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朗诵宋词五首,美到让你泪奔

David 宋

<h3>宋词和唐诗一样,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如果把唐诗比作一位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那么宋词就像是一位柔情似水的绝代美女。如果说健朗洒脱是唐诗的风骨,那么感伤凄婉才是宋词的风华。所以有人说,宋词是一朵令人沉醉不醒的情花,千百年来,多少才子佳人,莫不寄情此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甚至今天,读宋词,仍然令人着迷,令人陶醉。穿行于宋词的字里行间,仿佛穿越时光隧道,重回到那风花雪夜,文人雅士汇聚的岁月。</h3><h3>下面五首词是宋词中的精华。每一首词都是情深意浓,柔肠百转,读之欲罢不能。</h3><h3><br></h3><h3>(配乐朗诵视频均由本人制作而成,部分素材取自网络。)</h3> <h3>《虞美人》李煜</h3><h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h3><h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h3><h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h3><h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br></h3><h3><br></h3><h3>南唐后主李煜是所有末代皇帝里面最才华横溢的皇帝。他精通书法绘画,通晓音律,尤其在诗词方面的成就很高。后来兵败降宋,成了俘虏。他后期的词大多是表达了国破家亡,囚居异邦的愁苦之情,所以他的词非常凄美,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像"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首怀念故国的词就因为词中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触怒了宋太宗,被毒死。这是他最有名的一首词,写尽了人世间最大的悲痛--亡国之痛!李煜虽然是一个失败的皇帝,但他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的词,对后来的宋词影响深远,所以后人尊李煜为“千古词帝”。</h3> <h3></h3><h3>《雨霖铃》柳永<br>“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br>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br>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br>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br>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br>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r>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h3><h3><br>柳永是宋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他以毕生精力作词,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的词,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动人心怀。尤其善于写离情,留下不少名句。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据说当年金主完颜亮读了他的词《望海潮》,被词中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等描绘钱塘繁华的美丽词句所吸引,竟然引兵南下,企图侵吞南宋。这首《雨霖铃》则是他抒写别情的千古绝唱,也是宋词婉约词派的代表作。 宋词中写离愁别恨,无人能出其右。结尾一句,“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余恨无穷,是千古佳句。<br></h3><h3></h3><h3></h3> <h3></h3><h3>《一剪梅》李清照<br>“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br>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br>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br>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h3><h3><br></h3><h3>李清照,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一位将婉约词风推向极致的杰出作家,是她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不能用写诗的方法写词。她的人生经历千回百转、跌宕起伏,从早期的幸福美满,到丈夫死后的孤独凄凉,堪称传奇。虽然她的存世作品只有几十篇,但都是佳作,所以有“一代词宗”的美誉。她的词有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很唯美。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一剪梅》是她的一首倾诉相思和别愁之苦的经典之作。最后两句是这首词最大的魅力所在,被誉为“冠古绝今”!</h3><h3><br></h3><h3></h3><h3></h3> <h3></h3><h3>《浣溪沙 》晏殊<br>“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br>夕阳西下几时回?<br>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br>小园香径独徘徊。”</h3><h3><br></h3><h3>晏殊被称为北宋婉约派词风的开创者。因为他做过宰相,故又被称为“宰相词人”。也因为他是宰相,他的词风对时人影响很大。晏殊的词,风格含蓄婉丽,给人一种美好安然的感觉。他著名的词句有"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浣溪沙·一曲新词》是晏殊的代表作。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两句历来为人称道。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br></h3> <h3></h3><h3>《苏幕遮》 范仲淹</h3><h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br>&nbsp;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br>&nbsp;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br>&nbsp;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h3><h3><br></h3><h3>读完这首柔媚极致,低回宛转的词,也许你会怀疑说,这真是那个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豪言壮语的范仲淹写的吗?其实这就是古诗和古词的区别所在。古人云“诗言志”、“词言情”。诗是用来传道的,所以诗多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沉浮为主。因为“词言情”,词则多写男女爱情、相思离别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所以词往往更贴近普通人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我特别喜欢宋词的原因。</h3><h3><br>这首《苏幕遮》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元曲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直接化用这首词的起首两句“碧云天,黄叶地”,改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同样极富画面美和诗意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