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记 之 蒿子粑粑

崔崔

<h3>蒿子,也叫艾蒿,是艾草的嫩叶。每年清明前后摘取一些,做成蒿子粑粑,是家乡春天里的食物。这次回家又吃到了。</h3> <h3>老妈教我识别蒿子,背面是灰色的,闻起来有艾叶的味道。</h3> <h3>蒿子理好洗净后,在开水中煮五分钟,加一小勺食用碱,使它变得更柔软并去除苦味。</h3> <h3>煮好过冷水冲洗后挤干,切剁成泥,尽量碎一些。</h3> <h3>加入糯米粉、粘米粉和绵白糖揉成团,多揉一会儿,老爸还把面团用力摔打,会更上劲。我放的两种粉是各一半,粉的份量大概是蒿子的一倍,没有很准确的称重。两种粉的比例可按自己口味调整,糯米粉多就软糯,粘米粉多会更有咬劲。</h3> <h3>捏成小团按扁,水上汽后上锅蒸十五分钟。</h3> <h3>蒸出来墨绿墨绿的。</h3> <h3>一股清香,咬一口,嗯,软硬适中,好吃。这次做的艾草味比较重,可再多一些粉,会更清淡。还可以包馅,甜的芝麻咸的腊肉都行,只是这样的吃惯了,觉得也不错。</h3> <h3>第二天多加了一些粉,颜色淡了,蒿子味道也淡了些。中间几个深色的是把头天剩的一起热了热。</h3> <h3>春天的味道。</h3> <h3>啊,好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