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父亲母亲

日出

<h3>前言:在今年清明节来临之际,我以美篇的形式祭拜我敬佩的父母亲。因为二OO六年七月六日母亲逝世,尊重她老人家的遗愿将骨灰撒入长江。二O一O年七月十日父亲又离开了我们,尊重他老人家生前的遗愿将遗体志愿捐献给医学事业。(江苏省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遗体作最后奉献!利国利民为后人造福!这种高尚无私的奉献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这几天在家中整理照片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照片由于时间长久,加之保存条件有限,使之在不同程度上变黃退色,后经过战友张根堂用电子扫描修复,照片效果完好如初,非常理想。在此深表感謝!</h3> <h3>  我的父亲一九二四年十二月生,山东省单县人,一九三九年二月参加革命,一九四一年五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离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宣化炮兵学院院务部副部长。主要业绩:一九三九年参加黄克诚领导的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后改编为新四军三师,历任班长、排长、连长。抗日战争期间,在苏北根据地参加战斗百余次,亲手击毙日军几十名,两次受伤。解放战争时期,在43军127师任副营长、营长、教导大队队长等职。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辽沈、平津、西南三大战役。解放后,在沈阳高级炮校学习毕业后。历任沈阳炮校大队长,西安炮挍军务处处长,南京炮校校务部部长,宣化学院副部长职务。我的父亲在战火纷飞和白色恐怖岁月里,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毅然投身于革命。参加革命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环境中,不怕牺牲,英勇作战,认真遵守各项纪律,一切听从领导指挥,从一个普通战士,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队基层指挥员,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共和国立下了功勋。建国后,服从组织安排,从野战部队转入院校工作,一如既往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为军队院校建设做出了贡献。我的父亲爱憎分明,廉洁奉公,为人正直,处事公道,在被党培养、并担任了一定的职务的领导干部后,更是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保持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毫不动摇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多次受到上级表彰。</h3> <h3>我敬爱的父亲:刘振魁</h3> <h3>  我的母亲一九三O年生,湖北省汉口市人。一九五O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沈阳高级炮兵学校任科员职务。一九五四年五月转业到地方,在中建部东管局三公司任职。一九五八年为了更好地培养教育孩子,使孩子们能够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而牺牲了自已的前程,主动向单位提出申请离职。从此几十年如一日的担当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母亲这一生在子女身上能承受的,母亲都承受了,该付出的,母亲都付出了。母亲是一种岁月,她担负着最多的痛苦,背负着最多的压力,咽下最多的泪水,仍以爱、以温情、以慈悲、以善良、以微笑,对着人生,对着我们。她是我心中的一位了不起的伟大母亲。我们永远爱您,亲爱的妈妈!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h3> <h3>我敬爱的母亲:余文华</h3> <h3>父亲(左一)和他的战友在一起</h3> <h3>一九四七年八月十日 父亲(左二)和战友分别留念</h3> <h3>一九四八年七月 此照片摄于长春战斗!(长春外围)父亲(前排左一)和战友们:向军、罗兆雄、柳怀均、余泽捸、邱仁德、柳五义、郭全。</h3> <h3>一九四九年四月 北平解放后父亲(后排)和杨绪亮、柳怀均战友合影!</h3> <h3>我的父亲(前排右一)和战友</h3> <h3>一九五O年四月 父亲的战友们</h3> <h3>我敬爱的母亲:余文华</h3> <h3>这是妈妈婚前送给爸爸的定婚照片</h3> <h3>一九五O年七月十九日 父母的结婚纪念照</h3> <h3>父亲在山东省河泽市单县老家的亲人</h3> <h3>我的姥爷和姥姥在湖北武汉老家</h3> <h3>父亲(右一)和他的战友在一起</h3> <h3>父亲(左一)和他的战友合影</h3> <h3>妈妈和大姨余文菲(陈伯达夫人)</h3> <h3>一九五O年七月二十日 父亲(左一)和战友在乐安市留影</h3> <h3>一九五O年八一建军节 在通化母亲(后排右二)和她的战友合影</h3> <h3>一九五一年 妈妈(前排左一)在牡丹江怀我时的留影</h3> <h3>一九五二年七月五日 父亲(左一)和战友在高级炮兵深造班学习毕业留影</h3> <h3>一九五二年 父亲在沈阳</h3> <h3>一九五三年十月十八日 在沈阳高级炮校时的全家合影</h3> <h3>父亲带我在沈阳市照相馆中的留影</h3> <h3>在沈阳高级炮兵学校打靶场射击</h3> <h3>前排左五是我的父亲和战友合影</h3> <h3>我的小舅舅余康平(左一)和战友合影</h3> <h3>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母亲(前排右一)和单位同事的合影</h3> <p class="ql-block">五五年的全家福</p> <h3>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母亲在在沈阳学习期间的留影</h3> <h3>一九五六年 在沈阳高级炮校郊外带我和妹妹挖野菜<br></h3><h3><br></h3><h3></h3> <h3>一九五六年 母亲和大弟的合影</h3> <h3>我和妹妹</h3> <h3>一九五六年六月十八日 在沈阳高级炮兵学校时的全家合影</h3> <h3>一九五七年六月十八日 授銜时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h3> <h3>一九五七年十月六日 授銜后的留念</h3> <h3>这是母亲生前最喜欢的一张照片</h3> <h3>一九五七年 父母和大弟留影</h3> <h3>一九五八年一月十日 父亲抱着大弟于沈阳留影</h3> <h3>父亲(左一)和他亲密的战友在一起</h3> <h3>一九六二年元月七日 在西安市炮兵学校姊妹五人合影</h3> <h3>一九六二年三月 父亲和战友们在杭州西湖留影</h3> <h3>一九六二年五月 父亲(左一)和战友在杭州西湖留影</h3> <h3>一九六五年 在南京炮兵学校兄弟姐妹合影</h3> <h3>一九六六年 在南京炮兵学校时的全家合影</h3> <h3>一九六九年九月十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炮兵学校第四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时的留影!</h3><h3><br></h3> <h3>母亲和妹妹、弟弟合影</h3> <h3>妈妈和赵阿姨在五十二基地小路口,司令部家属区合影留念!</h3> <h3>一九七一年 爸爸妈妈带三个弟弟在五七干校大门口留影</h3> <h3>一九七二年 爸爸妈妈去庐山疗养时照的一组照片</h3> <h3>一九七三年 当兵后第一次休假回南京后全家合影</h3> <h3>父母亲在南京和弟弟妹妹合影</h3> <h3>父母亲在南京炮兵学校办公大楼前的草坪上合影</h3> <h3>一九七七年 刘君、刘林当兵时的全家合影留念!</h3> <h3>一九七九年 在宣化炮兵学院家门前的小花园妈妈和妹妹合影</h3> <h3>父母亲和大弟俩口子</h3> <h3>一九八一年四月十六日 父亲和战友们在临江烈士陵园留影</h3> <h3>一九八四年 父母亲来大连时同我们一家人的合影</h3> <h3>一九八七年 摄于北京父母和妹妹全家合影</h3> <h3>一九八七年 父母亲来大连时和我们的合照</h3> <h3>一九九五年 爸爸妈妈在南京休干所门前合影</h3> <h3>一九九O年 庆祝父亲六十六周岁的纪念</h3> <h3>二OO四年 母亲节!和爸爸一起去医院看望慰问妈妈</h3> <h3>一九八八年 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h3> <h3>一九八八年七月三十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发</h3> <h3>二OO五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书军委颁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h3> <h3>二OO五年 更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h3> <h3>二00六年七月四日 在家中玩完麻将后妹夫王霓给父母留下的美好时刻。</h3> <h3>二OO六年七月 回南京接父亲来大连后,在滨海路的留影</h3> <h3>二OO九年 在南京市情侣园门前父亲和妹妹一家人的合影</h3> <h3>后语:几日来,在整理父母亲的照片时,回忆着他们生前的点点滴滴,虽然平凡,但总令我心绪激荡,大概这就是血脉相连吧。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剰归途。逝者已逝,除了怀念和感恩,最重要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光荣传统,做一个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好公民。敬爱的爸爸妈妈,您永远活在我们心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