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他们是一个人;他们也是一群人。生命是每一场遇见的叠加,而每一场遇见也可能成为改变你一生的事!至今都记得洛川师范的老李,其实那时的老李只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体育老师,略带弓背的消瘦的身材,而我,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处在与师范一墙之隔的临沟的小村—-秦家寨,当时正是懵懂的孩童,大概不到十岁。当时只觉得李老师如同一名逍遥的剑客(确实那样觉得了)还有那稍有点儿褪色的运动服,当时崇拜的不得了,想着自己将来也会是这样子,哪知经济情况不允许,“褪色的运动服”当时只能奢望一下了。</h3> <h3> 这运动的梦,等到了初中时便才开始露头了,参加校田径运动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自豪还是自信?但等到参加每年一届县级冬季越野赛时,那自豪感便爆棚了!于是成为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了,“年少无知”现在发现用在当时的状态是最合适不过了,哈哈。</h3> <p class="ql-block"> 人的喜好可能是源于内心吧!后来发现你的选择也会影响到自己的性格,彼此相互作用。如果说有人选择职业是迫于现实,而我则是那种“拿着钱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一类人,这类人是幸福的(此处应给自己会心的一笑),至少他没有职业倦怠。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和他的品行是成正比的,老韦和老张都是这样的人,相同点:朴素、有个性;相同点:敬业的不得了;相同点:受孩子们喜欢的老师!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后来即使至现在我都没有忘记他们的鞭策,韦老师也有三十多年不见了,我希望他能健康的生活着;张毅老师是我初中的恩师,我知道他现在还工作着。韦老师胃不好、张老师工作太拼命了。</p> <h3> 母校延安大学是一本厚厚的书、母校延安大学更是一个熔炉,在其中我感受到了她的博大、感受到了她的厚重!而老马、老张便是最能代表我心里延安大学的这个神圣名字的人,作为师者,他们让我们这群人受益匪浅;作为师者,他们更让我们这群人感受到了人性的闪光点,使得我们无论处于何种困境都能保持野草那股子向上的冲劲—-两个可爱的老头儿!也谈谈路遥吧!他是影响了几代人的延大中文生,当然也影响了我,缘因我住的宿舍101,马老师一次到我宿舍来,指着我的吱呀呀的老木床说路遥就是住在101这个床的,我当时兴奋了的不得了。看,他真影响了我! 后来怀着几乎是膜拜的心情不至五六遍地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作品,偶尔去母校也不忘去文汇山给路遥坟前点一支烟!他这人是喜欢抽烟的。</h3> <h3> 原来觉得马拉松和我只是远房亲戚,不是吗?我以前是中长跑和竞走运动员,后来怎么和这样一群疯狂的人走到一起,以至于疯狂地迷恋——确实是的。那种“从虐到哭的过程”,外人是感受不到的。记得,首次参加杨凌马拉松赛:赛前的准备从体能到心理、和跑友们一起驱车来到比赛地、紧张的不眠夜……一群人、是一大群男人和女人!场面很壮观、亦很震撼。一公里、五公里.......十公里、二十公里!这是个思索人生的过程,在这过程里,我也想到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坚持什么?就像那年登上泰山之巅时想到的一句话:顶玉皇顶,一览众山小,人生四十风轻云淡!无为。当时心情很复杂,而在杨马赛道上,身体的酸疼感和内心的无助感使我想要有录一段视频的冲动,“加油,致平凡但不甘平庸的自己”!记得当时讲完后哽咽了,是的,感受很确切,在拿到奖牌的一刻,我又一次感动了自己,同行的左兄、文斌兄、县民兄,对了还有才气横溢的世俊兄,在生活中他们已属成功的典范,但是,在马拉松的赛道上,我们一直都在追求超越自我、灵魂上的超越!值得一提的还有低调内敛的德荣兄和超级健身达人、热情大方的杨团.......他们是一群人,他们在坚持着什么?</h3> <h3> 在我的朋友圈里,话题大多都是有关跑步的,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人,工作的常态化和家人的生活状态是我最关心的,之后便是跑步了,有次和发小聊及此事(他近年来和一群老头老太太一起打门球),他说,其实喜欢就是喜欢,尤其是体育活动,有真实感,回归了生活本身!是啊,热爱体育,热爱生活,活出真实的自己,像一束光,奔跑在生命跑道上。有幸和跑友们一起奔跑,感恩遇见。</h3>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王军锋,陕西洛川人,洛川作协特约作家,毕业于延安大学体育系,基层体育教师,喜欢篮球和马拉松运动。凡人一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