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们一到扬州直奔酒店放下行李打的到了古运河边。</h3><h3></h3><h3>无数的人曾沿着京杭大运河烟花三月下扬州,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沿着河边漫步。追溯着古人的足迹,体验大运河的古往今来。</h3> <h3>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而扬州段则被视为大运河的长子,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据说大运河由此向南向北挖掘而成的。</h3><h3>2014年“京杭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 <h3>《送孟浩然之广陵》 (扬州古代曾称为广陵)</h3><h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h3><h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一一李白</h3><h3><br></h3><h3></h3><h3>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名句世人皆知,也让扬州名扬天下。</h3> <h3>从古运河的东关古渡进入东门就是著名古街东关街了。</h3> <h3>东关街经过千年的积淀,堪称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商业古街。街内拥有重要历史古迹20多处,现已列为全国重点历史保护街区。</h3><h3>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h3> <h3>东关街上的雕塑展示了扬州的传统行当。</h3> <h3>扬州历史文化深厚,东关街和市中心的景点群包括个园、何园、汪氏小苑、朱自清故居、天宁寺、扬州八怪纪念馆、盐商卢氏古宅、御码头等。</h3><h3></h3> <h3>我们一路逛一路品尝蟹黄汤包等各式扬州美食,不知不觉已经月上柳梢头了。</h3><h3>此时的古街仿佛倒回古时景色。</h3> <h3>瘦西湖,我们来了!</h3><h3>瘦西湖是世界文化遗产点,康乾时期就形成了湖上园林群。</h3><h3>每年的4月18日是扬州“国际经贸旅游节”开幕的日子,是瘦西湖最美的时节,小小的扬州城将接待游客多达十八万人。</h3> <h3>扬州的西湖,更像是一湾河水曲折环绕,清秀婉丽,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所以称之为瘦西湖吧。</h3><h3>沿湖漫步,两岸菜花黄,桃花红,梨花白。满园的白玉兰正是盛开怒放的时候。</h3> <h3>早春的瘦西湖清丽素雅,宛如江南美女亭亭玉立,柳树刚抽出嫩绿的新枝,许多花含苞待放。试想,待到下月满园鲜花烂漫盛开丶柳叶丰满飘曳,将是最美的景色了。那时瘦西湖一定象热情美丽的姑娘迎接各方来客。</h3><h3>可是为了避开人流的高峰,心情愉快的欣赏美景,我们只有提前大半月出发了。很好,园内只碰到二三个旅游团。拍照时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合影"。</h3> <h3>听一旁的导游说,旺季时这儿站都没法儿站,更别说拍照了。</h3> <h3>个园是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宜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个园旨趣新颖,结构严密,是中国园林的孤例。</h3><h3>个园与颐和园、避暑山庄、和拙政园並称"中国四大名园"。</h3><h3>2005年,个园被誉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h3> <h3>何园又名「寄啸山庄」,被誉为「晚清第一园」,始建于清代中期,既有江南私家园林的特色,又在细微之处兼具西洋风格。<br></h3> <h3>扬州八怪纪念馆</h3><h3>一群注重创新,蔑视传统的艺术家,把诗、书、画、印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艺术流派——扬州画派,而“扬州八怪”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书画艺术家,其中郑板桥、金农更为世人熟知。<br></h3> <h3>郑板桥字</h3> <h3>金农字</h3> <h3>史可法纪念馆是纪念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h3><h3><br></h3><h3>史可法以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督师扬州。清顺治二年(1645年),史可法率扬州军民与围城清兵展开浴血奋战,终因众寡悬殊,城破被俘,不屈被杀。<br></h3><h3><br></h3><h3>面对清兵的入侵,他的铮铮铁骨和英勇无畏精神,永远令后人敬仰和佩服。是他让扬州这座城市充满血性,让这个城市得以展现刚烈强悍、威武不屈的性格风采。让我们知道,扬州除了“烟花三月”,还有“绿扬喋血”。<br></h3><h3><br></h3><h3>院正中为“飨堂”,堂前两边悬清张尔荩撰名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h3> <h3>清朝乾隆皇帝“褒慰忠魂”的题字</h3> <h3>史可法墨宝</h3> <h3>展览馆展有史可法的六封遗书,显示出史可法与扬州城共存亡,视死如归的气节。</h3> <h3>大师刘海粟的墨宝,“精神万古,气节千载”。</h3> <h3>又来到东关街游览</h3> <h3>偶然发现张玉良纪念馆就在东关街内,前次走过不注意都没发现。</h3> <h3>电影《 画魂》讲的就是张玉良从一个妓女成为画家的故事。</h3> <h3>白衣者为张玉良的恩人潘赞化,是他把张玉良从妓院赎出。</h3> <h3>江泽民的老家在一个僻静的小巷里,扬州人说他每年清明都回扬州。紧挨着是他养父江上青的家门,一模一样。</h3> <h3>逸园一一东关街内一处钱庄老板的园林,小巧玲珑。</h3> <h3>康熙乾隆到扬州时的下榻处。</h3> <h3>诺大一厅放满大架子,全是珍藏的整套四库全书。</h3> <h3>郑板桥纪念馆</h3><h3>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政绩斐然,名声在外。</h3><h3>由于他秉性刚直,不满清朝当局官员腐败,于是他罢官归乡。</h3><h3>“难得糊涂”四个字它是一种愤激之词,这就是说,一个清醒的人看不惯当时世俗的黑暗,只有使自己变得糊涂,才能免生闲气。郑板桥想糊涂又糊涂不了,原因在于他是极聪明之人,什么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他无法糊涂。</h3><h3>所以板桥慨叹“难得糊涂”!中国千年的处世哲学,这“难得糊涂”四字概括的恰到好处!</h3> <h3>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h3> <h3>后人对郑板桥的评价</h3> <h3>天宁寺一一乾隆南巡时的行宫</h3> <h3></h3><h3>行宫落成,码头立碑。碑座雕云,碑身刻水,大气质朴,上书“御马头”。</h3><h3>御码头,码字少了个石。典故广为流传: <span style="max-width: 100%; color: rgb(62, 62, 62);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在碑名设计时,地方官员顾虑到当时背景——满清时期,厉兵秣马,</span>忌讳“码”字偏旁有绊脚石之嫌,故拿去“石”,索性刻了“御马头”三字。<span style="max-width: 100%; white-space: normal; color: rgb(123, 12, 0); font-family: Optima-Regular, PingFangTC-light; font-size: 14px; letter-spacing: 1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span></h3><h5><span style="max-width: 100%; white-space: normal; color: rgb(123, 12, 0); font-family: Optima-Regular, PingFangTC-light; font-size: 14px; letter-spacing: 1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span></h5><h1><span style="max-width: 100%; white-space: normal; color: rgb(123, 12, 0); font-family: Optima-Regular, PingFangTC-light; font-size: 14px; letter-spacing: 1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span></h1> <h3>当年乾隆皇帝就是从这39级台阶上下船的,站在皇上走过的台阶,仿佛跨越几百年时光的感觉。</h3> <h3>来到盐商故居,已停止参观了,只好在门前留个影,想想看过几个园林,不过大同小异而已,也不遗憾了。</h3> <h3>因为要从南京飞广州,坐一个多小时车来到南京。</h3><h3>南京夫子庙十里秦淮,我们都是第二次来了,现在比十几年前靓丽了很多,热闹了很多,多了很多商铺和许多名小吃店,晚上吃了鸭血粉絲等南京小吃裹腹,舒服,不错。晚上灯光下更美,这儿就是南京的"城皇庙“。</h3> <h3>在古代江南贡院遗址上建成的中国科举博物馆,展厅规模很大有四五层楼,用许多实物系统地展示了中国科举制度和文化,从江南贡院走出的状元、榜眼、探花人数最多,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科举考场。</h3> <h3>从中让我们体会到古代学子科考的艰辛历程</h3> <h3>进考场很严格要脱衣搜身,随身物品仔细检查有没夾带,才能进入考场。</h3> <h3>考试题目好长,答卷前必须写上祖宗三代曾祖父祖父父亲的名字及学位,读书人完成报考后,逐级应试,通过后获得不同等级的科名,读书人一旦考中进士,从此踏上仕宦之路。</h3> <h3>中举的牌匾光宗耀祖</h3> <h3>从很多报喜的捷报看,考中的是某家有一把年岁的老爷了,有的人逐级的考了一辈子,范进中举即是。</h3> <h3>最后展出历史上中举的名人,其中有李白、李商隐、白居易、苏东坡等多位诗人、柳公权、海瑞、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贺知章、范仲淹、郑板桥、包拯、纪晓岚、文天祥、林则徐等等、近代有梁启超、北大校长蔡元培、还有陈独秀。</h3> <h5>来到总统府大门,让我们不由地想起"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复慨而慷…"毛主席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著名诗句。仿佛看见解放军在总统府门楼上升起红旗宣告蒋家王朝灭亡的历史画面。</h5> <h3>总统府可谓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它有600多年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间,这一建筑群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已然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遗址。</h3><h3>明朝初年,这里曾是归德侯府和汉王府。</h3><h3>清朝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h3><h3>民国时期,曾是临时大总统府</h3><h3>192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移驻这里。蒋介石当选总统后,国民政府改称总统府。</h3><h3>1949年南京解放后,这里一直作为政府机关的办公场所使用。机关单位搬迁后,于1998年在这里筹建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h3> <h3>蒋介石办公室,旅行团往往只走到这栋楼,这次我们把中轴的左右两边都走遍了。</h3> <h3>南京总统府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为5万余平方米,南京总统府除中轴线外,东西两侧还各有三四条自成一体的小轴线。总统府建筑群经历六朝、明、清、太平天国和民国等历史时期,最终奠定建筑群现今的基本格局。</h3> <h3>还有时间,我们打的赶到最后一站雨花台,中山陵大家以前都去过,况且也没时间爬这么高的台阶了,所以选择了去雨花台。</h3><h3></h3><h3>雨花台,是一座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体,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h3><h3>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由名胜古迹区、烈士陵园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和生态密林区六大功能区组成。</h3><h3>雨花台占地面积好大,下午要赶飞机,我们只能坐电瓶车走马观花转了一圈,半小时,短时间观全貌也不错。然后回酒店取行李奔机场返程回家了,南京只住了一晚,主要景点都去了,效率蛮高。六天的旅行圆满成功,大家都很满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