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有些年没有出门去参加省级教育教学活动了。最近备课组大家都忙得很,好像就我“闲着”。心想:干不了重活累活,出去开个会还是可以的。就自告奋勇:“要是没有人想去的话,我可以去的。” </h3><h3> 好久不曾公务出门。好像还有点“小激动”。21日是春分时节。穿上高跟,踏着春风,再出发!</h3> <h3>中午,动车到达集美。入住“酒店”。这所谓的酒店,其实就是个旅馆。到处臭哄哄的。难以忍受。没见过酒店保安拿着空气清新剂到处喷的吧?!一进去,鼻子就不舒服。鼻炎就开始了。心想:“一次店,绝不会再来。”</h3> <h3>旅馆边上的同安土鸭店,着实不错。匆匆吃碗面,就赶去下午听讲座的集美中学。</h3> <h3>百年老校,名不虚传。与它有渊源的名人数不胜数……,你只要百度一下,就知道这个学校有多厉害👍。</h3> <h3>21日下午第一场讲座。综合科:中学教师科研成果的提升与提炼。主讲人:福建省教科所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郭少榕。高深莫测的纯理论课程。不知道是我自己身体的原因,还是别的什么,听得我心虚虚,心慌慌的。一头雾水。问了几位老师,都说有同感。</h3><h3> 不管怎么样,还是有点收获:</h3><h3>1:什么是真课题?本区域,本学校,本学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你曾经用了什么的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让你觉得很有成就感,你自己认为有推广价值,值得深入研究的,等等。</h3><h3>2: 课题的成果不只是论文,还包括课堂教育改革和科学思维培养等方面。</h3><h3>3: 做科研,“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也就是说:不走心的勤奋都是敷衍的。</h3><h3>4:评价好课题的标准是: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的提出科学的思路,方法和措施,效果显著,产生了广泛而积极影响的成果。 </h3><h3>5: 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质量应该以学生是否有思考的过程来评定。要有深度思考,深度学习的过程。</h3><h3>6: 命题需要情景化。要考查思维结果,体现思维含量。</h3><h3>7:作业应该是“在做中学”。</h3><h3>8: 第一次具体听到STEAM教育理念和课题的关系。</h3><h3>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TEA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TEAM是一种教育理念,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重书本知识的教育方式。STEAM是一种重实践的超学科教育概念。这是我百度上查的。</h3><h3>9: 把问题当课题,把教学当研究。</h3> <h3>好在我做笔记的速度还在。不然……</h3> <h3>第二场讲座是厦门市教科院副院长,特级教师傅兴春老师的关于:课堂革命——新时期教学改进和策略。也是综合科。他脱稿讲。讲得比较通俗。收获不小。</h3><h3>一:新全国卷的四大特点:</h3><h3> 1: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包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四个自信,健康意识,艺术创造,鉴赏品识,自我意识,自我行动,护美意识,技术意识等…)</h3><h3> 2: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题目的阅读和入题)</h3><h3> 3:学术能力成为创新能力考查的抓手。</h3><h3> 4: 应用性是试题的主轴。(关注生活,热点。强调不要把学生关在笼子里学习)</h3><h3>二:课程在课堂中发展:区别: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你所理解的课程,可运作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h3><h3>三:一些热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龙机器人;中东沙漠的稻田;火星存在有机分子;上海无人驾驶试运营;世界最小电脑;火星发现深埋冰河;中法“气体栓塞疗法”抗癌等。</h3><h3>四:试题材料情景化;问题来源真实化,设问形式多样化;试题功能育人化。</h3><h3>五:认认真真做社会实践是对学生有帮助的。</h3><h3>六:高三要做到四个回归:</h3><h3> 回归常识: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教学。</h3><h3> 回归本分:辅助学生全面发展。</h3><h3> 回归初心:不忘教书育人。</h3><h3> 回归梦想:培养创新人才。</h3><h3>七:评价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品德优秀,学习优秀。注意顺序。</h3><h3><br></h3> <h3>课后,我们匆匆忙忙合影留念。我们一组7人,归“黄总”管。大家平常在学校几乎没有联系,没有沟通的……</h3> <h3>校园真美,到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整整齐齐。好让人羡慕。</h3> <h3>这是在上体育课。应该是一个年段的学生吧,就一个体育老师在上课。体育老师“温柔的”声音吸引了我。不禁感慨一番……</h3> <h3>抓紧时间拍几张照片吧。听说学校要要求“以照为证”。</h3> <h3>感谢“黄总”把我拍得这么好看……</h3> <h3>拍照留念的人真不少。看来都要“以照为证”的。</h3> <h3>别人的学校。别人家的孩子……这是学生在做课外活动。我隔着围墙拍的。夕阳中美好的一幕……</h3> <h3>晚上,我们步行万步,就为了“吃餐好的”。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女人们在一起是这样的开心😃。</h3> <h3>美丽的集美夜景,让我们忘记了一天的疲倦。</h3> <h3>感谢“黄总”,不停地请人帮忙拍照,我们七人才可以一起与明月同框。此行,“黄总”很辛苦。当“头”不容易。凡是需要“责任心”才能做好的事要做好都不容易。</h3> <h3>22日。从上午7:50开始,在厦门第十中学听了三节课。评了一节课。当了一个上午的学生。林老师成了林同学,不小心,成了斜杆青年?哈哈。充实的一个上午。</h3><h3> “多亏了住得比较近,不然,大清早肯定要匆匆忙忙赶路的”。我暗暗庆幸。</h3><h3> 有时候我们对一些事情的理解都需要时间。</h3> <h3>第一节课是高二年级的。授课的曾琪老师来自厦门一中集美分校,又叫灌口中学。年轻老师。老道的教学风格。让人羡慕嫉妒爱,又羡慕嫉妒爱。学生也特别配合。听这样的课就是一种享受。</h3> <h3>这是今天的课题。所选的文章都是最新的材料。大家一看就应该明白选择这些材料是花了很多心思的。我发现,材料双面都印。一样的。方便学生多次阅读。不同目的的阅读。有什么方式比这种形式教育孩子珍惜资源更有效,更直接呢?真心喜欢这材料!真想把它打印出来。</h3> <h3>你看,这里的生词数量是不是在百分15左右呢?曾经读过这段话:“<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学英语,最理想的一篇课文,应该是其中85%的内容是你熟悉的,15%的内容——包括单词和语法——对你来说是新的。</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学数学,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最好这一讲中85%的操作是你本来就会的,15%是新技巧。读书,最理想的情况是书中85%的内容让你有亲切感,另外15%是改造你的世界观。”</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这就是:<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最高学习效率15.87%</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理论。显然,人家早已经实践在教学中了。已经在引导学生走出阅读的“舒适区”,进入“学习区”,提高课堂阅读效率。</span></h3> <h3>下课时,认真打量“实验室”。唉!别人的教室!</h3> <h3>“除了实验,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h3><h3>“虚争空信,不如试之易效”</h3><h3>……</h3><h3>这样的sign 是不是特别适合实验室?</h3> <h3>就这垃圾桶,就让人羡慕不已……</h3> <h3>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安溪培文中学的两位老师的课。高一的。听了也有收获。虽然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可能不是很适合厦门十中的学生。学生们都很认真地听。很有礼貌。</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这是我的听课,评课记录。放在膝盖上写的。</h3> <h3>第四节,评课。这是曾琪老师。</h3> <h3>此行的最大收获就是这一节评课。厦门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先是给我们介绍了有关群文阅读的知识,然后理论联系实际,客观地评价了今天的三节课。真诚地肯定老师们的努力和付出,指出存在的不足。受益匪浅。</h3> <h3>离开时,匆匆忙忙拍两张照片。我们要赶中午1:56分回家的动车。够紧张的。</h3> <h3>这是艳兰老师的作品。</h3> <h3>第一次到厦门北站。我认为比厦门站漂亮。里面还有这么有品位的店。完成学习任务。开心。就多拍了几张照片。存在这里。留念。</h3> <h3>Perfect!不虚此行。听说学校要求出去培训学习都要写心得体会。不知这样可否交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