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县文旅融合助力全域旅游

醉爱山歌🍃

<h3>“千年古县”这一金字招牌,必将成为铅山文化的一张新名片,为助推铅山建设文化名城贡献力量。铅山县“中国连四纸传统造纸工艺之乡”,河口和石塘两镇双双入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河口明清古街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河口镇被评为“万里茶道第一镇”,铅山县获批加入“万里茶道”城市联盟,并成功获得2015年第四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的举办权……近年来,铅山县立足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大手笔实施旅游崛起战略,使铅山县旅游业主动融入上饶市“半小时经济圈”,旅游文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h3><h3>  铅山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八千”之说,即千古一辩鹅湖书院、千峰之首黄岗山、千载寺观葛仙山、千年古镇河口镇、千首词圣辛弃疾、千古名臣费宏、千篇华章蒋士铨、千年纸都石塘镇。</h3><h3><br></h3><h3>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北界上饶县,西接弋阳县,南临福建省的崇安县北连横峰县。其境内永平、河口、石塘、陈坊等古镇,永平为铅山县古镇,唐贞元元年(785)设置永平镇,南唐保大十一年(953)置铅山县。</h3><h3>自建县起至1949年6月,县治所设永平镇。镇三面环山,北临铅山河,地当赣闽交通要道,风景秀丽,名胜古迹甚多。</h3><h3>河口镇,曾是历史上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北宋时称“沙湾市”。明嘉靖年间,这里手工业发达,水路直通鄱阳湖,商品交换的扩大促进了"沙湾市"的繁荣,到了清乾隆年间,河口进入鼎盛时期,闽浙皖赣川广荆苏等货物集散于此,转销全国,成了商贾云集的“八省通衢”之地。 1949年7月,县治所迁河口镇,河口镇因地处闽浙赣边,有水运之便,形成周围省、县的货物集散地,明清时期商业盛极一时,号称“八省码头”,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鸦片战争以后,逐渐衰落,现在河口镇是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h3><h3><br></h3><h3>石塘古镇是一座千年古镇,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境内。铅山石塘古镇历史上是闽赣交通要道和货物集散地,是古代江南五大手工业基地之一,石塘镇素有“武夷山下小苏州”之称。石塘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历史上是闽赣交通要道和货物集散地,是古代江南五大手工业基地之一,(松江的棉纺织业 、苏杭二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景德镇的制瓷业和铅山的造纸业)。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杰出教育家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一书中所指的铅山造纸业也就是在石塘镇。石塘镇素有“武夷山下小苏州”之称,</h3><h3>陈坊镇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建镇后,依靠着陈坊河水路以及赣闽古驿道交通之便,逐渐成为铅山县西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赣闽两省间的商品集散地。到了清康熙乾隆两朝,陈坊逐渐发展到鼎盛。</h3><h3> “陈坊的山间盛产毛竹,这种毛竹是加工制造连史纸的原料。陈坊也成为了著名的连史纸生产基地,当时很多陈坊人都开办了造纸作坊,这里的纸张曾远销全国各地。”金有明说。造纸业的兴盛促进了陈坊的繁荣,一座座商铺、民宅建造了起来。当时铅山民间还流传着“装不完的河口,买不完的陈坊”的说法,其繁华盛况可见一斑。</h3> <p> 铅山,一个具有深刻历史底蕴的千年古邑,一座充满蓬勃朝气的魅力之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该县提出了为把铅山建设成为山水园林城市,实现在信江河谷城镇群的快速崛起,确保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p><p> 位于赣东北的这座小城,起始之年起好步 建设山水园林城</p><p> 围绕建设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按照“以点突破、以点连线、以点成面”的思路,全力打好文化、生态两张牌,推进了明清古街、辛弃疾公园、鹅湖书院景区提升、葛仙山景区提升及客运索道、石塘文旅综合开发等一大批旅游重点项目,从而影响、带动全县旅游业发展,实现旅游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p><p>城市个性发展方面 </p><p>  铅山县积极融入中心区、对接经开区、建设城东区,按照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依托河口古镇和山水资源,着力打造“两河三岸”滨江景观,构建起“一核三带多极”的发展格局。做好“改民居、建公园、拆违建、抓棚改、通路网、治污水”六篇文章。所有民居按明清建筑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外观、统一颜色,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让每个村点都能成为靓丽景点。</p><p><br></p><p> 此外,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铅山县还将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以及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p><p>文旅结合 打造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p><p>启动《铅山县旅游总体规划》(2017-2023)修编工作。 </p><p>  结合国家、省、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规划以“城市旅游为核心,其他景区协调发展”的铅山全域旅游格局。</p><p>全力打造旅游产业核心品牌 </p><p>  打造“万里茶道第一镇”品牌,并开展“万里茶道第一镇”的商标注册等工作,提升铅山旅游形象。武夷山(江西铅山)2017年申遗成功;抓好辛弃疾文化园、葛仙山4A级景区,石塘古镇3A景区的创建</p><p><br></p><p> 建设鹅湖书院文旅综合开发项目;积极打造精品景区景点,</p><p><br></p><p>寻求央企及大财团参与河口明清古街的建设及经营。依托“江西美食之乡”,打造“铅山特色旅游商品和美食街区”。</p><p><br></p><p> 建设辛弃疾纪念馆,稼轩府堂、瓢泉、期思渡综合体。</p><p><br></p><p> 做好石塘、紫溪、英将的红色旅游资源挖掘、整合、提升工作,打开红色旅游的新局面。</p><p><br></p><p>全面推进文旅融合,推动河红茶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集采茶、制茶、品茶、茶文化展示为一体的茶旅项目,展现“万里茶道第一镇”魅力。</p><p><br></p><p> 着力加强铅山河红茶品牌的宣传力度,尤其是要借“万里茶道”申遗,共同打响“万里茶道”国际旅游品牌与茶产业市场,恢复和发展河红茶传统制茶工艺等与茶道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探讨“旅游+文化+资本+互联网+河红茶产品”的发展模式,推动铅山茶产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力争“铅山河红茶”再次扬名海内外,重树铅山红茶鼻祖的历史地位。</p> <p> 铅山县以打造“全国一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按照“以文促旅、文旅结合”的思路,立足资源禀赋,积极对接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建设,着力发展“以城市旅游为核心、以重点景区为支撑、以乡村旅游为基础”的全域旅游。</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铅山县是明清时期江南五大手工业中心之一,县城河口镇</span>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万里茶道第一镇,河口明清古街是江西省第一条“国字号”历史文化名街。铅山县推动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重点打造“五大板块”:</p><p>● 依托河口、石塘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资源,最大程度地保持和延续古镇历史文化遗存,大力改善古镇旅游环境,做大做强大</p><p>文化旅游板块;</p><p>重点实施以河口古镇为核心的“1+X”旅游项目群建设。重启河口明清古街保护性开发项目,高规格、高标准开发明清古街。</p><p>全力推进以河口古镇为核心的河口文旅综合项目。</p><p>积极打造石塘田园综合体。</p><p>● 结合鹅湖书院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国学的植入,将历史与现代有机结合,打造“美丽乡村、健康养生、国学教育”三位一体的书院文化旅游板块;以更高标准谋划打造鹅湖书院文旅项目</p><p>● 整合项目资金,对太源乡水美村、篁碧乡畲族村等少数民族村进行风貌改造,开发畲族民俗风情文化特色的节目和活动,着力建设5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点,打造民俗文化旅游板块;</p><p>● 借助铅山武夷山申遗成功的契机,稳步释放环武夷山周边核心旅游资源。建设高山红茶街、自驾游基地、房车营地、创意酒店,推出铅山特色的乡村民宿度假品牌,打造民宿文化旅游板块;</p><p>● 促进旅游与中医药、健康养老等领域互动融合发展,运用大产业理念,形成大旅游发展格局,打造养生文化旅游板块。</p><p>铅山县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推进重点景区建设,打造铅山旅游新高地。县政府以1.38亿元回购明清古街保护开发项目,重点实施以河口古镇为核心,辛弃疾公园、旅游集散中心、传统小吃和旅游商品特色街、惠济河治理及沿岸建筑修缮改造、华夏费氏家谱陈列馆等“1+X”旅游项目群建设,形成以综合旅游为主题的城市旅游核心区,再现明清以来各种建筑文化的荟萃之地、以纸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重镇风貌。</p><p><br></p><p>建设葛仙山特色小镇,打造以葛玄生活足迹为脉络的竹、水、村组成的仙村景观,山海经、山水画境、围棋故事为主题的配套酒店住宿,植物科普为主题的儿童娱乐场地,道家中医养生为主题的体验馆、音乐馆、酒吧街和餐饮购物等多种新型文旅业态。</p><p>铅山推进秀美乡村建设,大力整合产茶传统村落、畲族风情村寨、特色旅游山村等资源优势,改善旅游服务设施,打造了293个自然村、414个村点,并将鹅湖书院、畲族乡村、红茶基地、茶马古道、葛仙山等串珠成链,推出了两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赣东北最美乡村旅游带和赣东北最美民俗风情旅游带。目前,全县共拥有3星级农家乐11家、3A级乡村旅游点8家、4A级乡村旅游点1家。</p><p><br></p><p>以“万里茶道”申遗和江西武夷山“双遗”效应,重点实施以河口古镇为核心的“1+X”旅游项目群建设。重启河口明清古街保护性开发项目,高规格、高标准开发明清古街。</p><p>全力推进以河口古镇为核心的(太古里)河口文旅综合项目。</p><p>加快葛仙山景区建设,推进葛仙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p><p>加快推进紫竹林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二期建设;</p><p>以更高标准谋划打造鹅湖书院文旅项目,</p><p>积极打造石塘田园综合体;</p><p>稳步释放环武夷山周边核心旅游资源。</p><p>城市建设</p><p>建成华润万家、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p><p>分期启动大外环路建设,完成河口大道、复兴南路等城市干道提升工程;</p><p>加快推进与上饶中心城区公交一体化进程,全面提升公共交通运行;</p><p>整治提升黄岗山大道、狮江大道、河口大道及城区背街小巷;</p><p>①文化中心、城市会客厅、滨江公园基本建成。城市发展</p><p>②沿惠济河、菜湖路、凤来村等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实施。</p><p>惠济河、清湖河改造已启动。</p><p>④凤来、洋洲两村成建制划入河口镇管辖。</p><p> 支持永平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支持葛仙山乡撤乡设镇。提升改造上武高速铅山南、沪昆高速杨梅岭两个“城市入口”,完成葛仙山大道及配套设施建设,启动紫葛旅游公路规划建设。</p> <p>  4月3日,上饶市政府与光大金控战略合作暨铅山文旅项目合作签约活动在上饶举行。</p><p><br></p><p>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委员、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光大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少华,光大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杨天博,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邱文鹤,市委书记马承祖,市委副书记、市长谢来发,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其志,市委常委李瑞峰,市委秘书长杨建林,市政府秘书长郑彦芳,市政府副秘书长周平;上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述国,上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胡军太;县委书记周金明,县委副书记、县长危岩,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彦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查佳,副县长王媛,鹅湖书院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鹅湖镇党委书记王宇昕等出席签约仪式。</p> <h3> 市委书记马承祖出席活动</h3> <h3> 市委副书记、市长谢来发致辞</h3> <h3> 市委副书记、市长谢来发,光大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天博,中青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邱文鹤先后致辞;上饶市政府与光大金控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县委副书记、县长危岩代表铅山县政府与光大金控、中青旅、上投集团签署铅山文旅项目合作协议。</h3> <h3> 光大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天博致辞</h3> <h3> 中青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邱文鹤先后致辞</h3> <h3>谢来发在致辞中说,这次,光大金控与中青旅携手与上饶合作,从铅山文旅综合体“开篇破题”,为上饶全域旅游“加油助力”,必将为我市旅游业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植入新的基因、注入新的活力、拓展新的空间。铅山县委、上投集团及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五型”政府建设要求,全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为光大金控和中青旅在上饶的项目建设,提供无缝对接的全方位服务,让我们的战略合作走上“光明大道”,不断“发扬光大”。</h3> <h3> 市委常委李瑞峰主持活动</h3> <h3>  县委书记周金明,县委副书记、县长危岩出席签约仪式</h3> <h3>据了解,光大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拥有全能化的金融平台、市场化的运营机制、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国际化的市场网络、系统化的产品链条,是股权投资和资产管理领域响当当的“国家队”。中青旅是跨地域、跨产业链运营的旅游综合运营商。</h3> <h3>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其志代表上饶市政府与光大金控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h3> <h3>县委副书记、县长危岩代表铅山县政府与光大金控、中青旅、上投集团签署铅山文旅项目合作协议。</h3> <h3> 各方依托铅山县的旅游资源优势,就共同开发铅山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以下简称“铅山文旅综合体”)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的紧密合作。铅山文旅综合体以“旅游+文化”、“文旅+研学”、“文旅+康养”为战略目标,计划打造成集文化旅游、文化生活、文化教育、文化娱乐、康复养老、旅游集散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铅山文旅综合体总投资规模约154亿,具体包括河口古镇项目(河口明清古街、河红文化旅游特色小镇、信江河狮江段水域旅游提升、九狮山旅游公园)、仙龙湖文化康养小镇等项目的开发建设</h3> <h3>4<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月26日下午,铅山县河口镇老城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房屋征</span><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收工作动员会在行政中心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危岩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彦峰主持会议,刘玉君、邓登勇、查佳、李德生、彭敏红等县领导出席会议。会议对即将启动的铅山县河口镇老城区龙门西大道以南片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进行了部署安排,这标志着,铅山明清古街开发项目正式启动,投资154亿的铅山文旅综合体项目正式起航。</span><br></h3><h3><font color="#39b54a"><br></font></h3><h3><font color="#39b54a">危岩在会上对今年老城区的房屋征收工作做了动员和部署,危岩表示,河口古街建设项目不仅是铅山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的需要,也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需要,危岩要求,在重大项目推进上,要上下同心,牢牢把握重点和难点问题,带着责任去落实,带着感情去落实,攻坚克难,圆满完成项目的推进。</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r></font></h3><h3><font color="#39b54a">铅山文旅综合体以承接复兴河红茶历史使命,开启万里茶道第一镇新篇章,重新诠释河口明清历史,打造一个游在山水间、乐在古镇里、居在新城中的文旅休闲度假目的地为愿景,定位于展示河口古镇“明清文化”为核心,以信江为纽带,联通九狮山脉,以“河红茶”为主题,亦古亦今,集文化展示、商业休闲、山水游憩、度假体验等功能于一体,打造具有国际化标准的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山水城复合型生态示范区。以全域旅游背景下,“复兴河红茶,打造世界级IP”,再现千年古镇明清历史风貌,通过铅山县政府、上投集团、光大金控和中青旅联科四方合作,共同打造全国知名千年明清古镇、全国知名休闲度假目的地、江西省文化旅游新名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响“万里茶道第一镇”名号为目标,以“旅游+文化”、“文旅+研学”、“文旅+康养”为战略目标,计划打造成集文化旅游、文化生活、文化教育、文化娱乐、康复养老、旅游集散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总投资规模约154亿,具体包括河口古镇项目(包括:河口明清古街、河红文化旅游特色小镇、信江河狮江段水域旅游提升、九狮山旅游公园)、仙龙湖文化康养小镇等项目的开发建设。</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r></font></h3><h3><font color="#39b54a">此次率先启动的铅山县河口镇老城区龙门西大道以南片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将对河口镇龙门西大道以南片区的459户房屋(私房342户,公房125户)进行征收,届时,将在现状保留的河口明清古街“九弄十三街,惠济穿城过”的空间格局上,规划</font><font color="#010101"><b>整体复原18个会馆(公所)</b></font><font color="#39b54a">,建设铅山美食嘉年华、露天活态博物馆、</font><font color="#ed2308">铅山太古里</font><font color="#39b54a">、精品古民宿、惠济河文化体验带,打造活态化、留客型、沉浸式的古镇文化体验空间,重塑古镇昔日繁华,再现河红茶市盛景。</font></h3> 上饶铅山河口历史街区 <h3><font color="#010101">项目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内,东界上饶市,南毗福建省武夷山市,西濒弋阳、贵溪,北邻横峰。铅山河口历史街区是域内唯一一处体现江南水乡特有人居环境景观的特色街区。街区内集聚着城市的人文精华和历史痕迹。<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本项目希望营造出一个由线带点的古镇街区,新建历史街区规划延续古镇保护区的风格、脉络,对古镇旅游开发进行功能补充。新建历史街区应以商业建筑为主,形成一条完整的商业历史街区,延续一、二、三堡街的肌理和街巷,形成一个较高品质的集中商业。同时规划充分尊重历史,以保护修缮为主,力求还原本来的人文及历史风貌。保护区应该继续保留其作为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功能,通过对危房,违章建筑等历史建筑的功能处理,带来整体品质的提高,并发掘历史遗产的社会价值,从而实现保护的可持续发展。</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现已完成方案设计,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米</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