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情缘

小黑板

<h1><b><i>查金鑫: 一九六九年三月十七日,我们远赴硝烟弥漫的中苏边境屯垦戍边,转眼五十周年!</i></b></h1><h1><i style=""><b> 今天我们黑龙江逊克县原边疆公社边疆大队(现为边疆俄罗斯村)的知青,下放上海干部和在沪乡亲150多人、50多位嘉宾,纪念知青赴边疆大队五十周年。</b></i></h1><h1><i style=""><b> 发一组我拍的视频,请有共同人生经历的共和国同龄人分享。</b></i></h1> <h1><b><font color="#ed2308">  复旦大学黄仁伟在飞机上《边疆随想》</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i> 今天原边疆公社边疆大队的上海知青举行下乡五十周年纪念活动。我因为有国外学术调研而未能赶上,甚为遗憾。但是在飞机上想了十个小时,还是有些值得回忆的事情,和边疆大队有关,有黎明、光明大队有关,和反修一连有关。趁着记忆复苏,赶紧落笔成文,以备遗忘之时。</i></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i> 第一部分:“边疆”的战略地位。边疆边疆,整个逊克县、整个黑河地区、整个黑龙江省,都可称之为“边疆”。但是一个行政村,当年的一个生产大队以“边疆”命名的,恐怕屈指可数。</i></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i> 边疆大队的重要性在当时要比现在高得多。</i></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i> 一是战略位置重要,它的对面是苏联的煤矿城市波亚尔科夫,驻扎着苏军一个整编师,坦克几百辆,还有一个军用机场。边疆大队是观察苏军调防最直接的地点。就此而言,恐怕干岔子岛的重要性也稍逊一筹。</i></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i> 二是居民构成较为复杂。所谓复杂,就是具有俄罗斯血统的村民比例较高,在知青下乡之前,这里的混血人口占一半以上(俗称老毛子、二毛子和三毛子)。现在成为“俄罗斯村”的软资产却是边疆大队当年混血居民的艰难所在。</i></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i> 三是由于上述两个原因而产生第三个特点,就是知青人数多而集中,一个生产大队将近三百名插队知青是全县各例第一,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的(不算兵团和国营农场系统)。由此演绎出了许多独特的故事。例如上海知青和俄罗斯血统的当地农民子女结婚,在边疆大队也比其他村更多一些。</i></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i> 四是边疆大队对周围的影响大,西边是兵团一师的东山独立营,南边是团结大队,东边是黎明和光明两个大队。这一大块号称是逊克县最富饶的“魚米之乡”,其中边疆大队历史最悠久,人口最多。在中国地图上就可以看到黑龙江流向就是从这里改变的,由北向南转折成由西向东。可以说,边疆大队的历史就是一部中俄(中苏)关系史的缩影。</i></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i> 上海知青在这里留下深深的印记,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i></font></b></h1><h3><b><font color="#010101"><i><br></i></font></b></h3> <h1><font color="#ed2308"><b><i>  南京大学韩星臣:</i></b><b><i> </i></b></font></h1><h1><b style=""><i style=""><font color="#010101"> 看到边疆老知青《半个世纪的情缘》活动,内心也非常激动。知青这个群体,是一个了不起的群体,中国知青是社会公认最能吃苦的一代人,也是共和国成长忍辱负重的一代人。五十年过去了,你们依然是一个温暖的集体!</font></i></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员郑易峰:</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我是知青第三代,今年是我奶奶赴黑龙江边彊俄罗斯村下乡插队50周年,是我奶奶难以忘怀的第二故乡,这次聚会的主题是《半个世纪的情缘》再续黑土未了情,阔别50载再次相聚的动人场景!</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我曾打开看过奶奶珍藏的相册,那一张张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和当地俄罗斯民族合影珍贵的照片,仿佛看到奶奶当年知青的形象。</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奶奶当年在保卫北疆,如今我在南海守疆,是中国空军最年轻“金头盔”飞行员,雄心壮怀为翼,御风九天之上,热血青春,不负使命,逐梦空天,祖国在我心中!</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祝贺《半个世纪的情缘》老知青聚会圆满成功,祝福爷爷奶奶们手和手相握,心和心贴牢,几度夕阳红,老知青情未了。</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敬礼!</i></b></p> <h1><b><i>  边疆大队知青第三代为知青爷爷奶奶演奏爵士鼓,好棒!</i></b></h1> <h1><b> 摄影师刘文龙提供部分於会集体照</b></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