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历史渊源:篆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以书法和镌刻结合起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起源于殷商时代,最早是在龟背上刻字,形成了甲骨文。然后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有3700多年的历史。砖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发现是甘肃天水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历史的进步,让传统的砖雕艺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分为秦汉、魏晋、隋唐、宋元和明清不同时期。它主要以中国传统图案为主,诸如山水、花草、动物以及人物为主。</h3> <h3>分布区域:我县的篆刻和砖雕主要以岢岚县境内和周边县为主,其作品分布在全省各地。代表作品:主要以名章、随意章、佛造像为主,砖雕以人物头像为主。附代表作品1、篆刻作品2、砖雕作品技艺流程:篆刻以笔、墨、宣纸、章料、刻刀、印床等工具为主,印面主要篆书入印,刻制以秦汉印为主要风格的印面。砖雕作品主要是把年代久远、富有民间特色的一些老砖、旧砖收集起来经初步整修,然后在砖面上刻制以人物头像为主的作品。目前情况:本人是我县唯一一个学习篆刻的专业人才。曾多次在北京、太原和忻州学习篆刻技法,师从西泠印社社员杜延平先生,回到县里自己进行篆刻和砖雕创作。作品虽然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但作为我县唯一一个篆刻和砖雕的传承人,我们大力推荐。<br></h3> <h3>篆刻作品</h3> <h3>一、准备:1、印石备用(青田石、寿山石、冻石、巴林石等)。2、刻刀:一般使用白钢刀(硬度6)或钨钢刀(硬度7),目前较常使用的是“永字牌”刻刀。3、印泥:一般使用朱砂印泥和朱膘印泥俩种,以西泠印泥为主。4、印床:一般以木制印床为主,常用红木印床。5、砂纸:一般使用俩种1000号和600号。6、书籍:《篆刻字典》,《说文解字》(许慎微)。7、笔、墨、纸(常用连史纸为宜)。8、其他:小镜子、旧牙刷。 二、写印稿和上石:一般使用水印法,将用浓墨写好的印稿,反扣在印面上,用清水打湿印面,多余 水分用宣纸吸干,然后用拇指指甲盖往返压摸揉匀,然后揭去印稿,将印文渡与印石上。三、刻制:一般采用冲刀法、切刀法或冲切并用法刻制。因为篆刻是书法与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所以必须要具有书法的功底和雕刻的技法。具体步骤:准备印石——印稿设计——刻制——修改调整——刻边款——钤印。印宗秦汉,多以汉印为主。</h3> <h3>油晋伟,男,56岁,中共党员,岢岚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书法爱好者。自从学习书法以来,多次参加市县的书画展,曾在忻州老年书画刊物发表了一版篆刻作品,有2次在岢岚老年书画集上收录了书法作品,2015年为忻州市文联出版的《劳动美》上篆刻了“向劳动者者致敬”的封底,2015年获得忻州市总工会举办的劳动美书画展优秀奖。特别是近5年来对篆刻情有独钟,几年来收藏了大约500枚印石,篆刻创作了约200枚左右的印章,为他人刻制了100左右的名章或随意章。去年又在全县范围内收集旧城砖和民间老砖,并在老砖上进行砖雕尝试。现在刻有30块左右的砖雕作品,受到书画爱好者和砖雕爱好者的一致好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