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促进提升,交流碰撞思维,分享拓宽思路

賀慶

<h3>培训促进提升,交流碰撞思维,分享拓宽思路</h3><h3>——记迁西教研室组织教师赴天津市参加“中国教育梦——聚焦统编教材构建全景课”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h3> <h3>迁西县教学教研室傅飞主任,语文教研员张贵友老师带队,一行55人乘坐大巴,奔赴天津市参加中国教育梦名师课堂研讨会,精彩的交流分享中切磋琢磨提升自我。</h3><h3>短短两天的观摩研讨,再次将教学的魅力、教师的魅力、以及语文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而参会的教师们对学科的核心素养又有了深入了解,收获颇多。</h3> <h3>办理入住手续</h3> <h3>听《来喝水吧》</h3> <h3>伴着春风,中国教育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天津如期举行,首先出场的是教育大咖窦桂梅。</h3> <h3>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学博士,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第四届杰出校长奖,当代教育名家等,荣誉称号。《秋天的怀念》,《牛郎织女》,《我的爸爸叫焦尼》等经典课例为师范学院及广大教师研究借鉴</h3> <h3>大多数教师都是初次领略窦桂梅的风采。</h3><h3>课堂上她就像一颗太阳,激情四射。</h3><h3>自身化身为孩子,带动学生的情绪,台下的老师也情不自禁地为之感染。</h3> <h3>付主任和教研员张老师陶醉其中。</h3> <h3>儿童视角,清风明月、蓝天白云花朵甚至是草叶毛毛虫,这些都应该是令人兴奋的!</h3><h3>更何况是一本课外绘本呢</h3> <h3>窦校长从上课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思维,通过拆书的方式引学生入境,她把绘本拆分成10张卡片,打乱顺序发放给学生,让孩子大开脑洞,去寻找卡片中的逻辑,把卡片排序,并说出其中的原因。<br></h3> <h3>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一下子被激起来了。各组孩子们的排序标准各不相同,有根据图片中水洼大小排序的,也有根据图片中动物数量多少排序的,还有根据现实中动物的体积大小排序的。窦校长把书拆了,孩子们也学会把书拆开了,并且进行了重组,这样就让学生重新编了一本书,还为新书起一个合理的名字。<br></h3> <h3>绘本的阅读需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之前学生已经发现:10张动物图片可以按水洼大小排,按动物多少排,按动物大小排,按周围绿植多少排等。在此基础上,窦校长设计了一张学习报告单以及资料信息卡,让孩子任选文字、动物、地点三个方面之一,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可以画图、写字、做思维导图,但是所有的研究都得立足于绘本,让孩子深入文本中自己去寻找,这时你会发现孩子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他们会发现语言的艺术,感受到每种动物独特的内心世界,他们也会发现动物们生存地点的不同,并能将其送回到它们的“家园”,他们还能发现动物生存环境的现状,呼吁要保护我们的地球。同在会场的我还发现绘本上从始至终都有青蛙的身影,而且它的表情随着水滴的多少在变化,好像这只青蛙就是作者葛瑞米·贝斯本人。此时的我恨不得举手回答,说出自己的发现。</h3> <h3>啊咔啊咔、哞哞哞咿、嗡嗡嗡嗡……孩子们跟着窦校长绘声绘色地读动物的语言,就连会场上的老师们也被带入了情境跟着轻声和着,此情此景,仿佛正在举办一场动物音乐会呢!</h3> <h3>孩子们被一个个物种灭绝的图片震惊着、被雨水落下时大地重新焕发生机的情景感动着。</h3><h3>面对窦校长“怎么办呢”焦急地发问,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保护动物”“爱护地球”“尊重大自然”“从身边的一点点小事做起”“要不然下一个灭绝的将是我们人类”……这都是孩子从这一本绘本中读出来的,一节绘本课,让孩子们学会了多角度观察,还了解了生物的生存条件,学到了生态系统的理论!<br></h3><h3>全学科阅读。</h3> <h3> 窦校长在课堂上把科学知识讲成了故事,语气轻柔,语速时快时慢,对学生循循善诱,从不同的标准进行鼓励。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时时流露出一个教育者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课堂的热爱。她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彰显了她的教育理念:让儿童站在学校的正中央,让儿童站在世界的正中央。 课后我一直在想,老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教师仅仅是一个主持人的角色?只是起到串场的作用吗?其实这样的课堂组织和教学设计形式,对于执教教师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普通的讲授课、阅读课,基本上是将老师准备好的内容、设计好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场景下复现出来即可。但这节课中学生到底会说出什么惊人之语,会有什么异常表现,完全是不可控的。更少预设,更多生成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地捕捉学生课堂表达的吉光片羽,转瞬即逝的思维火花,并且能够对这些内容及时作出精准的反馈、提炼和指导。所以,这样的课堂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有无限可能的教育现场。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到底能够收获什么呢?学生的收获在阅读、分享、表达、交流、倾听、感悟和体验之中,同时学生的收获还在于教师的及时捕捉、反馈、提炼、启发和引导中。当然,学生的收获还在于同学的相互探讨、碰撞和争锋中。<br></h3> <h3><br></h3><h3>细细品味这一堂精彩的阅读课,看到的不仅是窦桂梅校长“导入之精准、过渡之畅达、结课之精彩、教学高潮推进之步步为营、指导学生朗读之丝丝入扣……”作为语文教师,看到这样的课堂,深深懂得此时的完美、彼时的努力。窦桂梅校长的教学功力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这个高度不仅是指教师个人,一切教学艺术都可以归结为“术”,而“关注儿童生命成长”是“道”,一切基于“儿童本位”的课堂才是真课堂。我们这些走在阅读路上的语文教师,除了感受窦桂梅的个人魅力外,除了永远尊重儿童、向儿童学习外,还要走向专业自我的深处!</h3> <h3>后记:</h3><h3>听取了了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的讲课和讲座,深感望其项背,例如小学即游览五大洲国家,非我等人力物力所能及也。 那么我们将如何奋起呢? 思量甚久,唯有阅读。 听完一名小学生一年读了129本课外书,想必闻者皆为震撼。 那么读什么书呢? 小学阶段建议如下: 1.有长篇不读中篇,有中篇不读短篇。 2.有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章,不读唐宋元明清。有唐宋元明清,不读民国书籍;有民国书籍不读现当代书目。有作者已经逝去的书籍不读作者在世的书籍 3.有中国书籍,不读外国篇目。 4.广泛,暂无需精益求精。能背下来就背下来,不能背下来的就读下来。 5.读书“开卷有益”是针对无书可读的人来说的。读书如交友,不是什么圈什么跳的书就能启迪智慧奠基未来的,也可能会让孩子误入歧途。有优秀的绘本放着不读,去读某衰的恶搞漫画能够成长?你信么?<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