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摄影诗文选粹

风从海上来

<h3>骑行,就是不忘初心,和一群志趣相投、充满正能量的人,一起前行在逐梦的路上。低头,是坚定有力的踩踏;抬头,是青春的诗和不再遥远的远方;回头,有一路相随的故事。</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感路清流关</b></h1><h3><br></h3><h3><br></h3><h3> 对"关"的感知,还是通过"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诗句。知道滁州有个清流关是2013年之秋,当时因慕其名,便随椒陵几位骑行过关的大侠准备"入关"。无奈在滁城突遇大雨,只得悻悻然调转车头打道回府,之后多次在此关外不远处骑行,却难以如愿。</h3><h3> 今冬在全椒境内探路骑行,收获颇丰。近日,我开始将目光移至周边县市新风景。听滁城骑友说,花山那边正修建一条通向清流关的大路,便怦然心动,决定周末为探路骑行清流关。</h3><h3> 既然探路,就临时抱佛脚找度娘打听一下清流关的相关近况。看到的多是感叹古关隘的凄凉和古驿道的破损,联想到深冬更显山景荒凉,我不由得心生愁意。</h3><h3> 但骑行永远在路上,探路又总令人乐此不疲。三九的最后一天(2015年1月17日),一反平常似春暖,当然需提防汗后的感冒。天奇单车"十三太保"按计划从文昌桥出发,经"村村通"路,过石沛,上花石公路,到达滁州花山。按谷歌图指引,果然找到了通往清流关的花山路。只可惜不到6公里的宽敞柏油路,我们还没骑过瘾,就遇到了一段泥土路。这条直达清流关的路,就在初具雏形的清丰路与花山路的交汇处。</h3><h3> 一路匆匆,我们很快就到了清流关下。远远望去,清流关门楼位于三峰交口,地势险要,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难怪这里曾经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且有"九省通衢"之誉,它让我对"关"有了新的认识。</h3><h3> 过了关门,就踏上了真正的古驿道。这条宽约2.5米的古石道上,车辙至今仍清晰可见,有的深达15厘米。千百年来,有多少独轮车从此经过,当年这里是何等繁华!</h3><h3> 清流关现存的古驿道分为三段。第一段为门楼到村后古树,石板路穿村而过,估计这里曾经是辉煌一时的古驿站。青条石还算完整,但断断续</h3><h3> 续,车辙被脏污的东西遮盖了。第二段为古树至古关隘口,这段路保存最为完好,青条石连贯至远,左右各有一道比较深的车辙。巧合的是,我们推着现代山地车"重蹈覆辙"绰绰有余。也许当时人流、车流汇集,分上下道而行。据史载,古道旁曾立有"贱避贵、幼避长、轻避重、缓避急"的路碑,类似现代的交通警示标志,只是这里早已人迹罕至而无需提示。第三段是古关隘口往北下山的路,长约100米,路上的青石板残缺不全,破坏比较严重,基本看不到车辙了。</h3><h3> 史上还记载,古驿道自南唐开凿修建,经清流关的一段为7.5公里长,有"上七下八"之称。可现存不到两公里长的古驿道,平日骑行最多需一刻钟,而此次我推车步行足足用了一个小时。这回,"哥推的不是车是历史,行的不是路而是感悟。"缓步走在前人用脚磨光的青石板上,仿佛置身于车水马龙之间。一步就是一段历史,石辙就是岁月之痕,让人不由得感叹岁月沧桑、人生无常。看关内清清溪流,联想到古代有名的"清流四景"(古迹春晓、清泉古井、中秋望月、清流瑞雪),此时更显凄凉,真是"好景不长在"啊!心想,如果春天来此看青山绿水,肯定心情好多了。伫立于深邃幽暗的关洞,看着残留的"清流四石"(上马石、点兵石、磨刀石、试剑石),眼前恍惚就是千军万马激烈厮杀的古战场,我又感叹起美好时光的来之不易。而丢弃于地的"根"字古石碑,告诉我们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往日的辉煌终将成为记忆,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不能丢,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还要代代传承。这不正是时下国人都乐于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吗?由此我想,政府有关部门眉睫之事就是,尽快出手保护好清流关古文物,那样,待清丰路修好后,游客定会纷至沓来。</h3><h3> 骑行的过程无外乎赶路、敢路和感路,如同人生之生命、生存和生活。赶路只需足够的体能和良好的心理便可骑得更快、更远;敢路就是敢于探新路、骑险路,要有一定的勇气和经验;感路则是从骑行中感悟人生,要用心感受旅程,也是骑行的精髓和更高境界。</h3><h3> 此次骑行清流关,我不仅与大多游客一样,看到了古关隘的凄凉和古驿道的破损,还更多地从中有所领悟。</h3><h3><br></h3><h3><br></h3><h3>(本篇散文刊登于全椒县文联主办的《笔峰》文学杂志2017年总第10期和2018年8月21日的《滁州日报》,这也是我真正意义上的文字首次铅印。特别感谢县作协林如玉秘书长今年牵头创办了全椒笔峰文学沙龙,使我重燃热情将以前写的网络游记整理成纯文学作品,也感谢他的精心修改润色。)<br></h3><h3><br></h3><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心灵之约</b></h1><h3><b><br></b></h3><h3> </h3><h3> 自古都是先有河流,后架桥梁。远的不说,近年来国内桥梁建设可谓登峰造极,新纪录频频出现。远方的桥,它们的美观、作用和故事,我不想多说,因为家乡的桥更让我魂牵梦绕。</h3><h3> 我的老家就在滁河北岸的水乡。祖辈以耕作为生,虽然曾经遭受河水泛滥之灾,但更多地感受到滁河能排涝、灌溉带来的恩赐。即使一河之隔,因为过河只能借助于小船,河两岸居民的语言和风俗习惯也明显不同,当地人习惯称对岸的和县石杨镇人为“河南人”。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小时候为了省下珍贵的一分钱,与小伙伴们经常赤脚坐私人小船到对面的石杨镇,有时脚被碎玻璃碴刺得鲜血直流,也毫不顾及,仍觉得快乐无比。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在宽阔的河面上架座桥成了两岸人民的共同梦想。</h3><h3> 小时候,听大人们常说起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时任中共全椒县委书记的王枫为了开辟新交通线,经常往来于滁河两岸。有一次在日伪军的追击下,他借用老乡的木盆强渡滁河,不慎落水而英勇牺牲,最后长眠于南屏山上。烈士的鲜血抛洒于滁河水,永远流淌在人们心中。如果当时有座桥,也许全椒人民的抗战历史会重新书写。逢清明节上南屏山祭扫王枫烈士墓,我就想到了滁河,想到了河上何时有座桥。</h3><h3> 2001年,期盼已久的滁河官渡大桥正式建成通车,一桥横架南北,从此天堑变通途,圆了滁河两岸人民的夙愿,也告慰了烈士的在天之灵。我2013年开始爱上单车运动,骑行首秀的第一站便是香泉湖,不仅仅是想从家乡骑向远方,更因为我与官渡大桥有个“心灵之约”。当我骑行在雄伟的官渡大桥上,看着小时候赤脚乘渡船的地方,我悲喜交加。我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一朝圆梦!</h3><h3> 随着单车的轮迹越走越远,几乎赏遍椒陵美景,但我最想看的还是滁河两岸的风景,因为这里是我永远的根,有我诉不尽的乡愁。2013年的重阳节,我特意组队首次沿着滁河北岸大堤从官渡往古河方向探路。河堤都是简易土石路,别说下雨天寸步难行,即使天晴骑车也非常之难。厚厚的一层石子,路面非常滑,一路爆胎几次,还有人摔车受伤。这个对我们还不算多难,更艰难的是从卜集到古河段滁河大堤,有三道宽大的缺口,仿佛难以逾越的鸿沟。我们不得不绕道乡村小路,为此好几次都迷了路,有的路段还不得不扛车艰难穿过,可谓吃尽了苦头。我们期盼着早日建桥,一路畅通。</h3><h3> 感谢政府出于防汛需要,并借机打造国内最时尚的全椒“水漫城”,近几年斥巨资重新修建了滁河北岸大堤。荒草圩至古河段滁河大堤于去年全部建成了柏油路,骑行人又开始穿梭在风景秀美的绿色大堤上,看百舸争流,听群鸟齐鸣,心情怎能不舒畅?</h3><h3> 近日,听说以前闻之色变的几处支流缺口全部建桥修闸,于是2018年9月8日,秋高气爽,我们利用周末再次组队,浩浩荡荡沿着滁河大堤骑向古河。一路谈笑间,轻车已过卜集老街。以前的三处支流口,有两处被填平后安装了道闸,另一处跨度最大的新建了大桥。从今往后,荒草圩至古河段滁河大堤近50公里便是一马平川、畅通无阻,一路水乡风景尽收眼底。与全椒县政府正全力打造并已基本成型的“文慢城”(环襄河景观带)、“山慢城”(美好乡村建设一环线)相呼应,成为椒陵又一条绝佳的旅游路线。</h3><h3> 滁河大桥和大堤的历史变迁,一端是旧时代苦难的缩影,一端是新时代的圆梦之作。我在想,政府架起的不仅仅是看得见的钢筋混凝土大桥,更是深入人心的“心灵之桥”!</h3><h3><br></h3><h3><br></h3><h3>(本篇刊登于全椒县文联主办的《笔峰》文学杂志2018年总第12期)</h3><h3><br></h3><h3><br></h3><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b>“儒林之花”香醉人</b></h1><h3><b><br></b></h3><h3><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先人折桂赠花栽,</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后辈精心垒护台。</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古沧桑常翠绿,</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香飘万里引亲来。</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h3><h3> 这是我2018年10月13日骑行马厂镇铜井村老冯村民组观赏古桂花时即兴赋诗一首《七绝·神桂飘香》。这可不是一般的桂花树,树龄有130多年,树高七米左右,冠幅八米有余,外形如一个硕大的馒头,树干一米以下没在花坛土堆中,出土分五枝主干,每干直径均有二十公分左右。此株为金桂,每到花季,满树浓绿的革质叶间,镶满金黄色花序,浓郁花香,十里皆醉。每逢润月年份,桂树还会花开二度,可称“椒陵一奇”。虽然这里距离全椒县城不足30公里,但由于身居群山之中,难免“深藏闺中人不知”,我与它因骑行结缘,具体还要追溯到四年前。</h3><h3> 自从2013年爱上时尚的单车运动,就琢磨着结合在县内开辟新骑行路线、游览椒陵更多美景的同时能做点公益事情。在县林业局和几位铁哥们的支持下,于2014年5月自发组成了“遍访椒陵古树行”爱心骑行小分队。经过一个半月的艰辛寻找,轮迹几乎遍布全椒的东南西北,对登记在册的35株名木古树逐一探访,不仅做到了“一个不能少”,还提供了几株疑似古树的线索。在探访古树活动中,除了为千百年古树的顽强生命力所折服,更为保护古树所涌现的可歌可泣故事而感叹。其中,老冯桂花为全椒唯一的古桂花树,它的故事就像芳香的桂花让人痴迷。</h3><h3> 老冯村民组周围青山环抱,溪水潺潺,环境极为幽雅,古桂花树就在村民冯其顺家的院内。冯家院落不大,桂树位于院南角。据其介绍,这是他曾祖父冯德荣在同治、光绪年间考中秀才时,县衙所赠的四株桂花苗,取“贺中榜、再折桂”之意。古时,科举考试恰逢秋季桂花开,秀才是科举制度中的一级阶梯,时人赠桂是对秀才的良好祝愿,故有“儒林之花”之美誉。</h3><h3> 四株苗栽植后仅存活一株保留至今,因该树的弥足珍贵和特殊意义,冯家一直将其作为祖辈留下的宝贵遗产精心管理、倍加爱护。1954年冬季特别冷,部分树冠枝干被冻死,冯其顺便在距地一米处锯去死枝,并砌了个直径两米五、高有一米多的大池,堆土将树根覆盖,形成现在高高的花坛,开春后桂花老桩上又发出新芽,而且越长越兴旺,逐步又形成了茂密的树冠。1990年起不断有人出高价购买此树,特别是前几年居然有人出高价18万元,冯其顺却一直不为所动,以“绝不卖老祖宗的东西”回绝。每逢金桂花开,冯家每年适时采摘,融于山茶,有访客至即奉上一杯浓香的桂花茶。</h3><h3> 2014年6月,骑行爱心小分队慕名登门拜访了老冯古树和保护神冯老夫妇。之前他们经常接待买古树的人,这回听说是来保护的,非常热情地用百年桂花茶招待我们,还向我们讲述保护古树的有趣故事和桂花的诸多妙用,临别还邀请我们有空来喝特酿桂花酒,待我们如同亲人,在人心浮躁、信任度不高的今天,能结下如此古树亲情确是难能可贵。</h3><h3> 时隔一个月后,骑行爱心小分队为了感谢古树保护人的公益之心和默默奉献,特意带上慰问品再访老冯桂花。冯老夫妇很是感动,盛邀我们留下作客,品尝桂花酒,被我们婉言拒绝。像这样的好人不应该被社会忘记,不然哪来的古树常青,我们还与老夫妇相约等到桂花香时再来一睹其满树金色之风采。</h3><h3> 从此后,这块四季常青的绿色“馒头”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更惦记着何时能闻到神桂之香。虽然后来也两次骑行路过探望,却始终未能如愿。</h3><h3> 2018年国庆节再启探访古树活动,恰逢满城桂花香飘时,便急忙带队来到老冯。刚进村口,就闻到了阵阵桂花香,循香来到古桂花树前,印象中的绿色“馒头”换成了金黄色,让人十分惊喜!可冯老夫妇不在家,村民告知在村西头的菜园地劳作,我便骑车前往。谁知二老见我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怎么到现在才来?”,仿佛一直在等待着我们来闻桂花香、喝桂花酒,顿时内疚、自责的同时眼泪也忍不住潸然而下,这是多么淳朴的乡情、多么深厚的亲情,怎不令人感动。</h3><h3> 桂花树好像比四年前更高大、更健壮,可老夫妇却更显老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好客,连忙拿出自己种的、煮熟晒干的板栗招待我们。在随后的闲谈中,得知老夫妇的子女在省城工作,年过八旬的冯伯母近年身体也不太好,子女也多次力劝他们搬到省城来享享福,但他们就是放心不下古树,依然甘愿清贫、坚守老宅,与古树为伴。近期又有人不死心多次来出高价购买古树,他们说这是祖宗的精神遗产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多少钱也不能卖。这种无私和大爱,才是真正的中国精神,也是我们探访古树的最大收获!</h3><h3> 走进桂花树,片片桂花深若黄金,如同一束束金穗,正如古诗所写“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硕大的花瓣散发出迷人悠长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魂牵梦绕。其大、其色、其香,绝非一般桂花树可比拟,饱含着老夫妇的心血和汗水,这样的桂花茶、桂花酒也非常人可以享受。太阳光透过金色桂花缝隙折射出一束束神奇的光环,花儿显得更耀眼、更神秘,也照亮了我们的心房,愿给人们带来幸福!这一切都要感谢桂花树的保护神冯老夫妇。明年神桂飘香时,我们定会再来看望、慰问您们,在此,向您们道声“辛苦了,谢谢”!</h3><h3>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秋,果若飘来天际香。”四年的期待,今天如愿闻到了椒陵最香的“儒林之花”。神桂飘香自然令人陶醉,但远不及冯老夫妇的古树情深,桂香中飘来的家风传承和无私奉献精神,才是探访古树的真正意义所在,真诚祝愿“儒林之花”永葆青春、花开更香!</h3><h3><br></h3><h3><br></h3><h3>(本篇刊登于全椒县文联主办的《笔峰》文学杂志2018年总第12期)</h3><h3><br></h3><h3><br></h3><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芦花飞雪天河边</b></h1><h3><br></h3><h3><br></h3><h3> 我爱秋天的彩色,尤爱那一簇簇、一片片白色的芦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更感叹于芦花抵抗风雨的抱团精神和无比坚强的生命力。</h3><h3> “赏遍椒陵山水翠、柳风荷韵入诗囊。”作为酷爱自然、崇尚环保的单车人,对全椒县境内最富观赏性的芦花了如指掌。周岗大桥附近的碧云湖芦花荡、十谭工业园荻花园到了深秋时节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甚是壮观,让人流连忘返。我也曾尽兴拍摄了不少芦花美图、即兴写过赞美芦花的骑行游记。其他摄影人和文人骚客也趋之若鹜,五次三番前往采风、创作,可见芦花的魅力所在。</h3><h3> 今年立冬前,有幸欣赏到全椒县另一片的天河芦花。骑友们之前已多次欣赏椒陵美丽的芦花,本不计划再组织欣赏芦花的骑游活动,只是借着探访古树公益行顺便看看。然而就在我打开谷歌地图筹划周末骑行探访石沛镇古树路线时,突然发现一个从未听过的名字“天河”,而且它距离全椒碧云湖的泄洪口不远、山湖大道的边上。小河的两岸都是树林杂草,以前我带队经常骑行与之擦肩而过。隔河眺望,天河北岸边确有大片芦花,揣摩着应该不会碧云湖芦花荡、十谭工业园荻花园的芦花更美,不过尔尔,何况当时难觅路线,骑车过河非常不便而放弃。可这回图上清晰可见一条穿山小道可以通达,以前我也多次查找却不曾发觉,真的应了“无缘咫尺是天涯”,期盼这次有缘来相会。</h3><h3> 轻车熟路到达枣岭,再按图索骥,沿着一条比较隐蔽的羊肠小路进山。穿过一个只有几户人家、名叫小尤郢的小山村,来到一座小山头下,再向前已无路可走,如同走进了死胡同。正一筹莫展之时,幸得留守村庄的一位善良老者指点,原来我们要找的天河芦花荡就在山路尽头往南一拐几十米就到了,只是山上杂草丛生挡住了非常隐蔽的小路,真乃“柳暗花明又一村”。</h3><h3> 站在天河的北岸向山坡上望去,连在一起、总计有几十亩大的片片梯田满是野生的芦花,咋看还以为是人工种植的。看上去非常有层次感,山坡上就像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如果航拍出来,绝对可以假充真。金风吹过,朵朵芦花飘出的花絮漫天飞舞,汇成整片雪白的花海,“芦花飞雪”的壮观场景令人震撼。</h3><h3> 漫步在芦花丛中,饱满、硕大、低头的白色芦花穗,已近谢幕但仍挺拔而立的红色芦花杆,芦花间在阳光照射下泛出迷离光彩、像铺了一层厚厚地毯的彩草,让我仿佛置身于五彩缤纷的天上人间,难不成“天河”之名由此而来。这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碧云湖芦苇荡和“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的十谭荻花园有所不同,由于面积更大、错落有致、积水少而更易赏拍,算得上目前全椒欣赏芦花最理想的地方。</h3><h3> 有了芦花,秋天才有其特殊的意境美。有的低着头,有秋的谦逊;有的一直昂着头,有秋的傲然;花穗蓬勃似小家碧玉,也有呈金黄色,似大家闺秀,更多的是紫红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都显得华丽多彩,恰似佳人浅浅微笑,没有一丝对秋的伤感,相反,它更像是在拥抱最后的秋天。</h3><h3> 一夜西风,一夜霜露,不仅没有枯瘦了芦花,反而恣意了芦花,与许多花卉不同的是,芦花没有萎靡不振,却以秋风为梳,秋露为油,舒展出柔曼的身姿,给人以秀发之美。</h3><h3> 青山绿水间的天河芦花是深秋最后一幅诗意的水彩画,远天空阔,层林尽染,河水宁静,白露为霜,一大片雪白似的芦花渲染着秋之苍茫。 </h3><h3> 迷离的阳光下,那朵朵蓬松雪白的芦花,熠熠生辉,同时照亮了我的一颗心。“遍地叶落送晚秋,芦花一夜成白头。”及至深秋,这轻舞的纯白,成了芦苇生命的最后一道亮色。</h3><h3> 见多识广的骑友们也欣喜若狂,尤其是穿着靓丽多彩骑装的美女,一个个就像唱着歌儿的小精灵,穿梭在芦花雪海中尽情赏拍。</h3><h3> 我更欣赏芦花的独享安宁。高山下、天河边、丛林中的这片芦花荡犹如大家千金“深藏闺中人不知”,但它并不在乎有没有人来观赏,落得个悠然自得、蜂蝶远离,这不也正是时下许多人追求的清静闲趣的乡野生活吗? </h3><h3><br></h3><h3>(本篇刊登于全椒县文联主办的《笔峰》文学杂志2018年总第13期)</h3><h3><br></h3><h3><br></h3> <h3><u><br></u></h3><h3><u><br></u></h3><h1><u><b><br></b><b>编后语:</b>本人骑行六年多来,拍摄了大量骑行和风景图片,写了三百多篇游记、近百首诗词和少量散文,本书为其中的部分和选粹,以此感谢给予我关爱的亲朋好友!骑行在路上,风景在路上,感悟在路上……</u></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