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也许是为了印证前世的一个久远而神秘的梦境,也许是历经风雨沧桑后需要的清静,刚过完春节便携妻子从北方的鄂尔多斯一路南下,在这样一个素淡的初春里,来到了令我魂牵梦绕的江南水乡周庄。</h3><h3> 周庄是水做的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周庄碧水三千,如果说船是流动的音符,那么一座座古朴典雅的石拱小桥就是最和谐的旋律,桥因船生,船为桥行,一切犹如天成,那么的和谐自然,仿佛是一幅流动的江南水墨画,而我却是那画中漫步览景的人。</h3><h3><br></h3> <h3>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周庄共有多少座桥,我大概是数不清楚的,但在周庄林林总总的石桥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双桥了。它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联袂而成,样子十分别致,一横一竖,一方一圆,因其形状很像古人使用的钥匙,所以又叫“钥匙桥”。当然这么有意义的桥,不会忘记和老婆在此处留影,以作日后存念。<br></h3><h3><br></h3> <h3> 摆渡的船娘,带着头巾,穿着花布做的袄,站在木头做成的小船,摇着撸从双桥下穿过,盈盈的水波倒映着她们的倩影,并能听到她们优美的歌声,只是桥上再也看不到那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了,倒是多了南来北往的游客,形形色色。</h3><h3><br></h3> <h3> 一只只蓝花袄的乌篷船,唱着婉转的吴语侬歌,摇呀摇呀,摇向外婆桥。外婆桥也叫贞丰桥,因张艺谋的一部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而名扬天下,这是一座极其古朴的石拱桥,由石板砌成,桥栏及膝,桥面只有十几步之遥,平淡中透着温情。桥两旁屋檐下的大红灯笼盛开着朦胧的红晕,窄窄的桥洞下传来的撸声,把外婆的回忆送的很远很远,那是一份儿时纯美的回忆,那是一份思乡勾魂的期盼。</h3> <h3> 周庄除了蜚声海内外的双桥,勾起乡愁的外婆桥,还有富安桥、洪福桥等,其形状不一,情趣各异,每一座桥都有一段故事,每一座桥都肩负着千年的沧桑。<br></h3><h3>雨依旧轻轻柔柔地下着,早春的微雨使周庄笼罩在迷离和温婉中,茶楼、商铺、庙宇、小桥、流水、人家,更显出绰约的风韵。</h3><h3><br></h3> <p class="ql-block"> 初春的周庄,缺少三月的花红柳绿,梁燕呢喃的热闹,也少了游人如织的喧哗,这反而还原了周庄婉约阴柔,淡泊宁静的本色。</p><p class="ql-block">稀疏的雨滴随风飘落在我的头发上,走在悠长小巷的青石板小路上,我仿佛走进了周庄九百年的历史中。细细审视着我梦中水乡的模样,端详着它自然和谐超然于物外的美。粉墙黛瓦,厅堂陪弄,临河的蠡窗,入水的台阶,水乡古镇的神韵在不经意间一波一波地荡漾开来,荡漾着我无限的思绪,荡漾着似水经年的过往。静静的想一想,三尺素笺,几点淡墨,一杯清茶,何尝不是我人生的归途……</p> <h3> 在随心随意中与老婆相伴着穿街走巷,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已近日暮,在华灯初上时、在烟雨渐浓时,我轻轻招手作别我梦中的水乡,饮尽这交错纵横的景色,把梦留在了周庄,把古典雅淡的忧伤,隐在江南迷迷茫茫的烟雨之中,只期望有一天在蝶舞蜂飞,桃红柳绿的季节再次感受周庄的风姿卓韵。<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