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3月21日 星期四 阴</h3><h3> 陈家桥街道联合重庆大学城第一小学开展教师进修学院送课活动,主题为《青少年隐性心理疾患的发现与解决方法》,我很荣幸有机会参与这次的学习。</h3><h3> 听说讲师来头不小,谢老师介绍讲师的身份都花了大半天时间,但我都没有记住。😂😂😂我只知道是一位资深的心理学家。</h3><h3> 今天的主题就是《奖赏、惩戒、沟通的方式与艺术》。</h3><h3> 奖赏的根源来自于人的欲望,包含精神欲望和物质欲望。老师讲一个实例来加以说明:初生牛犊不怕虎,为什么长大的牛可以任劳任怨呢?那是因为训练的时候,牛前面一个人拿着一把青草,给它带领方向,而后面跟着一个人督促它朝着前方走。话糙理不糙,教育孩子也雷同。如果一味地喊他学习,看不到希望,尝不到甜头就会失去动力。而学习单靠父母的力量牵着走,会很被动。所以我们要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h3><h3> 惩戒跟奖赏一样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一直为了无休止的欲望而奋斗,那么他即使高官厚禄,腰缠万贯也不会感觉幸福,要学会“止”。还要学会为自己的错负责。惩戒有两大步骤:如果犯小错用语言制止,如果犯大错需要延后制止。延后制止就需要以下顺序:先弄清楚原由,再进行有目的有尊严的惩戒,让他刻骨铭心。(打骂不是惩戒,而是很随意的发泄。)</h3><h3> 沟通的方式是内容与心思的结合,艺术就是要善于捕捉孩子细节信息,进行有效沟通。</h3><h3> </h3><h3> </h3> <h3> 现在很多父母口口声声说,一切为了孩子,什么都愿意放弃。我们不得不承认,母爱是无私的。因为孩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母子是一体的。孩子就是母亲生命的延续,爱的传承。这是动物属性,社会属性就是:养儿防老。</h3> <h3> 孩子的教育是家庭幸福的基础,很多年以后,看着成功的孩子会骄傲,看着尽孝的孩子会自豪。回想起来,今年春节我们一大家全都回去陪老爸过年,他那抑制不住地喜悦,就是老年人最大的幸福吧!</h3> <h3> 互动环节,姜爸爸第一个举手发言,他为儿子每次写作业都跟家长吵架而苦恼,求助蒋老师。</h3><h3> 蒋老师首先告诉我们,孩子在小学阶段不爱写作业是正常现象,但并不代表可以由此下去。我们要先告诉他,为什么要学习?温故而知新,写作业可以提升自己的成绩。还要关注孩子做作业的习惯。让他爱上写作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易而难,每天一点点进步这些都可以加速爱上学习。</h3> <h3> 我针对儿子情绪管理的问题提问。儿子向来都很自律,求知欲也特别强,但他内心有一个爱贪玩的怪兽,两者每天都在他内心做斗争,以致于他经常会烦躁。</h3><h3> 蒋老师先问了我和他爸爸脾气暴躁吗?如果不是遗传问题,就要从客观原因出发。我们首先要做到“延迟满足”,思考,分析,等待。如果遇到孩子情绪暴躁的时候,就先去抚慰,接着有条理地帮助分析烦躁的原因,最后和孩子共同制定方案、执行下去。父母陪伴孩子有三个阶段,管理者,支持者,引领者。我处在支持者。我深度自我解剖了一下,“延迟满足”这一方面我都没有做到,更不要说孩子了,每次孩子有什么地方不满我意,我就会马上发脾气,根本没有做到冷静思考,分析,等待。这样的妈妈,如何可以培养出一个情绪管理能者呢?</h3> <h3> 说到底,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家庭幸福。由此可见孩子的教育是多么的至关重要。</h3><h3> 首先,让他们学会做家务,担负起一个该有的家庭责任感。(必要时候向他们示弱,现在三年级的儿子,每次出门旅行都是主力,提箱照看我是否会走丢。)</h3><h3> 再是,认真学习。</h3><h3> 还有就是爱运动,有一个健康的体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