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藁城行

晴空蓝兮

<h3>美丽藁城行</h3> <h3>阳春三月,街边柳如烟。</h3> <h3>那柳,那城。</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嫩柳鹅黄之际,</span>一群“语文人”,相约这美丽小城。</h3> <h3>2019年3月22号至24号,河北省名师工作室张永军老师组织的“统编版初中单元写作序列化教学公益研讨会”,在藁城实验学校如期举行。</h3> <h3>缘于长期对写作教学的困惑,缘于自己长期在写作教学中的求而无果,在接到与会通知的那刻,在看到“单元写作序列化教学”这个名号的那刻,在看到“张永军”以及那么多熟悉又陌生的人名的那刻,我的心似乎有了一种感应,一种希望。</h3> <h3>说实话,来之前,对“单元写作序列化教学”的认知,应是若即若离,似是而非,似懂实不懂。</h3> <h3>来之后,顿觉:不虚此行。</h3> <h3><b><font color="#ed2308">惊喜一</font></b></h3> 大咖云集!大咖云集!<h3>京津蒙冀四地名师同台竞技!</h3> <h3>都是重量级人物哟</h3> <h3>出席研讨会的部分领导和专家有:</h3><h3>1.张豪林:河北省教科所初中语文教研员,河大版语文教材副主编。 2.张丽钧:唐山市开滦一中校长、正高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中高考热点阅读选材作家,受邀走进中国教育电视台《师说》栏目。 3.丁向红:江苏省苏州市甪直甫里中学特级教师,语文教育硕士,主持校文学社工作和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4.田永梅:内蒙古二连浩特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副校长,二连浩特学科带头人,“口岸名师”。 5.张红婷:邯郸市二十三中正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教育厅特级教师讲学团成员,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河北民族学院兼职教授。 6.刘淑贵:邢台市十九中语文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河北省人大代表,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河北民族学院兼职教授。 7.靳志艳:沧州市第十四中学教研组长,河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河北民族学院兼职教授。 8.韩延锋:邢台沙河三中正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河北省名师张永军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 9.张付奇:石家庄市81中学语文教师,第七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最高奖“全能奖”获得者,河北省名师杨葛利工作室成员。 10.贾建英:石家庄市藁城区实验学校副校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厅特级教 师讲学团成员。 11.张永军:河北省特级教师,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教育厅特级教师讲学团成员,河北 民族学院兼职教授。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上有独特造诣,全国品牌栏目“七个老师讲作文”主讲教师。<br></h3> <h3>曾经只闻其名</h3> <h3>曾遥不可及的人物,如今近在眼前</h3> <h3><font color="#ed2308"><b><u>惊喜二</u></b></font></h3> <h3>见证了奇迹</h3> <h3> 三天的日程,我见证了什么叫“一线专家”,什么叫“教育情怀”,什么叫“求知若渴”……</h3> <h3>见证了学员爆满的课堂</h3> <h3>见证了群情涌动的课堂</h3> <h3>见证了全神贯注的课堂</h3> <h3>见证了无一人玩手机的培训课堂</h3> <h3>会议室里,何止“座无虚席”,过道上,角落里……能置物处都加了好多“小凳子”,真真“插脚不下”。</h3> <h3> 通常的培训班,白天听听课,晚上就自由活动了。可这次不然。每天上午8:00----11:30,下午1:30----5:30,晚上7:00----9:00。一日三餐在宾馆,白天听课在学校,晚上听课在宾馆四楼。从宾馆到学校,还要步行20分钟。还有的老师吃饭、住宿、听课在三个地方(因为一个宾馆住不下那么多人)。我的同伴说,这三天,我们每天走大约一万步,她的微信运动群里好多人给她点赞呢。</h3><h3> 更新奇的是,如此紧张的日程安排,竟无人抱怨。很多人步履匆匆,吃饭匆匆,吃完饭不回宾馆房间休息,而是直奔学校,直奔会议室――去占座!</h3><h3> 嗟夫!是久违了,还是本就没见过?成年人为了学习竟如此疯狂!</h3> <h3>还记得第一天晚上,去宾馆四楼听课。因稍晚了一点,刚到三楼平台,哇,楼道里竟坐着五六个人。再近前走到门口,哇,热浪扑面,室内乌泱乌泱的,人头攒动。好在同伴为我占了个“小凳子”,才得以挤身室内。</h3> <h3>晚上课间休息十分钟</h3> <h3>这些学员大部分可是身经百战的讲台精英呀!</h3> <h3><font color="#ed2308"><b>惊喜三</b></font></h3> <h3>倾情传授,干货多多</h3> <h3>张丽钧老师深情地告诉我们:“好文章,就是好德行。”面对老师们的抱怨,她质问:“与学生在纸上对话,我们有资格吗?”面对很多老师的“作文‘执教恐慌’”,她这样鼓励:“人人都有写作的冲动。”“我写作,证明我活过。”<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她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宠”让学生们痴迷写作;告诉我们好作文要有“一心四眼”――要有心跳,要有菩萨眼(慈)、金刚眼(正)、桃花眼(美)、童子眼(纯);告诉我们,文字的背后,是意义的海洋……</h3><h3> “左手文学,右手教育,我在行走”的</h3><h3>“钧哥”,她不在云端,她就在我们中间。</h3> <h3> 这该是个“红高粱”一样的汉子。张永军老师,德高望重,专业精良,著作等身……又如此朴实真诚,幽默诙谐。</h3> <h3>一课《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让我们受益匪浅。</h3> <h3>  一只大狼狗,“嗷嗷”叫着向我扑来<span style="line-height: 1.8;">――该如何描,如何写,如何创――张老师用一张思维导图告诉我们……</span></h3> <h3>张老师还告诉我们,要多练小随笔,要写“下水文”,早读可读学生文……</h3> <h3> 刘淑贵老师的“师从名篇,写出人物精神”,让大家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一下子触摸到了写作和名著阅读的双重玄机。那美丽的观世音呀!</h3><h3> 从“观音菩萨”到“鲁迅”,从《秋天的怀念》到《散步》,从臧克家到杨振宁……旁征博引。刘老师呀,我们明白了:师从名篇学方法,师从大师学方法。</h3> <h3>对于刘亚敬老师,我只能说:“后生可畏!”</h3><h3>我们也一直在跟学生强调“加描写”“加细节”,可怎么加?在哪加?我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放任自流了。而刘老师,将“加”“细节”化了,学生就有“抓手”了,文字文章就“活”了。受益,受益!</h3> <h3>这次很多专家强调了“升格作文”。看刘老师辅导学生作文升格的鲜活事例。</h3> <h3>学生的水平反映出老师的水平,更反映出老师的付出。</h3> <h3>有句俗语“锯响就有沫”,老师指导了,学生作文就一定能“升格”了。</h3> <h3>刘亚敬老师的师傅――靳志艳老师的一番“求解”,撞击了大家的思想,鞭笞了大家的内心――给学生留的作文题,你会写吗?学生做的阅读题不看答案你能判吗?跟学生同时答卷你比学生分高吗?不要再一味地埋怨学生,作文教不好,必有一个重要原因:老师无能!</h3> <h3>也曾困惑,也曾苦闷,也曾焦灼。</h3> <h3>下了水,才知水温,才知深浅呀。</h3> <h3>话虽难听,却掷地有声。</h3> <h3>张付奇老师的《布篇谋局》</h3> <h3>  张红婷老师的《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h3> <h3>韩延锋老师的《学习仿写》</h3> <h3>还有,还有……</h3> <h3>太多了,太好了。见了名师,听了名课,很多老师说:“我要开始写作了。”</h3> <h3>天虽乍暖还寒,花已含苞欲放!张永军老师说得好:“聚是星星火,散后华夏热。”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真阅读真写作,我们永远在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