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三月雾雨濛濛,桃李花开正浓。</h3><h3></h3><h3> 清晨的水珠沾满树枝,校园里的海棠已长出新叶,粉红花瓣与绿叶相间,湿润的花蕊倾吐芬芳,倒是多了一种风情。雨洗后的天空依然是阴沉沉的,而一帮学生却是雀跃的。</h3> 期待篇——满心欢喜 <h3> 当我前去篮球场清点人数时,这群孩子乖乖地整理好了队伍。站队有序,笑容洋溢着青春活力。或许是第一次班集体出游的新鲜有趣,或许是最近的功课繁重难得放松,或许是那颗作为客家人而急于了解历史渊源的求知欲,大部分学生激情高昂,满怀期待。</h3><h3> </h3><h3><br></h3><h3><br></h3><h3></h3> <h3> 早早分好了组,每组10—11人,五个小组长:范欣琪、陈嫣然、温正诚、叶永春、张志航。</h3> <h3> 班上好些同学会晕车,便以会晕车的同学靠前排坐的原则互相谦让,各自找好了同座的伙伴,倒也和谐。旅途开始时也不忘告诉家长“我们出发啦”。</h3> <h3> 温柔迷人的微微姐姐给大家讲解龙南关西新围的历史,从徐老四的发家故事到家族繁盛,孩子们记住了徐名均的创业史。说起客家人的分布,俗称“四大州”——赣州、梅州、汀州、惠州。大部分同学都是赣州人,平时交流普遍是普通话,说起客家方言虽然不会讲但会听会学。对于来自寻乌的我而言,客家方言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我也给班上同学说了几句寻乌方言,以赣州公交车上的方言为例,他们惊叹如此的相似。因为之前公交车上播放的方言便是寻乌方言,我依然记得当年在赣州上大学时听到公交车上的方言,那一份激动和自豪。</h3><h3> </h3> <h3> 在问答之间,获得小奖励。</h3> <h3> 班级“小小歌唱家”郑洁蕾同学还给大家带来一首《迎春花》,不一样的唱调,不一样的味道。</h3> <h3> 就这样,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在一笑一语中显得短暂,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打发了坐车的疲倦。</h3> 研学篇——寓学于乐 <h3> 学生头戴玫红小帽,身穿绿色校服,倒像是春天的颜色。点点红花,绽放枝头,煞是好看。在古朴的长廊里,大家认真聆听江西环境工程学院田教授作的关于赣南客家文化的讲座。客家先民南迁的原因、客家门楣、方言、建筑等都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h3> <h3> 跟随朱老师的脚步,大家逐渐明白了围屋的一砖一瓦皆有缘由。围屋不费任何钢筋水泥,全部都是木材泥土建造而成。不得不佩服客家先民的智慧与力量!水缸的放置、大门的设计、石狮子的眼神、富贵树的缘来、牌坊的用途……都是有讲究的。若是走马观花,还真是不知所以。</h3> <h3> 无意中发现一张长板凳,一排男生成了一道风景。</h3> <h3> 研学之前,班干部就商定集体照的造型。时间仓促之下,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水泥戏台子,就这么二楼俯拍了下,生成了这张“l ❤18”,寓意“我爱18班”,虽然丑了点,好歹是独一无二的呀。</h3> <h3> 午餐的欢乐:</h3><h3> “我们饿了,先盛了饭,一伙人围着饭桶,哈哈”</h3><h3> “慢着,让组长先盛……”</h3><h3> “老师课堂上和我们讲的餐桌礼仪,要端碗,您看,我们一桌都端了碗……”</h3><h3> “他们那桌吃的好光呀,要不把咱们的鸡翅膀给他们?”</h3><h3> “吃得好饱,菜还没上齐,感觉肚子装不下了……”</h3><h3> 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飘到隔壁。</h3> <h3> 吃饱喝足之后,进行开训仪式,破冰训练。教官从简单的技能开始。</h3><h3>问好技能——“好!很好!非常好!Yes!”、</h3><h3>举手回应的技能——“Yes!”</h3><h3>保持安静,听说的技能——“保持”“安静”</h3><h3>听从命令、服从指挥的技能——立正、稍息、向右转!</h3><h3>赞美的技能——鼓掌。</h3> <h3> 学拍拍操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需要讲求动作与听力的协调能力。</h3><h3> “头头拍拍,肩肩拍拍,头拍肩拍头肩拍拍……”</h3> <h3> 每个班选一名同学上台表演“拍拍操”。感叹学生的学习能力超强。</h3> <h3> 采茶戏是客家文化中的精粹,以矮子步与扇子搭配最为明显。</h3><h3> 杯花声声邀客来</h3><h3> 山歌唱出好兆头</h3><h3> 《采茶戏》对花</h3><h3><br></h3> <h3> 心心念念的游戏环节总算到来了!夯土迷宫游戏是最有趣味的,10个同学,分为两组,两个出口,通过迷宫把扇子递给另一边的同学,类似迎面接力。老师可以站在瞭望台上指挥。</h3><h3> 这10位同学也是厉害,几乎是一次性到达出口,顺利走出迷宫,在小组中最先出来。为这几个小能手点赞!温正诚、范欣琪、陈嫣然、郑洁蕾、陈铭、王珂、黄俊晨、谢显圣、张志航、肖毅。</h3> <h3> 赣南采茶戏矮子步迎面接力。</h3> <h3> 童年经典游戏——滚铁圈。</h3> <h3> 几轮游戏下来,滚铁圈游戏获得第二名。赢得了一副乒乓球拍。</h3> 收获篇——学有所得 <h3> 我原以为,白天走了一天路,回去的路途应该是累瘫了睡觉的节奏。谁曾想,一群人精力超级旺盛,怎么兴致勃勃出发,就如何意犹未尽收场。果然,青少年活力四射!</h3><h3> </h3> <h3> 我们常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h3><h3> “今天同学们出来看世界,晚上把世界说给爸爸妈妈听,让家长跟随你们的眼睛看世界。”</h3><h3> 收到几位家长“跟随孩子的脚步看世界”的感想。</h3> <h3>黄子浩妈妈的感想,满眼的开心。</h3> <h3>王珂爸爸妈妈的感想,文字朴实。</h3> <h3>陈嫣然爸爸的文字功底好!</h3> <h3>温正诚爸爸,风格严谨缜密。</h3> <h3> 语文老师当班主任,自然少不了写文章。这不?昨晚趁热打铁,今早就把研学作文交上来了。</h3><h3> “有没有同学有意愿制作美篇的?”看到偌大的教室举起了两只爪。</h3><h3> “写了美篇的同学至少加10分!并且有奖励!”腾腾腾,举起了更多的爪!</h3><h3> 就这样,中午教了他们五分钟,一点就通。</h3> <h3> 一天到晚围着学生转,错过了很多风景。幸好还有图片一饱眼福。</h3> <h3>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天的行程以近一万五千步结束,虽然累,但的确学有所获!</h3> <h3> 谨以此篇记录七18班龙南关西新围研学的见闻感受。</h3><h3> 琢玉写于2019年3月25日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