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舟说词(10):对羽飞|李杰锋《秋色横空》一词的解读

柏舟 (逍遥羽毛)

<h1><br><b>柏舟说词(10):对羽飞|李杰锋《秋色横空》一词的解读</b><br><br>2013/10/19<br><br>今日喜读羽飞兄新作《秋色横空》。全词笔法老练,意象灵动,耐人回味。词友们给以热评,但都点到为止,未及深处。我试着给此词做一个解释,只是一己之见而已。(出处: 中华诗词论坛)<br><br><br><b>【原词】</b><br><br>穿过横塘,正江天月色,冷浸沧浪。秋风不与归思便,匆匆换了清凉。经行处,袭袭香。嗅便识、村篱陶菊黄。触我眠枝蝶梦,扑朔飞光。<br><br>携得小春故乡,约文家前好,驻影流觞。坐中八九鱼竿客,多是昔日潘郎。吟鞭短,逸韵长。笑不在、流风红袖旁。听铁马丁丁,烟水一方。<br></h1><h1><br><b>【柏舟说词】</b><br><br>词牌为《秋色横空》,也以“秋色横空”为题,写作者在秋天回乡与老友欢聚的场景。上片写回乡后散步途中的景色,用铺垫手法,由远及近,层层拓开。最后通过描写盛开的黄菊花,想象自己安眠已久的梦就像一只走过被惊飞的蝴蝶被花景触醒,恍惚流光(飞光)倒转。故有“扑朔飞光”一笔。<br><br>下片用倒叙手法写与家乡老朋友相聚。这也是这首词最为精彩的部分。过片“携得小春故乡,约文家前好,驻影流觞。”直接将镜头切换至聚会的时景。句中的“小春”即“小阳春”指秋天的季节,宋人赞宁 《笋谱》:“大抵竹八月俗谓之小春。热欲去,寒欲来,气至而凉,故曰小春。”作者用了一个“携”字作动词,是把“小春”拟人化了,十分巧妙地点画出秋寒里的一丝暖意,这正是与老友相聚时的心境。接拍“坐中八九鱼竿客,多是昔日潘郎。”句中的“鱼竿客”,“潘郎”这两个词用得恰到好处。杜甫 《遣闷呈严公二十韵》:“白水鱼竿客,清秋鹤髮翁。” 宋代陈瓘 《满庭芳》词:“江湖手,长安障日,何似把鱼竿。”称老友为“鱼竿客”,是说这些老友与作者一样,都是淡迫名利的人士。史达祖 《夜行船》词:“白髮潘郎宽沉带,怕看山,忆他眉黛。”用“鱼竿客”与“潘郎”比对,更有一种人世沧桑的感慨。接下来“吟鞭短,逸韵长。笑不在、流风红袖旁”这两拍描述欢聚中的场景。座中老友都是“文家”,聚在一起少不了诗词唱和。“吟鞭短”是作者自比,“逸韵长”是对老友们的夸赞,也是指诗词唱和的热烈气氛。这是江湖上“鱼竿客”们的雅聚,自然不同于官场上有美女歌舞相伴的聚会。“流风”化用了 “曹植 《洛神赋》:“髣髴兮若轻雪之蔽月,飘颻兮若流风之迴雪。”典故。”最后结拍在“听铁马丁丁,烟水一方。”“铁马”是古代挂屋檐下的铜片或铁片,风吹过时能互相撞击发出声音,即檐铃。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莫不是铁马儿簷前骤风。”《红楼梦》第八七回:“一会儿,簷下的铁马也只管叮叮噹噹的乱敲起来。”作者之所以诙谐地用这种冷场景与过去闹场面对比,应是为了突出故乡作家诗人的淡泊情怀,突出“秋色横空”的主旨。<br><br><br></h1><h3>(注:词评根据羽飞兄的意见做了修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