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峪沟访古村

他山石摄影

<h3>  二月二在豆口拍摄之后,来到豆峪古村,平顺石城镇豆峪村已经来过一次,村里开超市的老刘也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我们互加微信联系,通过老刘和刘支书也有微信沟通,这次没有见到他们,支书电话安排了村里专人陪我们拍摄。<h3>  豆峪是一个古村,民居错落有致建筑在坡上,村里的石板路,石板墙,石板台阶都是先民的遗存,村中街边有一长溜石槽,沿家户的墙根建造,这就是引水渠,水渠开凿于民国,引后山山泉水进入村庄后,水渠由开槽青石连接,入村之后,水槽上还凿有几个水窝,方便村民用舀水。进豆峪村经一座文昌阁,解放后改成烈士亭,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挑角飞檐,气势犹存。龙王庙是清代建筑,上一次没有进去,这次村里刘书记专门安排开门参观,它位于文昌阁西南方向几百米的缓坡上,现遗存有献殿、正殿、耳殿。献殿前有四根粗大的石柱,上面分别镌刻有两幅楹联:普九州之玉液德并乾坤驾六龙享庶物德可参天;御四海济苍生功能配社济六合以甘霖功隆位首。每根石柱础四面都刻有诗词,有《春日偶成》《观书有感》《春日》《初夏睡起》《饮中八仙歌》等诗词。</h3><h3> 顺着豆峪继续前行4公里左右是盘山公路,还有三个古村:西庄、黄坪,窑上,我们走马观花转了一圈,都是依山而建的古老石墙房屋和窑洞,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细细观赏古村的风貌,我们相约春花之日再来拍照采风。</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font color="#ff8a00"><b> </b>驱车来到豆峪古村,村里开超市的老刘去了县里看病,刘支书也在县里开会,我们就先在村里转了转,豆峪是一个古村,民居错落有致建筑在坡上,进豆峪村经一座文昌阁,解放后改成烈士亭,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挑角飞檐,气势犹存。村里的石板路,石板墙,石板台阶都是先民的的匠心构筑。 </font></h3></h3> <h3>  <font color="#ff8a00">  从豆峪村出来,顺着豆峪继续前行4公里左右的盘山公路,还有三个古村:西庄、黄坪,窑上,我们走马观花转了一圈,都是依山而建的古老石墙房屋和窑洞还有破败不堪的龙王庙,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细细观赏古村的风貌,我们相约春花之日再来拍照采风。</font><h3><br></h3><h3><br></h3></h3> <h3>  <font color="#ff8a00">  从沟里的古村返回豆峪村,支书安排的向导已经在学校等我们了,首先来到村里大庙,龙王庙是清代建筑,上一次没有进去,这次村里刘书记专门安排开门参观,它位于文昌阁西南方向几百米的缓坡上,现遗存有献殿、正殿、耳殿。献殿前有四根粗大的石柱,上面分别镌刻有两幅楹联:普九州之玉液德并乾坤驾六龙享庶物德可参天;御四海济苍生功能配社济六合以甘霖功隆位首。每根石柱础四面都刻有诗词,有《春日偶成》《观书有感》《春日》《初夏睡起》《饮中八仙歌》等诗词。</font></h3> <h3>  <font color="#ff8a00">  豆峪是一个古村,民居错落有致建筑在坡上,村里的石板路,石板墙,石板台阶都是先民的遗存,村中街边有一长溜石槽,沿家户的墙根建造,这就是引水渠,水渠开凿于民国,引后山山泉水进入村庄后,水渠由开槽青石连接,入村之后,水槽上还凿有几个水窝,方便村民用舀水。</font></h3>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