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碗窑古村落</h3><h3>碗窑古村落,位于苍南县桥墩镇碗窑村。碗窑,旧称蕉滩碗窑,福建移民迁于此后,改称碗窑。据当地《巫氏宗谱》记载:“巫氏第十五世志益公,始于清代康熙年间,由闽汀连邑(福建汀州连城县)迁居我浙瓯昆(平阳)蕉滩之东,素业陶瓷传家。”此后不久, “实业瓷矿,屋宇连亘,人繁若市。”产品销往福建、江西一带。</h3> <h3>村落居中的古戏台,木构建筑,保存完好。戏台基高2米,面阔4米,通高8米余,四角立柱,平面呈方形,有后楼筑设。屋面盖瓦,歇山造,外观呈亭台状,造型典雅精致,顶面藻井留有戏曲故事彩画。戏台前为天井和三官庙,庙内藻井等装饰同样完好精致。该戏台于1988年列为苍南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h3> <h3><h3>当时,百姓把碗分成粗碗和细碗,粗碗便是像桥墩碗窑生产的那种碗,而细碗则是指江西景德镇较为高档的碗。听父辈们说,早年平阳和瑞安的市场上,卖的吃饭用碗多为南港桥墩和北港顺溪碗窑生产的各种粗碗。而南港桥墩碗窑旧称蕉滩碗窑,产量最大。刘绍宽先生在《顺溪瓷厂记》就说道:“平阳瓷业之兴,始于南港焦滩,其出口可方浙闽诸窑。”</h3></h3> <h3>该村清代青花窑址保存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村周围山脚及下垟一带,烧制产品有碗、盆、盏、杯、瓶等,窑床设施和产品烧制、装饰等颇具瓯窑特色。其烧制作坊等原始设施,如水碓、瓷土漂洗池、沉淀池及窑床等遗址、遗物,尚能较完整地保存。陶瓷加工制作的厂房矮小,工具简陋,以水碓舂土,车盘以原木板制成,用手曳引。窑以砖土拱就,沿坡而立,层层叠叠,共有八九级,又名阶级窑。每件成品从舂土垤出窑,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全凭手工操作。现尚存厂房几十间、碗窑一座。</h3> <h3>碗窑村旧称蕉滩或蕉滩碗窑,位于苍南县桥墩镇境内,玉龙湖河谷中上游,是清代浙南地区烧制民用青花瓷的主要基地。始建于明洪武年间。</h3> <h3>古村碗窑位于苍南玉苍山景区,离温州市区不到2小时的车程。然而,地处青山绿水间的碗窑并不为人所熟知,实际上其陶瓷生产可追溯到300多年前。该村曾为浙江民窑生产地,有上万工人在此生产日常生活用具、文房四宝等,产品远销台湾及东南亚各国。而今碗窑许多村民外出经商与开矿,村里仅留70人。不过,碗窑古村的原生态,却让其“墙内开花墙外香”。</h3> <h3>苍南桥墩有一个历经几百年,在温州南片最具规模的碗窑,那里生产过一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粗碗。</h3> <h3><br></h3><h3>苍南县旅游局人士表示,此前一年到碗窑旅游的人数已达到3万多。随着民间陶瓷文化博物馆的建成,在古村的老戏台、陶瓷老作坊等风貌映衬下,古村碗窑将会吸引更多游人。</h3> <h3>在中国,被称为碗窑的村子很多,我知道的至少有三个,分别在福建、浙江和江西。温州苍南的碗窑村是最值得去的碗窑村之一。</h3><h3><br></h3> <h3>村落中至今仍保留着300多间清初样式的古建筑,碗窑依坡而筑,每条窑有八九格,故名阶级窑。古代工匠充分利用水力建成八级水碓,计有46个捣臼的半自动生产流水线。</h3><h3>碗窑村很小,很僻静。小小碗窑村在温州的地图上找不到,就连许多温州人都不知道这个村落的存在。仅数十户人家,背山临水的村子,每户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有山泉绕过,恬淡秀美,宛如人间仙境。村子最北端有一栋类似明末闽南民居的建筑,据说是碗窑年纪最大的房子。这老态龙钟的木结构房屋,至今仍有人居住。碗窑村周边有气势磅礴的三折瀑布,吊脚楼更具畲乡风格,顺坡拾级而筑,宛如一座石朴的山城。</h3> <h3>而今碗窑许多村民外出经商与开矿,村里仅留70人。不过,碗窑古村的原生态,却让其“墙内开花墙外香”。2005年五一节前夕,知名香港导演关锦鹏将碗窑作为电影《长恨歌》的外景取景地之一,包括影星梁家辉在内的剧组曾到碗窑拍摄。</h3><h3><br></h3><h3>图为吊脚楼</h3> <h3>碗窑村很小,很僻静。小小碗窑村在温州的地图上找不到,就连许多温州人都不知道这个村落的存在。仅数十户人家,背山临水的村子,每户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有山泉绕过,恬淡秀美,宛如人间仙境。村子最北端有一栋类似明末闽南民居的建筑,据说是碗窑年纪最大的房子。这老态龙钟的木结构房屋,至今仍有人居住。</h3> <h3>碗窑村周边有气势磅礴的三折瀑布,吊脚楼更具畲乡风格,顺坡拾级而筑,宛如一座石朴的山城。</h3><h3>碗窑地处偏僻,生活简单寂寞,为了留住客人,村里集资兴建戏台。村民们财大气粗,一次性在半岭、下窑各盖一座戏台。第二年,又按当时习俗,在戏台对面盖三官殿(意谓演戏是为了祭祖娱神,以避嫌伤风化)。碗窑的三官殿和戏台工艺十分精良。三官殿里大大小小的藻井多达13个,形状各异,无一类似。藻井层层描绘人物、诗词、花草———据南戏专家们考证,至少绘有12支当时盛行的戏文。经过鼎盛期,碗窑渐渐走上下坡路。1936年,全国到处闹饥荒,谁买碗?碗窑人只好将碗垒在家里,最后终于停产。</h3> <h3>“一些先富起来的矿老板感觉应该留住碗窑的历史,就筹资建民间陶瓷文化博物馆,”苍南县一政府部门官员表示。碗窑博物馆于3年前开建,共投资130多万元,面积近2000平方米,以与古村协调的木建筑为主,陈列明初及清各时期民间陶瓷。<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