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6000年文明重现黄帝古张国(第二集)

村子

<h3>推荐词:</h3><h3> 作者徐创性,是一位80多岁的老复员军人,革命老兵,书画艺术家,文化工作者。他在县读书馆工作了几十年,阅读了大量的史学史志,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厚的史学知识 ,他发现并撰写了《中华6000年文明重现黄帝古张国》一文。此文,列举了大量史料和历史文物,佐证了中华6000年文明史的发祥地《古郇都》位于今牛杜镇王寮村,铁匠营村一带。此书为广大史学爱好者,提供了一本可读性,可参考性的珍贵史料。史海拾贝,希望大家喜欢。</h3> <h3><b>三、泱泱古国六千年</b></h3><h3> 中国历史历来分为三个阶段,既从近代的大清至秦的2000年为帝国时代,由秦至夏4000年为方国时代,尧舜至仰韶、龙山文化的7500年之际为古国时代。所谓中国。这是中国历史学专家、学者的共识。《玉海·官制》云:“黄帝立四监以治万国,史黄帝纪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h3><h3> 只因历史的久远,他的诸多史实往往以神话述之或被封闭于故地的方志之中而得不到共享,于是中国历史习惯的将黄帝、颛顼、帝喾与尧舜列为传说时</h3> <h3>代, 至今古张国的建置与规模也都正说明国家机器的健全。</h3><h3> 在不忘初心的文化时代,人们不仅发现了五帝更多的文化与遗址,发现了他当年战蚩尤拥为黄帝而立的古张国遗址以及他所留下时代的标记。从而不仅填补了尧至黄帝这一时期的断代,并揭示出古中国始于6000年之际的史实:</h3><h3> </h3><h3> 1、运城夏县西阴村蚕茧化石,多方考证定论为5600年至6000年之际的人工养殖之物,嫘祖是天下第一养蚕编织之人,她是黄帝的元妃西陵氏,可见黄帝是6000年之际的张国之君,天下第一盟主。</h3><h3> </h3><h3> 2、2000年黎城靳家街古人类遗址发掘证实,上至龙山、仰韶文化,下至商周,其主要文化层为5000年至7500年之间。并证实尔后神农氏在此发明种植,人类开始摆脱穴居,再后,神农氏族人又发明嘉禾,这便是炎帝。历史上有炎黄联盟的记载,有炎黄子孙的誉词,有龙的传人对龙文化的尊仰,黄帝与炎帝同时代无疑,黄帝应在6000年之际了。</h3><h3> </h3><h3> 3、史书多有云:尧为帝喾之子,舜为黄帝九世孙。黄帝的张国尧舜之时称甸服,这足以证明五帝是血脉之缘,我们尚以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周期400年计,五帝为君2000年无过也,黄帝立张国应在6000年之际的仰韶、龙山文化鼎盛之时和炎黄联盟是吻合的。 </h3><h3> 4、《淮南子 原道训》有云:“姒鯀、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城郭之始也。”又云:“内为之城,外为之郭。”可见黄帝、颛顼、帝喾执政于张国之城,至尧受禅于封地立都建城时,才对城与郭的作用和价值给以总结,尧舜是古中国五千年的习惯标尺,那么,黄帝的古张国自当为6000年之际无疑了。 </h3><h3> 5、至今,古张国遗址和传说仍为九门九关(内外城门)九里三的周长,有城墙、城壕。当你远眺张国居鸣条龙脉之首,当你深思九与三的阴阳之极,当你面对当年版筑科技之术,这样的规制后世的尧舜夏商,代代敬而仰之,黄帝以“事农桑,兴嫁娶,法衣裳,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的国策,全面推进“成教化,助人伦,兴贤良,戒丑恶,穹神变,测幽微”的文明进程,始立祭天地于泰山后土,树图腾以三皇至尊;敬禅让净国风得尧天舜日;重农耕养殖于稷山、西阴;惜民生以“道”、“法”、“术”、“器”成《黄帝内经》于黄山、轩辕峰……他一生神武仁德治世,功于黄河流域,故曰黄帝。这一切都源于张国。正如临猗方志、国史对张国甸服的记载,正如《蒲州府志》云:“张、古国名。”他的规模建置与文化,是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鼎盛之时全面</h3> <h3>继承发展的成果。它不仅是六千年之际古国时代的开创者,从而填补了古国时代黄帝至尧一段的空缺,也为后世的方国、帝国乃至现代国家、都城的规制做出了典范,这正是后世称它“古国”“古”的真意,古张国和他的古国联盟正是他世界闻名价值所在。</h3><h3> 愿您站在古郇城头,居今思古,洞察那黄帝、蚩尤忠烈阳刚的天时,品鉴那鸣条卤海厚爱阴柔的地气,享受这由母系到氏族,古国、方国、帝国通往现代的6000年泱泱岁月的天下第一国、天下第一城的神意。称中华五千年,是张国因习惯的传说而沉沦埋没只能追溯触摸到尧舜的缘故。古张国的发现,揭开了六千年文明史的现实,称六千年便是科学的也正是还原了历史的真实,然而在那六千年之际的时代,要建一座像张国规模建制的城来,虽有仰韶龙山文化的基础,但其科技、生产力都是不可想象的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的神秘又是什么呢?</h3> <h3><b>四、神武仁德解(hai音)字显</b></h3><h3> 大自然的偶然变异,其不解的神秘,往往对依附于它的生灵赋有更加神秘的福与祸的征兆,这就是第一次盐池变红的效应的奇迹了。能够引发并促成这场全面而深刻变革强大的精神动力,则是当年的一种社会的神圣,我们称之为解(hai音)文化。他应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由部落到国家一个划时代变革的象征。</h3><h3> 话说黄帝战胜蚩尤,解肢于卤海。你看这个解字,半边是野牛精蚩尤的角,半边是黄帝刀下的牛,原本就是对战败者蚩尤的酷刑,然而一个盐池变红,黄帝仁心大发,逐更卤海为解(hai音)池,以示英雄相惜的胸怀。</h3><h3> 你可曾想到解肢的神武,解(hai音)池的胸怀,感天动地天下诚服的情景,多少人以解以解(hai音)所折服,从而以解以解(hai音)为姓曰解(xie音),随之当地又将押解犯人的解更音位解(jie音),将解锁解开更为改字,这解(hai音)的神圣正是一德立而百善从之也。</h3><h3>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盐池变红造就的解(hai音)文化,正是这举国崇拜的解(hai音)文化的人心与精神,成就了当年黄帝古张国的确立和开创古国时代的整体文明。解(hai音)与解(xie音)虽不见辞典经传,然而黄帝古国故地却源远流传,解(hai音)池历数千年之后,晋人立了解梁,虽为战国之乱,解(hai音)却孕育出一位平民猗顿氏北移涑水向西为民造福的英雄;进入帝国时</h3> <h3>代,秦人首立解县,解(hai音)又诞生了忠勇仁义的关公。一个北解(hai音)南解(hai音)的转折,隋人护盐立关庙,唐人又立解县于轮回之路的虞乡,后汉又升县为州,这就是关帝庙解(hai音)州又回到解(hai音)池之畔。大宋政和二年,盐池第二次变红,一个关公战蚩尤的神话让关公登上神坛。并以仁德之举将蚩尤村更名为从善村。许是解的神力,金元之际南解成就了与城共存亡的抗元名将侯小叔的悲壮。之后,古解(hai音)县又出现抗日名将傅作义,并为解(hai音)地修造了由西向东垣上的人工河——红旗渠,造福百姓。 至今,古解县的解梁故地仍有一个响亮的村庄曰解(hai音)村,解池边的蚩尤村从大宋更名曰从善村,至2002年又名蚩尤村了。六千年来解文化依旧生生不息,异彩缤纷,就像临猗的郇文化依旧叶绿花红,因为它同为黄帝的根祖,同为黄帝的基因,因为关公文化就是黄帝文化的全面传承。</h3><h3> 2015年盐池第三次变红,虽然现代科学证明它是少有的自然现象,然而黄帝古张国在封闭与出卖中的发现,也必将引发解(hai音)文化的又一高峰的到来,人们期待着黄帝古张国的重现,这就是解文化或曰黄帝文化,、关公文化和不忘初心,引领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文化。</h3><h3><b>【未完待续】</b></h3> <h3><b> 作者近照</b></h3><h3><b>作者简介:</b></h3><h3> 徐创性,山西省临猗县嵋阳镇下朝村人,1961年由山西艺术学院从军,赴中印边境反击战,赴抗美援越,1964年入党,后任师电影组长,队长。美术作品《先磨思想刀》《王杰精神开红花》刊山西日报,解放军报。复原后一度享有画炕围打工人生之历练的幸运,回读书馆整理,编目、上架数万册古籍,协编《临猗文化志》退休后,组建河东书画院,撰写二十余万言《义勇武安轶事》和《信仰的歌》 对黄帝遗址古张国的发现和争鸣,因无职称而人微言轻,堪受嘲弄与威胁之苦。但回想当年拜见伟大领袖毛泽东和习近平主席不忘初心的献力,一颗八旬老兵的报国之心得到下一代军人的共鸣与支持,人生之愿足也。</h3><h3><b>通讯地址:山西省临猗县南环西路河东书画院</b></h3><h3>联系电话:15835973808</h3><h3><br></h3><h3><b>作者简介:</b></h3><h3> 徐泽,1988年生,大专学历,2007年入伍,2008年参加藏区维稳,同年投入汶川512救灾,获“优秀士兵”“雪域高原铸英魂”和“攻坚老虎师英雄”三枚勋章,并于《武警周刊》发表《星光下的哨兵》等文章,受家庭熏陶酷爱文史,复员后考入临猗县公安局,2017年投入自我创业之路。</h3> <h3>原创作者:徐创性/徐泽</h3><h3>编 辑:徐银九</h3><h3>图 片:网络</h3><h3>出 镜:徐创性</h3><h3>推 荐 人:村子</h3><h3>原创日期:2019年3月18日定稿</h3><h3>发表日期:2019年3月23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