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中篇)

云中子

<h1> 2019年2月27日至3月8日,我们一行19人,参加爱摄旅行社组织的云南旅摄行。因杭州春节后长期连续阴雨,行前一天天气预报第二天有小到中雨,然当天早晨竟意外无雨,给了出行人一个大大的惊喜。也许是老天爷对摄影人的眷顾。好兆头带来好心情,8.25时我们登上了首都航空公司的JD5127航班,直飞云南。中午12.45时,顺利抵达昆明机场。</h1><h1><br></h1> <h1>  出得机场,哇塞,瞬间被昆明的蓝天白云所惊羡,迎面一幅‘’七彩云南欢迎您"的巨型横幅,给人以宾至如归的亲切感。</h1> <h1>  当天是集合日,没有行程安排,时间尚早,办理完宾馆入住手续后,我和同来的摄友相约打车直奔著名的海埂公园。海埂距离市区8公里,顾名思义‘’海埂"就是横海之埂,原是一条由东向西横插在滇池中的楔形长堤。东起海埂村,西迄西山脚,全长约5公里,宽60至300米不等。它把三百多公里的滇池一分为二,埂南为浩淼的滇池,埂北为‘’草海"。</h1> <h1>  整条海埂自然形成四大景区:东面为国家体育冬训基地;西面为公园游览区,可坐观水景和西山景色,也可垂钓鱼;中部为沙滩浴场,坡度平缓,沙滩细软;北面沼泽地为疗养区和旅游中心,辟有金鱼湖、百草园、大型民族村和数字园林式的度假村。外地游客到海埂,大多奔这里的最大看点观看红嘴鸥而来。</h1> <h1>  红嘴鸥,俗称‘’水鸽子",体型和毛色都与鸽子相似,体长37-43厘米,翼展94-105厘米,体重225-350克,嘴和脚皆呈红色,身体大部分的羽毛是白色,尾羽黑色。红嘴鸥数量大,喜集群,在世界的许多沿海港口、湖泊都可看到,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海湾。曾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1985年第一批红嘴鸥发现了昆明,这里有温暖的冬天,也有好客的市民和游客。第一次飞到这片土地,红嘴鸥就得到了昆明人的爱护和欢迎。现在它已是昆明的老朋友,每年准时在11月份从遥远的北西伯利亚穿越俄罗斯和整个中国来到昆明过冬,次年3月上旬再离开,集体返回故地。</h1> <h1>  红嘴鸥来到昆明的日子里,市民和游客都会积极地争相给它们喂食,所以这里的红嘴鸥并不怕人,它们会在人们头顶几十公分的距离上飞过,或到喂食的人的手上抢食。在昆明,红嘴鸥主要集中在海埂和翠湖两处,而以海埂规模为大。</h1> <h1>  昆明海埂和翠湖的红嘴鸥,与市民、游客和谐相处,构成了一道人与自然共生相融的独特风景线。这与一些地方嗜好所谓野味,围捕、偷猎鸟类的丑恶行径形成了文明与野蛮的鲜明对照。</h1> <h1>  蓝天白云下的大堤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观赏数千只红嘴鸥小精灵盘旋飞舞,与成群结队的市民、游客嬉戏、喂食、拍照,老小无欺,鸥欢人乐,是人生难得的快事和值得追忆的经历。</h1> <h1>  第二天正式开始行程,此行的第一站是建水古城。这里主要是两个景点,第一个景点是建水古城,建水古城位于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南诏政权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前后在此筑惠历城,惠历为古彝语就是大海的意思,汉语译为建水。建水古城历经12个世纪的建设,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 ‘’民居博物馆"。1994年,建水古城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图为建水古城东城门朝阳楼,朝阳楼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 ,坐西朝东,通高24.45米,比北京天安门早建28年,它的外形与整体结构都与天安门无异,据说是师徒两人建的,建朝阳楼的是师傅,建天安门的是徒弟,至今已有630多年。它是滇南重镇建水历史悠久的主要标志之一 ,是祖国边陲老重镇的象征。</h1> <h1>  建水古城城墙前三角梅树下,悠闲休憩的市民。</h1> <h1>  建水古城翰林街,全长603米。2003年恢复重建,它在保留大部分古建筑的基础上,按照清式风貌进行改造,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清式风貌商业街区。现已有长居住户298家,商铺252家,是经营文房四宝、古玩字画、文教用品以及建水紫陶为主的商业街,同时还聚集刻字、银器、乐器、服装、鞋帽、小吃店等店铺作坊。街道两旁的店铺古色古香,鳞次栉比,是建水古城居住与经商相结合的典型传统街道。漫步在街道上,仿佛有重游杭州河坊街的感觉。</h1><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1>  这是座‘’书香门第"古建筑,历史上建水古城有重视教育,兴办书香门第的传统。在元代时就始建庙学,明洪武年间建临安府学,万历年间又建建水洲儒学。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书院。当时,建水有‘’临半榜"之称,即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建水就占了半数左右,堪称云南之冠,在全国亦不多见。所以,建水又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的美誉。</h1> <h1>  建水古城历史上重教、重学,科举中举,读书做官的有不少,因而‘’进士第"、‘’翰林府"等,屡现其间。图为修复后的翰林府门第。</h1> <h1>  建水古城朱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素有‘’滇南大观园"的美称,是当地乡绅朱渭卿弟兄所建。建筑占地2万多平方米,其中房屋占地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纵三横四"布局,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有致,建筑用料上乘,雕刻精美,结构精巧,布局讲究。整座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是一座典型具有南方特色的私家园林,在丰富的形式中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惜乎当时时间仓促,未能进内游览。</h1> <h1>  建水古城的另一个景点是双龙桥。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是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桥。它坐落于建水古城城西5公里处,横跨泸江与塌冲河交汇处之水面上,因两河蜿蜒如龙,故而得名。双龙桥,又有一桥锁双龙之意。</h1> <h1>  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至1795年)先建三孔,道光年间(公元1821至1850年)又建十四孔与之相连。桥身用巨石砌成,桥中建有三层楼阁,雄伟壮观,素有‘’滇南大观楼"之称。两端各有亭阁一座,楼中有楼,桥楼相映,蔚为大观,不失为我国造桥史上极为珍贵的杰作。</h1> <h1>  双龙桥全长148.26米,宽3米,十七个桥孔一字排开,孔孔相连。梦幻般的双龙桥,远看犹如一艘楼船,近观似长虹卧波。登上双龙桥楼阁,可以一睹西庄坝的田园美景,远处可鸟瞰天华山与星罗棋布的村庄,近处可观望应天湖美景及美丽家园的典范——水打营村。</h1> <h1>  双龙桥是云南省著名的古迹之一,是云南省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多孔连拱石桥,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1965年,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前来考察,将其列为全国十座大型古桥之一,遂被定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中用长焦拉近,桥孔中可看到桥外有桥 </h1> <h1>  双龙桥头这株垂枝红千层树,在夕阳余晖下,犹如位顾盼生辉的美人喜滋滋地迎送着到此地的一批又一批远道而来的游客。</h1> <h1>  游毕双龙桥,我们赶往此行的第二站元阳梯田,准备到元阳梯田的著名景点坝达拍摄落日。途中阳光明媚,但到元阳天气突变,乌云密布,正应了‘’云南十八怪"中‘’东边下雨西边晒,十里不同天"的怪事。更怪的是我们此行碰到的不是下雨,而是下冰雹,大大小小的冰雹霹雳拍啦,倾泻而下,满地滚动。大家赶紧收起相机、三角架,戴上雨具帽子连奔带跑逃往餐饮店。</h1> <h1>  我们躲冰雹用晚餐的这家餐馆老板,似乎是位崇拜毛主席,热爱红色收藏品的粉丝,进得大门迎面台上是一尊毛主席半身像,餐馆四周墙上挂满了毛主席画像及其当政时期的宣传画。</h1> <h1>  第三天凌晨,我们披星星戴月亮,摸黑打着手电,赶往元阳梯田的多依树景区,拍日出。原本以为还早,能抢上个放三角架的好机位。然到达目的地,方悔来迟了,观景台上已是里三层、外三层,密密麻麻挤满了等候观日出拍照的人群。寻寻觅觅,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还能挤进的角落,架起三角架,方才松了口气。千等万等,太阳公公终于露出了大众期盼的笑脸,顿时现场一片欢腾。经过前一夜冰雹洗礼的太阳,格外娇艳。</h1> <h1>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红河哈尼族人1300多年来,世世代代留下的旷世杰作。红河哈尼梯田遍布红河州的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总面积约100万亩,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世界第二大遗产国。</h1> <h1>  元阳哈尼梯田主要有三大景区:坝达景区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1.4万亩的梯田;老虎嘴景区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梯田;多依树景区包括多依树、阿者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上万亩梯田。据导游说老虎嘴景区观景台由于连年观赏的人太多,不堪重负已坍塌,暂时关闭。我们这次主要游览的是多依树及其阿者科、爱春景区和坝达景区。阿者科和爱春是哈尼族的两个小寨子,是传说中蓝色梯田所在处。多依树当天日出后起了晨雾,给景区蒙上了层仙气。图中,是用手机拍摄的晨雾视频。</h1> <h1>  元阳一座座的‘’田山",仿佛就是一部非文字的巨型史书,直观地展示了哈尼先民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元阳哈尼族梯田的知名度日渐提高,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摄影师和游客纷至沓来。1993年第一次国际哈尼族文化研讨会期间,中国、荷兰、日本、美国、英国、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代表参观梯田时,无不为其景观的壮丽与文化的丰富所折服。1995年,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来元阳观赏老虎嘴梯田,激动不已,久久不肯离去。他称赞‘’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图中温暖的阳光,给梯田染上了一层红色。</h1> <h1>  元阳地处亚热带和温带,是哀牢山夹缝中的一座县城。元阳哈尼族梯田之所以如此壮丽和独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所造成的,这里海拔低,立体气候显著,降雨量大,稻作农耕密集,而旱地耕作面积不足,只能向梯田稻作文化发展;其次是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决定了这里的梯田必然成为最壮观、独特的奇观。元阳的地貌特征是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多为切割中山地类型,县内众山在亿万年中被红河、藤条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突起,两侧低下,鸟瞰全景,山地连绵,层峦叠嶂,地形呈‘’V"形发育,高下之间,壮观异常。境内最低海拔144米,最高海拔2939.6米,海拔高差2795.6米。县内气候多属亚热带季风类型,但因地形复杂温差悬殊,立体气候突出。在由河坝经下半山、上半山到高山区的行程中,要经历热带、温带、寒带的变化,正所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河坝区因酷热干旱,蒸发量大,素称‘’干热河谷区",高山区因低温、降雨丰富、云雾密度大,称为‘’阴湿高寒区"。元阳年均雾期180天,年均降水量1397.6mm,这是造成元阳上半山终年大雾弥漫,云海格外神奇壮丽的原因。</h1> <h1>  元阳县共居一山的有七个民族,这七个民族,大致说来是按海拔高低分层而居的。海拔144米到600米的河坝区,多为傣族居住;600米到1000米的峡谷区,多为壮族居住;1000米到1400米的下半山区,多为彝族居住;1400米到2000米的上半山,多为哈尼族居住;2000米以上的高山区,多为苗族、瑶族居住;汉族多居住在城镇和公路沿线。哈尼族居住的上半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在15度左右,全年日照1670小时,非常适宜水稻生长,故哈尼族先民自隋唐之际进入此地区就已开垦梯田种植水稻。1400多年来,哈尼族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力,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毅肯殖梯田。为了解决梯田稻作的命脉——水利问题,哈尼等民族发挥了巨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大山上挖筑了成百上千条水沟干渠,建成骨干沟渠4653条,其中灌溉面积达50亩以上的有662条。条条沟渠如银色的腰带,将座座大山紧紧缠绕,大大小小沟箐中流下的山水悉数截入沟内。</h1> <h1>  哈尼族以数十代人的毕生心力,肯殖了成千上万梯田,将沟水分渠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可长年饱水,从而保证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哈尼族肯殖梯田的想象力令人叫绝,其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无不奋力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层层叠叠,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这一景观,构成了千奇百态变幻莫测的天地艺术大交响乐,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奇观。</h1> <h1>  哈尼族在梯田耕作上,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制度。这种方法就是在找地开田时,要找不怕风吹、向阳、平缓、无病虫害、雀鸟不来吃又终年保水的肥沃坡地,开成台地后先种三年旱地,待其土熟,再垒埂放水把它变成梯田。围绕着梯田构筑和大沟挖掘,哈尼族发明了一套严密有效的用水制度。从开沟挖渠、用工投入,到沟权所属、水量分配、沟渠管理和维修等,无不精心经营。如水源管理则发明了‘’水木刻",根据各家权益设置不同刻度的横木,安放在各家田块的入水口,随着沟水流动来调节各家各户的用水。如此公平合理而又科学的管理,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充足的水量供给。</h1> <h1>  对于稻作之民来说,水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肥。哈尼族利用村寨在上,梯田在下的地理优势,发明了‘’冲肥法"。每个村寨都挖有公用积肥塘,牛马牲畜的粪便污水贮蓄于内,经年累月,沤得乌黑发臭,成为高效农家肥。春耕时节挖开塘口,从大沟中放水将其冲入田中,这一方法省去了大量运肥劳力。平时牛马猪羊放牧山野,畜粪堆积在山,六七月大雨瓢泼而至,将满山畜粪和腐殖土冲刷而下,来到山腰,被哈尼族的大沟拦腰截入,顺水纷注入田,此时稻谷恰值扬花孕穗,正须追肥,自然冲肥正好解决了这及时之需。<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1> <h1>  阿者科和爱春,是两个哈尼族小寨子,相距不到一公里。这里的梯田面积不如多依树和老虎嘴等处,但这里却有个神奇的现象:每天上午9点前后,只要有太阳,约莫1小时左右,梯田会变成蓝色,如果赶巧碰到有云雾,那真是美如仙境。至于,为什么此地有此景?又为什么只在特定时间才有,我们问了导游和当地人,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h1> <h1>  阿者科村隶属爱春村委会,面积1.43平方公里,海拔1880米,平均气温14℃,有农户61户,人口396人。阿者科古村落充满了原始乡土气息,不仅是哈尼梯田的观赏景点之一,而且也是休闲养生旅游的好去处。这里的房子多数棚顶用茅草搭成,远远看上去像是个蘑菇,所以又称为蘑菇房。这里的民风淳朴,男耕女织,拥有最原生态的自然、人文景色。2014年,阿者科村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h1><h3><br></h3> <h1>  在阿者科村田头,我们邂逅了一位学龄前的哈尼族小女孩,她端庄大方,面对摄影人的长枪短炮,神态自若,好似已久经沙场,没有丝毫的躲闪和羞怯。她还爽快地应要求摆出PS,手舞足蹈,演唱了‘’小羊乖乖,把门开开"等儿歌。小女孩的乖巧,赢得了现场的好评和称赞。</h1> <h1>  第四天我们作别元阳梯田,前往普者黑,途中游览、拍摄了此行的第三站碧色寨火车站。碧色寨火车站,原名壁虱寨站,位于蒙自县城北面10公里的草坝镇碧色寨村山梁上。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4月13日,滇越铁路铺轨至碧色寨,建碧色寨车站。第二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逐渐繁荣起来,原为滇越铁路滇段的第一大站,又是个碧石铁路的终端站。比邻火车站有个小村庄,它先于火车站存在,原名叫‘’坡心",却因一个法国驻蒙自的官员发现这里依山面海的美景,取名‘’碧色寨",火车站也因此与小村庄同名。从1910年起的30多年间,法、英、美、德、日本和希腊人接踵而至,纷纷在此开设洋行、酒楼、百货公司、邮政局等。每天有40余对列车在此经停,拉人装货,洗车加水,热闹非凡。美女富商、洋酒咖啡,错落杂陈。其开放和繁华程度,在当时滇南一带首屈一指,昆明人、越南人艳羡地将其称作‘’小巴黎"。</h1> <h1>  碧色寨火车站,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火车站之一。1987年12月21日,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车站都属保护范围。在这里火车经北上可以到达昆明,南下可以直达越南。‘’云南十八怪"中有两怪‘’火车没有汽车快,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说的就是经这里的滇越铁路。我们到的时候,正碰到一群穿军装,在火车上摆好PS,准备拍照的男女游客,乘机蹭拍了几张 </h1> <h1>  当年,火车从昆明到石屏的运行路线模型。</h1> <h1>  1936年,‘’个碧石铁路"开通,蒸汽机需要燃烧大量的煤而产生蒸汽动力,每个车站需加水添煤,车站安装的火车加水口形似‘’鹤嘴",因被形象称为‘’水鹤"。</h1><h3><br></h3> <h1>  当年,火车经停的车站站名牌。</h1> <h1>  辞别碧色寨,我们来到此行的第四站普者黑。普者黑彝语意为‘’鱼虾多的池塘"。普者黑风景区我们游览了四个景点。第一个景点是青龙山,按照民间习俗,村落都讲究个朝向,坐南朝北或坐东朝西,左边的山往往叫青龙山,右边的山叫白虎山。一个村庄既有青龙山,又有白虎山,这个地方就是最适合人们居住的风水宝地。普者黑青龙山是一座孤峰,呈南北走向,南北长1公里有余,东西宽却不足500米,高不过400米,山不高,但很特别,特别之处在于它的险、峻、奇。</h1> <h1>  青龙山位于普者黑村西约600米,三面临水,主峰海拔1555米,高出湖面108米。上青龙山有两条路,一条路上山距离较近,但坡度比较大,徒步攀登很累,我们曾沿这条路登山两次,去拍落日和朝霞。另一条路相对平缓好走,但耗时比较长。山顶视线非常好,是拍摄日落、日出和普者黑景区的最佳位置 ,每天都有无数摄影爱好者,云集此处。山顶地方不大,为了选个好的拍摄点,能拍到一幅最美的朝霞图片,我们此行中也有几个摄友凌晨3点钟就出发登青龙山了,可谓心诚之至。</h1> <h1>  青龙山坐落于普者黑湖畔中部 ,与南边的凤凰山相对,形成了‘’龙凤呈祥"的格局,山上有火把石洞、月亮洞、张咀石洞等8个溶洞,有溶洞洞口与湖面相连。现已探明火把石洞与月亮洞相通,张咀石洞横穿大龙山,湖水贯通,可行小船。北部湖面上有三座峻秀的岛状孤峰,其中的火神山(珍珠岛)上绿树青枝,落影水下,为峰之轿子。</h1> <h1>  站在青龙山峰顶,能看到普者黑景区最美的景观。往北远眺可看见绵绵横亘的望乡山山脉以及落水洞风光;向南则近看大湾子的座座孤峰;向西看,一块不足6平方公里的小坝子,它的四周被孤峰围住,坝子的原野,田垄错落有致,水路曲折蜿蜒,给人以静态画廊的美;往东看,满眼的孤峰层层叠叠,直至天边,广袤的原野被座座孤峰分割成不同形状的田园。......天空、田园、孤峰、湖泊等自然生态的要素,把普者黑的景色装点得无比妖娆。</h1> <h1>  青龙山脚下,同样风光无限。</h1> <h1>  第五天全天在普者黑,上午先游览普者黑的第二个景点仙人洞。仙人洞景区位于普者黑景区东南部、仙人洞村以北,主要包括仙人洞湖和仙人洞。仙人洞湖南北长约2公里,面积近1平方公里,湖岸线曲折迂回,湖岸孤峰林立,有‘’雄狮卧波"、‘’仙女卧波"、‘’狮子山"等山峰立于湖面,湖水明浩如玉,平均水深约3米,波光之下,水草荡漾,鱼虾成群,水鸟嬉戏,一派生机。</h1> <h1>  仙人洞位于仙人湖的东畔,进洞必须先乘船300米再步行,洞长1360米,洞内溶岩地貌奇特多变,还保留着古人遗迹,动物骨骼化石清晰可见。</h1> <h1>  仙人洞其实就是个天然溶洞,由仙人洞村开发故此得名。仙人洞村是彝族支系撒尼人的聚居地,全村173户,有1100余人,他们的祖先据说是400年前从云南石林地区逃婚来到这里的。此地属喀斯特地貌,这样的溶洞有很多,多数大同小异。</h1> <h1>  仙人洞内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在彩色灯光的映衬下,呈现出了五光十色的美景。</h1> <h1>  沿着仙人洞内蜿蜒曲折的游步道,一路前行,时而碰到狭窄处须侧身低头而过,时而到达宽敞处犹如到了舞厅会场。亿万年大自然造就的钟乳石参、石柱、石屏、石坎,被开发者赋予了诗意的名字。如长城、神田、莲花、鳄鱼上漄、双人舞等等。置身洞中,犹如进入了童话世界。</h1> <h1>  走出仙人洞,我们在下榻旅店老板的带领下,沿湖走近路前往游览普者黑的第三个景点影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拍摄地。</h1> <h1>  普者黑风景名胜区属滇东南岩溶区,是发育成典型的岩溶地貌,全景区景点面积有165平方公里,在景区范围内有孤峰312座,大溶洞83个,大小湖泊68个,河流15条,地下暗河总长120公里 。景区内计有256个景点,按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又可分为三个片区,四个中心景观,56个中心景点。旅游航道近20公里,中心景区内有旅游水面2万余亩,达10.8公里。荷花开放季节,水上的荷花面积近万亩。</h1> <h1>  集居在普者黑风景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的风情浓郁,历史悠久,文化古老。如壮族的‘’敬老节"、苗族的‘’花山节"、彝族的‘’火把节、花脸节、摔跤节"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歌舞表演,异彩纷呈的民族风俗,无不令人神往。散居在舍得、双龙营两辖区的几个村寨中,还保留着一种神奇古老的岩洞穴葬俗。</h1> <h1>  游览普者黑景区,如果不是跟团而是自驾游,最好最惬意的方式是乘船。船是彝家世代相传的独木小舟,宽不过三尺,仅容3人。驶入湖中,如离弦之箭,轻快如风。若逢盛夏初秋,可停槕湖上,对弃垂钓。满目波光云影,周围荷蕊飘香,此时不禁令人诗潮如涌,是何等的快事啊!</h1> <h1>  普者黑湿地周围聚居的少数民族以壮、苗、彝为主,有丰富的民间文学,优美的民族音乐,古朴的民族器乐,鲜明的民族服饰,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繁多的民族节日。尤其是湿地公园北面仙人洞村的撒尼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语言、服饰、习俗,受现代文化的冲击较小,特别是还保留着世上已不多见的撒尼人古老的婚俗、葬俗、祭仪及神奇的石崇拜、鸟崇拜、图腾岩画、花房和情人房等,不仅有很高的民族文化价值,而且还有很好的观赏性。</h1> <h1>  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面积1107.4平方公里,湿地率达66.37%,湿地公园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现有维管植物823种,鱼类89种,两栖动物6种,爬行动物10种,鸟类208种。湿地内喀斯特地貌景观丰富,喀斯特洞穴遍布,类型全,数量多,构成区内宏大神奇的洞群。喀斯特峰林地貌发育,以普者黑盆地尤为突出,且峰丛植被茂盛,秀翠丰满。湿地主要景观资源包括溶丘和溶丘洼地、峰林、峰丛、孤峰、溶洞与落水洞等。普者黑山水既具有桂林山水的神韵,又有杭州西湖之秀美,同时又是高原上的江南水乡,具有秀、奇、纯、幽、古等特点。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天边梦境.人间瑶池",是全国22个重点国家湿地公园之一。</h1> <h1>  普者黑是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外景地,也是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外景地。前者先于后者使此地名声大噪,后者推波助浪更使此地家喻户晓。带我们走路的旅店老板原说外景地不远,不要1个小时就到,然一路走,一路停,一路拍,两个多小时了还没有到,虽然饥肠辘辘,人困腿乏,但这里的风景太美了,悠远的青峰山峦,恬静的小桥流水,芳草青青、水上田园、湖泊峰林、彝家水乡、岩溶湿地、连空气都飘着清香,满目是一幅幅的天然山水画。简直是移步换景,一步一景,步步是景。</h1> <h1>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组拍摄的外景地,看到了湖心小岛上,搭建的简易茅草桃花亭及四周栽种的几株塑料桃花。不错,这就是电视剧中看到的神仙景。电视剧中借助高科技的声光控制,看起来美轮美奂,实地看却是大相径庭,远不如自然景观美。</h1> <h1>  简单用过迟误的中餐后,我们又急忙赶往普者黑的第四个即最后一个景点天鹅湖,因下午2点后景区要放飞天鹅。</h1> <h1>  普者黑天鹅湖位于丘北县普者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内,是一个集喀斯特孤峰群、湖泊群、溶洞群、湿地群为主的生态型湖区。湖区内湿地生物极其丰富,仅候鸟就有大雁、天鹅、苍鹭、白鹭、海鸥、钳嘴鹤等100多种1万多只。从2013年10月1日起,天鹅湖向广大游客开放。</h1> <h1>  天鹅湖每天开放4个时段,游客可以选择自行漫步或者乘坐景区电瓶车、电瓶船徜徉于湖区,观看万鸟齐飞的胜景,感受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以及普者黑这方灵秀山水带来的快乐之旅。</h1> <h1>  当天下午2点以后,大批天鹅如期来到天鹅湖,既有白天鹅,也有黑天鹅,但以白天鹅居多。开始,众天鹅静静地慢慢游动,突然间不知何故开始骚动起来,进而三五成群,展开翅膀,开始了疯狂的追逐。</h1> <h1>  也许是受到现场观众欢呼的感染,也许是天性使然,疯狂追逐后,天鹅开始跳起了美丽的水上舞蹈。图中的这只白天鹅振翅欲飞,一副藐视众生,舍我其谁的高傲形象。</h1> <h1>  图中的这只白天鹅,更是昂首挺胸,张翅独舞,悠悠然,欲蟾宫折桂。</h1> <h1>  图中的这两只黑天鹅则远离同伴,玩起了你亲我亲,情意绵绵,头嘴相对,卿卿我我的游戏。</h1> <h1>  图中的这三只白天鹅舞蹈后,彼此靠近说起了悄悄话。</h1> <h1>  第六天依依惜别普者黑后,我们赶往此行的第五站罗平。途中加油站休息区,景色优美。蓝天白云下,高大的樱花树,阳光照耀下灼灼生辉,赶紧不容错过用手机,摄下了美景。</h1> <h1>  罗平我们游览4个景点,当天下午到达第一个景点金鸡峰丛。金鸡峰丛,位于罗平县板桥镇金鸡村,距离罗平县城约9公里。金鸡峰丛,是一处数不胜数的锥状小山丛,错落有致地排列构成,占地面积近百平方公里,它在不同的季节里,呈现不同的色彩。油菜花开季节,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锥状山头,点缀在万亩无边无际的黄色海洋中,给人以无穷的享受。</h1> <h1>  金鸡峰丛,有一低一高两个观景台,站在高处山顶的观景台,放眼望去,点缀在绿色和黄色海洋中的景色尽收眼底。今年春天天气暖和,油菜花开得比往年早,我们能看到的油菜花只有很小一部分,大部分都已结子,故看上去绿中透黄。</h1> <h1>  金鸡峰丛,属喀斯特地貌奇观,一个个形态各异、玲珑精美的锥状山头,仿佛刚刚出土的春笋。高的百余米,低的十几米,一眼望去,远近高低,千姿百态,气象万千。远眺群峰,列嶂排空,巍峨形奇。这绝美的天然画卷,不断吸引中外游客在此驻足,成为海内外摄影人纷至沓来的一块摄影宝地和热土。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h1> <h1>  天气多变,一会儿没有阳光,一会儿有阳光,阳光来时天上显出云彩,地下金光灿灿,那锥状的峰尖气象万千,漳幽壑深,顿时使人不禁灵魂飘荡,心旷神怡。</h1> <h1>  金鸡峰丛,站在不同的高度是不同的视野 。这是观景平台最高一级山顶,俯瞰的景象。如果大胆一点不往观景台,而是选择某个峰林顶俯拍,则呈现的可能会是另一幅景象。当然,没有可靠熟悉路径的向导,外地游客是断然不能去冒这个险的。</h1> <h1>  当天傍晚日落,金鸡峰丛上空现出了满天云霞,不过可惜的是通透度尚还欠缺。</h1><h3></h3> <h1>  第七天我们全天在罗平,上午游览罗平的第二个景点九龙瀑布。九龙瀑布位于罗平县城北22公里处,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水流的千年侵蚀,在此形成了十级高低宽窄不等,形态各异的瀑布群,年平均流量为每秒18立方米。其中最大的一级宽112米,高56米,落差56米,宽度超过贵州黄果树瀑布,可谓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号称九龙第一瀑,又称‘’神龙瀑"。九龙瀑布群因其瀑布众多,景点密集而形成其独有的观赏特点,一年四季美景不断,素有‘’九龙十瀑,南国一绝"的美誉。</h1> <h1>  九龙瀑布,因发源于九龙河而得名。河水从白腊山背后的群山中奔涌而来,哺育着罗平大地上的各民族儿女。九龙瀑布是九龙河上最负盛名的大瀑布群,当地布依族群众一向称之为‘’大叠水",而人们习惯称之为‘’九龙瀑布"。大小十级瀑布,或雄伟,或险峻、或秀美、或舒缓,无与伦比,美不胜收。瀑间浅滩深潭千姿百态,异彩纷呈,裂帛般的白瀑,绿玉似的流水,层层叠叠阶梯状的水台绕着水瀑蜿蜒而下,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都会给人一阵阵的惊喜。九龙十瀑之间,以浅滩或深潭相连,形成一串辉映阳光的明珠彩带。这些瀑布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变化无穷,丰水季节时,数里之外都能听到大瀑布的轰鸣声。</h1> <h1>  九龙瀑布,‘’幅宽、差大、极多"是其特点。景区景观丰富,景点集中,特点突出,风景迷人;景点集雄、险、奇、秀于一体。这里集桂林之灵秀、版纳之风情、九寨沟之幽静、汇三峡之险峻、黄果树之雄奇。相传,当年神龙曾在此大胜铜鼓精,从此镇守这方水域,保佑九龙河两岸的人民。九龙瀑布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第四名。</h1> <h1>  当天下午,游览罗平的第三个景点螺丝田。螺丝田位于罗平县城西北10公里处的牛街,这里的梯田是圈状的,远远望去像是螺丝上的旋纹,故名‘’螺丝田"。</h1> <h1>  牛街‘’螺丝田"是由串珠岩溶漏斗地质地貌构成的自然景观,漏斗如此密集,形态如此奇特,目前尚不多见。景观深50米,呈东北——南西向,梯式水田和旱地,一级级齐整整。在不同的季节中,因不同的农作物,形成各种不同的色块造型,从中部的园形小盆地放射性展开。</h1> <h1>  螺丝田中还有弓形、半圆形的梯田,多的十几级,少的三四级,而且各种形状相镶,其间偶有间隔一两块装满水的闲田,犹如明镜置于其中,加之一排排翠绿的树点缀,形成了色彩鲜明、线条优美、奇妙无比的美景。油菜花开的时候,层层梯田一直延伸到山顶,满山遍野金黄灿灿。这里是拍摄油菜花的宝地,大名早已蜚声海内外,许多中外摄影专家都曾来此拍片,中外著名的画报、杂志也都收集过这里的地形地貌。惜乎,我们今年来迟了,无可奈何花落去,只剩零星黄花夹杂在绿油油的油菜籽中。</h1> <h1>  螺丝田的油菜花田,与金鸡峰丛油菜花田的大气壮观相比,显得小巧精致。各有各的匠心,各有各的奇妙。</h1> <h1>  第八天上午,我们游览罗平的第四个即最后一个景点多依河。多依河位于罗平县城东南40公里,经十万大山峰丛至多依寨子进入景区。景区从多依寨至‘’鸡鸣三省"的三江口,全长12公里的河床上有近40个瀑布,两岸古木修竹,色彩丰富,层次清晰。河水常年晶莹剔透,蔚蓝无边。</h1> <h1>  多依河两岸十几万亩速生杉林绵延不断,无涯无际。沿河每隔一段距离,就有株盘根错节的百年古树,仿佛就是一座座庞大的自然根雕艺术展览馆。风和日丽天气晴朗的时候,古树久经风霜的枝干水中倒影,楚楚动人。</h1> <h1>  多依河宛如轮船犁开的一道洁白银带,欢跳东去。河的上游,数十眼清泉列布河岸,往往泉上是树,树下是水,澄澈透明。从高处俯瞰,好似一条洁白的珠链又镶嵌上了一颗颗硕大无比的翡翠,令人欣羡不已。在河流湍急处,人们可以见到古老的圆盘水车,吱嘎吱嘎地转动着,仿佛把人带入了遥远的年代。</h1> <h1>  多依河以自己秀美奇特的自然风光,纯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呼唤着人们对大自然的回归。在杭州还是万物萧条的残冬季节,多依河已经春满大地。因时间仓促,我们未能走完多依河全境,只能半途折返,留下了些许遗憾。</h1> <h1>  当天下午我们离开罗平按行程返回昆明。晚上,昆明地接旅行社为他们派出的第一个导游,因琐事情绪爆发甩团离开,导致服务信誉受损一事,主动派杨副总和部门马经理两人前来道歉,并在旅游示范点‘’云南人家餐厅"请客,招待我们,展示出了负责任企业的诚意。</h1> <h1>  云南人家餐厅环境装修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席间边用餐,边可欣赏台上的少数民族歌舞表演。这是用手机录下的其中一个歌舞节目。</h1> <h1>  云南人家是家集民间民俗文化、民俗博物馆、民族歌舞餐厅、普洱茶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缅甸翡翠加工批发零售为一体的综合企业。餐厅楼上就是昆明市首批挂牌的十佳民办博物馆,展出的有各民族上万件藏品。我匆匆用餐毕来不及观赏精彩的歌舞表演,就不失时机地直奔楼上,找到博物馆,用手机拍摄了部分展品。图中这组,是玉器。</h1> <h1>  因博物馆并非开放期间,故灯光比较昏暗,加上手机拍摄又有局限,图片的清晰度等只能差强人意。这组是雕塑艺术品。</h1> <h1>  这组是唐卡艺术品。</h1> <h1>  这组是木雕艺术品。</h1> <h1>  这组是人物画像。</h1> <h1>  第九天我们离开昆明,前往此行的第六站也即最后一站,东川红土地。东川红土地位于昆明市东川区西南40多公里的红土地镇,一个叫‘’花石头"的地方。有专家认为,全世界除了巴西里约热内卢外,这里的红土地是最有气势的,而其景象甚至比巴西红土地更为壮美。</h1> <h1>  我们这次东川红土地主要拍摄点,是老龙树、落霞沟、七彩坡、锦绣田园、乐谱凹、打马坎等景点 ,这里方圆近百里的区域是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红土地,海拔均在1800米至2600米之间。因东川高温多雨下发育而成的红色土壤,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性重,实质上是一种低产贫瘠土壤 。其形成主要是因人多地少,过度开发,滥伐森林,加上天气自然因素和土壤本身的特性等,造成 ‘’红色荒漠化"。图中这棵在景区生长着的沙松树,为松科冷杉属,据说已有上千年树龄,曾枯死三年又吐新芽,被当地村民称其为‘’老龙树",保佑着这一方村民。</h1> <h1>  云南东川地处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壤里的铁质经过氧化慢慢沉积下来,逐渐形成了炫目的色彩。站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整个山川和原野呈现出一片片暗红、紫红、砖红等不同的红色,衬以蓝天、白云和那变幻莫测的光线,构成了红土地壮观绚丽的景色。</h1> <h1>  东川红土地地处乌蒙山区,属高原山区地貌,此地山岭纵横交错,山峦起伏不平,红土丘陵一望无际,加之季风影响,形成了气候温和、干湿分明的高原季风型气候。红土地最适合摄影的季节是5—6月和9—12月,不同的季节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5—6月油菜、土豆花开,小麦成熟;9—12月油菜、土豆、荞麦正在陆续收获,冬小麦正在发芽拔节,还有路旁、村子旁、树林里的杨树黄了,漆树红了;这些季节色彩比较丰富。</h1><h3><br></h3> <h1>  当天主要拍摄老龙树、落霞沟和七彩坡,这是用手机在七彩坡拍摄的视频。</h1> <h1>  这位身着传统服装正在旅游大巴中讲解的,是我们此行中的第二位导游。她是位热情的壮族姑娘,会时不时地讲上几句当地壮族方言,以活跃、调节车内长途跋涉带来的沉闷空气。</h1> <h1>  第十天上午,我们继续在东川红土地拍摄。早上打马坎拍日出,日出还好,但天空云彩不够,显不出美景。饭后主要在锦绣田园、乐谱凹拍摄。据当地人说,雨后第三天是红土地最美的时候,被雨水浇透的土地在阳光下色泽更为丰润。大雨之后云开雾散,艳阳高照,天空越发蓝得动人,云彩变换着不同的姿势,投在田间的光影不时幻化,,每一分钟都是一幅全新的画面。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彩虹与红土地连为一体。当然,好机遇可遇不可求,得靠缘分。</h1> <h1>  行走在松软湿润的红土地上,看到田间农民劳作的身影,一举一动都像在创造艺术。他们是红土地的创造者,是这里真正的主人。蓝天下,红土上,他们或举家劳作,或集体操作,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一行行翻松的泥土,及待播的种子。眼看那斑斓的色块在他们的手中渐渐形成又慢慢改变,多么神奇,这是天地间最生动自然的风景。</h1> <h1>  因为我们这次去东川红土地不是最佳的拍摄季节,故红土地颜色不是很鲜美,略显沉闷。</h1> <h1>  据说,东川红土地四季景色:春季,拍摄开满荞麦花和洋芋花的田野,红白色块明亮可人;初夏,拍摄条状、反光的地膜,宛如木刻画;秋季,拍摄片状的油菜花,以及晚霞;冬季,拍摄初雪。如果有时间条件,最好在这里住上一个星期,慢慢拍,因为景点多,不同的光线有不同的效果。</h1> <h1>  搜索旅游网东川红土地站,有详细解释红土地不同月份的最佳景色。5月份,红土地呈现4种颜色:红色的土地,金黄色的小麦,青稞,绿色的洋芋苗。9月份,红土地呈现4种颜色:红色的土地,金黄色的荞麦,白色的冬油菜花,绿色的洋芋苗。11月份,红土地有3种颜色:红色的土地,金黄色的油菜花杆和籽,绿色的芒金罗布苗。3月份,一般会下雪,雪后日照的红土地煞是好看。</h1> <h1>  在乐谱凹邂逅被誉为中国十大摆拍人物之首的‘’烟杆老人",他头戴毡帽,身披羊袄,抽着长枪旱烟,留着极具特色的胡子,带着听话的狗狗,满脸沧桑,笑口常开。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他每天都坐在红土地前,让来来往往的游客和摄影师拍照。前几年,他就以其经典的形象垄断了这里的模特,成为摄影师和各大摄影网站的‘’网红明星"。而他的真正大名叫张东祥。</h1> <h1>  我们这次在乐谱凹还碰到了另一位老人,他与‘’烟杆老人"一样,也戴了个毡帽,身披羊袄,抽个长枪旱烟,所不同的是他带的是一条听话的绵羊。为与‘’烟杆老人"相区别,我就擅自命名其为‘’羊倌老人"吧。两位老人和蔼可亲,友好相处,丝毫没有社会上常见的彼此竞争,互抢生意的恶习。拍照收费两人也随便,给谁拍谁收费,5元、10元、20元随摄影师给,少了不嫌,多了笑纳,脸上始终是乐呵呵的笑意。</h1> <h1>  乐谱凹拍摄完,中餐后我们就辞别东川红土地,直奔昆明机场准备当晚8.30时,乘中国航空CA1754航班回杭。10天的行程即将结束,许多摄友还感到意犹未尽。尽管这次碰到了换导游的不愉快事,坝美行程又因临时关闭而取消,拍摄时间的安排上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瑕不掩瑜,总体上还是成功的,天公作美,多数人看到了想看的景,拍到了想拍的片。而且整个团体互帮互助,表现出了良好的作风。如有拍摄经验,技术好的如刘波等人,主动担任指导,帮助经验欠缺的提高技能;有摄友水土不服拉肚子,带药品的摄友无偿提供,队中摄友沈医师则提供咨询服务,并与领队放弃自己的拍摄机会,陪同病友前往当地医院诊疗等等。感谢盛总和爱摄旅行社组织安排这次美丽难忘的旅程,感谢领队、导游和司机的服务,感谢一路相伴,同欢乐共辛苦的众多老师和摄友。再见了,七彩云南;再见了,老师和摄友们,期待有机会,下次我们再重逢。</h1><div><br></div><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