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三)

自由之家

<h1>  书接上回,在占西车站下了火车,依旧换乘旅游大巴前往隐世于贝图瓦河畔的另一座精美灿烂的“欧查古堡”。</h1><h1> 路上的车辆仍比较多,虽没见交警的身影,但所有车辆依然按照各自的方式向前移动着。</h1> <h1>  看看车尾也是如此,没有感到任何的急迫和烦躁,也没有发生更多的意外或事故,一切还算是井然有序,向着各自的目标前行,相信最终都能抵达要去的目的地。</h1> <h1>  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感受一下当地的交通状况。</h1> <h1>  隐世于贝图瓦河畔的“欧查古堡”就在眼前了,说“隐世”一点儿不假,我们在这里游览了大约近两个小时,其客流量要比阿格拉红堡明显少很多,在此“盗”用古人一句话“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h1><h1> 下了车我们沿着城堡外护城河上的四孔石桥步入欧查城堡。其实“Orchha”有读成“奥尔恰”的,也有读成“欧查”的,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神秘的地方”。</h1> <h1>  这个神秘的地方始建于16世纪30年代,是印度中世纪邦德拉王国的都城。在古印度王朝时期,并非是统一的国家,各地的邦王镇守一方,兴建各自的城堡、宫殿。</h1><h1> 而邦德拉王国是莫卧儿王朝时期的一个邦国,由鲁陀罗·普拉塔普于16世纪初在当地建立,并为首任王公。</h1><h1> 欧查古堡中的拉吉曼迪尔宫就是鲁陀罗·普拉塔普的王宫,这是一座典型的印度教风格的宫殿。</h1> <h1>  在莫卧儿王朝第三位皇帝阿克巴时期,邦德拉王子迪奥·辛格与莫卧儿王子萨利姆关系密切,但他在1602年不小心触怒了萨利姆的父亲阿克巴皇帝,险些遭到灭国之灾,差点儿连他自己的性命也丢了。</h1><h1> 到了1605年萨利姆也就是贾汉吉尔登基,当时已是王公的迪奥总算时来运转,此后20余年诸事顺利,尽享富贵荣耀。</h1><h1> 可好景不长,到了1627年沙 · 贾汗继位,迪奥再次失宠,而他试图缓和关系的行为更让沙·贾汗的儿子、年仅13岁的奥朗则布更加厌恶。</h1> <h1>  邦德拉王国与莫卧儿王朝之间这些是非恩怨,剪不断,理还乱。只是在他们的蜜月期,迪奥的日子过得还算安稳,为此当他得知贾汗吉尔出访要途经此地时,为了讨好贾汉吉尔,特意在自己的拉吉曼迪尔宫边上建造了一座以贾汗吉尔命名的宫殿。</h1><h1> 贾汉吉尔来到这里,看到美丽的贝图瓦河时,情不自禁地赞叹到:“Orchha!”,奥尔恰由此得名。贾汉吉尔在宫中只留住了一夜就离开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h1> <h1>  这座拉吉曼迪尔王宫,由鲁陀罗·普拉塔普于1531年开始修建,历时八年,完成于巴蒂·昌德拉统治时期,随后又经过不断完善,才有现在的规模。</h1><h1> 这座印度教风格的城堡式宫殿东、西、北三面为五层,南面为四层,构成一座四方形的庭院式宫殿,这种设计是为了便于更多的阳光可以照射进来。</h1><h1> 庭院的中央是个小广场,中间有个凸起的平台专为舞女们在上面跳舞,供坐在二楼的国王欣赏。</h1> <h1>  拱形的城门就像是陕北的窑洞,穿过“窑洞”望向对面,宫殿的建筑层层叠叠,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风貌,斑驳脱落的墙面几乎看不到翻新和修补的痕迹,有些局部还出现了严重的破损,如果再任其败落下去,这座邦王的宫殿恐怕支撑不了几年了。<br></h1> <h1>  站在宫殿一侧的高层之上,整座宫殿尽收眼底,底层的墙面被涂成淡淡的粉红色,其余上面的墙面都是白色,大大小小的门窗都是拱形的,楼顶有许多方形的圆顶凉亭。</h1><h1> 最奇特的地方是整座宫殿的四面无论是房间还是回廊都是相通的,层与层之间也有内部的楼梯衔接,可以达到任何一个地方。</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冲刷、朝代更迭,拉吉曼迪尔宫居然奇迹般的被完整保存了下来。抚摸着古朴苍劲的宫墙、斑驳岁月的痕迹、沧桑陈旧的色彩,昔日的繁华与辉煌已是当今的人去楼空、满目苍灵。</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寂静的古堡仿佛把时间凝固了下来,慢慢的叙述着历史沧桑,悄无声息的把你又带回到远古时代。</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漫游在宫殿的厅堂之间,虽然游客人数不多,但也时时可以听到轻轻的赞叹和惊呼声。</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整座宫殿除了建筑造型和风格令人赞不绝口外,尤以公众大厅和私人大厅里墙壁和屋顶上的17世纪壁画而著称,由于采用了纯天然矿物质和植物中的色素作颜料,精美的画面,斑斓的色彩依然如故,画中的形象栩栩如生。</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众多的绘画中,大多是绘有毗湿奴、湿婆、罗摩和克利须那等印度教中各大“神明”的彩色壁画,每幅壁画都生动形象的描述了这些“神明”的活动和故事,虽然有些斑驳脱落,但无需仔细分辨。</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顺着顶楼的窗户向外手搭凉篷望去,对面尖顶的寺庙建筑像是童话世界,非常惹眼。在印度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印度寺庙随处可见,而且大多都是很有历史年代感的建筑。</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一点与缅甸的蒲甘倒是非常相似,不过那里到处都是佛教寺庙。佛教起源于印度,但在印度反倒很少看到佛教寺庙了,世间万物有时总会让人匪夷所思。</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明媚的阳光下,拉吉曼迪尔宫拥有众多的亭台楼阁,这座建筑即使现在与其周边的建筑相比仍是无与伦比的,只是带有历史的斑驳与沧桑。</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对于整座建筑非常众多的门窗设计感到有些疑惑和诧异,或许这就是印度教的建筑风格,或许还有其他什么目的,有待进一步去研究和考证。</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可惜的是我们的时间不允许在清晨或傍晚来到这里进行拍摄,相信那时的光线穿透众多的门窗投影下来,一定会拍出惊世的效果。</h1><h3></h3>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摄影艺术就是把时光定格下来,记录有趣的瞬间,留存美好的回忆。</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里就是贾汗吉尔宫,整座宫殿高大威武、宫墙浑厚,顶层四边和四角分别有四座大型圆顶凉亭,另外配有相应的小型圆顶方亭做以陪衬,属于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前面介绍过,这座宫殿就是邦德拉王公为了讨好贾汗吉尔驾临邦德拉特意建造的,而贾汉吉尔只住了一晚就离开了。如此铺张奢华,当年印度王公贵族们的生活由此可见一斑了。</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登上阶梯,穿过比较隐蔽的小门,进入四面回廊围绕的宫殿内部,眼前豁然开朗。虽然四面只有三层建筑,但层高很高。中央方形凸起有一组喷水池,居中的正方形水池较大,四边有台阶可供上下,四角配有较小的多边形水池,周围还有石板长凳。</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虽然喷水池已经干涸,但仍然可以看出这组喷泉设计之巧妙、工艺之精细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不知这组喷水池是用来观赏的,还是用来沐浴的,有待考证。</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整座庭院的底层有许多拱型的门和走廊,内侧檐柱上的浮雕几乎与阿格拉红堡中的贾汗吉尔宫相似,属于典型的莫卧儿风格。上一层是由各居室和宫庭组成,结构设计还是相当复杂的,只就墙壁内的夹层走廊而言,人在里面行走真就相当于迷宫一般。而顶层的四边、四角各有半球形的拱顶凉亭,凉亭四角又有同式样的小凉亭相伴。</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这古朴、精美的宫殿里配上人体优美的剪影造型,不愧是相得益彰、完美无缺的选择,给古老的宫殿顿时焕发出一种青春曼妙的活力。</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来到顶层,有相对宽阔的平台,站在平台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大型圆顶四方凉亭,和相伴四周的小巧玲珑、造型相似的小凉亭,在蓝天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br></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这样的美景下,我们也加入进来,留下美好的瞬间。</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此照片出自我团黄豫佼老师拍摄)</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回到宫殿的底层,走近宫墙近距离的欣赏檐柱上的浮雕,你会发现每个浮雕都有一只大象,尽管色彩已经斑驳陈旧,但每只大象的神态依然沉稳自然,由此可见大象在古印度人心目中有着何等的重要地位。</h1> <h1></h1><h1> 以这即古朴又华丽、即斑驳又精美、即沧桑又宏伟的建筑为背景,留下我们英俊、潇洒、靓丽的身影与其共同绘制一幅历史长河中的完美瞬间,不愧是最正确的选择。</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此照片出自我团印象·冯老师拍摄)</h1> <h1></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此完美,再来一张又有何妨。</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此照片出自我团印象·冯老师拍摄)</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由华丽到古朴的瞬间转身,欧查古堡处处都有让人流连忘返的景点以及融入其中的美,只需你去发现并把它记录下来,不留遗憾。</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此照片出自我团黄豫佼老师拍摄)</h1> <h3></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印度随处可见苦行憎的身影,这是印度教的一大特色。在印度,许多人把他们看成是来凡尘普渡众生的“神的使者”。</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印度教把人生分成净行期、居家期、修行期和苦行期四大阶段,一些人经过学习、工作、成家立业后,就离家剃度成为苦行憎,去冥想修行,追求心灵的解脱,摆脱无尽的轮回之苦。</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这个群体中穷人为多数,也可遇到中产阶级、百万富翁甚至是达官显贵。</h1> <h3></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目前在印度苦行的人约有400至5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5%,其中女性占10%。他们内部有不同的派别,有自己的教主、教义和教规,大体可分为天衣派和青衣派。</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天衣派即为裸体派,全身一丝不挂,或用一条窄窄的布条遮住下身,他们崇拜印度教三大神明中的湿婆神;青衣派则身着黄色的棉布衣服,信奉三大神明中的毗湿奴神。</h1> <h3></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新入苦行僧门道必须举行入行仪式,像出家人一样剃度削发,此后以削发日为新生开始计算年龄。按照教规,苦行僧必须做到不性交、不撒谎、不杀生。</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所谓修行就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最终才能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解脱。</h1> <h3></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印度苦行僧被尊称为巴巴,他们每隔12年在印度的哈瑞德瓦都会举办大壶节,时间为期104天,届时全印度的巴巴都会聚集到哈瑞德瓦。</h1> <h3></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六天(2月26日),早晨我们来到克久拉霍的耆那教寺庙群。耆那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比佛教创立的时间早了几十年,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创始人称作大雄,现有教徒约400万人。</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耆那教信奉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行为才能走向解脱之路,最终实现灵魂的理想境界。</h1> <h3></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耆那教的寺庙与印度教的寺庙大体相似,只是规模上没有印度教寺庙大,整座寺庙呈明黄色,上面有许多雕像非常精美。</h1><h3><br></h3> <h3></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寺庙人员的引导下,我们走进了其中一座寺庙,里面光线昏暗。在引导人员手机灯光的照射下,看到里面也是非常精美的雕刻,大多以裸体雕刻为主,从形态上看可以分辨出有男神和女神。</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座黑色的雕塑或许就是耆那教第23祖的雕像——白史婆。</h1> <h3></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相传耆那教有24祖创始人之说,但多数已无可考证。到第23祖白史婆时,耆那教开始初步形成教团。到第24祖筏驮摩那时(公元前599年—前527年),耆那教开始正式兴起。</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尊雕像或许就是耆那教第24祖创始人——大雄。</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我们退出寺庙前,向前面台子上的白色铁盒子里捐献了功德,也算我们到此祭拜之前我们并不知晓的耆那教了吧,愿耆那教的信徒们都能功德圆满。</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尽管在印度耆那教的信徒占比不高,但这里时有信徒前来祭拜。</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据说画面上这位耆那教的长老是目前健在的最德高望重的领袖人物。</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离开耆那教的寺庙,前往印度教最负盛名的性庙。路上遇上两位学生模样的男孩儿和女孩儿,看样子他们是骑着自行车准备去学校上学,看到我举起相机要给他们拍照,男孩子比较大方的看着我,而女孩子有些羞涩,掉过头准备骑车离去,但还是进入了我的镜头,从他们的身上又看到了学生时代的自己。</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走进克久拉霍的寺庙群,道路两边绿草茵茵,树木繁茂,俨然是一座美丽的花园,景色尤其优美,环境舒适静雅。</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一颗巨大的菩提树,粗大的树干,茂密的枝叶,给人一种极神圣的感觉。在印度,无论是佛教、印度教、还是耆那教都将菩提树视为“神树”。</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远处一座座庙宇散落着分布在园中的草坪上,均坐落在高高的台基上,每座庙宇的外形大同小异,仅仅在规模上各有大小。</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克久拉霍的寺庙始建于公元10世纪,由于每座寺庙的内外墙壁上都雕刻着与性爱相关的石雕,故被统称为性庙群,这里充分展示了崇尚生育与多产的印度教教义。</h1> <h3></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世纪,这里从废墟中被挖掘和清理出来,目前仅有20多座比较完整的寺庙建筑被保存了下来,其高超的艺术价值为后人留下了无价的财富,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眼前这座就是坎达里亚·摩诃提婆神庙,是庙群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里面供奉着林伽的大殿上建有35米多高的塔,每天除了印度教徒前来膜拜外,还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h1> <h3></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整座克久拉霍性庙群分为西庙群、东庙群和南庙群,其中以西庙群最为壮丽,有价值的雕刻也最多。</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些寺庙又分属于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和耆那教,建筑风格相近,庙宇主体建在高高的基座上,外层表面被繁缛的彩绘雕刻所包裹,从门首到内庭由开有天窗的长廊连接,顶部有分别象征佛教、伊斯兰教、耆那教和印度教的尖塔,预示着古印度融合了所有各门类的宗教,并且可以包容与共,和平共处。</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西庙群的草坪上共有14座神庙,大部分庙宇建筑都经过后期修缮,而且受到良好的维护。可以看到各寺庙外表的雕刻与装饰互有千秋,有的寺庙还可以进入到里面进行参观。</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走近这些稀世珍贵、充满艺术色彩的古建筑,你立刻会被它的精美造型所震撼,整座建筑布满了各种几何图案和人物造型的雕饰,凹凸分明、错落有序、跌宕起伏。</h1> <h1>  更为精彩的是那些融合了宗教、世俗、性爱等主题为一体的一幅幅石雕群像,充分展示了昌德拉王朝(也称为月亮王朝)最繁盛时期精美的艺术表现,也见证了早在10世纪昌德拉王朝的文明与开放。</h1><h1> 因此下面的图片无需再做逐一的解说了,俗话说: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h1> <h1>  不过老实说,后面的场景和所发生的故事连旁边一排石雕“大象神”(最右侧)看了都面带羞涩,把头偏向了一边。</h1><h3></h3> <h1>  看到这里,如果你还没有修行到位,甚至没看明白,那就不要怪我喽,只能说明你的道性还不够呦。</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欣赏了克拉久霍神庙建筑艺术的魅力,领略了世间少有的性爱人体雕塑。克拉久霍这个在印度语中意为“椰子”的地方,凭着来自远古的动人故事、庞大的神庙建筑群和精美的雕刻艺术必定会在你的心里留下不灭的痕迹。</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个过去长满椰树的地方,现今被誉为是一部“石头中的爱经”,是公元10世纪印度雕刻艺术的圣地。</h1> <h3></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上面讲述了一部“石头中的爱经”故事,在印度还有一个传说——印度庙妓。</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故事发生在十六世纪,印度一位南部君王,发现妻子与人通奸,盛怒之下叫儿子把她的头颅砍掉了。这君王见儿子听他的话,问他要什么赏赐,儿子说想要母亲回来。可是,他母亲的头颅已不知哪里去了。</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此篇内容出自网络)</h1> <h3></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时有一个属于贱民的女子叶蓝玛愿意献上她的头,作为接驳。从此,叶蓝玛和妹妹荷妮伽玛得以归入印度众神的行列,成为女孩子献身作神仆的对象。许多年后,神仆又变成了妓女。</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目前,在印度卡玛塔克邦北部,有为数多达十万的庙妓。</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此篇内容出自网络)</h1> <h3></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印度为人诟病的妆嫁制度,促使许多贫民将女儿献为庙妓。而且,没有儿子的父母,把女儿献出后,习俗上这女儿可以代替儿子供养他们。利益所在,许多父母便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此篇内容出自网络)</h1> <h3></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长期以来,印度社会一直存在着一种陋习——印度圣女。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就被迫卖身于寺院,成为印度教高级僧侣和婆罗门长老的性奴隶,因此被称为“圣女”。</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此篇内容出自网络)</h1> <h3></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印度,“圣女”可不是个体面的称呼。尽管人们对她们恭敬畏惧,磕头碰地。但是谁都清楚,那些高高在上的姑娘究竟在充当什么角色。所谓“印度圣女”,既不是女王,也不是女明星,反倒是命运最为凄惨的苦孩子。</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此篇内容出自网络)</h1> <h3></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满园绿树鲜花,晴天朗日、微风习习。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恒河之水养育着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遵循着几千年的宗教礼仪、世俗习性以及性爱理念,生生不息、繁衍轮回。</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让我想起古人的一句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