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印象

但凭诗酒

<h3>问:最近去哪里浪漫?</h3><h3>答:去淋一场江南烟雨,</h3><h3> 去染一身桃红柳绿。</h3><h3> 去赏一海雪月风花,</h3><h3> 去尝一口太湖三白。</h3><h3>问者茫然,摇头。</h3><h3>答者含笑:且听我慢慢道来。</h3> <h3> 杨 柳</h3><h3><br></h3><h3> 仲春二月,行走在无锡街头,最醒目的不是红梅粉樱,而是河道旁、水池边、庭院里的杨柳。</h3><h3> 这时的无锡乍暖还寒,梧桐树、紫薇等景观树依然是秃枝无叶,柳树已感知到春天的气息,吐出嫩芽。一树树,一条条走进人们的视野,一派欣欣向荣。</h3><h3> 丝丝缕缕的嫩绿随风摇曳,划在白墙上,拂在春水里,抚在你脸上,温柔而多情。眼前浮现出“飘柔”的广告画面,那美女飘起的一头秀发,不正是眼前的依依柳丝吗?</h3><h3> 当然,如果有雅兴,此时最该找一个烟雨蒙蒙的日子去蠡园的南堤,感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在朦胧烟雾里,放眼蠡湖,或许能看到功成身退的范蠡与西施泛舟湖上,眼目相对柔情蜜意的情景。</h3><h3>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柳树既柔情又随性,风往哪方吹,它便往哪方飘;你往何处栽,它便在何处长。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在旅途中,随处可见它的身影。这种随遇而安随缘自在的品格,造就了它强大的生命力,这是最值得人们参悟的。</h3> <h3> 白墙黑瓦</h3><h3><br></h3><h3> 油菜花到处有,但没有超过婺源的。樱花处处是,但没有美过鼋头渚的。</h3><h3> 别处的人们或者不以为然。是的,你可以把花园建得很大,以势取胜。你可以把花朵培育得很鲜亮,以貌取胜。你还可以把花树修剪成各种形态,以姿取胜。但你不管怎样努力,也不可能把江南的建筑美学移植过去。</h3><h3> 江南的建筑特色是白墙黑瓦,这是可以配任何颜色的建筑色彩组合。无论是油菜花的黄,杨柳的绿,或是樱花的粉,还是桃花的红,在白墙黑瓦映衬下,无不摇曳生姿。即使是白色的玉兰,面对白墙黑瓦,也无撞色的感觉。</h3><h3> 梅花一开美半年。真是的,从12月始开的腊梅,至春节前的白梅,一直到红梅开败,前后竟有半年光景,于是深谙此道的当地人便常常在院前屋后,庭里亭外,栽种三几株梅花,便可美足半年。待到花谢叶舒,江南庭院依然是一个字,美!</h3><h3> 可见,江南人的美,不在山水,不在郊野,就在生活当中,具有浓浓的烟火味。所以美得随意而隽永。</h3> <h3> 鼋头渚赏樱</h3><h3><br></h3><h3> 鼋头渚是世界三大赏樱胜地之一,每年樱开时节,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今春我也成为这慕名大军的一员。</h3><h3> 这天春风骀荡,春光明媚,正是赏花好时日。刚迈进充山入口,迎面是一个不算开阔的小湖,湖里有小岛,岛上芦苇金黄,杨柳青青。湖上并排几只古帆船,湖边几株樱花花开正盛,花呈粉红,艳而不俗,阳光下熠熠生辉。这粉樱绿柳古船图开启了我此行的赏樱之旅,令我对下来的行程产生无限期待。</h3><h3> 转出充山隐秀景区,沿着“十里芳径”往前走,路旁虽不似想象中樱树夹道,粉红蔽日,但偶尔三几株伫立路旁,让人们走走停停,足以保存了游客的兴致和精力。我逆光拍了几张特写,花瓣如纱,通透明亮,丝丝细蕊,灼灼其华,喜不自胜。</h3><h3> 穿过挹秀桥,来到赏花楼,却见高楼周遭樱木广布,目中所及干树秃枝,细察尽是郁金、钟花樱、染井吉野等晚樱品种。赏花楼无花可赏,矗立当中略显寂寥。不禁暗叹:来不逢时!</h3><h3> 这时前面隐约传来广播声和喧闹声,正是樱花谷所在,快步赶去,眼前一亮,深浅不一的河津樱、大渔樱、椿寒樱竞相开放,一片片粉嫩缀在曲虬横枝上,把偌大的山谷遮得密密匝匝。树下人影僮僮。当中更有日式风格的茶室,令游客纷纷借景留念,仿如置身彼邦。樱花谷没有令人失望。</h3><h3> 满怀期待继续往前,很快来到了郭沫若题写的“太湖佳绝处”,这实际是太湖一角,筑一道堤把它与太湖分隔,形成一瘦窄小湖。堤中间留一缺口让小湖与太湖连通,缺口上是一单孔圆拱桥。堤坝上、瘦湖边密匝匝地栽了不少樱树,樱树都是垂枝品种,拱桥很短,桥两头的樱树枝蔓相侵。可惜此刻此处的樱花全未绽放,连花苞也不见,只有枝头的点点暗红证明它们不是枯枝。这情景令我有些怅然:如果花放,河堤成了花堤,拱桥成了花桥,一枝枝垂樱如彩虹侵入湖水,太湖佳绝处成为赏樱佳绝处,那该多美!</h3><h3> 晚上把樱花谷的照片发给朋友,友人惊呼:“哗,太美了,赏樱何需去日本?”是啊,有了樱花谷的怒放,我已不虚此行。樱花的花期很短,当“赏樱佳绝处”呈现眼前,樱花谷的樱花早已谢了,世事没有圆满的。</h3> <h3> 太湖海鸥</h3><h3><br></h3><h3> 登上从鼋头渚前住太湖仙岛的轮船,即见湖面上白浪点点,甚是美观。</h3><h3> 轮船启航了,却见那白浪开始躁动,然后腾空——竟是会飞的海鸥。</h3><h3> 海鸥除了嘴脚是红色,一身亮白,飞起来后“白浪”变成“白云”,在眼前纵情飞渡。它们不但不怕船和人,还一直绕着我们“欧,欧”地边飞边叫。有好事者往高处抛掷食物,它们总能一叼一个准,从不落空。</h3><h3> 海鸥们吸引了游客们的注意,船舱里再没有人能安然而坐,大家纷纷走到观光平台,有相机、手机的抓紧拍照,毕竟时不我待。没有器材的在旁边“哗,哗”地赞不绝口,仿佛在为摄影家们助威。</h3><h3> 见众人围观,海鸥越是兴奋,或升空或俯冲,尽情表演它们的飞行绝技,有的更弄些恶作剧,把一摊摊草黄撒向人群,顿时臭骂声四起。</h3><h3> 都说“上帝关闭了一扇窗的同时,必定打开另一扇窗”,在“大湖佳绝处”因樱花迟到带来的不快,早被海鸥们冲到九霄云外了。</h3> <h3> 天 街</h3><h3><br></h3><h3> 登上太湖仙岛,穿过会仙桥,沿着陡峭的石级“梯云直上”,到达南天门,绕过摘星亭,便到了天街。</h3><h3> “天街”门楼是彩绘,十分醒目。进入门内便是"天国"热闹的街市。右边墙上有一个钱型的图案,中间一个方孔,两边写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再往前是二层楼的"天香楼",右转台阶上为"天韵台",后侧是"天都仙府",入内左边房中有财神端坐其中,手中元宝闪闪发光,期盼大家人人发财。右边房内有"药王"孙思邈在恭迎宾客,保佑人人身体健康,无病无灾。</h3><h3> 沿街还有许多店铺,卖工艺品,卖饮食的都有,引来不少游客驻足。在天街最开阔的地方,是遮阳伞下的几条简易长几,游客可在此品茗赏景,透过薄雾眺望对面的"鼋头渚"。</h3><h3></h3><h3> 置身天街,自然想起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里当然不会有“世上没有的珍奇”,也不可能遇见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更不会看到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但在身心疲累之际,买一杯冷饮,些许食品,舒缓身心之外,望云卷云舒,飞鸟去回、人来人往,感念福祸相倚、甜苦交织、天地泰交的人生,也是佷惬意的。</h3> <h3> 锡惠公园</h3><h3><br></h3><h3> 晨起,阳光抚面,这又是一个艳阳天。今天我计划游览惠山古镇景区。这景区容量很大,既有历史文化街区,又有寄畅园、惠山寺等知名景点,还有专供市民休憩的钖惠公园。</h3><h3> 我从青山入口踏进锡惠公园,一阵阵声浪扑面而来。是合唱!这浪像大海一样波涛汹涌,一浪接一浪,绵延不绝。莫非是拉歌比赛?</h3><h3> 我好奇地环顾四周,却不见合唱团队,只见所有的树叶在招手,所有的花儿在欢笑,仿佛整座山都在召唤:快来吧!快来参加我们的快乐大联欢,春光无限好,早晨无限美,莫负春光与年华,才有美丽榆桑!</h3><h3> 我去过许多城市,也参观过不少城市公园,确也听过不少公园合唱,但从未有过如此刻般令我震撼,令我感奋,我不由得加快脚步。</h3> <h3> 惟惠山幽雅闲静</h3><h3><br></h3><h3> 都说鼋头渚是无锡第一景,惠山古镇更值得一游。</h3><h3> 惠山古镇景区分为文物古迹区,历史文化街区和锡惠名胜区。当中文物古迹众多,山水林泉俱佳,时跨唐宋元明清上下千余年。唐朝的天下第二泉,宋代的金莲桥,明代的寄畅园、惠山祠堂群、愚公谷,南朝的惠山寺等错落于山水街巷间,古风雅韵,叹为观止。陆羽、苏轼、秦观、文徵明、周敦颐、张载等文人雅士、大哲先贤都在景区留下印痕。无愧于无锡“露天历史博物馆”之誉。清康熙、乾隆两帝也仰慕惠山之胜,乾隆对惠山尤其推崇备至,评价江南诸地“惟惠山幽雅闲静。</h3><h3> 其中寄畅园是江南著名的山麓别墅式古典园林,康熙、乾隆在100年间先后各七次驾临此园,御题“山色溪光”“玉戛金枞”</h3><h3> 今日观之,寄畅园不算特别,难与拙政园、圆明园比美,甚至广东四大名园与之相比也不遑多让。但后来各处名园之美,不正是借鉴了寄畅园借景、叠山、理水的手法吗?</h3><h3> 有一种说法,康熙下江南是体察民情,乾隆下江南是游山玩水,对此我们无法考究,但乾隆屡来寄畅园,题匾、作诗,对于推广园林建造艺术,是作出了贡献的。</h3> <h3> 百子戏弥勒</h3><h3><br></h3><h3> 灵山大佛风景区必游景点很多,大照壁、九龙灌浴、灵山大佛、灵山佛手、灵山梵宫等等都是别处没有,此地独享的胜景。</h3><h3> 游客们来到灵山,除了祈福许愿,就是去“抱佛脚”。相传有罪犯犯了死罪,被官兵追捕,罪犯急忙中闯进寺院,求老佛保祐。官兵追至,见此情景,逐级启奏信佛的皇帝,皇帝念其向佛之心,大发慈悲,赦其死罪,这就是“临急抱佛脚”的来历。现代人见“临急抱佛脚”尚且管用,“无事献殷勤”岂不更奏效?于是纷纷跑来抱佛脚。</h3><h3> 我是凡人,自然不能免俗。除此而外,我最凑趣于“灵山梵宫”和“百子戏弥勒”。“灵山梵宫”集艺术殿堂、心灵归所、旅游奇观于一身,被誉为“东方卢浮宫”,被世人景仰自不待言。“百子戏弥勒”是一百个形态各异的顽童在弥勒身上嬉戏耍闹,与这如法如律,庄严神圣的环境大相径庭,自然相映成趣了。</h3><h3> 走近“百子戏弥勒”,只见整尊雕塑雕刻精细,风格独特,是一尊大型青铜艺术珍品。那斜倚而卧的弥勒硕大身体上,尽管有上百个形神各异,栩栩如生的顽童正在撒野,它们有的在煞有介事地念佛,有的在打架斗殴,有的在追逐嬉戏,有的在泼皮耍赖,还有的在尿尿,弥勒依然神情和蔼,笑容可掬。这不正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亊;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真实写照吗?</h3><h3> 雕像里不少顽童的脑瓜或肚皮已被摸得油光锃亮,显见不少游客对这尊妙趣横生的艺术精品的钟爱。而不苟言笑的我,此刻也喜不自胜,一展笑颜。</h3> <h3> 运河古邑</h3><h3><br></h3><h3> 在无锡闹市区南长街入口,矗立着一座刻有“运河古邑”的牌坊。牌坊的背面,刻有“厸桂留声”字样,记录了明代莫氏叔侄“一门双进士”的传世佳话。</h3><h3> 相传无锡古运河畔南长街是无锡很多古老家族的世居之地,尤以莫氏家族的“一门双进士”、“叔侄二侍郎”最为有名,皇帝为了表彰莫家的功绩,打破一般牌坊单层的建制,为他们叔侄俩人共同敕建了一座两层牌坊,取名“丛桂坊”,取“二人为丛,蟾宫折桂”之意。</h3><h3> 今日的丛桂坊已经是繁华闹市,入夜,华灯初上,这里已是川流不息,前街后河的店铺林立,家家门前人流如织,货如轮转,人们在这里既可购物,也可尝鲜,还可欣赏美景,一举多得。</h3><h3> 丛桂坊对岸是狭窄的南下塘街,两街合成一个商贸旅游灯光夜市。南下塘街因狭窄而显得更加拥挤,人气更旺,与高大上的丛桂坊比较,南下塘街更加市民化,更加简便和随意。</h3><h3> 两街相夹的便是古运河,连接河两岸有若干古桥,最有名的当属建于明代的清名桥,桥上有许多反映运河历史的雕刻。该桥是单孔石拱桥,风平浪静时,倒影非常美观,成为古运河上的标志性景点。</h3><h3> 夜游运河是游运河古邑的一大亮点。可惜游船密闭,不便拍照。更不堪的是,两岸灯笼高挂,喜庆之余,灯笼反客为主,把古运河映得红彤彤一片,使运河夜游暗然变味。</h3><h3> 相比之下,更喜欢日游运河。这时游人很少,不必担心游船掀波逐浪,从而打破河面的平静。而且灯笼不亮,白墙黑瓦成为主色。站在桥上望去,几线暗黑,勾勒出几片亮白,与几无失真的倒影一起,构成了淡雅的江南风情简笔画。</h3><h3> 沿岸有不少码头,政府没有像其他地方一样,以安全为理由一关了之。我真为无锡市的相关管理者的担当精神叫好!此刻我站在码头边,仿佛看到了运河人家在这里淘米、洗菜、洗衣服......妇女们的谈话声、笑声与帮槌拍击衣服声交织在一起,传得很远很远......</h3> <h3> 良心民宿</h3><h3><br></h3><h3> 为了便于前往景点,在滨湖区订了一间民宿,叫水云间,很有诗意的名字。</h3><h3> 到了才知,这是一幢二层别墅,业主住二楼,一楼是一厅一房一厨。也就是说,这处民宿只出租一间房。房间不小,不但配套齐全,还有暖气开水器,干净整洁,感知良好。</h3><h3> 细察外部环境,发现大多是两三层别墅的小区,间或有几间低矮平房,可见并非成片开发,应是小产权房。</h3><h3> “水云间”屋前置一太湖石,几株已开败的蜡梅,几棵枇杷,蜡梅下还有二三平方白菜,简单随意。</h3><h3> 业主萍姐夫妇也是热情随和的人,哪个景点怎么去,看什么,都介绍得很详尽。晚饭后,萍姐问早餐想吃什么?我分明记得房租是不含早餐的,以为她随便问问,便随口答道:“我一般会点个粥加馒头之类。”</h3><h3> 第二天我正要出门,萍姐喊道:“杨先生,吃早餐了。”</h3><h3> 我以为她客气为之,便婉拒道:“不了,我还是在外面随便吃吧。”</h3><h3> 萍姐坚持,她先生也帮腔:“你出去吃更耽误时间,我这里反正已做好了。”</h3><h3> 一片诚心令我感动,走近餐桌,却见当中一窝白粥,里面放了些红枣,一盆面包馒头油条,旁边还有一瓶榄菜一碟咸菜。昨晚我未当真他们当真了!</h3><h3> 吃完又问中午回不回来吃,明早想吃什么?那一刻我有在家的感觉。</h3><h3></h3><h3> 我去过的地方不少,各种酒店宾馆民宿住过不少,但甚少遇到不太在乎成本的,“水云间”就是我心目中的良心民宿。</h3> <h3> 小笼包</h3><h3><br></h3><h3> “食在广州”!所以离开广州,特别是一个人时,对饮食便无要求,通常简单对付个快餐了亊。无锡是个例外。</h3><h3> 这天逛南下塘街,被一小店面“蒸太湖三白”的广告吸引过去,知悉“太湖三白”是白鱼、银鱼、白虾,点了一份蒸白虾。不大一会,蒸好端上,竟是泡在水里的,上面还有几条姜丝几粒绿葱。广州要么白灼要么隔水蒸。这独特蒸法未吃已有期待,食之更觉鲜甜嫰滑,连汤水都有浓浓的鲜虾味,大饱口福。</h3><h3> 更难忘的是无锡小笼包。那天早餐时,萍姐先生特别提示在无锡一定要试试正宗无钖小笼包。我问有什么特别吗?他说无钖小笼包肉鲜汤浓皮薄,别处做不出来。我将信将疑:不就是灌汤包嘛,有多特别?</h3><h3> 中午在鼋头渚景区见有卖的,试试果然汤多味浓,回味无穷。</h3><h3> 第二天早餐,萍姐专门买了一笼回来,她先生解释说,这些小笼包是一个退休大厨做的,很受街坊们推崇。名厨加上主人的热情,那味道自然鲜美。</h3><h3> 中午游完惠山古镇,当街有一食肆名“一亩三分田”,未吃已有菜根味。这店里面有个天井,通风通光,又点了一份小笼包,坐在天井里,就着春风春光,自然韵味无穷。</h3><h3> 一连吃了三餐,本应换换口味,不料夜游“运河古邑”时,遇见“舌尖上的无锡”——忆秦园小笼包,架不往“正宗”的诱惑,再要了一份,这次真正品尝到“肉鲜汤浓皮薄”,吃过舌底留香呢。</h3><h3> 无锡小笼包,百吃不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