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167efb">六、记忆中的珠穆朗玛……</font></b></h1><h3> 童年心中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上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首次蹬顶。</h3><h3> 西行前我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中尼边界以珠峰顶为界。当年两国边界谈判,曾有西方人异议:中国尚无人蹬顶珠峰,凭啥要以峰顶为界?故当年的体育健儿,不仅是为国争光、还为我们国家争得了半壁珠峰。</h3><h3> 由此我觉得最早蹬上珠穆朗玛峰的,或许是珠峰脚下的尼泊尔土著。因为他们至今还以帮探险家或爱好者蹬顶珠峰、甚至还以背人上山为业。对他们而言,去珠峰采朵雪莲或如我彝州儿女上山采菌回家待客一般寻常。</h3><h3> “山高人为峰”,珠峰途中那被冰雪掩盖的累累白骨,似在无言地述说人类攀登珠峰的雄心、壮志和历史!</h3><h3> 但对绝大多数国人而言,去西藏看雪山甚至攀登珠穆朗玛,还是久藏心中、近十来年才可实现的梦想。网上传言,一些富起来的国内大佬,上午在京郊打罢高尔夫,下午乘私人飞机直飞珠峰大本营,傍晚便在珠峰下散步了。君若不信,中央电视台今年2月晚间新闻报道:“近年来日喀则——珠峰大本营旅游浙成热点;为保护珠峰,减少污染,西藏旅游局自今年起无限期停止珠峰大本营旅项目……”</h3><h3> 西藏之行能否园我多年梦想,将开始的日喀则——珠峰大本营之旅能顺利实现吗?</h3> <h1> <b><font color="#167efb">七、日喀则到珠峰大本营旅途写真……</font></b></h1><h3><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3><h3> 从日喀则到珠峰大本营之旅,是女儿到拉萨后网上包车组团。一行十人中有从山西到拉萨采购“虫草”的中年人,有欲到尼泊尔旅游的中途搭伙人,还有结伴而行的年轻小伙和尚读大四的小姑娘。都是天涯陌路人,大家萍水相逢,一路相处尚还融恰……</h3><h3> </h3> <h3> 在日喀则办妥边境通行证,2月26曰上午珠峰大体营之旅开启……</h3> <h3> 日喀则到珠峰大本营全程380公里。当天天气晴朗,一路上车辆稀少,网上盛传步行穷游西藏的驴友更无踪影……</h3> <h3> 一路都是沥青路,两傍绵绵无垠的山峰,没有树木、难见青草,长年被严寒封冻的山崖,像康巴汉子敞开胸怀、裸露在蓝天白云上,给人感觉随时都可能从山之颠峰涌下河谷。</h3><h3> 我以为到西藏旅游,最大的风险不是遇上雪崩,而是泥石流。</h3><h3> 菩萨保佑,此趟西部行安全无事!</h3> <h3> 路途遥远,善解人意的司机每到景点,停车招呼大家观赏壮美的雪域高原美好风光……</h3> <h3> 318国道,被“驴友”誉为中国最美旅游观光公路……</h3> <h3> 与雪山合个影……</h3> <h3> 一路上基本没有游客;路边的藏獒和其他动物,寒风中执著地在等待并欢迎我们远方的来客……</h3> <h3> 生长在雪域高原的动物,毛厚且外貌比内地骠悍……</h3> <h3> 车门刚开,好客的藏羊就热情登车迎接我们……</h3> <h3> 女儿对狗狗宠爱有加,或许她想起留在家中的“黄门”……</h3> <h3> 我从云南带来的零食,被女儿倾囊相赠……</h3> <h3> 这只藏羊,迎接客人的方式有点吓人……</h3> <h3> 逶迤盘旋的雪域高原公路,这里据说有18道弯……</h3> <h3> 五彩的经幡,洁白的哈达,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格外吸人眼球……</h3> <h3> 从日喀则出发一路向西,离珠峰愈近,沿途景色愈美……</h3> <h3> 漫天皆白,雪山、冰川、大地和河流仿佛被时空凝固,这是冬季雪域高原的独特景观……</h3> <h3> 藏民族宗教独有的黄、红、绿等五彩斑斓的色调,与天地之间景物融为一体,成就了大美西藏!</h3> <h3><font color="#167efb"><b>八、我心中的女神——珠穆朗玛</b></font><font color="#167efb" style="font-size: 17px;"><b> <br></b></font> 千百年来,亚、非、欧、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人心中珠峰就是女神,并与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世人的目光。<br><font color="#010101"> 我从网上下载丁四张精美的珠峰照片(谨此向原作者致谢),供读者分享……<br></font><font color="#010101"> 莎翁说,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我心中的女神珠峰</font>她是喜玛拉女神的长女,高贵且矜持,深居且简出;只有真诚的信众,才有缘一睹她的芳容。<br><font color="#010101"> 她是母爱的像征,万亿年来哺育着地球上的万般物种包括人类。她将乳汁化作雪水,少部经川、滇,汇成金沙江融入长江;大部化作雅鲁藏布江,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源头。<br></font><font color="#010101"> 她是美丽的天使,其肌如玉,裙如雪,发如瀑,身如河,眼如星……<br></font><font color="#010101"> 她的美源自天然,永恒存于天地之间。她是万物膜拜的楷模,人间的什么公主、明星,这些人工打造的尤物,在她面前眇小如尘埃。<br></font><font color="#010101"> 哦,珠穆朗玛峰,我心中的女神,今番到来,能否一睹你风情万种、美妙多姿的容颜?<br></font><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九、徒步珠峰大本营纪实……<br></font><font color="#167efb"> </font>在车上司机坦言,因日喀则~珠峰旅游线停业,他只能将我们送到距大本营4公里的地方;徒步大本营,他只能原地等待两小时;晚安排住藏民家;他建议大家远眺珠峰即可,并—再提示:徒步前往有风险!<br><font color="#010101"> 停车后,许多人下车就被扑面而来的阵阵寒风逼回车内。10人中只有哪位50多岁的山西汉子和一名小伙与我及女儿坚持……<br></font><font color="#010101"> 我在布达拉宫曾许愿:此行若能顺利到达珠峰大本营,我将在珠峰下打一趟太极拳留作终身纪念!<br></font><font color="#010101"> 况且,这一路走来,有晕车史的我身体居然无恙,高原反映更没任何感觉。<br></font><font color="#010101"> 从停车点到大本营,是一段沿河谷向珠峰延伸的公路,我和女儿毅然踏上徒步珠峰大本营的艰难行程……</font> </h3><h3><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3> <h3> 雪山、珠峰、大本营近在咫尺……</h3> <h3> 脚下的路却愈走愈加艰难……</h3> <h3> 与我们同行的,只有住在珠峰下,匆匆回家的藏民……</h3> <h3> 遇到值得拍摄的景点,女儿停下脚步为我拍下到此一游的纪念……</h3> <h3> 西藏冬天日落很晚,从停车点向大本营出发约2019年2月26日18时,走到此地已经是19时多;但太阳还高挂在蓝天,天气依然寒冷,从雪山峡谷刮来的西北风,吹在身上肌肤如遭冰刀雪剑割扎一般……</h3> <h3> 逆风而行,每一步都很艰难,后面的藏民已撵上我们;</h3><h3> 黑衣的老藏,怀里还抱着个孩子,我问之,他们的家就在珠峰脚下……</h3><h3> 绿衣是黑衣人的媳妇,她采用倒行的走法,以此遮挡迎面的寒风……</h3> <h3> 从这张照片看,上图右下角小红点疑似目的地,中间行走的是当地藏民…… </h3><h3> 我距大本营可能仅5O0米,但我却萌发继续前行的念头:</h3><h3> 我不能为到“珠峰脚下打太极”而拖累女</h3><h3>儿。因为我已感觉体力不支,若硬撑到珠峰大本营,回程就可能掉队;万一身体突发不适、岂不成女儿的累赘…...</h3><h3><br></h3> <h3> 珠峰近在咫尺,但我愿与心中的女神道别;我虽不能近距离瞻仰你美丽的丰姿,但你的芳容已铭刻在我心田……</h3> <h3> 我与女儿商量:若前方(小红点)是终点,就坚持到达目的地;若不是,别再前行,我在原地等你……</h3><h3> 懂事的女儿同意我的建议,因为她看到我的嘴唇已经泛青,而她的下眼皮也被凌咧的西北风吹得微紫。</h3><h3> 女儿坚毅地迈着艰难地步伐继续前行……</h3><h3> </h3> <h3> 站在珠峰脚下、河谷中央,遥望女儿逝去的背影和远方的珠峰,担忧、欣慰、遗憾和自豪五味杂陈俱在心田……</h3><h3> (此照为女儿返回时,为我在珠峰脚下河谷中迎她时拍)</h3> <h3> 约半小时后,女儿滿心喜悦地返回到我身边:小红点就是珠峰大本营……她带回了她拍的大本营照片……</h3> <h3> 女儿珠峰照1:昨看一改往昔娇态,平添几分藏女坚毅的模样?</h3> <h3> 女儿珠峰照2:在大本营拍下的珠峰测量纪念纪念碑……</h3> <h3> 女儿珠峰3:同行旅伴珠峰大本营纪实照……</h3> <h3> 女儿珠峰照4:兴奋的小伙,竟脱了外套光膀在珠峰留影……</h3> <h3> 女儿珠峰照5:在珠峰大本营留影……</h3><h3> (女儿说,寒冷的天气已影响手机正常使用。她所用品牌手机抗冻性能稍好,停机后在身上捂会又能使用,故她成一行三人的手机摄影师。)</h3> <h3> 尾声:</h3><h3> 1、从珠峰大本营返回,当晚安排住藏民家。</h3><h3> 2、27日早从藏民家出发,下午回到日喀则;参观扎布绒寺我因身体疲劳未与女儿同行,现回想也是此趟旅行一件憾事。</h3><h3> 3、2月28日从日喀则返拉萨,司机选走另条路线,沿途景色依然秀美,司机一路亦主动停车招呼大家赏景拍照。</h3><h3> 4、同行10名“驴友”,两人在日喀则与大家分手继续其尼泊尔之旅;我和女儿因次日由拉萨坐火车到兰州,故在拉萨站提前下车与大家分别。</h3><h3> </h3> <h3> 2月27日从珠峰到达藏家小客栈,已是夜里十点多钟……</h3> <h3> 客栈老板是地道藏民,一家三代6口,待客很热情……</h3> <h3> 女儿还是老套路,先用食品“贿赂”房东小女孩,后很快与房东一家人热络起来……</h3> <h3> 女儿与房东老人合影……</h3> <h3> 与老人的孙女合影……</h3> <h3> 我们夜宿的藏家小客栈……</h3> <h3> 我们留宿的小村庄……</h3> <h3> 以下是27日下午回到日喀则,女儿参观扎布绒寺留下的照片……</h3> <h3> 由日喀则返拉萨的途中写真……</h3> <h3> 3月1日入住拉萨火车站对面的白玉兰酒店……</h3> <h3> 酒店房间宽敞、设施完善,是上海锦江集团在拉萨投资兴建……</h3> <h3> 女儿说:日喀则——珠峰大本营之行吃住条件太差了,今天要好好补偿……</h3> <h3> 订好房间,我们乘火车站到市区的公交再到拉萨(老城);车厢很洁净,狗狗坐公交的画面很温馨…… </h3><h3> 明天就要离开西藏,我当是向这片神奇的土地,这里质朴的藏民道别……</h3> <h3> 市区内游人依然很少,但虔诚的藏民随处可遇……</h3> <h3> 再见西藏……</h3> <h3> 再见拉萨……</h3> <h3> 再见了,藏家风味浓郁的小吃……</h3> <h3> 明天我们将离开这里,到更遥远的西部城市兰州,继续西部行的最后之旅……</h3> <h1><font color="#167efb">十、青藏铁路、兰州掠影</font></h1><h3> 将兰州作为西部行的最后一站,并选择从拉萨坐火车到兰州,再转飞机返昆明,坐动车回家(楚雄)这一方案,皆因藏于我内心的铁路情怀:<br></h3><h3><font color="#010101"> “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未改鬓毛霜”。从1970年离家工作到退休:40多个年头,若干个日日夜夜,人生就伴随着成昆线、广大线的两条钢轨,在火车的鸣笛声中,一天天慢慢地老去……</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回首一生,家事国事,碌碌无为亦无悔!很早很久以前,内心藏有一个梦想:退休后跨相机、坐乘火车,沿成昆、宝成等铁路线到处走走转转,青藏线是向往多年的人间天路……</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佛教云:人生苦短,世事无常。我亦难料藏于心中多年的梦想,2019年的初春,由女儿伴我开始……</font></h3> <h3> 2019年3月1日上午9时,乘Z918次列车从拉萨前往兰州……</h3> <h3> 此次西行,我将女儿当“拐杖”,衣、食、住、行、游一概交女儿打理……</h3> <h3> 青藏线Z918依然还是“绿皮车”,但软卧内空间还宽敞……</h3> <h3> 列车80~120之间时速在青藏线上奔驰,沿途冰天雪地,一派北国风光……</h3> <h3> 列车通过可可西里……</h3><h3> 窗外远眺,成群牛羊、一望无际、冰雪覆盖的青藏高原,成群结队的牛羊在自由地奔走、寻食,不知其中可有野牛和藏翔羊?</h3> <h3> 坐一天一夜的火车,终于在3月2日上午到达兰州。</h3><h3> 塞外初春,这里的气候依然寒冷……</h3> <h3></h3><h3> 兰州留影……</h3> <h3> 青藏高原的冰雪,融汇成浩荡的雅鲁藏布江,它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之源。</h3> <h3> 按行程安排,我们在兰州只停一天,3号早就要由兰州乘飞机开昆明再转车回楚。</h3> <h3> 由于当晚要赶到机场住宿,在兰州老城呆的时间不足八个小时。</h3> <h3> 古老的黄河到了兰州,从老城和新城之间穿过,我们这天多数时间就在市中心的黄河岸边溜达……</h3> <h3> 活这大半生,第一次知晓这个地点才是中国的中心。</h3> <h3> 黄河岸边淘石人很多,我也加入其中……</h3> <h3> 兰州留影……</h3> <h3> 出外旅游博物馆是必选景点,在众多文物中,女儿却独钟情此件……</h3> <h3> 品当地民俗小吃是旅游的一大快事,女儿对兰州小吃一条街上的各种烤肉颇有好评!</h3> <h3> 我则对这碗拉面和饼感觉实恵、地道!</h3> <h3> 再见兰州,再见壮美的青藏高原。2019年3月3日8:30分,我和女儿从兰州乘机,经昆明换乘公路大巴,约下午16时回到楚雄。</h3><h3> 西部行——2019.我的退休之旅圆满结束。</h3> <h3>后记:</h3><h3> 首先,感谢女儿陪伴,没有女儿一路照料就不会有此趟旅行也没有此篇拙文。另顺带说明,本篇所用照片大部为女儿手机拍。</h3><h3> 其次,向本次旅途所认识的人们,尤其是珠峰行的驴友问好。古人云:十年修得同船渡,愿我们下次旅行再相遇、同行。</h3><h3> 再次,感谢读完本篇的读者和美友。漫漫网络,相逢相遇也是缘。本人不避浅陋在美篇评台晒照絮语,只为结识有其同兴趣爱好的影友、拳友和驴友,丰富晚年退休生活。</h3><h3> 最后,感谢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时代,感谢美篇平台和小编。</h3><h3> </h3><h3> 小城闲鹤2019.03.19写于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