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维汉后人访问三星堆

Jie

<h3>葛维汉 (David Crockett Graham),1882生,美国阿肯色州人。1911年作为传教士来到中国四川。1920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宗教心理学硕士学位。1927年重返芝加哥大学,并以《四川省的宗教》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学习考古学。1932年任华西博物馆馆长,兼任人类学教授,教考古学,文化人类学。</h3> <h3><h3>1929年的春天,农民燕道成在自家院子附近挖水沟,一锄下去,开启一道历史大门。1934年,葛维汉主持的三星堆发掘,揭开了三星堆遗址科学考古的序幕,三星堆也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h3></h3> <h3>1945年,葛维汉科学图书馆在华西协和大学成立,3年后,他从教授的位置退下来,返回故乡美国,定居科罗拉多州,当上了以笔为生的作家。用从中国搜集的丰富材料以及在考古发掘工作中写的很多笔记,经整理后著出不少文章。因为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川,在行内人眼里,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四川通”。1962年9月15日,77岁的葛维汉去世。</h3> <h3>三月的川西平原已是春暖花开,生机勃勃</h3> <h3>2019年的3月22日,在葛维汉诞辰135年的第三天,他的外孙Chris和曾外孙女Johanna来到了三星堆</h3> <h3>三星堆博物馆也是春色满园</h3> <h3>得知葛维汉的后人来访,三星堆博物馆的领导朱馆长热情接待并赠送了礼物。</h3> <h3>博物馆馆的入口处有一个耀眼夺目的“蜀”,象形文字可以看做是蚕的形态,周围则是“蜀”字从古至今的各种写法。</h3> <h3>好奇数千年前古人如何切割巨大的玉石</h3> <h3>了解金面具</h3> <h3>在青铜馆,墙上挂有多幅外祖父葛维汉当年在考古现场的照片,克里斯多夫和乔安娜放慢了脚步。</h3> <h3>看看照片里的葛维汉</h3> <h3>瘦瘦高高的是他,Chris告诉我们他外公身高1.92米</h3> <h3>在外祖父的照片前合影。</h3> <h3>驱车不远来到燕家院子,这里最早发现了三星堆器物</h3> <h3>父女俩看到川西田园景色,很是兴奋</h3> <h3>翻译小唐在燕家院子门口细说当年情形</h3> <h3>乡间小渠</h3> <h3>碰到燕家第五代</h3> <h3>来到三星堆城墙遗址</h3> <h3>遗址在一片美丽的农田间</h3> <h3>父女俩拍个不停</h3> <h3>守护遗址的保安说70年代手指的地方还是河沟,他的父亲和村民挖渠的时候挖到不少青铜器和陶器碎片,青铜器必须砸烂了才卖得到钱,那个时候没有人听说过30年代文物出土的事,没有一点文物的概念。好可惜~</h3> <h3>参观祭祀坑</h3> <h3>1980年代四川大学考古队曾经来到这里发掘到一些陶器碎片,玉石碎片,墓葬和栏杆房屋的遗迹,没有重大发现。</h3> <h3>1986年砖场烧砖挖泥挖到的惊人文物距离上次川大发掘地仅几十米的距离</h3> <h3>三星堆仅存的半个残堆</h3> <h3>遗址方圆12公里都是保护区,肥沃的川西平原得以保留了完整的田园风光。</h3> <h3>父女俩对这里的所见印象深刻,Chris买了3套明信片,说回去分别送给3位亲戚,建议他们应该来亲自看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