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6

看完影片后,同学们写了观后感!

《信守》观后感
八年级十一班 申雨璐 指导老师:张培军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观看了电影《信守》。
本片根据计宗英老人真实事迹改编,讲述老人孝老爱亲高尚品德的感人故事。
65年前,17岁的计宗英嫁到孙家,那年豆豆8岁,7岁因患天花失明。计宗英的细心与温柔得到了全家人的认可。计宗英答应公公嘱托,一定会照顾豆豆一辈子。计宗英的善良化解了儿子立冬与豆豆的矛盾,不甘成为立冬眼中废人的豆豆,放羊时因听收音机入神而丢了羊,心急寻找羊却不慎掉下山崖摔断腿。本想死了一了百了。大雨夜计宗英和丈夫在山崖下找到了受伤的豆豆,豆豆被计宗英的善举感动,从此亲切称呼计宗英为嫂娘,豆豆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为自己捏好了骨,多年来也替村里乡亲捏骨。
孙秉德去世之后,计宗英一如既往照顾豆豆,却招来村里人的闲话。计宗英不但没有退缩而且还还把她回娘家的弟弟推出了门继续支撑一个孙家。
21世纪生活改善,孙立冬将计宗英和豆豆接到县城准备享受天伦之乐,但就在此时却发现孙豆豆已是胃癌晚期。不愿再拖累嫂娘的豆豆拒绝治疗,让嫂娘带自己回到老家。
2018年1月,孙豆豆在弥留之际最后一次吃到嫂娘做的搅团,亲 对嫂娘说出了藏在心里几十年的感谢话,如果不是嫂娘,豆豆早就不在人世了。说完后豆豆永远闭上了眼睛。因为计宗英孝老爱亲的高尚品德,孙豆豆身残志不残的自强精神,整个白宝村村民自发参与孙豆豆老人葬礼,将老人圆满送终。
在生活中,信守一个小小的承诺都很难很难。例如每天早到校,这一小小的要求,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承诺,一个抽象的字眼,连小小的承诺都无法信守,找各种理由推脱的人数不胜数。叶宗英老人身上的美好品格,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很难再找出像这位老人一样拥有如此美好品格的人了;我们都不得不赞叹,承诺的力量是伟大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将老人这种美好品格发扬光大,让中华文明代代传承!
孔子曾经譬喻:“人而无信,正如大车无輗,小车无軏,何以行之?”忠诚守信,是立世的根本。在过去农业社会,交通不便,通讯设备不发达,出外就业的人要靠信差投递家书、传递口信,甚至寄送物品。彼此之间,并没有契约,也没有证人,靠的就是一份诚信;即使千山万水,餐风露宿,信差务必完成所托,这就是“承诺”的力量。《信·守》中的计宗英老人做到了,一句承诺,信守一生,人生有多少个65年呢……


《 信.守》观后感
八年级十二班 罗文洁
指导老师:尹莉莉
诚信从何而来?如何是诚信?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确立诚信,如何实现诚信?
孔子曾经譬喻:“人而无信,正如大车无輗,小车无軏,何以行之?”忠诚守信,是立世的根本。在过去农业社会,交通不便,通讯设备不发达,彼此之间,并没有契约,也没有证人,靠的就是一份诚信;即使千山万水,餐风露宿,信差务必完成所托,这就是“承诺”。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了信守这部电影。他讲了一个信守了65年的一个故事。流年匆匆,但信守的心从未变过。故事一开始,饰演了一个北方的小村庄,有一个人去世了,大家都来为他祭奠。这个人叫孙豆豆,他安静地躺在棺材里。前堂坐着一个年纪很大了个女性,她是孙豆豆的嫂子,她照顾了孙豆豆整整65年,只是因为一个承诺。在那个地方,为人“披红”是表示对人最大的尊敬,村民们为她披上披红,她却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群众。他一辈子送走了自己的儿子,送走了自己的丈夫,送走了自己的公公,最后他送走了自己的叔子。接着,故事情节切换到了他年轻的时候,这个女人在和她的丈夫拜堂成亲,成亲了之后,她入了洞房,有婶婶给他了一碗长寿面,他忽然听见外面有人在哭,他走出去一看是她的小叔子孙豆豆因为饿,所以在外面哭了,而且孙豆豆是个盲人,他看不见,于是她就把这自己的这碗长寿面,给了孙豆豆。而这一切都看在她的公公和她的丈夫的眼里。而他和他的叔子的故事也从现在开始了…………
她照顾她的小叔子,一个盲人,孙豆豆一辈子,不曾有半分怨言,只是因为他生前承诺过她的公公一定要照顾好孙豆豆。一个承诺,持之以恒的一个承诺,持续了65年。他不离不弃的照顾自己的亲人,这种精神需要我们学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其中感人的故事情景,让我和我的同学们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还有那生动逼真的神态。让实践诚信这一行动,深深的刻印到我们的心中。在班上,我们很多人都立誓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要让诚信成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
在我们朴素而平凡的生活中有谁真正的做到了持之以恒,一成不变的诚信呢?
《信·守》中的计宗英老人做到了,一句承诺,信守一生,人生有多少个65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