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身边的古文化之古桥古树

<h3>  4月7日,天气好得出奇,与古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画面截然相反,俨然成了个出游的好日子,我们游玩研学两不误。听说,锦南柯家村有一座清朝时期遗留下来的古桥,于是我们寻着足迹来到这里……</h3> <h3>  桥下赫然树立着“危桥,请勿靠近”的牌子。我们穿过栅栏,来到桥上。古桥似乎只留下残骸了:桥面的石板已不见踪迹,土堆,小石子已经掩盖了古桥桥面原有的样子,再加上杂草丛生,古桥像极了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索性,桥中间还留有两块半人高的条石栏杆,依然屹立着,与时间默默抗争着……</h3><h3><br></h3> <h3>  细数着条石上的纹理,我们仿佛看到了历史的印痕。</h3> <h3>  众善桥为横联式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山溪。桥长15.6米,桥面宽4.7米,矢高12米。我们在桥边仔细排查,没有找到任何资料,包括建桥时间,建桥人和古桥的具体数据。如今的众善桥桥体基本完好,但已经被废弃于一边,南堍为茂密的竹林,北堍是公路的一侧,偶见一对老人背着锄头挎着篮,过桥去山上农作,这或许就是古桥留存仅有的作用了,但这仍然抹杀不了他曾经给当地人们带来的种种便利……<br></h3> <h3>  古桥周围没有文保碑,但见石拱桥桥顶上两侧拱券石上,刻着桥名“众善桥”三个空心字。<br></h3> <h3>  众善桥的桥拱是基本上规整的石块横联组成,顶部有龙门石,龙门石图案为稍有变形的阴阳太极,其中一极还涂有红色。<br></h3> <h3>  虽然古桥已失去原有的姿色,但在我眼前,他还是那么伟岸。</h3> <h3>  在没有钢筋水泥的时代,劳动人民能把那一块块规整的大条石砌成这样一座经久不衰的古桥,着实令我们为之惊叹!</h3> <h3> 接着,我们来到了锦北街道金马村,寻访这里的古迹……在村口,我们看到了那棵饱经风霜的老榔榆树。那皱褶百迭的树干上,都是岁月刻划出的痕迹。树心是空的,但枝丫上仍冒着新芽,多么坚强的老树,多么伟大的老树,即使经历几百年的风霜雨雪,仍一心守护着这个村庄。</h3> <h3>  路遇一位老婆婆,她说,这树是他们村的守护神。她的父亲曾经说起过,因为附近的居民嫌树枝太密影响彩光,把树砍了。大家也以为这棵树从此就枯了,没想到几年后,他又冒出了新枝,继续守护着这个村庄。</h3> <h3>空心榔榆树——里面只剩下蜘蛛网</h3> <h3>  2018年,政府也给这棵310岁高龄的古榔榆树撑起了保护伞。</h3> <h3>  每个人的记忆里是否都站立着一株树?在无数个晚饭之后的黄昏,凝望着整个村落,像信守着一个不弃不离的承诺。</h3><h3><br></h3> <h3>  一个下午,我们仿佛穿越了几个世纪,穿梭在古桥和古树之间,过去和现在之间……历史的痕迹终将慢慢消逝,但我们可以依托这些遗留下来的古物,透过他们去慢慢还原几百年前的那一幕幕……</h3> <h3>组内成员们的研学感受:</h3> <h3>  裘睿哲:柯家村的众善桥已是一座危桥,他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却依旧屹立不倒。从它诞生开始,它就一直守护着柯家村。智慧勤劳的劳动人民,你们在没有钢筋水泥的年代,没有机械工具的年代,用你们奇特的土方子,让它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为周边百姓们默默服务着。我为你们骄傲,为你们自豪。虽说,古桥现在已经失去了和边上的现代化大桥比拼的机会,可是,在我的眼里,你永远是最了不起的,是最伟岸的。 随后,我们来了到金马村的古树前。这棵古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底部。根部全被掏空了,就像一座架起的老宅子。他虽早已老去,但却依旧挺直腰板。每一个过往的外人都必须经过他的审查,活脱脱一个门神。树已和村子融为了一体,村民们的心也和树连在了一起……</h3> <h3>  凌晨:那座古桥历史虽然非常久远。但是它制作的材料,材质还是还是比较坚固的。 不过刻在石头上面的文字大部分已经看不清了。那棵古树的内部大部分都是空心的。里面全部都是蜘蛛网,名字叫做榔榆,占地面积也非常大,上面的纹路已经很不清晰了。</h3><h3><br></h3> <h3>  林煜乔:今天我们去参观了一座古桥和一棵古树。古桥横跨在一条小溪上,经年累月,已经成为了危桥。据说这桥是从清朝开始建的,至少已经存活了一百多年,还未坍塌。我猜那时的人应该坚持不懈地造了好久,才建成了一座这样坚固美观的桥。现在我们做事也应该持之以恒,才能得到好的结果。</h3><h3>古树的年龄就更大了,已经是一位三百多岁的老老人了。她的身体已经被蛀空,里面结满了蜘蛛网,可她仍坚强而勇敢地挺立在路旁,还长出了几颗嫩芽,并没有向困难低头,给新时代的人们做了一个好榜样。</h3> <h3>  黄子扬:今天我们去了杭州医学院对面的一座古桥-众善桥,据说那是一座清代建成的古桥,桥下有一条小溪。它是一座石拱桥,桥下的石壁上有一个太极的图案。我觉得古代的劳动人民建的桥非常厉害,至今屹立不倒。我们近距离的观察了它的材料,发现它并没有经过混凝土或水泥的加固,也可以这样坚固!我真是太钦佩古代人的智慧了!</h3><h3>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金马村,寻找古树,据说这个古树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呢!路上,我们还幸运的遇到了一位老婆婆,这位老婆婆为我们讲解了这棵古树的一些故事。这棵古树是一棵上过电视的古树。这棵树的树干中空,外表凹凸不平,他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守护着整个村庄。</h3>