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学与方法学

陈凉科普

<h3>世间有无数种学问,把它们进行科学的分类,有助于我们了解主次,哪些学问是闲暇无事可以怡情的?哪些学问是关键时刻必须掌握的?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叫博物学,另外一种叫方法学。</h3><h3>博物学的兴起,在新的时代伴随着人类文明物质、精神的提高,博物学有了新的发展空间。人们因为衣食无忧在消磨时间陶冶情操时,把一些具体的人文细节加以研究,归纳,总结。转换成书面的、文字的研究成果。我们都可以统称它为博物学。因为博物学的门槛比较低,所以很多人都可以在此领域侃侃而谈,有的人甚至可以下足功夫在长年累积上有所突破,他下的工夫越长,做下的笔记越多,稍作总结就可以成为学术。目前各大文科类院校和社会上的学者大多是以此为生,以此为乐。</h3><h3>我们可以把博物学分几个等级:</h3><h3>第1种可能没有多大用处,对人类文明没有什么贡献,但却给群众娱乐谈资,比如有人系统的总结了明星八卦,他也能写出一份像论文的论文,也可以发表。</h3><h3>有人研究明星的喜怒哀乐,从零星的片段,道听途说的信息,甚至能分析总结出一些人性的规律(比如导演都爱潜规则?比如男人都不是好东西?甚至看身形就知道是不是处女?笑屎洒家了)。我们不能称这是下里巴人,俗不可耐。因为有很多旷世古今的经典文学、小说史著都是这样的总结。</h3><h3>我们不应该打击他们的乐此不疲,也许他能做出像莎士比亚,聊斋志异,红楼梦这样的伟大作品,但成功概率极小。</h3><h3>第2种博物学是对历史文献古今中外相关资讯的总结。这个已经进入了真正的学术门槛,作者得花大量的工夫查阅、审核、验证,寻找论据来得出结论,证明结论。</h3><h3>这些大约可以增加某些族群的自信心,改变世人对某些人、事、物的偏见,以有可能发现的人类社会行为规律。</h3><h3>这样的博物学已经入了大学门槛,我们的很多大学教授都在做着相关的工作。他们的发表大概率上讲可以为人类文明的记载,演化,预测,起到积累作用。我们的人类文明大厦大多由这样的一砖一瓦迭代堆砌而成。</h3><h3>但是他们始终是在做陶冶情操的事儿,了解人类历史并不能为整个文明的繁衍和进化贡献多大的力量。</h3><h3>总之,博物学是不厌其烦的追寻细节。博物学学者追寻繁文缛节,我们或称之为仪式感,或称之为强迫症。其实他们执着的目标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形如鸡肋,有时甚至累赘。</h3><h3><br></h3><h3>方法学也能分为几类。方法学是哲学学者、理科学者追求的目标。有研究逻辑学的数理学者可以总结出较为普世的科学结论,比如博弈论、拓扑学。掌握它的知识有助于学习者提高工作效率,认清事物本质。</h3><h3>再细分下去的技巧、技艺型的学者,他们总结前人经验或者总结自己实践,得出一些更为普世的工作方法,这些方法为人类文明的进程有很大贡献,比如火药、蒸汽机、计算机的发明。</h3><h3>纺织工人对于人类劳动效率的提高,码农对于人类电子应用的提高,健身教练对于人类提高身体能力的提高,甚至汽车修理工的常年经验对于整个人类文明驾驭器物能力的提高。</h3><h3>再往上一层:那些物理学家、化学家、天文学家。他们在实践中总结的智慧成果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以一当十,以一当万。</h3><h3>数亿人群几百年的经验积累都比不上他们的灵光乍现。科学家给人类文明的贡献要多得多的多的多的多。</h3><h3>他们就是伟大的科学家们,当然科学家中仍然还有分级。牛顿对人类文明的进展贡献卓绝,爱因斯坦同样,杨振宁也在其列。</h3><h3>诚然,人类群落的复杂性让我们不能直接以每个人对人类文明进展贡献而分出高下,三六九等。</h3><h3>从古代奴隶制到现代文明,王侯将相的升迁荣辱在千年历史尺度上便无人问津。秦始皇有多大淫威?多大魄力?今人一笑了之。</h3> <h3>我们总说要铭记历史,但是大尺度回望历史事件的影响力,再大的事件都显得微乎其微。</h3><h3>甲午战争重要吧?中国完败,日本完胜。但是今天,对比中日两国的发展,你会发现那场海战的影响力几乎殆尽;</h3><h3>两次世界大战重要吧?但是德国虽败两次,而今却仍欧洲第一。</h3><h3>拿破仑战争,普法战争,十月革命,这些国家兴衰、王朝更替的大事,今人犹如吃瓜看客。</h3><h3>只有科技永远前进,科技是唯一能够产生可叠加式收益的进步力量。</h3><h3>直到今天,我们仍穿着十万年前发明的衣服,吃着一万年前驯化的水稻,用着四千年前的勾股定理和三百年前的牛顿力学……</h3><h3>每一次科技的发展,都在为今天的科技大厦添砖加瓦,都让活在当今的人们享受它的恩泽。</h3><h3>在历史的轮回中,王侯将相比起那些推动文明前进的人,太微不足道了。</h3><h3>历史的界碑应该以每一次科技的进步为节点,也只有科技变革的按钮,才能触发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h3><h3>你会发现,真正推动历史发展的,只有科技。只有科技 只有科技 只有科技</h3> <h3>陈凉科技陈凉导演,科普作家,职业公益人,爱国文化导演,雷锋理论研究学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