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研室地理教研室主任苏延欣在泰安二中指导高三后期教学工作

Lily👣

<h3>第二节课苏老师在高三二十三班听范新老师的公开课</h3> <h3>范新老师分析如何结合图分析内力作用</h3> <h3>听课完成后,苏老师和高三五位老师进行了座谈</h3> <h3>苏老师围绕“教师如何做课堂中的工匠”为主题,对教学工作提出了细致的要求。</h3><h3> 首先,针对目前教学现状:1.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使课堂缺乏体系感。2.教学中追求走捷径、短平快。3.教学体系不完整,学科思维难建立。4.课堂中,说的多写得少。老师包办的多,学生体验的少。</h3><h3> 针对以上情况,苏老师提出了针对性的要求和对策:</h3><h3> 1.课堂中建立好知识框架,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成长方面,知识框架的建立有利于帮助自己提升教学水平。</h3><h3> 2.强调地理场景的还原,知识体现地理过程的分析。例如,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可以画出河流图,在图上讲解一串问题。文字内容图解,学生能更好的理解。</h3><h3> 3.一节课精讲两点或几个题,从地理原理和场景还原角度,彻底讲透,课下进行变式题训练。</h3><h3> 4.地理答案组织标注化,严密性,一个要点两分,让学生列出来,记下来,落实好。同时,必须引导学生想出来,解析行成答案的过程。</h3><h3> 苏老师围绕“工匠精神”在二轮复习提出更高要求,放慢步子,深化知识,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工作。</h3>

老师

教学

课堂

高三

地理

知识

范新

学生

教研室

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