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8年春节过后,在公益路上结识了李志明老师。李老师是双清区佘湖学校的一位教师,网名“邵水奔流”,他不仅是一位多年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而且还是一位保护家乡母亲河,热心环保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带头人。他与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们一道发起创建了【邵阳市红十字保护母亲河志愿者协会】,两年前归属邵阳市生态环境局旗下,全称为【邵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联合会】为推动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通过媒体宣传环保的法律,道德和科学知识等。他对家乡的挚爱还体现在他可以详尽地介绍家乡邵阳每一条河流的来龙去脉和家乡市区的每一条老街,牌坊,每一口古井的位置,并且是图文并茂的告知于您,因为这都是用他的脚步和自行车丈量出来的。以下我就将他编辑的邵阳市古井系列篇汇集成册,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家乡邵阳吧。</p> <h3>【邵阳古井之一:马鞍石井】李志明编</h3><h3> 邵阳城区留下来的古井不多,位于学院路街道马鞍石社区市十三中大门口马路对面的这口古井,有三个井眼,井水清冽甘甜,附近居民经常来这里洗衣、洗菜。</h3> <h3>【邵阳古井之二:车公井】李志明编</h3><h3> 位于双清区建设南路市武警支队大门口马路对面的车公井,原有井眼四口,井水清澈可鉴,味甘清冽。可惜此井于2017年11月份变成"污水池",特别是到了夏天,表面漂浮大量污物,不堪入目,令人作呕。</h3> <h3>【邵阳古井之三:秀峰井】李志明编</h3><h3> 秀峰井位于双清区宝庆东路市中级人民法院斜对面。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兴修宝庆路,抬高了地势,因而低于宝庆东路数米高,但保持相对完好。井水清冽甘甜,冬暖夏凉。井壁悬挂保护古井的乡规民约,并有双清区文物保护单位铭牌。</h3> <h3>【邵阳古井之四:仙人井】李志明编</h3><h3> 仙人井位于西外街社区资江南岸,井上方古隶书"古仙人井"四字非常醒目。井壁上有一碗口粗的铁管,井水从铁管潺潺流出,落入井中,如坠珠玉。井分四口,一饮用,二洗菜,三洗衣,四洗污。井的右边石碑镌刻着捐款人姓名及复修经过。传说古时,邵州大旱,宝庆城百姓饮水相当困难。八仙之一何仙姑经此,了解情况后拂尘一扫,一股清凉的泉水汩汩流出。</h3> <h3>【邵阳的古井之五:洙泗井】李志明编</h3><h3> 在宝庆古城,有一条街,因为和孔圣人沾上边,更有了文化品位;而在民间,因为谐音,却没有一点文化、甚至很粗俗。这就是郭沫若题写校名的邵阳市四中大门右边的那条小街——洙泗街,民间音转为猪食街,现在叫立新街。</h3><h3> 四中所在地,原为宝庆府署,大门前这条短短的街,现在仍然叫府门口。府衙左右两边各有一条小街,左边叫杓把街,后改名觉化街;右边这条街,原来建有一座文昌宫,祭祀孔老圣人,为宝庆历代读书人朝圣之处。因为孔圣人家乡曲阜有洙、泗二水,因而此街叫洙泗街。在民间,人们都称猪食街,有点大不敬的味道。</h3><h3> 这条街七拐八弯,总体南北走向,与府后街今白公城路相连的一头,又叫二府街。在这条街中间转弯处,有一口古井。井口不大,三尺见方,四周青石砌成。由于岁月的打磨,井沿高出地面,青石板光亮平滑,磨损相当明显,更显历史沧桑。井水依然清亮如初,清冽甘甜,冬暖夏凉。在邵阳,像这样保存得如此之好、仍然继续在使用的古井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唯一。</h3> <h3>【邵阳的古井之六:三角塘井】李志明编</h3><h3> 在双清区建设路三角塘一条小巷子里,有一口百年古井。井口高出地面两尺余,砖石砌成,水泥抺面,二层台阶,方便上下。井口不是很大,约四尺见方。井水清澈可鉴,清冽甘甜,冬暖夏凉。井的外围四周水泥硬化,另有一条排水沟。当地居民经常在这里洗衣、洗菜。</h3> <h3>【邵阳的古井之七:有名无井空遗憾】李志明编</h3><h3> 宝庆古城水井无数,养育了一方邵阳儿女。随着时代变化进步,特别是自来水通了之后,古井逐渐丧失自身功能,加之城市改造,街道修建,绝大多数古井填的填,盖的盖,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有些著名的古井已经成为地名或街区名。</h3><h3> 双清区地名中比较有名的有三眼井、五井塘、十井铺,大祥区有九井湾、仙人井、沙井头、板井巷、曹婆井、梅子井等等,大多数只有地名而没有井了。</h3><h3> 笔者特意专程寻访神话传说中"天高不算高,人心节节高。井水当酒卖,还说猪无糟"的曹婆井。经热心的当地居民指点,在现在的曹婆井路红旗路入口约二十米右侧人行道上,曹婆井旧址被一块人行道板盖住,连天天上下班从此路过的人都不一定能找得到。</h3><h3> 龙口井,火神庙,听说过吗?火神庙古泉牌坊还在,"过古泉,饮十口白水;登重岳,访千里丘山。"这副著名的拆字对联说的就是资江学校西南角操场下面的龙口井。</h3><h3> 九井湾是条曲曲折折的小巷,因原来有九口古井而得名,现在空有其名而早就没有一口井了。三眼井,十井铺,沙井头,都成了地名,再也没有人把它们与井联系在一起了。大祥区西外街有个仙人井社区,好在古仙人井仍然在,而且保护得相当不错,当地居民仍然常常在这里洗衣洗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