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介绍之春分

刘稳强

<h3> 1、春分含义</h3><h3>  春分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今年的春分是3月21日开始,4月5日结束。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h3><h3>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中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h3><h3>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所得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增多,天气一天天变暖,同时白昼渐长,黑夜渐短。春分节气,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雨水也要多起来。</h3><h3>  俗话讲:“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季大忙季节就要开始了,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春分过后,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要加强田间管理。由于气温回升快,需水量相对较大,农民朋友要加强蓄水保墒。</h3><h3>  这个时节,减衣不宜过早过多,还要多喝水、定时作息、规律睡眠。专家提醒,春分时节,冷空气活动有时也很频繁,而且昼夜温差较大,稍不注意就容易着凉感冒。此外,春季是传染病多发期,应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并注意室内通风。同时,应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加强锻炼,以增强自身抗病能力。</h3><h3>  春分也是人们调养身体的大好时机,要点为养肝护肾健脾胃。饮食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及山野菜等。这时昼夜温差较大,雨水较多,仍要注意保暖。春分还有不少农谚,例如“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春分不暖,秋分不凉”。</h3><h3>  2、春分谚语</h3><h3>  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h3><h3>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h3><h3>  “春分无雨到清明”</h3><h3>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h3><h3>  “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h3><h3>  “春分降雪春播寒”</h3><h3>  “春分无雨划耕田”</h3><h3>  “春分有雨是丰年”</h3><h3>  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的:</h3><h3>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h3><h3>  “春分不冷清明冷”</h3><h3>  “春分前冷,春分后暖;</h3><h3>  春分前暖,春分后冷”</h3><h3>  根据风来预示后期天气的有:</h3><h3>  “春分西风多阴雨”</h3><h3>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h3><h3>  “春分大风夏至雨”</h3><h3>  “春分南风,先雨后旱”</h3><h3>  “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h3><h3>  描写昼夜等长的,如:</h3><h3>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h3><h3>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h3> <h3>春分有什么习俗?</h3><h3>春分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这是春雷与闪电交加的季节,燕子从南方飞来,在人家的屋檐筑自己的巢做生育后代的场所。燕子古代又名玄鸟,是上古殷商民族的图腾。据说殷商始祖契的母亲简狄就是吞了燕卵怀孕的。所以殷人把燕子与吉祥和生育联系到一起,在每年二月燕子到来时,隆重举行祭祀高禖神的活动,保佑人口繁衍。</h3><h3>“春分到,蛋儿俏。”在民间流行春分这天竖鸡蛋的习俗。</h3><h3>竖鸡蛋做法非常简单——找个新鲜鸡蛋,在桌面上尝试把它竖起来。据说谁竖起鸡蛋,谁就一年运气好。网上不少帖子说这一天鸡蛋竖起来的比例远远高于平时,至于这与春分是昼夜平均两分是否有关,那就是见仁见智的事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