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画下的黄花岗公园(广州)

年轻的设计师

<h3><font color="#808080">  2019年2月28日,“<b>岭南有佳园——改革开放40年广州城市公园建设与发展研究成果展</b>”在黄花岗公园圆满落幕。</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在这次展览的筹备过程中,课题组在黄花岗公园的大力支持下,精心制作了“黄花岗公园手绘明信片”,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文创形式,向广大市民展示了公园的文化沉淀与美之所在。</font></h3> 公园概况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808080">  “黄花岗上英魂在,烈士陵中豪杰眠。”</font><br></h3><h3><font color="#808080"> 黄花岗公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是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三•二九”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它是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人文历史沉淀最为深厚的烈士墓园之一。</font><br></h3> 景点介绍 <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一)浩气长存牌坊</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建造年代:1935年</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占地面积:90.1m2</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建筑位置:墓园东南入口(正门)</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建筑材料:砖</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景点介绍:是一座近代样式的三间四柱大牌坊,门额上以花岗石镌刻着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贴金大字。</font></h3> <h3>(二)七十二烈士墓</h3><h3>建造年代:1919年</h3><h3>占地面积:39.7m2</h3><h3>建筑位置:主墓道末端</h3><h3>建筑材料:花岗岩、钢筋混凝土</h3><h3>景点介绍: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喻培伦、林觉民、方声洞等烈士殉难。潘达微先生将收殓的72具遗骸营葬,因而得名,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三)记功坊</h3><h3>建造年代:1921年</h3><h3>占地面积:51.7m2</h3><h3>建筑位置:烈士墓冢后方</h3><h3>建筑材料:花岗岩、连州青石</h3><h3>景点介绍:由前后各72块青石叠成崇山形献石,石面刻有捐款建设墓园的国民党海外支部名称或个人的名字。坊上立自由神像,由美洲华侨捐赠,损毁后于1981年重刻。</h3> <h3>(四)默池默桥</h3><h3>建造年代:始建于1921年</h3><h3>占地面积:453.6m2</h3><h3>建筑位置:主墓道中心</h3><h3>建筑材料:花岗岩</h3><h3>景点介绍:拱桥桥身呈斜坡阶梯状,人在走过时便会不由自主地低头注意脚下,像低头默哀的样子,因而得名。</h3> <h3>(五)邓仲元墓(牌坊)</h3><h3>建造年代: 1924年</h3><h3>占地面积:65.8m2</h3><h3>建筑位置:主墓道北侧</h3><h3>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h3><h3>景点介绍:邓仲元(1886-1922),原籍梅县。追随孙中山革命,功绩卓著,牺牲后由孙中山先生追赠为陆军上将。其墓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h3> <h3>(六)杨仙逸墓(墓群)</h3><h3>建造年代:1924年</h3><h3>占地面积:150m2</h3><h3>建筑位置:邓仲元墓后部</h3><h3>建筑材料:红砖、铁、花岗岩、连州青石</h3><h3>景点介绍:杨仙逸(1891—1923),广东中山县人,被孙中山誉为“中国革命空军之父”,1918年应孙中山之召回国建立了我国革命军队中第一支空军。其墓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h3> <h3>(七)黄花亭</h3><h3>建造年代:1927年</h3><h3>占地面积:138.3m2</h3><h3>建筑位置:主墓道西侧</h3><h3>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h3><h3>景点介绍:具有中国传统样式的四出抱厦重檐十字亭。亭亭黄花,离离丰骨,以“黄花”命名,深深寄托着后人对英烈们高尚气节的赞誉之情。</h3> <h3>(八)西亭</h3><h3>建造年代:1926年</h3><h3>占地面积:29.2m2</h3><h3>建筑位置:烈士墓冢西侧</h3><h3>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h3><h3>景点介绍: “断檐升箭口”式样的三间单檐歇山顶长亭,使用岭南常见的龙船脊,正脊端头用鳌鱼,垂脊末端用坐狮。</h3> <h3>(九)龙柱</h3><h3>建造年代:1926年</h3><h3>占地面积:12.8m2</h3><h3>建筑位置:原墓道中段两侧</h3><h3>建筑材料:连州青石、花岗岩</h3><h3>景点介绍:由国民党安南党部捐建,用连州青石以高浮雕及透雕等工艺雕成,柱身刻出栩栩如生而又洋溢着动感的鲤鱼跃龙门和青龙腾云驾雾形象。</h3> <h3>(十)红门</h3><h3>建造年代:1921年</h3><h3>占地面积:33.9m2</h3><h3>建筑位置:墓园西南角</h3><h3>建筑材料:花岗岩、连州青石、铁</h3><h3>景点介绍:因门身涂红油漆而得名。门阙浮雕云日松鹤图,顶上各雕一头雄狮。门上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道”,为最早的墓园入口。</h3> 制作过程 设计感想 <h3><font color="#808080">  回顾2017年课题组首次成果展的主题海报,绘出了广州16个城市公园的标志性景观,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作,体现出广州城市公园正朝着“一园一品、千园千色”的目标去建设和发展。在后来的几次巡展当中,课题组又以“钢笔画”、“卡通画”、“手工橡皮章”、“模型制作”等形式,设计研发出多种文创产品,来记录广州城市公园那不一样的美……</font><br></h3><h3><font color="#808080"> 这两年的时间,我们坚持不懈地做文创,尝试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呼吁大众关注公园的建设,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公园背后的文化,感受到公园的魅力。建国70周年之际,我们不忘初心!</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