> <h3>松口古镇的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得天独厚,自成格局。有两山对峙称作“狮象把水口”、有称作“赤面石”的褐色峭壁、有建于明末的“峰呈天外秀澜向阁前回”的元魁塔;有历400年风雨的世德堂、有孙中山视察松口时住地爱春楼;有明末号称“简易行宫”的二何书院、有改良式的明清建筑世德新街。</h3> <h3>元魁塔,俗称松口塔,为明末翰林学士、东宫侍讲李二何倡建,历时10年才竣工。其缘起据传是因李二何中解元后曾先后四次上京会试皆受挫,觉得松口之梅溪出口处"山川文峰欠佳",欲建塔以补"风水"之不足。建塔之地选择在松口河去水转弯之处。该塔属楼阁式,呈八角形,有7层,高40余米。塔的最顶端嵌有底径约1米半,重达万余斤的铁铸宝葫芦,至今无人说得清它是如何被置于塔顶之上的。塔底层以方块花岗石作基垫,其余各层则全为青砖砌筑。</h3> <h3>有着近400多年历史的世德堂位于松口镇铜琶村下店,是一座三堂两横三围龙的客家围龙屋建筑,占地近7000平方米,置身古屋,犹如行走在一座偌大的“皇宫”之中。世德堂建于1645年,初建时有72天井,36厅,12个门楼,299间房,是其祖先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据传,明末翰林李二何(李士淳)在皇宫任侍读学士,教明末代皇帝崇祯的儿子朱慈烺读书。清兵入关,便携皇太子潜逃至福建,在老家松口建世德堂,为使朱慈烺称帝复明时作为行宫。</h3> <h3>承德楼是松口大力村的一栋十分华美的围龙屋,兴建于1908年,1918年落成。承德楼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 楼内有48厅、18天井、108间房。承德楼拥有大量极为精美的木雕艺术精品,厅堂上下、窗棂内外、梁柱东西、仪门左右,无处不是木雕的世界。木雕题材既有渔樵耕读,也有福禄寿喜;既有八仙,也有三国;天上地下,仙人凡夫,动物植物,无所不包,且雕刻技法高超。这几个地方离古镇还有一段距离,我们还有几个地方要去,交通也不方便,只好放弃。</h3> <h3>在古镇尽头,建了移民广场,还留有两部吊车,作为景物,展示当年码头繁忙的场景。这个广场,是列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移民记忆遗产的,还有一个主题雕塑,一个缕空的地球,上面有飞翔的和平鸽,不知是不是联合国移民纪念标志。古镇当地政府还是花了很大的力气来打造的,无奈地方小,财力有限,而又远离大城市,显得有些落寂。</h3> <h3>一路上还有好几个景点,该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路旁有一个小小的中山公园,小到在大城市里几乎算不上是个公园,一眼就可以看穿。因民国七年孙中山亲来松口视察,还到松口公学作过演讲,为了纪念取了这样大气的名字。现在外出,越来越离不开导航,但有时它也不靠谱,特别是在乡村。导航说古镇另一端有路乡村客运马上就到,等了半天还是马上到达。古镇太小,交通除了乡村客运,只有状况很差的火三轮,没法还是回到来时车站。</h3> <h3>时过境迁,松口古镇犹如一块化石存在当今的时代里,那些古老的骑楼没有过多的整修,那些早已过时的招牌依然还在墙壁上,没有旅游开发,也没有多少游客,其实这样也好,当我们的时代正犹如一列高铁飞奔前进时,总也该有几列绿皮火车来留住那些往日的回忆,松口古镇就是那列令人怀念的绿皮火车。</h3> <h3>叶剑英纪念园位于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距梅州市区33公里,就在公路旁。纪念园分为纪念馆和故居,以及广场园林等。故居建于清代,坐东北向西南。总面阔17.95米,进深26.32米,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平面布局为长方形,正立面设大门,大门两边对称筑厢房。灰瓦面,三合土墙体。在大门中轴线上置厅堂和天井,建筑简朴实用。故居是一座普通客家民间农舍、泥土石灰混合结构,共有15间房子,其中4间为叶帅家所有。</h3> <h3>不少到过叶帅故居的客人都惊叹地说:雁洋是块“藏龙卧虎”宝地。不错,你站在雁洋最高的五指峰上往下看,便可望见两条白练般的长河环抱着一座椭圆的个山,而山形似一伏卧体憩的巨虎,而这“巨虎”就是虎形村。叶剑英元帅的故居,就坐落在虎形山下。建国后,叶剑英分别于1951年、1953年、1971年和1980年四次回到故居。</h3> <h3>右侧第一间是厨房,第二间为叶帅父母亲的卧室,墙上悬挂着叶帅双亲的遗像,卧室里摆着古典风格的木床、木桌、木椅等,左侧后角二间分别是叶帅少年时代的卧室及书房。现有建筑面积350平方米。该故居按原貌陈列,对外开放。在故居旁边,还有宗族家人居住在里面,和韶山一样,生意也是打叶帅牌。这里宗族观念很强,还有叶帅的宗祠,牵的横幅就是家族聚会。</h3> <h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由当地政府及地区拨出专款进行部分整修。此时将宗族近房亲属后裔另迁它处安居,但我们参观时里面还有好多农房,有好多家人住在里面。1987年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对外开放,198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将故居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归属纪念馆管理。2001年由国务院宣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叶剑英元帅故居的左侧,有建于1989年的老纪念馆,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写了馆名。为现代园林式建筑,庄重典雅。纪念馆正门口左侧的台基上,一棵棵翠柏,一簇簇鲜花,掩映着叶剑英元帅的坐姿铜橡,铜像高2米,由中国著名的雕塑家刘焕章雕刻而成,像座上携刻着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供人们瞻仰。老纪念馆,比较小,大门紧锁,旁边已建有新的纪念馆。</h3> <h3>2005年重新规划动工建设新的纪念园,在2007年5月份叶剑英元帅诞辰110周年时向外开放。新纪念园占地482亩,总投资1.5亿元,按国家4A级旅游区标准建设,分人文秀区、纪念景区、生态林区、旅游休闲服务区四个功能区,由叶帅故居、叶家宗祠、叶剑英纪念馆、纪念广场、入口广场、题壁广场、泉井广场、诗林广场、石刻、亭子、果园、植物园、观景台、农家乐园、客家风情街系列景观组成。</h3> <h3>新纪念馆依山而建,高三层,外观呈几何构造,气势恢弘,极具现代化气息,融美观和实用于一体。采用原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馆名,馆前也有原叶帅塑像,只是尺寸比原纪念馆前塑像大。设四个展厅,以“少怀壮志、泉井情深、力挽狂澜、翰墨飘香、百战归来”五大主题序列,共展出叶帅各个时期的图文600多张、艺术品22件及一大批手稿、文稿、文献与实物史料,充分展现出叶剑英元帅崇高的革命风范、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伟大光辉的一生。</h3> <h3>新纪念馆除原有图片、铜像等实物展示外,新增场景再现、视频展示、油画作品等表现手法,便于人们参观和了解历史事件。第二展厅中高10米、面积90平方米的巨型浮雕,题为“大地回春”,表现的是粉碎“四人帮”后举国上下和人们欢悦之状。第三展厅中有《顶梁柱》浮雕,表现了叶剑英元帅的伟岸英姿,令人肃然起敬。通过大量图片、实物、艺术品的展示,集中而生动地展现出叶剑英元帅伟大光辉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h3> <h3>叶帅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非常熟悉,特别是他粉碎四人帮的功绩,对我们国家和我们个人来说,影响巨大。他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叶宜伟,字沧白,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后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四军参谋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率领所部教导团参加广州起义,任军事指挥部副总指挥。1928年赴莫斯科学习,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长,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西北军委会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工农红军学校校长,瑞金卫戍区司令,闽赣及福建军区司令员。</h3> <h3>参加了长征,任一纵队司令员、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到陕北后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参谋长,并协同周恩来在国民党统治区做统战工作。1941年2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北平市市长。1946年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首席代表。1948年12月—1949年8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副书记。</h3> <h3>建国后,历任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广州市市长、书记,华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南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南局代书记。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h3> <h3>1986年叶剑英逝世时,中共中央的悼词称他“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敢于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做出正确的决断”。更为人们传颂的,是毛泽东送给他的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素有“儒将”之称的叶帅,其过人之处大概是每临大事有静气,能在历史的大关节处明断是非,果敢抉择,且谋虑缜密。</h3> <h3>叶剑英最大的贡献有两件事:一件是1935年长征途中,将张国焘密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的电报报告毛泽东,保证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按原计划北上。另一件就是在粉碎“四人帮”这个问题上的决策和擘画。除此两件外,叶剑英一生中还有其他一些可为称道的“大事不糊涂”之举。如1922年陈炯明叛变,率部保卫蒙难广州的孙中山。在中共中央秘密策划南昌起义的紧要关头,叶剑英获知汪精卫、张发奎将诱捕贺龙、叶挺,便火速下山同贺、叶商量对策,保证了起义顺利进行。</h3> <h3>叶剑英纪念园虽然离梅州市区有30多里,依托纪念园,这里商业氛围和人气都很浓。交通也非常方便,出租车也多,还有好几路公交,发往市区和周边区镇。来时的路上,还看见有好多小景点和较有特色的建筑,因为时间紧,没有停留,直奔客家公园。客家公园又叫客家博物馆,梅州号称客家之都,应该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东西。</h3> <h3>客家一词源于清初广东粤西人对惠、潮、嘉移民的称呼。客家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本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南迁汉族移民群体中的一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古代客家先民的历史开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经西晋永嘉之乱、东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之乱,宋室南渡,中原汉族大举南迁,陆续迁入南方各省,经过千年演化,最迟在南宋已逐渐形成一支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的汉族民系。</h3> <h3>客家人以梅州、赣州、汀州、河源、韶关为基地,大量外迁到中国各地以及南洋乃至世界各地。 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既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更是文化层面的概念。客家语又叫客家话,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如在粤中有部分地区叫水源音,在粤东部分地区叫福广话、岭东语、广东话,迁四川后裔之语言又被称为土广东话,在江西部分地区叫赣南话、怀远话。在粤桂交区叫涯话、麻介话、新民话、麼个话等,在浙江叫汀州话。</h3> <h3>客家民系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民俗风情,神奇的迁徙历史,被誉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生活中的古典”,梅州市政府决定在客家公园内建设中国客家博物馆和黄遵宪纪念馆。客家公园位于梅州市区东山小溪唇,规划用地面积163.2亩,总投资约1.5亿元。</h3> <h3>博物馆正大门为圆形的两层牌坊结构,形似客家土楼,上书“中国客家博物馆”。入口处有一口古井,井栏刻“饮水思源”四字,寓意客家人从中原辗转南迁,对“根源”相当重视,时刻不忘“根本”。博物馆主馆是一座圆台形建筑,占地面积5984.7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馆内设有固定陈列《客家人》主题展览,向人们展示悠久厚重的客家历史和文化。</h3> <h3>中国客家博物馆,是一间收藏、研究、展示客家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由主馆客家博物馆和分馆黄遵宪纪念馆、大学校长馆、将军馆、华侨馆、客家匾额馆、梅州名人廉吏馆、展览中心以及《客家文博》杂志社组成。主馆馆内设有固定陈列《客家人》主题展览,以“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部分展陈客家渊源、客家风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内容。</h3> <h3>主馆旁边一座中西合璧的漂亮客家民居“达夫楼”,由毛里求斯华侨黎达夫先生所建。达夫楼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占地面积450平方米,楼顶有一座西洋大钟,非常洋气。梅州名人廉吏馆设置于达夫楼二楼,内设“梅州名人廉吏事迹展”。整个展陈以“景仰先贤、忠孝清廉”为主题,以宣传忠孝清廉精神和弘扬浩然正气,营造崇俭尚廉的社会新风尚。达夫楼一楼则为展览中心,是博物馆对外交流和展示的平台。</h3> <h3>达夫楼也可以说是客家博物馆的一件展品,建成年代为民国初年,采用了传统围龙屋加以西式装修的做法,使古老建筑焕发出异域清新气息。由于达夫楼和客家博物馆主馆仅一墙之隔,设计师就特意将博物馆紧邻达夫楼的这面外墙设计为玻璃材质,游客在参观客家围屋的模型之后,又能在这里看到达夫楼的实景全貌。犹如欣赏一个珍藏在玻璃盒子里的超级实物“展品”。</h3> <h3>梅州将军馆则位于纯厚楼内,占地面积5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是一座建于1946年的砖木结构二进二层杠楼式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该馆主要介绍和展示从辛亥革命以来的梅州籍将军的风采和历史功绩,分革命先驱、长征英杰、抗日名将、开国功臣、当代骄子、将军谱六大部分13个展室。共展陈545位将军,其中上将13人,中将116人,少将416人。</h3> <h3>大学校长馆位于先勤楼内,原屋主为张鹤贤。先勤楼占地525平方米,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是一座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砖混结构,二进二层两横四合院式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该馆主要介绍和展示晚清以来235位梅州籍海内外大学校长、书记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及主要贡献 。共展陈228位大学校长,其中正职103人,副职83人,院士校长10人,党校及干部培训类院校校长12人,成人高校类院校校长19人。</h3> <h3>在客家公园内,还有很多雕塑,这些雕塑都是由知名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无论是选用的材料,还是其艺术质量,都是很高的。在主展览馆前,是几组群雕,反应客家人的艰辛,人物群体动作的相互配合,神态,各个观赏角度,都作了充分考虑。放电影姑娘那座雕塑,神态倒也生动,好像放在那里都行,与客家文化缺乏必然的联系。客家母亲是最为感动人的,那种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甘为奉献的精神有所表达,只是觉得太年轻了,生活的磨难表达不足。</h3> <h3>客家博物馆在其它省市也有,成都市龙泉驿洛带镇老街湖广会馆,就是客家博物馆。该馆通过一件件实物、图片、雕塑、音像、文字等,重新展现了清初客家先民大规模入川艰苦创业的历程。这是中国一个完整反映客家人在川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的博物馆。洛带有一群客家人,被叫做土广东。现在洛带古镇以客家为特色打造,还建有客家土楼。</h3> <h3>这天客家博物馆展览未开放,外面逛一下花的时间不是太多,进门时就看见了东山书院,觉得不错,我们成为了最后一批入内参观的游客。正好是太阳快下山,光线表达力最强的时候,觉得景色特别富有表达力。书院位于广东省梅江区东山状元桥畔,是广东名校——东山中学的前身。</h3> <h3>清乾隆十一年嘉应州知州王者辅创建于东山右麓,有正楼3间,大堂3间,头门3间,左右书房1排。同治四年毁于兵火,光绪间修复堂庑,但两边书房未复。每年掌教修金、生徒膏火皆由州官筹措。黄遵宪在此兴办学,并题了"东山魁星灿;书院旭日荣”的对联。后来清末和民国著名的教育家、诗人丘逢甲为东山书院题了一幅楹联,“东下即天堑长江,淘不尽千古英雄,闲气钟人,伏处在草庐,谈道读经,海滨尚有无双士;山中知盛朝甲子,等养成一门将相,奇才应用,肃清遍寰宇,崇文尚武,儒行终能溢九州。"对其溢美赞赏之词,耀然纸上。</h3> <h3>东山书院脉承着嘉应州弥足珍贵的文化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厚实的门墙青瓦传承着灵动的历史,录载着梅州人文。清光绪三十年爱国诗人、外交家、教育家黄遵宪先生,在书院创建“东山初级师范学堂”,培养了众多爱国兴邦之士。爱国名士丘逢甲先生亦曾讲学于东山书院,在东山书院撰写了嵌“东山”长联,楹联含蓄地道出东山书院虽僻处山城,亦足承载客家人不凡之志。</h3> <h3>该书院还是叶剑英元帅的母校,也是曾宪梓、叶选平的母校。据考证,自宋代以来,梅州地区私塾、书院遍及城乡,有“十室之邑,必有一校”之说,但留存下来的只有王者辅倡建的这座书院。1964年,大文豪郭沫若到梅州考察,曾写诗夸赞此书院:“文物由来第一流”。如今,它已历经260多年的沧桑,成为梅州文风鼎盛、喜学重教的一个象征。另外,还是我国客家地区规格最高的“重檐歇山顶”式书院建筑。</h3> <h3>1913年,在梅州务本中学就读的青年叶剑英,因不满学校当局压制言论、迫害进步学生的行为,与100多名进步师生退出“务本”,在地方进步人士和海外华侨的支持下,到王者辅留下来的东山书院创办了“私立东山中学”。在其后的2年8个月里,品学兼优的叶剑英连续两届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会长。其间,他在校长、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自制教学用具,勤俭办学,还成立了国文、英文、数学、理化、社会等研究社,设立了演说会、游艺会、新剧社等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使东山书院再次名声远播。</h3> <h3>在历经百年孕育无数英才后,如今已回归宁静,成为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儿女。2008年,东山书院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随着人文内涵的不断充实,东山书院将逐步与其附近的状元桥、黄遵宪公园等景点连成一体,真正形成一个彰显“文化梅州”旗帜的人文历史大观园。</h3> <h3>东山书院旁的状元桥,起名源于“百花洲尾齐洲前,此地出状元”的古老谶语。另相传,宋末状元文天祥抗元抵达梅州,曾经过此地。清代文风鼎盛,虽没有出状元,但也涌现出多名传胪翰林,以及黄遵宪等著名人物。状元桥明代永乐年间桥毁坏,当时的百姓受条件限制,架设木桥,乾隆年间知州王者辅,筹资将木桥改建成双洞石拱桥,并为之易名为“灵济桥”,不过人们依然习惯称之为“状元桥”。</h3> <h3>过了状元桥,就是攀桂坊,一听就知道是个具有美好祝愿和含义的名字。作为梅州古城东郊这片区域的符号,攀桂坊恰如其分地概括着这片古老社区的文化特质。说攀桂坊古老,是因为她至少已有千年的历史。而今的梅州城区,城市建制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城墙的构筑则始于宋仁宗皇祐年间,这一梅城人文社区除培养出黄遵宪这位客家历史名人外,还培养出三位翰林,包括进士、举人、贡生等有功名的文人上百人,留下李黼平、叶璧华、李光昭、黄药眠等著名诗人的生活足迹;攀桂坊还是梅县近代教育的策源地,见证梅州从科举到现代教育的辉煌。</h3> <h3>弹丸之地,翰林进士举人辈出。时光流转,在科举时代,攀桂坊是翰林进士、举人秀才成堆的地方。早在元朝天历二年,前朝南宋乡贡进士杨圭在这里立了座叫 “攀桂坊”的坊表,正是期望士子“蟾宫折桂”的命意。据《康熙程乡县志》记载,宋末,另一位乡贡进士侯安国来梅城教学授徒定居攀桂坊,那位后来追随文天祥誓死抗元的蔡蒙吉就是他的学生。因之,攀桂坊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 </h3> <h3>椿荫堂位于周溪河畔的小溪唇,与对岸的东山书院相望。椿荫堂的创建者黄涛绶是清朝嘉应州的盐商,建于清光绪年间,有5房1厅,与椿荫堂相连,是椿荫堂私塾,供邻近学子就读,曾培养出文举人武举人等。黄药眠后来就居住在此,建筑面积4470平方米,因屋址有深度而无阔度,故屋主匠心独具,将屋建成五堂两横,显得高大而宽阔。</h3> <h3>杨绍穆故居中将第,原名“拔元第”,坐南向北偏西,有300年历史,占地面积1040平方米,三堂四横结构,有房53间,为杨姓十五世祖所建。其后裔杨绍穆早年留学&nbsp;日本&nbsp;历振式联队官见习,清宣统元年,任正六品副军校,毕业后回国参加孙&nbsp;中山&nbsp;先生领导之北伐军,任过段祺瑞政府中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梅县抽壮丁频繁,该屋村民为起到威慑作用,从大门上取下“拔元第”匾额,凿上“中将第”屋名,此后,“拔元第”改称“中将第”。</h3> <h3>文武齐晖老谢屋,坐西向东偏北,有280年历史,占地面积2725平方米,为三堂两横一围龙布局,有房46间,外门楼悬山顶,灰瓦面,凹入式。谢熙封,&nbsp;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武举人;谢伦封,&nbsp;清康熙四十四年乙酉科武举人;谢义谦,清光绪十五年己丑科举人。因一家人中,既有文举人,又有武举人,故命名为文武齐晖。</h3> <h3>叶璧华字润生,别字婉仙,能诗善赋。叶璧华在嘉应州城原培风书院旧址创办了公立“懿德女校”。此男女平等入校求学的风气,首功应归于叶璧华。叶璧华与夫君李蓉舫结为连理,夫,被时人称为“梅州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叶璧华出生于举人之家,夫君李蓉舫秀才出身翰林门第,可谓门当户对。然而,科场的失意让他常年漂泊异乡,以教书为生,尔后中年早逝。从思念到追忆,叶璧华用她那纤弱美丽的搦管,留下一部《古香阁集》,为攀桂坊百年诗坛的风华抹上一丝华彩。</h3> <h3>这片人文之地,真正高潮是黄遵宪故居纪念馆。它与客家博物馆隔河相望,有桥相连,在门前建了广场,占地面积1.53万平方米。纪念馆景区 分为人境庐、荣禄第、恩元第;仿古城楼、黄遵宪纪念广场、仿古风雨石拱桥、铜像、碧玉亭、黄遵宪纪念诗廊、书香园林等人文秀区及客家食肆、古玩街、亭廊、碧玉亭、仿真人雕像等服务区等。</h3> <h3>黄遵宪,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代广东嘉应州。中国近代卓越外交家,启蒙思想家,改革家,著名爱国诗人。历任清廷驻日本、英国参赞,驻美国、新加坡总领事,湖南长宝盐法道,并署理按察使。为纪念黄遵宪这位近代先贤,人境庐于1982年3月修复竣工并辟为纪念馆形式正式对外开放,现评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现代教育基地。</h3> <h3>人境庐舍筑有花圃、假山、&nbsp;鱼池&nbsp;、五步楼、十步阁、息亭、七字廊、无壁楼、卧虹榭和藏书阁等。曲径回栏,花木掩映,景致清雅。黄遵宪晚年蛰居人境庐,创作大量诗歌,并自选和编订了《人境庐诗草》。这座故居占地面积不大,但建筑精巧,布局合理,藏书室内有黄遵宪的各种著作和读过的书共8000多册。</h3> <h3>庐中保留着黄遵宪亲自撰写的对联,如会客厅对联:“万丈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另有一联:“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都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这故居的环境。进入人境庐,你就会感到这是别开生面的文化景观馆内陈列的大部分为明清时期的匾额,分为功名匾、寿庆匾、字号匾、门楣匾、堂号匾、功德匾、综合匾七部分。</h3> <h3>攀桂坊这片区域,正在进行打造。但除了黄遵宪纪念馆外,其余纪念建筑都还有住户,虽然大的建筑格局还在,但违章建筑也不少。要完全打造成型,看来还有很艰苦的工作。作为客家之都,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体现其精神,还是值得称道的。我们在梅州的参观时间虽然只有一天,有很多标志景点没打卡,但主要的历史文化,客家文化精华,应该都领略了。开个玩笑,是否可作为梅州一日游的攻略,作为标准行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