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学习拓展视野求成长;课题研讨思维碰撞趋共鸣(惠州中学跟岗活动日志三) ——周本傲 李永祥

傲子

<h3>  当你在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如白驹过隙。转眼在惠州中学的跟岗学习就到了第三天。今天上午,我们工作室的成员和惠州中学的老师们一起参加了听课评课活动。通过紧张的听课活动和热烈的评课活动,在坐的每位老师都有所启发和收获。</h3> <h3>  虽然课型各异,有听说课,有篇章解读课,有阅读活动课,但都各有特点:听说课体现新教师的活力四射,刻苦钻研;篇章解读课体现教师的知识功底以及对高考的透彻研究;阅读活动课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思想,融入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培养和发展。总的来说,可谓精彩纷呈,是一场课堂教学的盛宴。</h3> <h3>一、人才辈出,震惊全场。我们首先聆听了胡曼怡老师的听说课。胡老师的课令我们印象深刻,主要有以下几点:</h3><h3>1.精心设计,课堂环节流畅。这是一节听说指导课课,胡老师设计了精美的课件,从听前、听中、听后三个环节进行教学,各环节联系紧密,环环相扣。</h3><h3><br></h3> <h3><br></h3><h3>2.重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并使用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胡老师突出了重点,并对疑问句的语序等难点进行了讲解。</h3> <h3><br></h3><h3>3.师生融洽,课堂气氛活跃。胡老师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给了几个情境要求学生们用所学的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进行操练。这种情境教学深入学生生活,拉进师生距离,更加有利于语言的学习。</h3><h3><br></h3> <h3>4.基础扎实,课堂教学增色。无论是口语还是板书都可以看出胡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为英语课堂锦上添花。总之,胡老师的课堂活力四射,是富有朝气的课堂。我们的教师队伍就是需要像胡老师这样的年轻人不断加入,才能丰富我们的群体。<br></h3> <h3>二、传统课堂,也放光彩。我们听的第二节课是赵承柱老师的篇章解读课。赵老师虽然没有使用课件,没有依赖现代技术,但同样给我们带来精彩纷呈的一节对篇章解读的课型。赵老师的课有以下特点:</h3><h3>1.注重学生的朗读。赵老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既锻炼了学生的语感,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能力。</h3><h3><br></h3><h3><br></h3> <h3>2.对语篇解读细致。赵老师对语篇的词汇、句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和探讨,使学生对语篇有有了更透彻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长难句分析能力和语言能力。</h3><h3><br></h3><h3><br></h3> <h3>3.与高考联系紧密。可以看出赵老师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对高考有较深的研究。处理语篇时紧密联系高考,把高考的知识点融入自己的课堂。赵老师的课是一堂实实在在的课堂,没有花哨,但却非常实用,是“真”的课堂。</h3> <h3>三、核心素养,领略风范。最后,我们聆听工作室主持人邓少美的课。邓老师的阅读活动课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核心素养思想,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列。这堂课让我们大开眼界,拓展了我们的教学思想,丰富了我们的教学知识,让我们真正领略了邓老师的课堂风范。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h3> <h3>1.这是一节将核心素养思想融入阅读教学的课堂,这是走在教育教学改革前列的课堂。邓老师的这节课真正融入了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首先,邓老师就语篇和读后活动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鼓励学生给出观点,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邓老师课堂设置的问题都是精心准备的,尤其在读后活动中给出电影“侏罗纪公园”的画面,人和恐龙出现在一起,并设问Does it make sense? 要求学生思考;又给出不同时期动植物的对比图片,并要求学生判断。学生立即根据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思考、分析、推理和判断,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再次,邓老师在读后活动中给出“流浪地球”的图片,并通过引导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分组活动,增强保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这些活动使得学生的文化品格得以提升。所以,这节阅读课不仅帮学生获得了知识,还增强了他们的能力,更加培养他们的品质,塑造了他们的品格。</h3><h3><br></h3> <h3>2.这是一节将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融入阅读教学的课堂。邓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起到了榜样的作用。邓老师带领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一系列体现关联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br></h3><h3><br></h3><h3><br></h3> <h3>3.这是一节将词汇教学融入到阅读教学的课堂。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途径一直以来都是英语界关注和探讨的话题,词汇教学亦是如此。由于本课涉及到天文学知识、地理学知识、生物学知识,所以词汇也有相当的难度。邓老师在处理这些词汇时,用“四两搏千斤”的功夫,化繁为简,使同学们很快掌握这些词汇,并在后面的活动中加以应用,使知识真正成为了能力。</h3> <h3>4.这是一节体现“立德树人”的英语课堂。英语不仅是一门工具,更要体现育人的价值。邓老师的课始终把“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放在第一位。在后面的读后活动中,邓老师结合今天的主题语篇给出“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图片,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树立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结合后面以“保护地球”为话题的小组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生物进化的不易,以及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这些教学活动都体现了育人的价值。</h3> <h3>四、评课议课,热火朝天。听课后,我们工作室成员与惠州中学的的老师进行了评课和研讨。会议上,教师的点评精彩纷呈,研讨气氛热烈。</h3> <h3>  上课老师就自己的备课思路、课程设计、课堂实际操作以及课堂的效果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说明。</h3> <h3>  备课组老师对几个老师的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h3> <h3>  邓少美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发言,说明想法,给出建议。</h3> <h3>  在听课、评课、议课的系列活动中,我们了解到惠州中学英语科组实行“备课组活动主持人轮流制管理”的特色。为发挥备课组成员的主人翁精神,熟悉备课组组织工作,弘扬钻研精神和合作精神,除了确定备考小组中心发言人,实行备课组活动主持人轮流制。单周承担公开课或双周负责论坛的教师轮流主持备课组会议,这样可以更快更好地培养教师的领导力和决策力,发挥个人才干。在邓少美老师的引领下,这种高效而团结的备课组有利于这所年轻学校的成长,也有助于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h3><h3> 通过紧张而又忙碌的听课评课活动,我们收获了许多,这对我们的备课、上课、评课都有较多的启发,同时对这样一个精益求精的备课组感到由衷地钦佩。</h3> <h3>&nbsp;&nbsp;</h3><h3> 紧张的午餐和小憩之后,星期三下午,我们在惠州中学举行了“人人论坛”,就有关于课题的选题、选材、方向、方法等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并在工作室主持人邓少美老师的指导下,工作室成员们围绕着做课题的若干问题,敏而好学,不耻相问,通读文献,潜心研究。不时静而倾听,不时群情高涨;问题所及,不胜枚举。</h3><h3>对于一个课题的选择,究竟是先思考讨论拟定一个题目然后再找理论支撑进行研究?还是根据教师们平时碰到的教学疑难问题,先查找文献,确定标题,然后再进行实践研究?</h3><h3> 对于课题的标题拟定,如何才能做到拟定时避免泛泛而论?如何才能做到拟定时富有针对性?如何才能做到拟定时避免标题过长?又如何才能做到拟定时可以预测课题实施的有效性?</h3><h3> 对于课题研究的内容,究竟是选取英文习作进行研究?还是选取语法填空进行研究?还是选取文本阅读进行研究?对于研究成果的期待,可否预测?工作室内,成员们各抒己见,不时提出各种疑问,或者请教邓少美老师,或者三五成群,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学风浓厚,蔚然成风。</h3> <h3>  邓少美老师指出:对于课题研究的背景,以及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等等的定义,学员们一定要先去多研读大量文献,一定要多去通读圈定的文献,博览群书,方能知晓天下;研读文献,方能了解背景;通读文献,方能理解价值。<br></h3><h3> 邓少美老师强调:尽善尽美,和和美美;广积粮,高筑墙,方能称王;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h3><h3><br></h3> <h3>  邓少美老师认为:在高考备考的教学压力下,搞教研的时间会显得捉襟见肘;我们工作室的成员,基本是中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要保持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的特点,在熟悉教学的同时,慢慢地转变角色,请教师傅,研究课题,学做课题;中年教师,则宜转变理念,重燃激情,以此次的“名培”为契机,向青年教师学习时新的教学技巧;中青互助,认真选好科研课题,做好申报工作,让自己在业务上能够全面地“成长”,早日从“匠”变“家”。<br></h3>

老师

课堂

学生

教学

邓少

备课组

活动

课题

评课

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