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徐汇衡复风貌区再添靓丽文化景观。3月23日上午,筹备已久的“草婴书房”揭幕,它与共处于乌鲁木齐南路178号的夏衍故居同时向市民开放。</h3><h3><br></h3><h3>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沈文忠,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于秀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俄罗斯驻沪副总领事,草婴书房名誉馆长、国际知名艺术家、草婴女儿盛姗姗等与社会各界嘉宾出席了活动。</h3> <h3> <b> 结缘徐汇六十余年</b></h3><h3> </h3><h3>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传播者来说,书桌、书房是他们创造精神财富的“孵化器”,又是主人人生、事业起伏顺逆的见证者。书房的变迁,常常又折射出时代的风云。俄罗斯文学翻译家草婴先生的书房就十分典型。</h3><h3><br></h3><h3>如果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算起,草婴先生在上海的住所多次搬迁,他的书房共有4处。淮海中路1696弄与中南新村和崇安公寓相邻,这一带的多层公寓建于1940年代,房间宽敞。草婴与妻子儿女在1696弄4号居住了十几年。草婴书房三面环放着书橱,其中书桌后面一只装满了俄文原著。那时,他的藏书更多的是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如《史记》《杜甫诗选》以及鲁迅、巴金、曹禺等的作品。草婴书桌的右后方,摆放着一件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上海家庭没有的“奢侈品”——他收听新闻和休息时欣赏音乐的落地收音机。就在这间书房,草婴文学翻译的成名作《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一个人的遭遇》走俏全国。1960年代初,肖洛霍夫的《新垦地》第一、二卷中文版问世,即将迎来不惑之年的草婴把研究和翻译重点转向了列夫·托尔斯泰。</h3> <h3>(在淮海中路书房译《一个人的遭遇》)</h3> <h3>“用二十年翻译400多万字的《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全集》”,这只是“约定俗成”的说法。其实,自1964年《高加索故事》出版,草婴翻译托翁前后跨度长达30多年。</h3><h3><br></h3><h3>去年三月,草婴长子盛元良回国探亲。一天,他独自来到乌鲁木齐中路280弄。谁知,有位老邻居迎了上来:“你是……草婴先生?”草婴一家是1974年从五原路迁居到此。尽管搬走已三十年,邻居们没有忘记在280弄翻译托尔斯泰三部长篇小说的草婴。</h3> <h3>(今春,盛元良陪同作者来到乌鲁木齐中路280弄,并在10号留影)</h3> <h3>1969年,草婴在接受了一年的审查以及干校“劳动改造”后,他的书房被撵到了五原路协发公寓一个大单间。单间一隔为二,书房名存实亡,因为主人常年在外,且不能翻译自己想译的东西。王小鹰新婚后也住在协发公寓,她与草婴、与草婴的子女都很熟。盛姗姗出国留学前与王小鹰在《萌芽》编辑部同事过几个月。</h3> <p>乌鲁木齐中路的草婴住所虽有三居室,但草婴夫妇、草婴母亲和岳母六七口人三代共处,不免局促。草婴巧妙地把六七个平米大小的阳台改建成了书房,书房通向居室的门有落地纱窗,既通风又能减少干扰。</p><p><br></p><p>决定草婴后半生命运的几件大事,就发生在280弄10号。1975年春,纤弱的草婴在劳动时被百斤重的水泥袋压伤,一节胸椎骨折。在家里铺着木板的地上躺了半年,小草顽强地恢复了生机。第二年九月,一个十分特别的日子,姗姗陪同爸爸到码头接回了来沪养病的姜椿芳。重获自由的姜椿芳是草婴翻译事业的恩人、战友。在书房里,两位劫后重生的翻译家陷入了沉思。第二年,草婴继续拿起笔翻译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的光芒在他的阳台书房闪耀,他要以此播撒爱,让人们分享文学作品所传递的美好感情和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了全身心从事翻译,草婴谢绝出任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在草婴家休养月余回到北京,姜椿芳提出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倡议,愚昧往往与盲从相伴,姜椿芳意在用知识启蒙滋润荒芜的心田,让劫难不再重演。</p><p><br></p><p>阳台书房迸发的思想火花可歌可泣。</p><p><br></p><p>(上图为草婴与姗姗在乌鲁木齐中路书房)</p> <h3>1988年,孕育了草婴版《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的阳台书房与主人依依惜别。百余万字的《战争与和平》译到一半,草婴书房搬到了岳阳路。无论晴空还是阴霾,草婴书房与徐汇区的情缘,历经六十余年仍割舍不断……</h3> <h3> <b> 深藏密函淡泊名利</b></h3><h3> </h3><h3> </h3><h3>岳阳路上的草婴书房藏而不露,十分幽静,它还是盛家的会客厅。透过书桌前的窗口,楼下花园郁郁葱葱的树木一览无遗。喜爱养花的草婴只是在外凸的小阳台上施展身手,他可没时间去花园侍花弄草。</h3><h3><br></h3><h3>书房的东南角,书桌旁的一只书橱置放着《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汉语大词典》《英汉大词典》《世界历史词典》等工具书,需要查找时伸手可即,十分便捷。书房西北角一排排被“翻烂”的俄文原著显示了草婴工作的艰辛,它们也是来访者关注和感叹的焦点。但打动我的还有几封信函。</h3><h3><br></h3><h3>翻译家陈梦海之子陈海鹏曾寄给我一份复印件,那是草婴回复陈海鹏母亲、俄文翻译家吴默兰的信。1993年,病中的吴墨兰致信草婴,信中流露出希望帮她介绍医生的请求。草婴在回函中向老朋友谈起自己正全力翻译《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的近况,并特别提到女儿雪亮患重病从厦门回到娘家治疗、养病。草婴的痛苦之情跃然纸间。</h3><h3><br></h3><h3>雪亮得的是胰腺癌,从发病到去世仅半年。爸爸的书桌与女儿的病床一墙之隔,女儿在痛苦地呻吟,爸爸却放不下译笔,因为“不能遭受双重损失”……</h3><h3><br></h3> <p>草婴先生的书房里,有两封来信密不示人。</p><p><br></p><p>一封是姜椿芳所写。草婴长期以来没有工资、没有编制、没有职称,靠的只是稿酬。他是“二战老兵”,按政策可以享受离休待遇。为此,姜椿芳特地来信,并附上证明。但草婴把这些材料锁进了抽屉。</p><p><br></p><p>2004年,温家宝在访俄时谈起俄罗斯文学,并表示尤其喜爱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草婴即给温家宝寄去了一套十卷本《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不久,温家宝回信祝贺饱含草婴心血的宏篇译著出版,称赞草婴“对翻译事业的执著追求”以及“对读者的热爱”。这封温家宝的亲笔信却被草婴秘藏起来。为写作草婴传记,司徒伟智先生与我进行了大量采访。但草婴夫妇对此事从未提及。直到草婴传记出版后,草婴夫人才悄悄拿出这封信。不过,她叮嘱:“草婴一生低调,他不愿以此抬高自己。只要温家宝当总理,信不要见报。”于是,信的影印件在我的电脑里冷藏了五年多。</p><p><br></p><p>(上图为草婴在翻译托尔斯泰作品)</p> <p> <b>求真行善薪火相传</b></p><p><br></p><p>2019年3月23日,坐落于乌鲁木齐南路178号的草婴书房、夏衍故居对外开放。这座姗姗来迟的书房被安置在一幢现代风格的三层老建筑里,书房前的园子将安放草婴塑像。</p><p><br></p><p>草婴先生在岳阳路住了二十年,他2008年离家住院,十年来草婴书房基本保持着原来的模样。与其留墓碑,不如建书房,这是草婴先生的遗愿。</p><p><br></p><p>莫言获悉草婴噩耗后感言:应该把草婴书房安置于北京的中国当代文学馆。徐汇区领导前往盛家吊唁时当即表示:要让草婴书房永远留在徐汇区!</p><p><br></p><p>(上图为夏衍故居)</p> <h3>(岳阳路草婴住所)</h3> <h3>(草婴夫妇与儿子、女儿)</h3> <h3>(2015年10月,时任上海市副市长赵雯前往盛家吊唁草婴逝世)</h3> <h3>近三年来,为了早日建起草婴书房、出版《草婴文学翻译全集》,草婴夫人盛天民呕心沥血、食不甘味。半年前,她耗尽了最后的精力。令盛天民感到欣慰的是,她牵挂的几件大事都即将完成,而且上海儿童博物馆内的草婴书屋,也接待了约五十万人次的参观者。</h3><h3><br></h3><h3>说起草婴书屋,不能不提及另一段往事。1990年,参加上海两会的多名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联名呼请:在宋庆龄陵园内兴建儿童活动的专门场所。当时,作为市人大代表,草婴先生是联名议案人之一。经过多方努力,1996年5月29日,上海儿童博物馆诞生。二十年过去了,一次,笔者与上海儿博馆馆长郑瑛女士偶然聊到草婴先生的遗愿,郑馆长萌发了借二十周年馆庆需重新布展的良机,建草婴书屋的创意……</h3><h3><br></h3><h3>看着家长和孩子在草婴书屋阅览,了解草婴先生的生平,参观他的手稿以及他使用过的钢笔、眼镜等,我想这也是草婴先生倡导的文学与爱的滋养带来的结果。</h3> <h3> 镜框里,母亲在舒心地微笑,气质优雅。盛姗姗在两边的瓷瓶里插入了鲜花。雏菊花、勿忘我、石头花,蓝紫粉白简素高贵。</h3><h3><br></h3><h3>今年1月下旬,两只书橱连同里面的俄文原著,即将被移放到乌鲁木齐南路178号的草婴书房。抽出几本包装已破损的俄文版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红色封面的《鲁迅全集》跃入眼帘。这是1938年出版的第一套二十卷《鲁迅全集》,定价二十元,草婴十五岁时订购。他最爱读鲁迅著作,并慷慨地借给雷士德附中的同学。没耐心读长篇的任溶溶,却在上小学的公交车上通读了一遍。</h3><h3><br></h3><h3>盛姗姗找来一只纸板箱,小心翼翼地把这套珍贵的全集打包封存。</h3><h3><br></h3><h3>她已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公共艺术家,几十件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落成。“要把百分之九十的精力放在自己喜爱的事业上。”这是爸爸不止一次的叮嘱。</h3> <h3>在“草婴书房”开幕式上,任溶溶长子任荣康(中)与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组织部长詹咏(右)</h3> <h3>宁波市区小洋楼内字画高悬的启蒙书房,思南公馆旁三楼的研读鲁迅的“一人世界”,长乐路366弄的幸福公寓,这是草婴三十岁前的精神乐园。而六十多年来他在徐汇区的一处处文化遗痕——草婴书房,更是璀璨而又沉甸甸的文化品牌!</h3> <h3>(3月24日,草婴先生96岁诞辰。亲朋好友等纷纷来到书房,参加纪念活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