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贵族”运动。

知足常乐(费眼可打赏一元眼药水)

<p class="ql-block">  想当年,总字770部队的灯光球场;工作区科研楼(一办公楼)前后的空坪隙地;一、二、三车间的道路上;七灶食堂内外的羽毛球场,是部队全体男女年轻军人们朝气蓬勃锻炼身体的好场所。</p><p class="ql-block"> 可谓新兵打篮球,老兵(穿4个兜后)打羽毛球。</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从新兵到老兵,经历不同的培训,院校学习、工作岗位磨练成了共和国解放军中年青的23级“大”干部😀😀😀。</p><p class="ql-block"> 那时学打羽毛球,都是观摩老九们(老大学生们)的一招一式,无师自通学会啦这项“贵族式”的娱乐活动。</p><p class="ql-block"> 72年省会长沙、大城市铁岭兵中,肯怕绝大多数新兵蛋子入伍前未见过羽毛球为何物,更不知如何玩。</p><p class="ql-block"> 羽毛球拍、65式白衬衣、绿军裤、一双3517工厂生产的解放鞋(湖南岳阳军需工厂代号),就是我们叱诧球场“露脸的”球服和装备。</p><p class="ql-block"> 往所羽毛球场的中央一站,绝不亚于穿着名牌运动服装的林丹一样的神气十足。更不象现如今耳目下学此运动,先买名牌羽拍和运动服、打羽毛球的专用鞋,再聘教练、交学费那么奢侈。</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军营里自发组织的打羽毛球等各类体育锻炼活动,就像现在的大妈们跳广场舞一样的活跃、喧闹。</p><p class="ql-block"> 一办前,靠东配楼道路上的羽毛球场(南北方向)属老一处; 靠西配搂道路上的羽毛球场是我们老二处势力范围。</p><p class="ql-block"> 老三处战友们在老魏(后任770部队主官)带领下,李海丰、喻灿文、戈正良等硬是在老一处球场后,靠一办例行实验室窗前东西方向架网开辟了新的羽毛球场,实属霸地为王的“违规”行为,政治部“执法”不严,让其得以合法化。</p><p class="ql-block"> 770部队属他们老三处这支球队士气高昂、打球喧哗声好像要把整个科研楼都要震塌。</p><p class="ql-block"> 也难怪,科研楼前东西二则各有一棵高大的白玉兰,中间花池(80年代改修假山、水池)有两株白兰花,靠主楼大门二边有桂花树各一株; 不同花季开花时芳香四溢,令人陶醉,引得他们来争抢一席之地(三处羽毛球场在机要区大门外东则)。 </p><p class="ql-block"> 自成77年女兵到来后,盛夏白兰花香不了几夜,就成树上花难香🤭🤭🤭,都成了女兵胸前的自然香(针线包里缝领章的红线一串,脖子上一挂)。</p><p class="ql-block"> 77年后女兵恕我据实直言。多有得罪🙏🙏🙏爱美之心军人有之,那才叫飒爽英姿与少女之心相配。</p><p class="ql-block"> 80年后,每当所里举行羽毛球公开赛,各处,羽毛球代表队里的湘军运动员都是最多的,技战水平在各处都是顶尖力量。</p><p class="ql-block"> 770部队打球也是无湘不成军啊😀😀😀。</p><p class="ql-block"> 团体夺冠是集体的力量,还很难体现湘军的羽毛球水平。而最具挑战的个人单打,湘军前后涌现过几位夺冠的杰出人物。</p><p class="ql-block"> 本人77年底之前因出差、上学等原因,无缘该项运动。待78年毕业回到所里被如火如荼的羽毛球运动所感染,像小媳妇跳广场舞一样,加入其中,并爱上了这项优雅的体育运动(遗憾的是83年4月到86年转业又长期因外放工作而与羽毛球运动无缘)。 上述原因虽错过了像老九们剽学羽毛球技艺的最好时机(文革前的大学生此时已因年龄原因,被年青人后浪推前浪,“推出”了此项运动了。像我们老二处一室二组陈家华老师,就是他们那代人的佼佼者),又无人教授我打羽毛球的技术,菜鸟一样的我,即然热爱上了这项运动,就模仿加自己琢磨玩法,上场无论打得好坏都乐此不疲(参加双打学起)。可常常是心灵和肉体都受到摧残。说来大家可能觉得纳闷,若举一、二例,大家就会同情我了。</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羽毛球场上,一高一矮的对抗组合,就是我和71年的兵好朋友杜国春。他1.85米的身高,无论前场小球,还是那中、后场灭顶之灾的高举猛杀,记忆中从未整场赢过他(这就是我当年找对象三等残废的自悲&lt;1.7米身高以下&gt;)😀😀😀。</p><p class="ql-block"> 总字770部队羽毛球单打冠军涂红运(老乡,高中同学),一个周末两人在一块打羽毛球,他口吐狂言,要0比15赢我。当时心想,不就比我早打几年球,也太小瞧我了吧,不烦赌一把输赢(一局中赢一球)。打赌的结果,就像老蒋反攻大陆,成为泡影。</p><p class="ql-block"> 15:0也不算什么丑事,据战友李海丰摆龙门阵“吹牛”讲,他77年与科技处一场单打比赛15:0轻取对手一局,正洋洋得意时,受到领队季顺祥老师批评。年轻气盛看球的老乡戈正良不怕事大,在边上大声喊就是要打,就是要打他个15:0😀😀😀。海丰同志斗狠时打同处的战友朱丹75:0(连打五局全部15:0),该同志负气从此不上羽坛🤣🤣🤣。</p><p class="ql-block"> 在我短暂的羽坛生涯中,上述心灵上的创伤还没好,肉体上的痛苦接踵而至。</p><p class="ql-block"> 78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在科研楼正后面过道(与一号厂房之间)的羽毛球场上,我和张昆明,梁学武,李忠平几个战友(老乡)等一起打球,二个钣金工技师(张、梁此篇封面人物)加一个钳工技师,多年的工作经历,手上蛮劲力托千斤,三人球技那可了得,不是吹!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手下的培练他们都有资格参加竞聘😀😀😀。大家打得正开心时,张技师一个网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追身球,我下意识的想下蹲,加之天色渐晚,躲闪不及,只追我的左眼。顿时疼痛难忍,眼睛慢慢的浮肿起来,像金鱼眼一样。</p><p class="ql-block"> 心里咯噔一下,浮想连篇,会不会就此成了独眼龙?麦贤德(八.七海战)虽然双目失明,可他是大英雄,美女爱英雄。我这么年轻,我这一辈子……!真可谓,年纪轻轻,已尝到人世间的心灵和肉体的创伤😀😀😀。</p><p class="ql-block"> 好在去门诊部看病,对眼科七不懂、八不懂的值班医生安慰了下我说:没有开放性的外伤,眼睛红肿,充血,休息两天,观察观察 。</p><p class="ql-block"> 唉!那时也真可怜,连块冷敷的冰都捞不着。鸡蛋面的病号饭也没混上(外院刚回还没提干。&lt;当战士最大的遗憾没吃个单做的病号饭&gt;)。就这样,没有任何的处置,一个人回到昏暗的71号楼的宿舍里,女朋友还没耍过,为这只眼睛是否会瞎而黯然伤神。</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心情,是有生以来第1次尝到惶恐不安😂😂😂。好在几天之后,肿消了,去门诊部检查视力,一切如常,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当兵中为看病唯一的一次走进所里的门诊部,可谓门诊部来了多少漂亮的女医生和护士都与我无缘😀😀😀。</p><p class="ql-block"> 770部队羽毛球运动鲜为人知的逸事:</p><p class="ql-block"> 1、总字770部队不愧是老军委X局发展起来的一支科研队伍。领导们发杨延安精神,对干部们的身体锻炼非常关心。全所上下,热衷羽毛球这项“贵族”运动,70到80年代条件有限,而羽毛球运动中球的损耗(那年头羽毛球老贵),是民间很难普及的原因(还有运动场所等其它因素)。 所领导特批,利用所具有的生产条件,自己设计制造“海鸥牌”塑料羽毛球,才有了所里这项运动的蓬勃开展。</p><p class="ql-block"> 当年10只装的“海鸥牌”塑料羽毛球的包装盒,战友们还有印象吗?</p><p class="ql-block"> 那时科研处每个室都有俱乐部,领羽毛球可是有计划的。因此计划内的有圆桶包装盒,不象加工处人,近水楼台先得月,走后门要、拿(加工时)、摸(加工请的家属,趁人不备)、“偷”,凡非正常渠道弄到的塑料羽毛球就没有包装。</p><p class="ql-block"> 而这个包装盒上的“海鸥牌”商标还记得吗?知道谁的创意?谁画的吗?</p><p class="ql-block"> 右上角一只矫健的海鸥在蓝天中翱翔,中间 一张斜着的羽毛球网,网上(中间偏左)一只洁白的羽毛球、简洁而灵动像一个网前球。“海鸥牌”三个大字构成一幅商标画(记忆的画面不一定准)</p><p class="ql-block"> 都回忆起了吗!</p><p class="ql-block"> 这可是我们老二处一室俱乐部的贡献。是当年以俱乐部主任老许(人称土匪,后为770部队领导之一),李学甫(老师)、田桂盛(耗子老师😀)组成创作班子(未经考证),拿出多张设计画,反复推敲,反复征求意见,最后采用己转业回天津至今未申请版权、享受版权费的李学甫老师设计定稿的“海鸥牌”羽毛球这张“著名”商标画。本人有幸当年看到的粉彩未干的原创画作,今天都似乎历历在目。770可是人才济济啊,这幅画作是随手拈来,下笔一蹴而就。</p><p class="ql-block"> 现己步入中年76岁的学浦老师,拿出他当年“海鸥牌”羽毛球设计样稿,证实了我的回忆,同时无声的保留了向770部队青山仪器厂索“讨”版权费的权利(那可是老鼻子的一笔设计加版权使用费了)😊😊😊。</p><p class="ql-block"> 附:“海鸥牌”羽毛球原创设计稿于美篇插图中</p><p class="ql-block"> 2、战友们,还记得吗?</p><p class="ql-block"> 所青山仪器厂生产的塑料羽毛球,早期的还好,飞行速度适中,但有不少球时常被球拍线夹住,卡在拍子上,大家经实踐很快找到应对的办法,就是用黑色电工胶布贴在球头上增加摩擦力。 后来生产羽毛球的模具更改,仿羽毛的杆变粗,重量增加,球速飞快,大家就用小刀把球体内底部挖去一些减轻重量。</p><p class="ql-block"> 开场之前试球、改造球成了贯例,可不像专业级运动员打球之前挑球是那么矫情。😀😀😀</p><p class="ql-block"> 3、770部队与时俱进,79年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了军转民的尝试。</p><p class="ql-block"> 孟祥平和机动科的左天久管理“四川省成都市青山塑料总厂”时(青山仪器厂将塑料羽毛球的生产转给了家属工厂),一流的冲加工设备,完备的质量,新颖的包装(好象商标上增加了一些规定的内容),出山进城部队里生产的羽毛球很快打进了成都市场,十分畅销。😀😀😀。</p><p class="ql-block"> 4、说完了球,该说说球拍的笑话。</p><p class="ql-block"> 羽毛球运动在770人大家都很喜欢,锻炼身体,以球会友,以球“拍拖”,以球抱得美人归都是佳话。</p><p class="ql-block"> 可没有“百度”的年代,羽毛球运动爱好者最大的苦恼是羽毛球拍未改革开放前绝大多数是木质牛筋弦的,打久了,受潮了,手劲大(或小)经常出现卡球或断线,耍起来好不安逸,又不知道怎个弄? 那时各处俱乐部体育器材都分到小组,一堆烂拍子,打球挑不出二个好的,好烦哟。</p><p class="ql-block"> 770人好在心灵手巧,很快从成都送修球拍时,就有高手隔着柜台偷学会了修、或彻底换羽拍的牛筋弦了(另一说法:湘军有人回长探亲学会绷球弦,并自制工具普及开来。看后续)。</p><p class="ql-block"> 为省钱先是加工处的技师们,从红旗商场(当年西南第一大)休育用品专柜买回了牛筋弦。羽拍中间断弦的想法接上,太糟的羽拍彻底换新弦。别小看这活,可是技术活。成都修羽毛球拍的师傅换羽拍的牛筋弦时,手上可是拿的牛骨头做的手工工具(不损伤牛筋弦)。</p><p class="ql-block"> 770要金要银,没有什么工业品原材料没有的。牛骨头还真找不着(不能杀了农场大田班白师傅耕田用的那头牛😂😂😂)。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手巧的某技师(公认的私活大王)首先发明了金属卡弦工具(战友们还记得要几只弦卡才能换羽拍牛筋弦吗?)和拉松紧的橡胶捧。由此,打羽毛球最烦恼的事儿迎刃而解。</p><p class="ql-block"> 我很笨,当年也无人给我指导,我每次羽拍自已动手换了牛筋弦以后(感谢张昆明战友送我一套他亲手制作的修羽拍工具和经常向我提供他用的牛筋弦),拍子打球稍一用力经常卡球; 费心费力的加大力度给羽拍换牛筋弦以后,木拍子就莫名其妙的不同程度的变形扭曲了。花了不少功夫,就是很难把握好松紧这个度。</p><p class="ql-block"> 所以很佩服那些在加工处工作手巧的战友(老乡)。</p><p class="ql-block"> 应了那句老话,360行,行行出状元(我想有不少的战友都跟我有相同的经历吧😀😀😀)。</p><p class="ql-block"> 到转业我也没搞懂,我换牛筋弦的球拍,老乡打起来轻松自如,我总是用吃奶的力,也是打不高,打不远,很难打到底线,总是落在中场附近。对方放小球、扣杀都驾驭自如,0比15的惨败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 到90年代中期后,一次偶尔的机会,别人送了我一个全碳素羽毛球拍,问我用几磅的弦线,经找“谷歌”临时的恶补。才知道,弦线上还有这么多学问。直呼80年代上了战友的当(老乡)。</p><p class="ql-block"> 他们手劲大,用的是重磅牛筋弦,我手背力气小。用他们给的重磅弦緾羽拍(打球又没受过专业训练),羽毛球怎么打得远、打得好。打赌不输才怪呢!15:0也就不稀奇。(上足了好朋友的“当”😀😀😀)。 现如今网络时代有个免费的好老师叫“度娘”,不耻下问就不会因羽弦的磅数使用不当而上当了。</p><p class="ql-block">羽拍换弦也都机械化了,什么羊筋弦、牛筋弦都已淘汰了, 再不用担心羽拍的羽弦更换的松紧和卡球问题了。</p><p class="ql-block"> </p> <h3> “海鸥牌”羽毛球原创设计者李学浦。</h3> <h3>  李学浦珍藏的“海鸥牌”商标原创设计画大样。</h3> <p>  老刘同志“负伤”的羽毛球场(科研楼与一号厂房中间过道球场)。</p> <p>  老当益壮,多么熟悉的身影和矫健的身姿。</p><p> 总字770部队老二处长沙退休人员羽毛球代表队队员:</p><p> 梁学武、刘新平、张昆明。</p><p> (欢迎以老建制处为单位,湘籍战友来湘挑战😀😀)。</p> <p class="ql-block">  770部队李永波(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式的“教练”之一😀😀😀。</p> <p class="ql-block">  老二处羽坛无名“英雄”(羽毛球爱好者。)</p> <p>  老二处羽毛球、乒乓球两栖种子选手之一:梁学武</p> <p class="ql-block">  老三处处代表队第一种子选手:李海峰。</p><p class="ql-block"> 海丰同志谦虚的回忆到,770羽坛上有一席之地,除了自己天分与努力,还得益于众多战友(老乡)的鼎力支持。</p><p class="ql-block"> 像拉拉队长戈正良,</p><p class="ql-block"> 羽拍修、绷指导林宇平(修理工具提供者)。</p><p class="ql-block"> 曾与本处队友比赛,连赢5局,创造75:0的辉煌战绩。😀😀😀</p><p class="ql-block"> (老三处有对李第一种子选手称谓不服气的可发照片加文字Pk)😀😀😀</p> <p class="ql-block">  老五处羽毛球队第一号种子选手(70年代未后):涂红运。</p><p class="ql-block"> 曾荣获所男单冠军。</p><p class="ql-block"> 当年在770部队里打球算是“吊老壳”(湖南话形容耍派头的)之一,你看他的球服和他的球袜,这在当年都是很新潮的(等同穿着后来的李宁牌运动服😀😀😀),有点灌县人民代表队的范。😀😀😀</p><p class="ql-block"> 一双解放鞋(照片放大看)暴露了他就是770部队业余羽毛球优胜者。</p><p class="ql-block"> 冲顶获得过部队级冠军,据考证参加羽毛球赛未走出过温江地区😀😀😀。</p> <p class="ql-block">  72年兵卢建宇回忆:想当年,四处二室因为在二号楼工作没有活动场地,在张淑敏主任、韩振起指导员的带领下,团支部组织义务劳动,在一号楼下的靠山一头,腾出二室的菜地,借来板车,拖来煤渣、石灰和黄泥和成三合土,修建了一个属于二室年轻人活动的羽毛球场。室里男女兵经常活跃在球场上。</p><p class="ql-block"> 巾帼不让须眉,770部队羽坛上女单、女双、混双都不缺人材。</p><p class="ql-block"> 除各类组合外,师、徒同场博弈也不鮮见。</p><p class="ql-block"> 球场有趣的女兵中场休息的悄悄话:</p><p class="ql-block"> “打球的帅哥,你喜欢谁”?</p><p class="ql-block"> “讨厌啦”!“我喜欢的那位还没出生”,</p><p class="ql-block"> “想哪去了?我是问你喜欢谁的打球风格” ? 哈!哈!哈!</p><p class="ql-block"> “不跟你说了,你真坏。”</p><p class="ql-block"> “该我俩接位了”,</p><p class="ql-block"> “嗯”,</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对手是卢建宇、杨国安”,</p><p class="ql-block"> “宇哥后场杀球凶”,</p><p class="ql-block"> “安哥体力不如宇哥”,</p><p class="ql-block"> “战术采用多放网前小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h3>  师徒40多年后“会师”喜相逢。</h3> <h3> 会师的当年“羽坛”精英。</h3> <p class="ql-block">  当年770部队每天例行的工间休息的军号声刚响起,干部、战士、男女老少就争先恐后的赶到自己处(室)划分的羽毛球场地,挥拍开打。占不到场地的战友们,乐呵呵屁颠屁颠的任选一段马路拉网也不放弃锻炼身体的好机会。</p><p class="ql-block"> 有几年塑料飞碟盛行的时候,工间操占不到羽毛球场地的战友,就聚集到工作区外灯光球场、万国楼(放电影的行政楼。因三楼女兵宿舍五颜六色的内衣飘杨,戏称万国楼)前的大坪上,花样百出的二人、多人围着一圈放飞起多彩的飞碟,玩得不亦乐乎(想起来了吗?有这一出吧)。</p><p class="ql-block"> 打羽毛球的,打乒乓球的,变着花样耍飞碟的,下军棋,下跳子棋,下象棋的,五花八门的工间操活动,展现军营活动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 每当春暖花开,科研楼前穿着白大褂打球的战友与洁白的羽毛球,楼东、西二则盛开的白玉兰,成了770部队一道亮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战友们总嫌工间操的时间太短。拖家带口的难能有这样好的休、闲娱乐时间。😀😀😀</p><p class="ql-block"> 770最可爱的人,要算那些战斗在生产一线的技师们。每当工间操的军号响起,他们手头的工作不允许停顿(不方便停下),他们只能羡慕的看着那些快乐的享受工间操活动的战友们。没有谁规定工间操他们不能参加活动,可他们因工作需要自愿放弃工间操的休息时间,为国防技侦工作做贡献。</p><p class="ql-block"> 不争“场地资源”的人,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p><p class="ql-block"> 那时个人的感觉,就象刚刚盛开的白玉兰,充满希望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  这座老宣传栏战友们还记得在那吗?</p><p class="ql-block"> 羽毛球发烧友孙凯林同志非常执着,几十年过去了,湘军入伍40年纪念回770部队时,专程到青城大院找到自己当年打羽毛球,自创的羽毛球球网拉线固定环。</p><p class="ql-block"> 孙老回忆“1977年上半年,开始学打羽毛球,和战友选择了距离工作场所最近的办公楼与一号厂房之间的过道作为球场。因为栓球网的位置都是临时的很不方便,我就找到一些边角余料做成两个三角形的铁环套在剖开的铁管上,焊接到钻了固定孔的铁板上,然后镀锌,显出黄铜基色和五彩斑斓的虹光,安装到过道两旁的宣传栏的墙上,系上球网绳子,再用网高尺寸的两根方木棒撑起来,一根绳子就能够稳稳的固定球网。即便有自行车、手推车路过,也可以取下木棒,让车辆通行。</p><p class="ql-block"> 当年机动科打球的人最多:马晓雄、曹福林、丑庆云、李建民等等,一般是我准备七八只球拍(公用的),我自己用的是到成都买的。丑庆云回长沙探家,学会了绷球弦,还用橡胶高压气管做了缠球弦的工具给我,还有两只固定球弦的大针,我把这种针改造成带圆环的短针,更方便。每次我修理完毕带到球场,其他人也自带球拍。😀😀😀</p><p class="ql-block"> 2012年参军40周年纪念活动,返回部队,看到相隔35年依然光亮如初的铁环,感慨岁月流逝和青春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孙凯林的回忆带来一个争议,谁是修拍技艺引进者将成57所羽坛上一桩历史公案。😀😀😀😀</p> <p class="ql-block">  770未受过专业培训、自学成材的十位所级资质裁判员(4位湘籍裁判都执哨羽毛球😀😀😀)。</p><p class="ql-block"> 据湘军某裁判回忆:77年羽毛球公开赛:</p><p class="ql-block"> 冠军三处(李海丰、黄小军、喻灿文、李伟钢)、</p><p class="ql-block"> 亚军五处(孙凯林、丑庆云);</p><p class="ql-block"> 季军科技处(杨志同、白宝昌)。</p><p class="ql-block"> 结果湘军的一统天下。😀😀😀</p> <p class="ql-block">  还记得770部队这四位湘籍鼎鼎有名的“黑哨”吗?</p><p class="ql-block"> 吕景桂、苟新力、黄晓林、何忆春。😀😀</p><p class="ql-block"> 每当770举办各类球赛,军人服务社最畅销的商品就是巧克力。想拿名次的“运动员”主动敬贡,让四位“黑哨”女朋友口袋里此时段就从未缺过这个紧俏商品。😀😀😀😀。</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黑哨,由此“兴起”。</p><p class="ql-block"> 无奈羽毛球场上,湘军势不可挡。九分球艺一分裁判。夺冠的总是湘军。😀😀😀</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后,卢建宇、李海丰、林宇平、涂红运、高蓉、栗荣等战友,师徒,球友长沙红色旅游喜相逢。</p> <p>  老二处与老三处羽坛不老翁。</p><p> 老四处著名诗人卢建宇(企业家)赠诗一首。</p><p> 白发苍苍四老翁,</p><p> 驰骋球场显雄风</p><p> 挑战美眉心犹在,</p><p> 想学西门暴二春。</p><p> 老四处诗坛后起之秀钟安德(化学家)赠诗一首:</p><p> 湘军老帅贰配队,</p><p> 挥拍赛场无敢对。</p><p> 青城选手要加练,</p><p> 回湘派队见一见。</p><p> 老五处著名画家颜卫武(擅长画国宴名菜偷油婆。)赠诗一首:</p><p> 球场四个老精怪,</p><p> 劲舞康乐两三拍。</p><p> 今日胜负何用虑,</p><p> 明朝美酒快快快。</p> <p class="ql-block">老二处与老五处湘籍处代表队延续47年未分胜负的比赛。</p><p class="ql-block"> 老四处著名诗人卢建宇赠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球场四个老帅哥,</p><p class="ql-block"> 眼放精光意如何?</p><p class="ql-block"> 美眉若敢来挑战;</p><p class="ql-block"> 花落谁家费琢磨?</p> <p class="ql-block"> 看完回到了从前,可选打赏(筹措经费进入VIP图文更精彩),不要选献花项!!!<a href="https://www.meipian.cn/32kxrz4x?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无悔的青春__(庆祝属于我们的八一建军节2020.08.01)</a><a href="https://www.meipian.cn/32tnad74?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八一相聚,48年战友情深(2020.08.01)</a><a href="https://www.meipian.cn/2egmskeb?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青春之歌__难忘的战友(总字770部队X处X室)</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