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说

侯毅敏

<h3>侯毅敏 摄影/ 后期 </h3> <h3>  傩舞是历史悠久的具有宗教性与艺术性相融合的地方民俗活动。南丰傩舞素有"中国古代民间舞蹈活化石"之称并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记载,傩起源于汉代,长沙王吴芮传傩于南丰西乡一带。唐开元八年(720年),南丰县治迁今所,其时颁布的《大唐开元礼》,对南丰傩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宋代是南丰傩的发展时期,宋室乐艺伎和流散艺人带来京都的文化艺术,使南丰傩戏趋于成熟;明清两代,南丰傩进一步完善,清后期,受戏曲影响,"乡傩"进一步娱乐化。南丰傩舞,俗称"跳傩",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傩",历经漫岁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成的民俗舞蹈。追本溯源,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就有关于"傩"的记录,殷墟甲骨南丰上甘傩舞-搜厨卜辞中有"寇"字,是在室内以殳(古兵器)击鬼之形。甲骨文中有关"舞"字的记载中有"魃"字,是一人头戴假面具的形象;说明商代以前就有戴面具的驱鬼逐疫的傩祭舞蹈。以后《论语》、《吕氏春秋》、《周礼》都有记载。《后汉书·礼仪志》中有关傩仪的记叙较详细。汉代张衡的《东京赋》中也描写了傩仪傩舞的情形。自汉至唐,傩舞都为驱疫鬼的一种祭祀性舞蹈。宋代后,傩舞增加了娱人成分,并逐渐向戏剧化方向发展。傩是上古时期原始宗教的产物,"是人类最早发挥本体精神力量,使用巫术手段向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索取起码的生活条件,拓展生存空间,进行两种互为关联的生产活动--物质的生产和人口的繁殖,从而展示人类早期生命的价值。"(《中国傩文化通论》)傩的生命张扬,主要体现在傩祭仪式中借助神灵的威力,驱除自然灾害(如旱、涝、火、虫等)和人体灾害(如瘟疫疾病等)南丰傩舞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戏剧学、舞蹈学、美学等多种学科内容,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h3><h3> 南丰傩舞每年农历正月举行,正月初一为“起傩”,正月十六和十七两日逐户“收傩”驱疫,期间村庄跳傩者挨家挨户逐一跳傩,每户人家在跳傩时燃放炮竹旨在驱鬼迎神。每村在跳傩前杀猪宰鸡,摆多桌宴席供村民免费聚餐,也有不少村民为傩神进香叩拜以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乞求平安。</h3> <h3>庚溪村跳傩的五位年轻的后生(化妆前)</h3> <h3>庚溪村跳傩的五位年轻的后生(化妆后)</h3> <h3>说明:部分文字内容来自于网络介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