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6日图说中国成都网友作品选

随便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梨花》 作者:老快乐</h3><h3>《黄臀鹎》 作者:山人</h3><h3>《春花》 作者:平淡一生</h3><h3></h3><h3>《清白江风光》 作者:筱琳</h3><h3>《春日鸟影》 作者:老兵007</h3><h3>《初春草堂》 作者:谢老二</h3><h3>《灰头鸫》 作者:老李</h3><h3>《松鼠》 作者:童心未泯</h3><h3>《鹪鹩鸟》 作者:如梦116</h3><h3>《当摄影师遇上全马大神》作者:清泉<br></h3><h3>《蓝眉林鸲》 作者:ZYL毓</h3><h3>《油菜花黄了的时候》 作者:腊梅</h3><h3>《棕背伯劳》 作者:友友</h3><h3>《 念湖的早晨 》 作者:波波</h3><h3>《高山旋木雀》 作者:余镇南</h3><h3>《桃花红》 作者:适合</h3><h3>《栗耳凤鹛》 作者:川兵哥哥</h3><h3>《春浓》 作者:尚合顺</h3> <h3>《春浓》 作者:尚合顺</h3> <h3>《栗耳凤鹛》 作者:川兵哥哥</h3><h3><br></h3><h3><br></h3><h3>栗耳凤鹛(学名:Yuhina castaniceps),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至枕灰色,头顶有一短的不甚明显的羽冠,系由头顶羽毛向后延长形成、灰色具细的白色羽干纹,眼先灰色,眉纹白色不甚明显,其上有时杂有褐斑,眼后、耳羽、后颈和颈侧淡栗色或棕栗色、形成一宽的半领环,有的后颈栗色不明显或没有,各羽亦具白色羽干纹。主要分布于常见于喜马拉雅山脉及中国华南及华东海,一种体型中等的鸟类。4-7月是繁殖期。</h3> <h3>《桃花红》 作者:适合</h3> <h3>《高山旋木雀》 作者:余镇南</h3> <h3>《 念湖的早晨 》 作者:波波</h3> <h3>《棕背伯劳》 作者:友友</h3><h3><br></h3><h3></h3><h3>棕背伯劳(学名:Lanius schach)属于中型鸣禽,是伯劳中体型较大者,体长23-28厘米。喙粗壮而侧扁,先端具利钩和齿突,嘴须发达;翅短圆;尾长,圆形或楔形;跗跖强健,趾具钩爪。头大,背棕红色。尾长、黑色,外侧尾羽皮黄褐色。两翅黑色具白色翼斑,额、头顶至后颈黑色或灰色、具黑色贯眼纹。下体颏、喉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夏季可上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山次生阔叶林和混交林的林缘地带。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在树上筑碗状巢,产卵4~9枚,由雌鸟孵化约15天,雏期约15~18天,双亲哺育。分布于西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h3><h3><br></h3> <h3>《油菜花黄了的时候》 作者:腊梅</h3> <h3>《蓝眉林鸲》 作者:ZYL毓</h3><h3><br></h3><h3><br></h3><h3>蓝眉林鸲(学名:Tarsiger rufilatus,英文名:Himalayan Bluetail)是鹟科鸲属的鸟类,英文名直译为喜马拉雅蓝尾鸲、喜马拉雅红胁蓝尾鸲。长久以来本种都被人们归为红胁蓝尾鸲西南亚种。蓝眉林鸲雄鸟比红胁蓝尾鸲雄鸟更富蓝色,眉纹亮蓝色(有时显白),蓝眉林鸲雌鸟比红胁蓝尾鸲雌鸟的褐色更深。相比远距离迁徙的红胁蓝尾鸲,蓝眉林鸲作短距离的垂直迁徙。</h3> <h3>《当摄影师遇上全马大神》 作者:清泉</h3> <h3>《鹪鹩鸟》 作者:如梦116</h3><h3>鹪鹩属(学名:Troglodytes):是一类小型鸣禽,身长在10-17厘米之间。头部浅棕色,有黄色眉纹;上体连尾带栗棕色,布满黑色细斑;两翼覆羽尖端为白色。整体棕红褐色,胸腹部颜色略浅,翅膀有深色波形斑纹,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即有也很少而细。鼻孔裸露或部分及全部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8枚。尾短小而柔软,尾羽大多12枚,亦有8或10枚者。</h3><h3>常于夏时生活在中、高山的潮湿密林和灌木丛中、冬时迁至低山区和平原地带以及多在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地阴暗潮湿的密林中做巢。一般独自或成双或以家庭集小群进行活动。在灌木丛中迅速移动,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尾巴翘的很高。歌声嘹亮。取食蜘蛛、毒蛾、螟蛾、天牛、小蠹、象甲、蝽象等昆虫。而雏鸟主要喂食蝗虫,蟋蟀,毛毛虫。分布于南美、北美、欧亚大陆及北非。</h3> <h3>《松鼠》 作者:童心未泯</h3> <h3>《灰头鸫》 作者:老李</h3><h3><br></h3><h3>灰头鸫(学名:Turdus rubrocanus):中型鸟类,体长23-27厘米。整个头、颈和上胸褐灰色,两翅和尾黑色,上、下体羽栗棕色。颏灰白色,尾下覆羽黑色具白色羽轴纹和端斑。嘴、脚黄色。</h3><h3>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3500米的山地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杂木林、竹林和针叶林中,尤以森林茂密的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较常见,冬季多下到低山林缘灌丛和山脚平原等开阔地带的树丛中活动,有时甚至进到村寨附近和农田地中。繁殖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远东和朝鲜,秋冬季节偶见于越南和日本。</h3><h3>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等喜马拉雅山地区国家以及印度阿萨姆和缅甸。</h3> <h3>《初春草堂》 作者:谢老二</h3> <h3>《春日鸟影》 作者:老兵007</h3> <h3>《清白江风光》 作者:筱琳</h3> <h3>《翠鸟》 作者:井林</h3> <h3>《春花》 作者:平淡一生</h3> <h3>《黄臀鹎》 作者:山人</h3> <h3>《梨花》 作者:老快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