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44年前为了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广大知识青年背起行装,浩浩荡荡,满怀豪情地奔赴了农村这个广阔天地</h3> <h3> 1975年3月18日至1977年7月,先后27名知青来到二家河知青点(其中男知青15名,女知青12名)。这是我们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到现在已经度过了44年。我们把青春献给了这片广阔的天地</h3> <h3> 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我们这27名知青,同住一个屋檐下,同喝一口井水,同吃一锅饭菜,朝夕相处,加深了我们的战友情谊</h3> <h3> 在那些年里,我们相依相伴,互帮互助,建立了一种最朴素、最纯洁、最真诚的感情。让我们珍惜这段情,今生今世永难忘。</h3> <h3> 1976年知青场办起了草纸及红薯加工厂,胡大登同志是大队派来的师傅,在长达二年多的时间中,与我们知青一起同劳动共生活,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h3> <h3>在知青点我们有苦也有乐,有失落也有收获,我们认为这是磨难也是历练,我们与那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与当地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h3> <h3> 翻出那些珍藏已久的老照片,虽然照片已渐渐发黄,却依然让我们心潮澎湃</h3> <h3> 44年了,回望历史,那里撤下的是我们的青春和热血</h3> <h3> 知青岁月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笔精神财富</h3> <h3> 知青岁月早已成为美好的回忆,可是知青情谊伴随着岁月越来越浓。知青情,将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不舍的情怀</h3> <h3> 岁月如梭,44年的今天,我们都进入了花甲之年,白发苍苍,无论经历过辉煌,还是历经坎坷,都不能淡化我们知青战友的情结</h3> <h3> 2011我们成立了二家河知青协会</h3><h3>会 长:宋军</h3><h3>副会长:陈安玲 田金菊</h3><h3>秘书长:龚晓红 </h3><h3>秘书:张爱勤</h3> <h3> 为了庆祝知青44周年,胡师傅特邀请我们原二家河所有知青到他农村的老家做客,准备了二大桌子的好酒好菜招待我们。再次感谢胡师傅盛情款待,预祝胡师傅身体健康!家庭幸福!</h3> <h3> 来吧,为我们一年一度相聚,干杯!</h3> <h3> 我们今天相聚在一起,感受重逢的喜悦,回忆青春的往事,仿佛我们又回到四十多年前的时光</h3> <h3> 每一次相聚,总有说不完往日的故事</h3> <h3> 每一次相聚,道不尽战友们的情谊</h3> <h3> 亲爱的战友,让我们每一次欢乐的相聚,尽情地享受战友在一起的欢歌笑语。</h3><h3> 祝各位战友们一定要保重身体,因为相聚不会结束,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相聚</h3><h3> 参加今天聚会的知青:</h3><h3>宋军 张爱勤 陈安玲 龚晓红 兰平 黄宏清 李建国 付绍福 田良知 兰慧敏 杨贵福</h3><h3>田金福</h3><h3> 因身体等各种原因缺席今天聚会的知青:</h3><h3>胡庸秀 朱红英 黄胜金 田迋云 王跃进 </h3><h3>田金菊 张功胜 陈生权 汤子英 刘艳芳</h3><h3>黄双 何平</h3><h3> 提供资料: 张爱勤</h3><h3><br></h3><h3>深切怀念已离开我们的知青:</h3><h3>胡硕全 吴国胜 胡吉庸</h3><h3><br></h3><h3>制作于2019年3月18日</h3><h3>修改于2019年3月21日</h3><h3><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