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净土新西兰

沐水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酝酿了多年的新西兰之行,终于在抢到往返基督城仅3000元的特价机票后一锤定音。邀约到两位好友共同出行,三人于2018年4月19日开启了人间净土新西兰南岛之旅。</p><p class="ql-block">PS:本文所有照片均为原图,不带滤镜未做P图。相信看过的人一定会被惊艳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天(4月19日)</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12:10动车从无锡出发至虹桥机场,南方航空航班经停广州白云机场转飞至基督城,抵达新西兰时间是20日下午四点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4月20日)</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机场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张贴于通道口的招商银行中文广告,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国已走向世界。</p><p class="ql-block"> 租租车预定的ezi租车公司可直接于机场取车,经过与工作人员一番艰难的沟通(我们的英语实在太poor),终于顺利拿到预订的丰田卡罗拉两厢车。美女主驾懒洋洋上车小试后我们开着这辆小丰田正式开启14天的南岛自驾之旅。基督城的傍晚,晚霞如锦、璀璨夺目,热情地迎接着我们三个远道而来的客人。</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考虑到当地饮食不方便,也借鉴了之前好友刘美眉两次新西兰之旅的可贵经验,我们直接奔赴基督城的大型商超countdown采购大米蔬菜佐料等食材,预备了两天的伙食。</p><p class="ql-block"> 当晚入住的汽车家庭旅馆,老板是东北人,告诉我们花了1500万买地建房。晚上三人动手一起做饭,土豆炖牛肉,炒生菜,粥,胃里吃得暖暖的。</p><p class="ql-block"><br></p> <h3><p><br></p></h3> <h3><p>第三天(4月21日)</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大早阳光就撒满旅馆的每一寸角落,因已进入深秋,仍感觉阵阵凉意。早餐午餐一并安排妥当(国内带来的保温袋和打包盒,准备可是相当充分滴),启程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尚未熟悉性能的离线地图反应总是慢半拍,刚开至主干道,未能在叉路口及时转弯,被一对新西兰小夫妻驾驶的小车给追尾。取车时每个刮痕爆漆的严格检查,及发生事故后2500纽币先行预付,让我们仨着实紧张了一把。幸亏车速较慢问题不大,再次经历了一番严峻的英语考试,我们拍下了美女老外的驾驶证,开开心心继续前行。</p></h3><h3><p>&nbsp;&nbsp;&nbsp;&nbsp;&nbsp;</p><p><br /></p></h3> <h3><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好风景在路上,8号线沿路秋意正浓。和北半球相反,白天太阳是从北面照过来。历时两个多小时,我们被眼前一片蓝绿色的湖水所震慑。Lake Tekapo到了,迫不及待地下车到湖边take photo臭美起来。</p><p><br /></p></h3> <h3><br></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天入住的Lake Tekapo Holiday Park是一家汽车家庭旅馆,就紧靠着Tekapo湖,坐在入住的小木屋门口,牛奶蓝的湖水映衬着金黄色的树木,远处雪山峰峦叠嶂,堪比人间仙境。</h3> <h3><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小歇后我们驱车开往约翰山天文台,山顶海拔1036米,从山顶俯瞰Tekapo湖的全貌,南阿尔卑斯山脉尽收眼底。</p></h3> <h3><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下午五点半来到闻名遐迩的好牧羊人教堂。颜色逐渐转为深蓝的湖水映衬着金色的教堂、又是一张美丽的明星片🏕围观在教堂周围90%的都是国人同胞,不得不感叹中国同胞已走遍世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br /></p></h3> <h3>  Tekapo又称星空小镇,大名鼎鼎的好牧羊人教堂建于1953年,是拍摄星空的最佳地点,星空下的教堂更是美轮美奂。</h3> <h3><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p></h3> <h3><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一次入住汽车旅馆,深切感受到外国人度假的休闲。汽车旅馆在当地称car park,有室内旅馆,有房车停靠营,也有露宿的帐篷。厨房、卫生间及洗浴都是公用的,每个人使用后都自觉保持整洁。<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夜晚满天繁星,长长的一条银河就在头顶横跨,抬头仰望感觉整片天空只属于自己。可惜只能尽收眼底,相机手机都不能拍摄下这大自然的魅力。</p><p><br />第四天(4月22日)</p><p>&nbsp;&nbsp;&nbsp;&nbsp;&nbsp;早上睡到自然醒,趁阳光还不太刺眼,走到湖边散步。野鸭时而在湖中嘻戏,时而踱到岸上觅食,闲庭信步走在人群中,让人不由感叹,多少年前人作为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都能保持着一份和谐,为何现在却很少看到如此和睦相处的景象。</p><p><br /></p></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天的行程安排了胡克山谷徒步,Hooker Valley Track。中午时分路经Lake Pukaki,和Tekapo一样Pukaki的湖水也是泛着蓝绿色。据说湖水颜色每天随着时间的变化会深浅不同,中午时最深,颜色最为绚丽,我们的运气真是很好。</h3><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前往胡克山步道的80号公路沿湖而建,沿路的胡杨林及其他不知名的落叶类树木,金黄色的树叶在阳光的直射下金光闪闪,映衬这奶蓝色的湖水煞是好看。秋色在汽车反光镜中一路向后。</p>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探图导航中显示胡克步道就在Lake Pukaki的源头,在奶蓝色湖水的上游,水系丰富,雪山的融水将山体的岩石粉冲刷流入湖中。步道分成两段,总长度大概5公里,我们耗时近两个半小时到达步道终点Hook Lake,途径三座吊桥。沿路风光是冰川、雪山与湖泊的演变史,人行走在其中顿感渺小无比。</h3> <h3>位于步道尽头的Hook Lake</h3> <h3>  沿80号公路原路回程,天色已近黄昏,太阳也移至80号公路对面,失去了阳光照耀的Pukaki和中午相比逊色了不少,湖水颜色变浅了,树叶也暗淡许多。</h3><h3> 晚上入住Pukaki附近的Twizel小镇,这里人口稀少,更是显得十分安静,颇有些欧洲小镇的味道。</h3> <h3>第五天(4月23日)</h3><h3><br /></h3><h3> 沐浴着晨曦我们离开Twizle,金色的阳光洒满山坡,远处半道彩虹横跨山脉。汽车在山道间极速前行,直行车速100码,弯道也在60-80码之间,心跳随着转弯加快,真有些开过山车的感觉,一路向瓦纳卡奔驰。</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Wanaka(瓦纳卡)号称极限运动的天堂,蹦极、跳伞、滑翔、开飞机等项目都颇受欢迎,考虑到身体状况,我们预定了开飞机。</h3><h3> 9:30我们准时到达位于Wanaka的U-fly公司,接待员是一位北京姑娘,沟通畅通无阻,真那个爽啊😎ི驾驶员是个当地帅小伙,一架小型飞机,仅能坐下四人。飞机翱翔在Wanaka的上空,空中俯瞰,深蓝色河流蜿蜒曲折。深蓝色的Wanaka湖颜色又不同于Tekapo和Pukaki,似乎更多了些神秘。</h3> <h3>途中偶遇的街景,二维的世界往往会欺骗人😛</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距离Wanaka不到五公里的路上有座熨斗山,因远观形似熨斗而得名,可登高俯视Wanaka小镇全貌。近处红色或黄色的树叶点缀着小镇的道路,远处湛蓝的Wanaka湖被雪山包围。</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傍晚时来到Wanaka湖边散步。夕阳西下,余晖洒向Wanaka湖的东面。湖面上野鸭、水鸟成群,水中形似鳗鱼的黑鱼扎堆抢食游客抛洒的食物。游人三三两两或坐着或躺着在岸边聊天发呆,几个外国小孩光脚在湖水中嘻戏,慢生活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大名鼎鼎的孤独的树独自孤零零站立在Wanaka湖中,迎着每日的朝阳和夕阳,她是这湖泊中的女王,对着相机摄像头摆着各种poss尽显光芒。当暮色降临,她褪去浮华回到落寞的现实,期待第二天的到来。</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自制的晚餐,超市最适合国人口味的黄瓜、茄子、青椒、鸡蛋、牛肉和鸡肉。</h3> <h3><p>第六天(4月24日)</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天是在Wanaka休整的一天,没有安排景点活动,早上天亮前再次来到湖边看日出。延迟摄影记录了湖面随光线的变化带来的色彩的变化,与夕阳相比更显热情奔放。</p></h3> <h3>Wanaka湖畔一对新人拍摄婚纱照</h3> <h3>  Wanaka网红餐厅都至少需要提前一天预定,晚上来到前一晚预定的Francesca的意大利餐厅,考披萨的烤炉就在餐厅内,可以欣赏制作的全过程。我们点了份披萨、蔬菜色拉、薯条🍟,说实话,可能不合我们的口味,偏咸,明天继续自己动手制作美味佳肴,Chinese Food走起🍚</h3><h3><br /></h3><h3>第七天(4月25日)</h3><h3> Wanaka是全程中最能体验到新西兰之旅休闲与轻松的一站,今天前往皇后镇。从Wanaka到皇后镇要穿过皇冠山脉,一路的秋景真是美到极致。在绿色与黄色的交织中快速穿行,突然被路让一道粉色吸引了眼球,停车靠近一看,原来是由无数胸罩排列起来的一道风景线,意在女性保护乳房挣脱胸罩束缚🌸</h3> <h3>  距离皇后镇不到20公里有一座既有美景又有历史的小镇名叫箭镇,因淘金而闻名。驶入小镇最显著的特色就是秋天为之带来的丰富的色彩。除了包围着小镇的群山均是一片秋色外,红色或黄色的树木如同一颗颗宝石镶嵌在小镇的每一个角落,煞是好看。今天恰逢是澳新军团纪念日,小镇放假一天,所有民众排列成整齐的仪仗队击鼓游行以纪念先烈。</h3> <h3>  上世纪60年代华人来此淘金,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多处当年华人的住所和仓库。</h3> <h3>  卡瓦劳蹦极是世界蹦极的发源地,紧靠皇后镇。43米高的大桥横垮在Wakatipu湖的支流上,湖水依然是深色的牛奶蓝,在风景如此优美的地方蹦极是视觉和精神的双重享受🧚🏻‍♂。</h3> <h3>第八天(4月26日)</h3><h3> 这次游行我们摒弃原来不放过每一个景点完成任务似的赶场子,而是慢悠悠的想到哪儿就去哪儿。在Queens Town(皇后镇)我们安排了三个晚上,一是作为本次旅行行程过半的休整,也为了好好享受小镇既热闹又悠闲的小资情调。可惜天公从这天起就不作美了,兴许是体谅我这张已经被紫外线深深灼伤的脸吧👒。</h3><h3> Glenorchy(格林诺奇)小镇是电影魔戒众多场景的取景地,成为皇后镇附近的热门景点。天气的缘故,湖水缺少了蓝天的映射,不再魔幻。我们沿着Glenorchy步道走了一圈,红榉林是这里的特色,红榉树喜水,成片地生长在湿地中,远处除了野鸭,还有弯着长长脖子的黑天鹅。</h3> <h3>  天堂小镇Paradise牧场就毗邻Glenorchy,开出10公里,柏油马路变为沙石路,远远望去只有牧场,想着天堂小镇总该是一个村落,有房子才对吧。看看路况不对,我们决定调转车头打道回府,看到就在路旁的羊群,忍不住嗯下快门。羊儿们十分配合,五六只、七八只都摆着同样的pose🐑🐑🐑,照片上那呆萌样让人看了实在忍俊不禁😊。</h3> <p class="ql-block">  回途中我们来到位于皇后镇机场的ezi公司追加了一天的租车费用,手续比想象中简单多了,回程那天可以直接开车到机场还车后上飞机。</p> <h3>皇后镇超级有名的汉堡店,一定要去尝尝</h3> <h3>第九天(4月27日)</h3><h3> 依然是个阴雨天,今天的计划是在皇后镇附近的Lake Hayes绕湖徒步一圈,这里人少景美,游客很少到此。步道时而傍着湖水,时而在山顶,Hayes湖的美景一览无遗。湖水被红榉树包围着,高处看湖水如一面明镜,近处看野鸭、水鸟自由嘻戏,这里拍出的照片效果特别有油画感。三个半小时的徒步耗费了很多体力,但沿路的美景却充实了内心。</h3> <h3>  相比于Wanaka,皇后镇要繁华和热闹许多。这里大大小小餐厅有上百家,旅馆各种档次都有,也是南岛旅游的圣地。</h3><h3>街角艺人吹啦弹唱,特别有范儿👍🏻</h3> <h3>  提前一天预定了当地人气很旺的Rata西餐厅,下午5:30准时到达,美丽的女服务员向我们推荐了惠灵顿牛排、圆形生蚝,还点了两杯白葡萄酒应应景。劳累加酒精的挥发,当晚每个人都早早进入了梦乡。</h3> <h3>圆形牡蛎,特别鲜美😍ོ</h3> <h3>第十天(4月28日)</h3><h3> 一路向西南我们来到了Te Anau(蒂阿瑙),厚厚的云层☁️笼罩着湖面,周围已没有前些日子满眼的黄红色,秋风萧瑟,温度也降到10度以下。 </h3><h3> &nbsp;萤火虫是新西兰的一大景观,今天安排了Te Anau 萤火虫洞。这里的萤火虫和我们小时候看到的会飞的不同,是一种类似蚕宝宝的爬虫,尾部会发出荧光色,生命周期大概也就几个月左右。和蝴蝶🦋一样,她的成长历程是由蛹到虫到茧再到飞虫。萤火虫生长在溶洞中,攀爬在溶洞内的顶部。在经过长达200米左右的步道后,我们坐上小船,关闭所有电源,只见头顶上星星点点,刹那间有一种错觉,感觉是在星空下抬头仰望满天繁星🌃</h3> <h3>  当晚住宿的Top 10 Motel是新西兰的一家连锁品牌,主要针对自驾及房车露营点,和在Tekapo那晚一样是公共卫生间、浴室和厨房。能更近距离地感受全世界人民不同的生活习俗,尤其是每到饭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公共厨房烹饪着各国菜肴,品种琳琅满目。</h3> <h3>第十一天(4月29日)</h3><h3> 今天是Milford Sound(米福峡湾)一日游,早上八点Real Journey公司的大巴车准时从Te Anau湖出发,开了两个半小时到达Milford Sound。一年有200多天是雨天的米福峡湾今天晴空万里,蓝天碧水在阳光的照耀下色彩鲜亮夺目。游轮在峡湾中往返行驶时间共一个半小时,和当年去的三峡感觉颇为相似,只是峡湾远处有雪山,近处有瀑布,入海口更能看到一望无垠的天际线。靠近入海口的Sterling Falls(斯特林瀑布)高155米,水流急,落差大,气势宏伟,蔚为壮观。游船靠近瀑布,飞流直下的瀑布击落在石壁上形成水雾迎面扑来,讲解员戏称淋了瀑布水,至少可以年轻10岁。哈哈,船上的每个人都开开心心在水雾中好好沐浴了一番💦</h3> <h3>第十二天(4月30日)</h3><h3> 今天起开始走东海岸景观线,是行程中开车时间最长的一天。原本考虑先到最南部的因佛卡吉尔逛下再绕到卡卡角,算算路程太长,决定放弃。一大早驱车四个小时240公里赶往东南海滨Kaka Point。好风景还真是在路上,纬度更靠南极,虽没有前两天沿途满眼金黄的树叶,但由于晨曦和云系较多,一路上多次看到彩虹🌈,让我们这几个生活在雾霾中的都市人激动不已。小视频一个接一个拍摄,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更想通过相机将这美景定格。</h3><h3><br /></h3> <h3>  距离Kaka Point八公里有个地标建筑Nugget Point灯塔,Nugget Point是新西兰最东南端的一个海岬,白色灯塔1896年建于此处。在这里观看日落,看着海水由碧绿变成深绿,可惜无缘见到黄眼企鹅和海狮。</h3><h3> 今晚入住的是海景房,夜晚的阳台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新西兰的月光都是这么热烈、纯净,不带一丝勉强和幽怨。期待明早可以看到海上日出🌅</h3> <h3>第十三天(5月1日)</h3><h3> 天亮得很晚,早上七点小伙伴醒来说天边有朝霞,房间朝向角度的问题看不到太阳,问想不想到海边去看日出。由于温差较大,户外实在温度低,也打消了我们的热情。</h3><h3> 东海岸线的四天行程更显宽松,每天一到二小时的车程,景点不多。一个半小时后来到Dunedin(达尼丁),这是一路走来人口相对较多的城市,即将进入市中心时快速路由两车道变成四车道,马路也宽敞了许多。</h3><h3> 今晚入住的是广东人开的旅馆。</h3><h3> 奥塔哥大学就在住宿的附近,建于1869年,是模仿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建筑风格,学校的钟楼是达尼丁的地标建筑,学校里还有几棵树干上长着猫眼的树,也是一道奇观。我们一路逛到达尼丁火车站,第一教堂,及八角广场,建筑风格都比较类似。</h3> <h3>  傍晚时分天空果然如天气预报准时下起雨来,等待了将近20分钟丝毫没有停的迹象。我们通过Motel华裔老板要到了出租车的电话,艰难的沟通后等来了taxi,一上车女司机就热情地与我们攀谈起来,收音机里正在播放着一首歌曲,她告诉我们这是她最喜欢的歌手,我们笑答不认识,她还让我们去Google搜索下。通过交谈,了解到达尼丁人口仅15万人。虽然十多分钟交流不是很畅通,但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与轻松,工作时始终保持着一种欢乐的状态。</h3><h3> 晚上三人一起动手做了一顿丰盛的海鲜大宴,食材都采购自countdown超市,尤以本地产的青口贝和圆形牡蛎最为鲜美😍</h3> <h3>第十四天(5月2日)</h3><h3> 行程的最后第二站是海滨城市Oamaru(奥马鲁),从Dunedin到Oamaru是沿着东海岸线由南往北前行,Moeraki Boulders(摩拉基大圆石)就在两个城市之间。到达时不到上午10点,潮汐已退,几十个巨型圆石散落在沙滩上,有完整无缺的,也有如同蛋壳龟裂开来的碎石,碎石的切面如同黄色的玉石,真是个奇特的自然现象。科学解释是说这些大圆石是方解石凝结物,形成于六千五百万年前。带电粒子周围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形成了大圆石,其形成过程如珍珠要经历四百万年。含有大圆石的软泥岩大约从一千五百万年前从海底升起。海浪、风、雨将它们一个一个挖掘出来。它们的构造就像海龟的壳,或者裂了缝的鸡蛋。游客们或站在圆石上或跳进裂开的缝隙里凹着各种造型。</h3><h3>位于达尼丁坡度达35%的鲍德温大街</h3> <h3>  Katiki Point距离大圆石大概就五公里路程,猫途鹰介绍说可以看到海豹,期待能有惊喜。由于时间比较宽裕,我们也随性过去看看。果然惊喜总在不经意间出现,Point两边的岩石上、海滩上、甚至是我们经过的草坪上,海豹(学名澳新毛皮海狮)三三两两慵懒地或躺或朝天晒着太阳,凹着各种造型任由我们拍摄,再一次感受到在新西兰人与野生动物相处是多么和谐。</h3> <h3>  奥马鲁是十九世纪新西兰南岛最重要的海港,至今仍然完好的维多利亚历史街区鉴证了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h3><h3> 今晚入住的Oamaru Pink Cottage是本次出行住的最有特色的一间民宿,强烈推荐👍🏻房东是位当地夫人,经营着相邻的两间民宿,一间为我们住的pink,隔壁的是green。房间布置得特别温馨,从家居、软装到装饰画,还有各种小摆设,无一不透露着主人的用心,穿过客厅,阳台直接面向大海。打开CD,坐在布艺沙发内,听着浪漫的音乐,喝杯咖啡,看着海浪,听着涛声,真是无比幸福🍭。今晚的月亮依然分外明亮,月光撒在海面上,内心一片宁静,此情此景已深深印入脑海。</h3><h3> 奥马鲁精彩的一天真不舍早早入睡。</h3> <h3>  在奥马鲁可以观赏到蓝企鹅,每天傍晚的时候,这些小企鹅就会结束一天的捕猎生活,成群结队的返回自己的巢穴。蓝企鹅身高30公分左右,非常胆小,上岸时间都在天黑以后,保护中心怕相机灯光干扰,不允许拍摄,买了个冰箱贴留作纪念。</h3> <h3>第十五天(5月3日)</h3><h3> 早上不到六点就醒来,掀开窗帘外面还是漆黑一片,一直到近七点远处的海面才露出一丝红晕,天气不错,有朝霞,迅速将手机架在阳台上用延时摄影拍摄海上日出的恢宏场面。差不多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蛋黄般的太阳完整的跳出海面将金色的光芒撒向城市的每个角落。</h3> <h3>  今天从奥马鲁出发,驱车250公里返回基督城,行程接近尾声。</h3><h3> 基督城有个台湾人开的三商超市,之前来过的朋友强烈推荐,可以在行程开始前到此购买各种调料及中国菜。这里还有相比其他城市更为便宜的当地产各类化妆品,可惜在游玩其他城市时没有捂紧口袋,已早早动手。只能看着这些沉重的东西打消购买的念头。</h3> <h3>第十六天(5月4日)</h3><h3> 在新西兰的最后一天,悠闲地在基督城里闲逛,退房后汽车仍停在入住的motel,我们仨步行20分钟即走到城中心。</h3><h3> 基督城植物园就在城中心地段,里面种植着好多棵枝繁叶茂粗壮的大树,大树的名牌就挂在树干上,便于游客识别。一条名叫雅芳的河流穿过公园,地图中看到这条河流在城市内弯弯曲曲的流淌着,最后流入大西洋。</h3> <h3>  基督城曾于2011年2月发生过地震,城中心多处建筑遭毁坏,有些房子仍用支架支撑着保留使用,能看到房子的墙上有裂痕。城中心的东面有个硬板纸教堂,顾名思义即可知建筑主要是用硬板纸搭建而成,猜测是为纪念这次灾难而建。</h3><h3> 走出教堂,路旁的一小片空地上摆放有185把白色的椅子,是为纪念在那次地震中遇难的人。</h3> <h3>  我们再次以西餐加深对新西兰饮食的印象,虽每次点单都被菜单的前点、主食、点心搞得晕头转向,但西餐店里是最能感受当地人生活气息的地方。和国人最为不同的是,他们彼此间更多的是语言交流,无论是青年情侣、老年夫妇或是三五好友,都在充分享受着交谈的快乐,而国人则大部分时间是低头看着手机。这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改善的地方。</h3><h3> 下午四点我们返回到基督城机场,退还了租用的车辆。</h3><h3> 此刻正值飞机起飞时,我已归心似箭。在新西兰历时14天的自驾游圆满结束,这次旅行自然风光的丰富色彩确实是视觉的饕餮盛宴,而大自然的各种生灵与人类和睦共处,重新更新了对人类的定义,和地球上的每个生灵一样,人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物种,并非是我们理解的地球的掌控者角色。这里的人们十分友善,每个陌生人面对面走过毫无例外都会主动say hello,当我们在十字路口看路牌时,会走过来问我们是不是lose迷路了。但新西兰的文明史太短,文化底蕴不够深厚,这也是本次旅游所感受到的美中不足。但无论如何,这个地方仍是世界所剩不多的一片净土,需要全人类共同呵护。</h3><h3> 再见了,人间净土新西兰🇳🇿。Never Say Goodbye(新西兰歌曲代表作),我会想你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