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之魂——《武钢工人报》六十年

老铁

<h3>&lt;h3&gt;“钢”之魂——《武钢工人报》60年&lt;br&gt;&lt;br&gt;<br>原创作品<br>前言:&lt;br&gt;《武钢工人报》在60年历程中,发现和报道了大批工人典型和重要事件,是培养企业文化、滋养职工身心的精神家园,并以其浓郁的“钢”味在全国几百家报刊中独树一帜。&lt;br&gt; 从1956年3月1日创刊到2016年12月30日停刊,《武钢工人报》一共出刊11482期,从只有8位采编人员,每周出版两刊4开小报,发展到40多位采编人员每周出版6刊对开彩报,以及《生活周刊》和《校园周刊》两张子报。&lt;br&gt; 一张薄薄的新闻纸凝结了多少武钢新闻人的心血、智慧和汗水,寄托了多少武钢人的故事和情感。&lt;br&gt;(图制片/老铁 前言/老狼)&lt;br&gt;&lt;br&gt;尾页请浏览:忆.《武钢工人报》创刊的岁月&lt;br&gt;——谢邦武&lt;br&gt; &lt;br&gt;下面是《武钢工人报》最后一期报纸。&lt;/h3&gt;</h3> <h3>&lt;h3&gt; 纪念特刊&lt;br&gt;《武钢工人报》1956-2016&lt;br&gt; 总第11482期 本期主编责编:李勇&lt;br&gt; 国内统一刊号CN42--0023&lt;br&gt;&lt;/h3&gt;</h3> <h3>&lt;h3&gt;再见《武钢工人报》!新闻人最后的告别。2016年12月30日,4位采编人员编辑完最后一期报纸,来到厂前毛主席塑像前合影留念。&lt;/h3&gt;</h3> <h3> 2016年12月30日,《武钢工人报》所有采编及其他工作人员:有的提前退休,有的買断,有的居家休息,有的步入新岗……<br> 1956年3月1日创刊~2016年12月30日仃刊<br> 《武钢工人报》总第11482期<br>国内统一刊号CN42--0023号<br></h3> <h3>&lt;h3&gt;左下图:原《武钢工人报社》地址:武汉市友谊大道999号武钢新办公室大楼A座18楼&lt;/h3&gt;</h3> <h3>&lt;h3&gt;新办公大楼址&lt;/h3&gt;</h3> <h3>&lt;h3&gt;&lt;br&gt;左上图为六十年代武钢二招待所四楼办公&lt;br&gt;右下图为八十年代红钢城二街办公楼&lt;br&gt;右上图为九十年代钢花118街办公楼&lt;br&gt;&lt;/h3&gt;</h3> <h3>&lt;h3&gt;1956年3月1日创刊号一版报头为《工人生活报》&lt;/h3&gt;</h3> <h3>&lt;h3&gt;&lt;br&gt;《武钢工人报》各时期报头。&lt;/h3&gt;</h3> <h3>&lt;h3&gt;党中央的亲切关怀 武钢职工的心愿&lt;br&gt; 陈云同志为本报题写报头&lt;/h3&gt;</h3> <h3>&lt;h3&gt;&lt;br&gt;&lt;br&gt;左图为:1986年3月陈云题写报头的《武钢工人报》&lt;/h3&gt;</h3> <h3>&lt;h3&gt;1956年3月1日创刊——2016年12月30日《武钢工人报》辉煌六十年,从八个人周两刊4k小报,发展到四十多人每周六刊2k彩报及《生活周刊》和《校园周刊》子报。&lt;/h3&gt;</h3> <h3>&lt;h3&gt;部分奖状&lt;/h3&gt;</h3> <h3>&lt;h3&gt;《武钢工人报》慨况&lt;/h3&gt;</h3> <h3>&lt;h3&gt;1956年3月1日创刊时&lt;br&gt;社长陈曙(上排左起)→编辑记者郭学侁、闻惕之、张铁林(摄影)&lt;br&gt;&lt;br&gt;还有编辑记者:(下一排左起)→ 英实、柳庚尧、黄凤祥、封家骏。&lt;/h3&gt;<br>及勤杂通讯刘考清。</h3> <h3>&lt;h3&gt; &lt;br&gt;&lt;br&gt;&lt;br&gt; &lt;br&gt;60年代~70年代时任社长侯克成(左)、董家冀(中)和总编辑郭学侁(右)&lt;br&gt;总支书记袁兴泉(左下)、侯克成(右)&lt;/h3&gt;</h3> <h3>&lt;h3&gt;&lt;br&gt;1962年报社员工合影&lt;/h3&gt;</h3> <h3>&lt;h3&gt;&lt;br&gt;80年代~2016年历任 &lt;br&gt;&lt;br&gt;&lt;br&gt;社长兼总编辑:&lt;br&gt;朱祥麟(左上)&lt;br&gt;胡体楠(右上)&lt;br&gt;钟家茂(二排右上一)&lt;br&gt;李建民(二排左一)&lt;br&gt;张厚东(二排左二)&lt;br&gt;蔡光明(二排左三)&lt;br&gt;杨泰山(二排左四)&lt;br&gt;李立鸿(二排右下一)&lt;br&gt;&lt;/h3&gt;</h3> <h3>&lt;h3&gt;三排左上一副社长吉照东&lt;br&gt;三排左下一副社长李仲华&lt;br&gt;&lt;br&gt;四排左向→右&lt;br&gt;副社长钟钢、杨康&lt;br&gt;社长助理兼副总编辑田静茹&lt;br&gt;社长助理王艾军&lt;br&gt;&lt;/h3&gt;</h3> <h3>&lt;h3&gt;老辈编辑记者&lt;/h3&gt;</h3> <h3>不同时期编辑记者</h3> <h3>&lt;h3&gt;总编室&lt;/h3&gt;李勇(左上)芦勇(右上)蔡宏(左下)李北莎(右下)</h3> <h3>&lt;h3&gt;记者部&lt;/h3&gt;<br>王友农(上→)马金洲→陈树清<br>宋健(中→)谭珊珊→舒子龙<br>叶国成(下→)李伯滔</h3> <h3>&lt;h3&gt;老辈《武钢工人报》含'武钢广播站编辑记者和播音员&lt;/h3&gt;</h3> <h3>吴淑明(左上)王馥(右上)<br>王启燕 (中左)杜梦贞(中右)<br>沙聪华(左下)郭德勋(下中)华亦津(右下)</h3> <h3>&lt;h3&gt; 武钢工人报《周末刊》创刊于1986年10月25日,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创办的。周末刊每周六出版,四开四版。1997年底《周末刊》停刊,至此武钢工人报《周末刊》已创办了整整11年。&lt;br&gt;&lt;br&gt;&lt;br&gt;《周末刊》主编谢邦武(左),编辑庞定見(右)&lt;/h3&gt;</h3> <h3>&lt;h3&gt;《周末刊》研讨会和1996年《周末刊》十周年时,编辑出版了一部文集《巨人的側影》收录了在《周末刊》上发表的优秀作品。&lt;/h3&gt;</h3> <h3>&lt;h3&gt;《生活周刊》&lt;br&gt;主编陶国勤 (右一) 副主编倪佩芬(左一)&lt;br&gt;编辑兼记者罗学建(左二) 编编邹平(右下)&lt;br&gt;&lt;br&gt;&lt;/h3&gt;</h3> <h3>&lt;h3&gt; 陆定一同志为本报&lt;br&gt;学校青少年版题写报头</h3> <h3>时任编缉王启燕(中左) 记者陈永解(左下)、编辑朱满云(中)、李淑芬(右)后期共办校园周刊。&lt;/h3&gt;</h3> <h3>&lt;h3&gt;政文、经济、广告部&lt;/h3&gt;</h3> <h3>摄影记者张铁林(中)、刘陆玖(右上)和(左下)、咸铁城(左上)和(右下)</h3> <h3>不同时期摄影记者朱旺春(下排左一)成泽银(左二)熊卫国(左三)龚龙仪(左四)</h3> <h3>&lt;h3&gt;不同时期通联办&lt;/h3&gt;</h3> <h3>&lt;h3&gt;印刷厂报班&lt;/h3&gt;</h3> <h3>&lt;h3&gt;以下添加图片内容二)~五)&lt;/h3&gt;</h3> <h3><br>1958.9.13武钢一号高炉出铁,武钢投产。</h3> <h3> 毛主席视察武钢 1958.9.13<br> 本报首任摄影记者 张铁林摄</h3> <h3><br>当上《武钢工人报》记者的钢城子弟兵常恩满,在高炉大修的炉台上与老山退伍战友再重逢。</h3> <h3>又一批采编人员宣誓入党。</h3> <h3>&lt;h3&gt;创刊30周年~庆典&lt;/h3&gt;1986.3<br>时任公司党委书记郑云飞与公司其他领导、部分厂矿党委书记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评报活动。<br>公司经理黄墨滨祝词:祝贺《武钢工人报》出版三十周年,希望它越办越好,成为武钢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武器。</h3> <h3>&lt;h3&gt;乔迁钢花118街办公楼新址&lt;/h3&gt;<br>2004.5.18</h3> <h3>&lt;h3&gt;乔迁钢花118街办公楼&lt;br&gt;&lt;br&gt;新的起点&lt;/h3&gt;时任公司总经理刘本仁、党委书记王炯、副总经理王岭、治胜利来新址祝贺並与穿戴统一制服的采编人员合影留念。</h3> <h3>《武钢工人报》自创刊至2006年3月整整50周年的发展,实力雄厚。拥有高级职称18人。</h3> <h3>:办报离不开通讯员的支持,编辑部不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和表彰优秀通讯员活动。建立特约记者编制。</h3> <h3>&lt;h3&gt;&lt;br&gt;&lt;br&gt;&lt;br&gt;二)报社的发展慨况及大事记 &lt;br&gt; 建成投产 发展技改 .质量效益&lt;br&gt;〈包括活动、会议)&lt;/h3&gt;</h3> <h3>&lt;h3&gt;开拓发展:告别铅与火:铸字、检字、手工排版;<br> 步入光与电:&lt;/h3&gt;印前Pc飞腾排版、图文激光照排,四色自动胶印。</h3> <h3>1988年9月13日武钢投产三十年之际,《武钢工人报》在国内企业报率先出版了彩报。</h3> <h3>台湾《环球通讯社》记者皮介行,《环球》杂志主编。1987年10月,他成为第一个采访中共全国代表会议的记者,会后来武钢访问。<br>中图为台湾《自立晚报》摄影记者去厂前。<br>下图为皮介行在冷轧厂2号门。<br>朱祥麟、胡体楠、马金山陪同,咸铁城摄影。</h3> <h3>&lt;h3&gt;三)重大事件典型报道&lt;/h3&gt;</h3> <h3>&lt;h3&gt;五)光辉的历程 扩版 创优&lt;/h3&gt;</h3> <h3>&lt;h3&gt;扩版4k为对开版&lt;/h3&gt;</h3> <h3>&lt;h3&gt;创新创优&lt;/h3&gt;</h3> <h3>&lt;h3&gt;六)历程图片待定&lt;/h3&gt;</h3> <h3>七)友情连接及活动</h3> <h3> 罗马尼亚新闻代表团来访,时任社长钟家茂在厂前接待,中午还参观了快餐工厂並品尝了武钢工人快餐。</h3> <h3>湖北省企业报记协<br>天门日报协力胶印技术</h3> <h3>《冶金报》社长姜起华和总编辑陆闻言及冶金记协在武钢举办会议活动<br>前任社长刘建男、艾桂林来访受到公司党委书记黄墨滨和公司总经理刘淇热情接待。</h3> <h3><br>《湖北日报》党委书记、社长卢吉安在省记协表彰会为本报编辑徐中扬颁奖。<br>《长江日报》社长翟玉勋在武钢科技馆与公司党委副书记樊政伟亲切交谈。</h3> <h3>尾页之一请浏览:<br>本报首任摄影记者张铁林(1936_2008)北京人,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1976年,调至武钢工会美术组,从事摄影工作。<br>这些图片是张铁林四十多年来部分摄影作品集锦。</h3> <h3>他是武钢摄影人的良师益友,常念起与他渡过的那些难忘的美好时光。</h3> <h3>&lt;h3&gt;&lt;br&gt;尾页 请浏览:&lt;br&gt;&lt;br&gt;&lt;br&gt;忆.《武钢工人报》创刊的岁月&lt;br&gt; 谢邦武&lt;/h3&gt;</h3> <h3>&lt;h3&gt; 武汉市青山区随着武钢的兴建正式宣布成立不久,青山地区第一家新闻机关——武钢工人报社便诞生了,出版了青山区第一张现代报纸——《武钢工人报》。《武钢工人报》于1956年3月1日正式创刊,起初叫《工人生活报》,是武钢总党委机关报,隶属于总党委宣传部领导。早在1955年底,公司党委就决定筹备出版一张报纸,要求党委宣传部拟一个方案。方案很快被批准了。大约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内,先后从公司党委宣传部、公司工会和下属的特种公司抽调了英实、黄凤祥、郭学先、闻惕之4名同志筹备办报。随后又从下属单位抽调了黄永良、柳庚尧、廖石生等8名同志,由黄永良同志牵头,组成了武钢工人报编辑部。创刊时,编辑部设在工人村公司机关办公室的平房内,三间办公室,每间十几平方米,分别是一间总编室、一间编辑室、一间照相暗室。记者写稿都是在自己宿舍里。由于党委的重视和支持,筹备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但是具体到编辑、画版样、标字号时,就遇到了麻烦。因为编辑部的8个人当中,除了英实曾在地方从事过一段新闻记者工作之外,其他的人根本都与办报纸没沾过边。而英实也没有画过版样。好在英实从前印刷厂带回了几张标题字号表和版样纸,大家就照着现成的报纸,在版样纸上比比划划。第一期大家忙到大半夜,总算一一把那些“豆腐块”画上去了。看着第一次画成的版样,大家觉得稿件安排得犬牙交错,标题也编排得错落有致,整个版面美观大方,感到很满意。没料到两天过后到印刷厂一看实样,不禁哑然失笑:两个版面都成了“瘌痢头”,不是这里文字挤得密不透风,就是那里开了“天窗”。一时间小小的排字房变成了临时的编辑室。大家在排版师傅的指导下,经过一番紧张的增增删删,总算把两个版面重新排好,使第一期报纸与读者见面。当时的青山还是一望无涯的荒原,到处只有测量后留下的红红绿绿的标桩,预示着未来高炉、平炉的位置。平整土地的机器日夜轰鸣,开山炸石的爆破声响遍四野。生活的确是沸腾的,但也是艰苦的。下工地采访,不要说没有汽车、自行车,常常连开水也喝不到,但是大家想到能为祖国第二大钢都——武钢的建设摇旗呐喊,擂鼓助威,仍然精神饱满,干劲十足,采访、编辑、校对人人抢着干。1958年党的八届二中全会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极大地鼓舞了数万建设大军多快好省建设武钢的积极性,加之当时一号焦炉和一号高炉已建成投产,报纸的宣传重点也由基建逐渐转向生产,报纸的编辑方针是生产、建设两手抓、两不误。着重宣传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引导年轻一代努力掌握从苏联引进的钢铁生产技术,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为了适应火热的建设热潮,1958年下半年,报社编辑部也与公司机关一起迁到了厂前,就是现在厂区一号门里面的一片平房里,办公室的面积也大了不少。高速建设武钢、让铁水钢水早日流淌,为中国人争气的意志和决心,激励着数万建设大军,也激励着报社十几名同志,当时大家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有力地、不失时机地宣传生产、建设战线上涌现出的新人新事,为武钢的发展摇旗呐喊,推波逐浪。当时每次编前会,记者、编辑都要为当期报纸的头条新闻争得面红耳赤。记者与编辑争、记者与记者之间争,他们摆事实、讲道理,真是“唇枪舌战”,互不相让。他们不是为个人的名利而争,而是为某项工程、某个典型的及时、显著报道而争。但是当总编从全局出发拍板之后,大家又服从大局,接下来便是日以继夜地进行采写和编辑工作。《武钢工人报》创刊时是周刊,不久就出周双刊,一个时期曾出过周三刊,还出过一段时间的单张日刊。印数很快从2000份增加到6000份。由于当时建设如火如荼,新人新事大量涌现,要求报纸多出快出,而报社条件差、人员少,因而加班加点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一、二版这两个新闻版的编辑,经常下班后把没有编完的稿件带回家去编。夏天气温高达三十七、八度,编辑郭学先常常身穿长袖衬衣、长裤,把两只脚浸泡在一桶凉水里,一手编稿,一手不停地用湿毛巾揩擦头上的汗水。他为何如此打扮?原来是为了抵御蚊虫的攻击。同时把双脚放在凉水里还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真可谓一举两得。而冬天又是一番景象:深更半夜尽管全副武装,仍难抵御袭人的寒气,他就用毛毯从双膝到臀部都包裹起来,象一条厚厚的裙子,以此抵御寒冷。据说象他这样的不止一两个。对于报社采编人员来说,尽管工作是劳累紧张的,但心情却是愉快的。特别是看到工人们争相阅读刚刚出版的报纸,或者当事人阅读有关他们的报道乐得合不拢嘴时,大伙便感到最大的慰藉。报纸初办时没有自己的印刷厂,便委托在武昌胭脂路的湖北印刷厂印刷。后来武汉成立印刷公司,印刷业务归口,分配到汉口江汉路江汉印刷厂印刷。这家印刷厂承担了武汉市十几家工厂小报的印刷任务,每张报纸的发稿、校对的时间都是安排好了的,一旦拖延就会影响其它报纸的出版。每到发稿那天,都是由工友刘考清乘船先把稿件和版样送过去,下午再派编辑或者记者去校对。校对时间延长了,误了返回的车船是常有的事。有一次英实和一个同志到武昌校对,看完清样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连通武昌到青山的唯一一路公共汽车16路早已收班了,只好找旅社暂住一晚。不巧几家都“客满”了。老板只好在旅社门口的马路边临时摆两张竹床,让他们将就一晚。到第二天早晨起床一看,两双凉鞋已不翼而飞。幸好他们合起来凑够几元钱,等商店开门一人买了一双布鞋才回到青山。这样的苦头何止一次。有一次,郭学先和刘仲荫到汉口校对,校对完毕时离末班船开船时间只有20分钟。离开印刷厂他们便一路小跑,等他们气喘嘘嘘赶到粤汉码头时,轮渡船刚刚起航,两人眼巴巴地望着渡船离岸而去。为了不误赶第二天的头班船,他们没有去住旅社,而是在码头边滨江公园的一座凉亭里背靠背地坐了一夜。当时尽管是盛夏,但习习的江风使他们并不感到闷热,而飞舞的蚊子对他们一点也不客气,使他们既没有休息好,还受到皮肉之苦。报纸印刷出来后,再由工友挤车乘船搬回来。无论冬天或夏天,要把6000份报纸从武昌或汉口背回青山,是多么不容易啊!搬回后外寄的报纸要一一卷好贴上邮票后送往邮局;各单位的报纸也要一一分好送去。60年代初期,也是经印刷公司重新分配,改在青山印刷厂印刷,直到1967年停刊。1969年3月报纸复刊后,才改在武钢综合经营厂印刷车间印刷。后来该车间划归为报社,成为武钢工人报印刷厂。从此以后报纸的排版、印刷条件逐步改善,现在报纸已实现激光照排、胶版印刷。创刊时,“工人生活报”报头由当时武钢党委宣传部部长陈醒亚题写。用了一段时间后,有不少读者反映工人的“工”字写得有点象个“2”字,提议请武钢总经理李一清为报纸题写一个报头。在李一清尚未题写之前,武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振基题写了一个报头,也就是从此时起,报名由“工人生活报”改成了“武钢工人报”。这个报头没有用多久,李一清就题写了新报头。这个报头从1958年一直使用到1967年“文革”开始后报纸停刊为止。这期间,1961年至1963年曾因纸张奇缺而间断停刊。1963年报纸复刊时,报社编辑部也由厂前搬到蒋家墩(红钢城)武钢第二招待所,在四楼西头的几间办公室办公。两年后又搬到红钢城公司机关办公大院内(现武钢大学内)办公。1969年3月,在“支左”部队的主持下,报纸复刊。由于原采编人员大多都随公司直属机关到江陵参加“斗批改”,为了充实力量,从武钢炼铁厂、运输部等基层单位抽调了4名同志,参与采编工作。我也是其中之一。当时报社编辑部仍然在红钢城十街坊办公,但报头改成了《武钢工人》,是由本报美术编辑描绘的几个长黑体字。后来许多报纸的报头都改用毛主席手书体,武钢工人报也从毛主席的手书中,拼成了“武钢工人”四个字作为报头。1979年,报社搬进了自建的一座四层大楼办公。它位于红钢城二街坊,使用面积近一千平方米。1981年1月,报纸恢复使用李一清题写的《武钢工人报》报头。1985年底,武钢公司经理黄墨滨和党委书记郑云飞联名向陈云同志写信,表达武钢广大职工希望中央领导同志能给武钢工人的报纸留一点墨迹、题写一个报头的愿望。此信通过来武钢考察和指导工作的中央书记处政研室的一位负责同志转呈。陈云同志欣然书写了“武钢工人报”五个大字。1986年1月8日,中央办公厅通过省委办公厅,向郑云飞、黄墨滨发来陈云同志的手书。 陈云同志题写的报头于1986年3月武钢工人报创刊30周年时正式使用,一直沿用至今。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来武钢视察时,还曾为武钢工人报的学校青少年刊题写过刊名。今天,《武钢工人报》已发展到周六刊(包括每周一期“周末刊”)。每期发行两万份。报社下设要闻、政文、专刊、群工5个业务科室,和1个总编办公室、1个行政办公室,及1个印刷厂。并代管《冶金报》武钢记者站。共有职工170余人,其中采编人员50多人。在1988年至1990年这三年时间内,武钢工人报在全省企业报系统和全国冶金系统组织的“好新闻”评比中,连续三年获得了获得了获奖总数和一二等奖篇数名列第一的好成绩。1991年全国企业报评比,武钢工人报又被评为一等奖,跨入全国企业报先进行列。 (载《青山文史》1992年第5期 纪念武钢工人报创刊四十周年新闻文集——《巨人的回声》1996年) &lt;/h3&gt;</h3> <h3>&lt;h3&gt;&lt;br&gt;末页&lt;br&gt;&lt;br&gt;请浏览:&lt;br&gt;忆.《武钢工人报》创刊的岁月&lt;br&gt; 谢邦武&lt;/h3&g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