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吴正宪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第四期于3月14日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路小学开班!本次研修为期两天,现场来自呼和浩特市各城区、旗县的老师参加。</h3> <h3> 上午第一项由东联教育主持人带领在场老师进行《三礼敬》和齐诵《晨起自勉文》。</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二项呼哈路小学孙填增老师和吴正宪老师讲图形与几何的课。孙老师非常幽默的和同学们进行认识,聊天中引入今天的课堂《长方体的认识》。学生在切苹果的视频中了解长方体的特点,用长方体盒子、小棒、三通等学具在摸一摸、猜一猜、摆一摆中深入认识长方体。最后通过“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明白每个图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联系的。</font></h3> <h3> 吴正宪老师带来的是《周长与面的认识》,传统教学中,老师们注重的是从教材出发,由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再去研究图形的周长。吴老师真正的从儿童的心理发展出发,儿童最先看到的是面,由面到周再到周长,将周长与面放在一个框架里去讲。让老师们认识到了新的教学角度。</h3> <h3> 两位老师做课后,进入互动研讨答疑解惑的环节。 首先由新城区教研室张老师分享关于《周长的认识》新观点,接着老师们进行提问,吴老师都非常有耐心的解答,最后由呼市教研室梁老师对上午的研修进行总结。</h3> <h3> 下午老师们带着“图形与几何教学涉及哪些方面,今天的课属于哪个方面?”这个问题观看视频。</h3><h3> 视频中是北京的孙贵合老师讲授《三角形边的关系》,孙老师以一条16cm长的胶片导入新课,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动,深刻体会三角形边的关系。</h3> <h3> 课后研讨环节由孙老师先进行说课,接着老师们进行提问,最后由吴老师进行答疑解惑,吴老师还重点强调了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框架,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位置和图形的运动与变化四个部分。</h3> <h3> 12月19日上午,由赛罕区民族小学王文燕老师和吴正宪老师讲图形与几何的课。王老师讲的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王老师对课程进行了调整,打破常规,让学生先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用格子图验证猜测,最后经过割补转化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br></h3> <h3> 吴正宪老师讲《平移和旋转》。吴老师首先和同学们伴随着游乐场的视频体验各种游乐项目,接着给黑板上的游乐项目分类,边分类边学习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方式,同学们理解后都可以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h3> <h3><font color="#010101"> 两节课后,进入互动研讨环节。依然是按照做课老师说课,老师们提问,吴老师和教研员进行点评的顺序进行,点评环节印象最深的是用格子图进行度量是面积教学的本质,度量包括度量对象、度量工具、度量单位、度量结果四个部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 下午老师们带着“图形与几何培养学生的哪些关键能力,如何培养这些关键能力?”这个问题观看视频。</h3><h3> 视频中是北京小学张淑霞讲授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生先在生活中找平行四边形,再通过选点,找对边,画垂直线段充分认识底和高。</h3> <h3> 在互动研讨环节,吴老师和大家分享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核心概念解读,吴老师指出,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吴老师重点分析了什么是空间观念以及空间观念的具体表现有哪些。</h3> <h3> 第四期两天的培训圆满结束,本期培训主要讲的是图形与几何,重点培养孩子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语言描述问题。本次培训除去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更多的是自我的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感到自己在教学中的差距,说的再多都不如去真真实实的行动,行动了才会有收获。教学工作中有着很多的起起伏伏跌跌撞撞,作为一名教师,要与时俱进,时时鞭策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