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学音乐中心组(初中)研讨三月份活动简报(下)同课异构

lanjie

<h3>2019年3月22日上午,武汉市中学音乐学科(初中)中心教研组第一次同课异构活动在七一中学(天地校区)顺利开展,共25人,其中不仅包含了中心组成员16人,还有四月份即将参赛的唱歌课选手9人。本次活动由二组组长李丹老师主持,共分为两大块,第一大块是课堂教学展示,第二大块是评课与研讨。<br></h3> <h3>首先由市中心组两个小组代表,即新洲区阳逻三中的周义萍老师和江夏区一初的赵芃老师课堂教学展示课《彩色的中国》。<br></h3> <h3>周义萍老师设计的《彩色的中国》为二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主要练习二声部合唱,她注重“自然、巧妙、渗透”,强调“润物细无声”,认为在教学时目的性不要太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节拍特点、旋律走向。周老师通过清唱,而不是钢琴,来建立学生的内外在听觉,让学生先听歌词再听旋律最后把谱子唱出来的步骤来建立旋律记忆。</h3> <h3>除此之外,周老师运用了新颖的教学方法手段:一是采用默唱和开口唱卡片,引导学生演唱和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二是建立二声部概念,通过节奏型和唱配合,如老师唱旋律,学生用节奏型伴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二声部的含义,从而渗透自己的教学理念。<br></h3> <h3>赵芃老师设计的《彩色的中国》为一课时,本课主要教学生演唱一声部,次重点为二声部合唱。首先运用地图简洁导入课题,新授环节采用先完整聆听再学唱到最后的二声部合唱合作练习。整堂课完整流畅,并加入了木琴乐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烘托了课堂氛围。</h3> <h3>当两位老师在用心授课时,听课的老师也都非常的认真,详细的做着听课笔记。<br></h3> <h3>第二板块为分析与探讨,首先由两位授课老师简单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br></h3> <h3>其次由中心组老师和参赛选手发表自己的想法,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如:华师光谷分校的党倩妮老师认为赵老师课上的木琴乐器清脆的音色不太适合歌曲的第一段低音区。她还认为周老师在课上频繁使用的柯达伊奥尔夫教学法要有选择性的去用,要选适合学生的方法要有针对性等等。<br></h3> <h3>最后江夏区教研员童老师对于唱歌教学中的二声部合唱该不该放重点练习,课题分几个课时教学等问题作了详细解析。<br></h3> <h3></h3><h3></h3><h3></h3><h3>中心二组组长李老师留下一些问题,唱歌课教学教材分析是否充分、是否充分理解?对于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否掌握了?在充分理解教材基础上,教学设计该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等等,这些问题引发大家深思。本次活动大家收获满满,都满怀期待下一次的活动开展。<br></h3><h3></h3><h3></h3><h3></h3>

老师

教学

声部

学生

课时

合唱

旋律

江夏区

唱歌

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